- 年份
- 2024(10893)
- 2023(15808)
- 2022(13549)
- 2021(12459)
- 2020(10691)
- 2019(24697)
- 2018(24495)
- 2017(47414)
- 2016(26010)
- 2015(29157)
- 2014(29074)
- 2013(28548)
- 2012(26009)
- 2011(23479)
- 2010(23442)
- 2009(21374)
- 2008(20873)
- 2007(18195)
- 2006(15827)
- 2005(13571)
- 学科
- 济(102872)
- 经济(102766)
- 管理(72069)
- 业(68947)
- 企(57101)
- 企业(57101)
- 方法(51901)
- 数学(45801)
- 数学方法(45036)
- 农(27594)
- 中国(24751)
- 学(24684)
- 财(24138)
- 业经(22753)
- 地方(20424)
- 农业(18433)
- 贸(18204)
- 贸易(18197)
- 理论(17887)
- 易(17528)
- 制(16464)
- 技术(16287)
- 环境(16222)
- 和(16109)
- 务(15545)
- 财务(15466)
- 财务管理(15438)
- 企业财务(14564)
- 划(14136)
- 银(13618)
- 机构
- 大学(372487)
- 学院(371048)
- 管理(145913)
- 济(139493)
- 经济(136494)
- 理学(128167)
- 理学院(126670)
- 管理学(123853)
- 研究(123366)
- 管理学院(123237)
- 中国(88459)
- 科学(83505)
- 京(79892)
- 农(70397)
- 业大(63981)
- 所(63637)
- 财(60656)
- 研究所(59164)
- 农业(55955)
- 中心(55677)
- 江(52953)
- 财经(50086)
- 北京(49804)
- 范(49165)
- 师范(48546)
- 经(45603)
- 院(44648)
- 州(43388)
- 经济学(41214)
- 技术(40817)
- 基金
- 项目(265407)
- 科学(206514)
- 基金(191009)
- 研究(183934)
- 家(170285)
- 国家(168919)
- 科学基金(143525)
- 社会(113912)
- 社会科(107936)
- 社会科学(107901)
- 省(105443)
- 基金项目(101916)
- 自然(97959)
- 自然科(95727)
- 自然科学(95695)
- 自然科学基金(93930)
- 划(89794)
- 教育(85575)
- 资助(79839)
- 编号(73926)
- 重点(60029)
- 成果(57992)
- 部(57021)
- 发(55611)
- 创(54957)
- 计划(51798)
- 科研(51596)
- 课题(51487)
- 创新(51347)
- 大学(48147)
- 期刊
- 济(144989)
- 经济(144989)
- 研究(100722)
- 学报(69555)
- 中国(66157)
- 农(62315)
- 科学(60781)
- 大学(51029)
- 管理(50422)
- 学学(48445)
- 财(44030)
- 农业(43322)
- 教育(40029)
- 技术(31986)
- 融(25866)
- 金融(25866)
- 业经(25588)
- 经济研究(24279)
- 财经(23146)
- 业(22729)
- 科技(19861)
- 经(19707)
- 版(19413)
- 业大(19304)
- 问题(18800)
- 图书(18663)
- 统计(18435)
- 技术经济(18175)
- 资源(17648)
- 商业(17368)
共检索到516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秀英 杨时苗 程斌 杨琳琳 杨文彩
以云南省蒙自市葡萄流通各渠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研确定了流通模式效率评价指标模型和流通模式选择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功效系数法客观评价了3种重要流通模式的效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探究影响蒙自葡萄流通模式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以收购商为主体的流通模式功效最优,影响因素前三分别是市场价格、质量、收购量。
关键词:
葡萄 流通模式 效率评价 蒙自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强强 邴芳 杨婕妤
[目的]构建了农户参与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分析的7个基本假设,对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农户参与纵向协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文章基于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农户的入户调查,运用判别分析法综合分析葡萄酒产业纵向协作模式农户选择偏好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河西走廊产区酿酒葡萄种植户显著地偏好"口头协议"模式参与葡萄酒产业纵向协作,"市场交易"模式次之,"合同模式"偏好程度最低,其选择率分别为40.45%、33.15%和26.40%。(2)农户选择产业纵向协作模式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专用性投资是农户选择"市场交易"模式最重要影响因素。(3)"口头协议"与"书面合同"模式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监督管理对于双方协作非常必要。(4)"市场交易"和"口头协议"模式下的企业与农户普遍缺乏有效沟通,"企业—农户"之间松散的组织关系,极易引发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潜在"敲竹杠"风险,农户选择"书面合同"模式动力不足。[结论]位于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高价值区的企业,如何技术性的处理利益分配对双方影响深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佳 刘晓 陈建 刘伟
以金星无核葡萄的胚珠为试材,对胚挽救的多个影响因素包括接种时间、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研究,以进一步确定无核葡萄胚挽救各个阶段的适宜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无核葡萄胚挽救最重要的因素是接种时期,其他因素影响程度因组合而不同:在果粒着色10%左右接种胚珠发育率最高,达到63.38%;在胚珠发育阶段,附加1.5 mg/L IBA、1.0 mg/L 6-BA和0.5 mg/LGA3的ER培养基最适宜离体幼胚的发育;在胚萌发阶段,使用附加1.0 mg/L IBA、0.5 mg/L 6-BA和0.5 mg/L GA3的WP培养基萌发率最高,同时对胚珠进行横切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胚珠萌发出苗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友花
