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
- 2023(1351)
- 2022(1178)
- 2021(1003)
- 2020(943)
- 2019(2133)
- 2018(2068)
- 2017(3599)
- 2016(2120)
- 2015(2308)
- 2014(2229)
- 2013(2202)
- 2012(2058)
- 2011(1670)
- 2010(1586)
- 2009(1536)
- 2008(1511)
- 2007(1344)
- 2006(1131)
- 2005(953)
- 学科
- 济(6131)
- 经济(6128)
- 业(4843)
- 管理(3902)
- 方法(3835)
- 企(3804)
- 企业(3804)
- 数学(3602)
- 学(3587)
- 数学方法(3559)
- 农(1817)
- 财(1791)
- 中国(1409)
- 生物(1386)
- 镇(1341)
- 农业(1340)
- 乡(1279)
- 乡镇(1278)
- 乡镇企业(1278)
- 中小(1277)
- 中小型(1277)
- 小型(1277)
- 小型企业(1277)
- 务(1166)
- 财务(1165)
- 财务管理(1160)
- 业经(1145)
- 水产(1128)
- 企业财务(1122)
- 技术(1095)
- 机构
- 大学(29683)
- 学院(29055)
- 研究(11943)
- 农(11118)
- 科学(10399)
- 济(9159)
- 农业(9127)
- 经济(8940)
- 中国(8472)
- 业大(8290)
- 管理(8004)
- 所(7183)
- 理学(6958)
- 理学院(6858)
- 研究所(6837)
- 京(6566)
- 管理学(6545)
- 管理学院(6500)
- 农业大学(6033)
- 中心(5831)
- 室(5714)
- 实验(5507)
- 实验室(5295)
- 业(4962)
- 省(4908)
- 重点(4899)
- 技术(4801)
- 江(4655)
- 院(4469)
- 财(4124)
共检索到40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金丽 侯先志 高爱武
【目的】应用Real-time PCR(RT-PCR)对蒙古绵羊瘤胃内容物固、液相附着微生物的生态分布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集3只蒙古绵羊瘤胃内容物,固液分离后对各相中所附着的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包括总细菌、总厌氧真菌和3种主要纤维降解菌-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产琥珀酸拟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结果】固相中总细菌、总厌氧真菌和3种纤维降解菌的16S或18S rRNA基因考贝数显著高于液相,分别是液相附着微生物的7.22倍(P<0.05)、56.85倍(P<0.01)、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陈根元 张玲 马春晖
探讨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小花棘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试验组分别按10,30,50 m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黄酮,试验持续35 d。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7 d取瘤胃液,检测瘤胃液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试验羊瘤胃液中总细菌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从第21天开始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总细菌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所有试验羊瘤胃液中厌氧真菌数和瘤胃原虫数均无明显变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纤维素降解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试验Ⅲ组可降低白...
关键词:
小花棘豆 绵羊 黄酮 瘤胃 微生物数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莉华 侯先志 王海荣 王贞贞 高爱武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瘤胃主要纤维降解细菌的RT-PCR定量检测方法,通过培养技术监测瘤胃纤维降解细菌在不同环境下的数量变化,为深入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机理以及对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以Fibrobacter succinogenes、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与Ruminococcus albus的16SrDNA为靶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建立SYBRGreenⅠRT-PCR定量体系。【结果】本研究所采用的引物及相应的PCR反应体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极限可达50拷贝。采用RT-PCR方法检测瘤胃纤维降解细菌的定量结果与传统计数结果具有一...