本文针对中国进口葡萄酒消费及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出口增长态势,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就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增长分析发现:中国市场逐年上升的需求因素是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其产品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实际上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澳大利亚葡萄酒不同品种在中国市场有不同的市场表现。中国市场之所以出现对澳大利亚葡萄酒消费激增的现象,主要是:中国葡萄酒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中国入世后相关外贸政策的调整以及出口方各种营销策略等因素的合力作用所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瑜 霍学喜
文章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中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全国十个葡萄酒主产区1998~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重点研究我国葡萄酒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以及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情况,并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技术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在研究年份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性增长趋势,TFP增长主要源自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推进技术进步和提升行业技术效率是保证我国葡萄酒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也然
通过逐步回归分析,从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中找出对葡萄酒理化指标影响显著的因素,得出了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此关系,分离出葡萄酒指标中与酿酒葡萄无联系的理化指标,利用回归分析得到这类指标与葡萄酒质量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完整的葡萄酒质量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已有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论证了用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来评价葡萄酒质量的可行性。
关键词:
数学模型 葡萄酒 质量评价 理化指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宜苗 肖庆功
本文以葡萄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不同流通渠道下各环节流通主体的深度访谈,调查了不同流通渠道下葡萄流通的成本、效率与利润分配情况。在我国葡萄流通中,从流通成本来看,"农户+水果超市+消费者"<"农户+经纪人+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综合超市+消费者";从流通效率来看,"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综合超市+消费者"<"农户+水果超市+消费者"<"农户+经纪人+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从流通主体获利来看,以成本利润率指标来衡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综合超市+消费者"<"农户+经纪人+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农户+水果超市+消费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丽飞 潘云梅 杨丽 龙耀云 胡先奇
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到蒙自市文澜落龙庄、草坝营房、草坝六村、草坝十七村等葡萄地进行实地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选取地上部分生长势弱、叶发黄或根部出现变褐萎蔫等症状的植株,采取其根际周围2 kg的土样,共采集28份土样。通过形态鉴定的方法,对蒙自葡萄根际土壤寄生线虫的种类进行初步鉴定,通过实验初步鉴定出葡萄寄生线虫3属4种,分别是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 Bastian,1865)、肾状肾形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 Linford et
关键词:
葡萄 线虫 种类 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战勇 苏婷婷 蒋林时
利用葡萄饮料厂的生产废料葡萄皮提取天然色素,并对影响色素提取率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因素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pH、提取剂的用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从葡萄皮提取天然色素中,达到最大提取率的最佳条件是:料液比为1∶7,用浓度为80%乙醇溶液和0.5%柠檬酸溶液(5∶1)的混合液作提取液;调解溶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2~4之间;在60~80℃的水浴中加热70min;最后分别进行过滤、减压浓缩、干燥,可以得到有较高提取率的葡萄皮色素。
关键词:
葡萄 色素 提取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权桂蓉 高翔 惠竹梅
【目的】研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为利用植物调节剂调控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对葡萄植株全部果穗进行喷穗处理,设置坐果期喷施100 mg/L ABA、转色期喷施清水(ABA处理),坐果期喷施0.4 mg/L EBR、转色期喷施清水(EBR1处理),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0.4 mg/L EBR(EBR2处理)和坐果期和转色期均喷施清水(对照处理,CK)4个处理,取成熟葡萄果实酿造葡萄酒,测定不同处理葡萄果实的穗质量、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及葡萄酒的残糖、pH值、干浸出物、酒精度和挥发酸;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成熟葡萄果实和葡萄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ABA和EBR处理能提高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加速葡萄成熟,并提高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酯类、醇类等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CK、ABA、EBR1、EBR2 4种处理葡萄果实中分别检测出28,34,31,31种香气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醛酮类、萜烯类、酸类和酚类等。与CK相比,ABA、EBR1和EBR2处理葡萄果实香气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4.50%,11.16%和17.17%。3个激素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酯类、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且以ABA处理效果最好,其葡萄果实酯类物质总量较CK提高了27.82倍,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总量分别提高了22.29%和24.13%。【结论】外源激素ABA和EBR处理有助于葡萄果实品质提升及香气物质的合成。ABA处理葡萄酒中的酯类物质含量及EBR1和EBR2处理醇类物质含量均提高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记明 司合芸 于英 段辉 梁冬梅 姜文广 李学慧
【目的】以烟台地区的3个酿酒葡萄品种为材料,分析葡萄与葡萄酒中的农药残留,比较农药残留对葡萄酒发酵过程及其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气相-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和气相-电子俘获检测器(GC-ECD)对样品中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结果】在烟台地区4个地块的赤霞珠和霞多丽葡萄品种中,均存在三唑酮,平均浓度71.09μg.kg-1;地块1的霞多丽、地块3的赤霞珠中检测出六六六,浓度分别为2.23μg.kg-1和4.86μg.kg-1;地块2和地块3的2个葡萄品种中均检测出三氟氯氰菊酯,浓度在2.36—7.51μg.kg-1,平均浓度为4.28μg.kg-1。农药百菌清对供试的蛇龙珠...
关键词:
葡萄 葡萄酒 农药残留 感官质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力 应瑞瑶 江艳
本研究利用CMS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葡萄酒进口波动的成因,文章认为,进口引力是左右我国葡萄酒进口贸易波动的首要原因;世界经济因素与我国葡萄酒进口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衰退期,世界需求缩减、进口引力下跌与进口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葡萄酒进口减少的重要原因;在增长期,强势的进口引力和扩张的世界需求促进了我国葡萄酒进口贸易。现阶段,我国葡萄酒进口引力较强,国内外经济环境良好,商品结构得以改善,市场结构有待优化。应积极协调世界经济发展,努力扩大内需,提升进口引力,不断优化进口结构,大力推进葡萄酒进口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CMS模型 贸易波动 引力 葡萄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先进 李杨瑞 黄江流 刘金标 彭宏祥 谢太理 文仁德
为了充分利用广西南部优越的光热气候资源,根据巨峰葡萄易开花的特性,研究发展了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通过采用15~20倍50%单氰胺破眠剂打破葡萄休眠,1年内收获了生育期完全不重叠的两茬产量,既解决了南方葡萄冬季休眠期低温不够的难题,又使葡萄在夏季修剪和促花剂处理后萌发结冬果。该技术在合理利用南方光照、温度及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使巨峰品种优良的风味品质得到充分表现,大大提高了南方葡萄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因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巨峰葡萄 打破休眠 一年两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宗文 张亮 钟晓敏 宋瑞 王华 李华
【目的】研究极简化生态模式下酿酒葡萄园的碳足迹和碳储量,为山东蓬莱地区葡萄园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极简化生态模式下山东蓬莱地区的酿酒葡萄园为研究对象,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贵人香、小味尔多、赤霞珠3种酿酒葡萄园农资材料上游生产环节、酿酒葡萄栽培环节和葡萄酒酿造环节的碳足迹,通过建立酿酒葡萄植株异速生长模型,计算酿酒葡萄园植株各器官的生物量,并结合有机碳含量,量化山东蓬莱葡萄产区3种葡萄园碳储量的分布特征。【结果】极简化生态模式下,山东蓬莱葡萄产区贵人香、小味尔多、赤霞珠酿酒葡萄园的碳足迹分别为3 458.42,3 354.62和3 133.65 kg/hm~2。在3种酿酒葡萄的整个生产活动中,燃油投入引起的碳排放最高,分别占各自生命周期总碳排放的29.94%,30.87%和33.04%;其次是电能投入引起的碳排放,分别占各自生命周期总碳排放的29.80%,25.29%和24.03%;由肥料投入引起的碳排放最低,分别占各自生命周期总碳排放的8.14%,8.79%和9.58%。经量化分析,山东蓬莱葡萄产区贵人香、小味尔多、赤霞珠酿酒葡萄园的碳储量分别为56.98,69.52和60.96 t/hm~2,其中葡萄园土壤碳储量占比为80.84%~92.09%,植株碳储量占比为4.03%~15.52%。【结论】在山东蓬莱地区酿酒葡萄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燃油和电能投入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酿酒葡萄园碳储量巨大,且主要分布于酿酒葡萄园的土壤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