关键词:
瘤胃纤维降解菌 RT-PCR 定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燕 倪学勤 曾东 简平 王剑 唐雨蕊
为探讨蒙古羊瘤胃液相和固相细菌的多样性,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GGE)及条带的克隆测序,比较瘤胃液相和固相细菌的差异,同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析瘤胃液相和固相细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瘤胃液相和固相样品均含有物种丰富的细菌菌群,但液相比固相具有更高的平均条带数,分别为30条和24条;2)瘤胃液相样品比固相样品具有更高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其数值分别为3.45、0.90和30.20及3.23、0.84和24.62;3)同一动物个体瘤胃液相样品和固相样品聚类在一起,相似性系数均高达0.81;4)共性条带测序结果表明瘤胃的优势细菌主要是Un...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欢 杨东林 陈勇 杨光
本试验旨在在绵羊高精料饲粮(精粗比为65:35)中添加鞣花酸以观察其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鞣花酸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5只健康、平均体重为40 kg左右、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空怀小尾寒羊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试验分为两期,对照期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每天每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鞣花酸10 g。每期适应12 d后连续采集瘤胃内容物3 d,用于分析瘤胃发酵参数;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瘤胃细菌、产甲烷古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结果表明,添加鞣花酸对绵羊采食量以及瘤胃液pH、预测甲烷、NH_3-N、微生物蛋白和原虫数均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鞣花酸后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下降(P 0.05),丙酸、异戊酸摩尔比显著下降,丁酸、戊酸的摩尔比和乙酸/丙酸显著升高(P 0.05),但细菌中小杆菌属、瘤胃球菌2属、互营球菌属和Solobacterium属的相对丰度增加(P 0.05)。由此可见,鞣花酸主要作用于瘤胃细菌厚壁菌门,使菌群结构发生变化,改变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关系,并减少总挥发性脂肪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玲 李书杰 林红 裴明财 朱靖 韩兆玉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ZnO/凹凸棒石复合剂对湖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60~70日龄的健康湖羊[(15±5)kg],随机分为2组,每组24只,6重复,每重复4只羊。其中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配方颗粒料,试验组于对照日粮中添加壳寡糖/ZnO/凹凸棒石复合剂(500 mg·kg~(-1)),预饲期7 d,正式试验80 d后进行屠宰,采集试验个体瘤胃液进行微生物和代谢组学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日粮中添加复合剂能够显著提高湖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的Chao1、Ace和Shannon指数,改变瘤胃菌群结构(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复合剂显著提高瘤胃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的相对丰度(P<0.05)。瘤胃内容物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湖羊相比,复合剂组湖羊瘤胃中丙酸、磷酸葡萄糖酸、白藜芦醇和丁香酸等含量显著升高,而与脂质代谢有关的亚油酸、花生四烯酸、胆固醇、胆汁酸、棕榈酸、2-单硬脂酸酯、1-单十七烷基甘油酯等含量显著降低[错误发现率(FDR)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复合剂 瘤胃 微生物 代谢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德泳 朱伟云 毛胜勇
【目的】探讨日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对山羊瘤胃发酵、瘤胃细菌与瘤胃产乳酸菌菌群结构组成,以及瘤胃产乳酸菌、总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健康阉割的长江珠三角白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共分3期进行,每期15 d,依次饲喂NFC/NDF比值分别为0.42(Ⅰ期)、1.04(Ⅱ期)、2.73(Ⅲ期)的3期日粮,分别于第13、14和15天采集瘤胃内容物。采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采用real-time PCR定量瘤胃内容物中总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陈旭伟 王梦芝
【目的】研究利用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内纤维降解菌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2×4因子体外培养试验设计,因子一为对照组(不添加皂苷)和添加皂苷组(添加0.3%茶皂素和0.03%丝兰皂苷的混合物),因子二为不同精粗比水平(20﹕80、40﹕60、50﹕50及60﹕40),研究不同精粗比以及皂苷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茶皂素和丝兰皂苷的混合物能降低瘤胃pH,且精粗比为20﹕80时差异极显著(P<0.01);能够增加乙酸、丙酸、丁酸以及TVFA的浓度,但从各成分所占比例来看,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的添加降低了乙酸和丁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增加了丙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因此降...
关键词:
茶皂素 丝兰皂苷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斯琴 周宇桥 李虹佳 龚新宇 雍丛燕 屈金涛 简耀威 杨玲媛
选择120只(2.5±0.2)胎次、体质量(54.84±4.21) kg、泌乳日龄(72.0±3.5) d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饲养42 d后,收集奶样,测定羊奶中体细胞数(SCC),按照SCC将奶山羊分为3组,即L–SCC组(SCC<50万个/mL);M–SCC组(50万≤SCC<100万个/mL);H–SCC组(SCC≥100万个/mL),从每组随机选取15只奶山羊,收集瘤胃液,测定其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羊奶体细胞数与瘤胃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 不同SCC水平奶山羊瘤胃微生物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优势菌群的差异不显著。在门水平上,L–SCC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显著高于M–SCC组和H–SCC组的,浮游菌门(Planctomycetota)显著高于M–SCC组的。在属水平上,主要的差异菌有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普氏菌UCG–003属(Prevotellaceae_UCG–003)、厌氧弧菌属(Anaerovibrio)、Gastranaerophilales_unclassified、双岐杆菌属(Bifidobacterium)、p–251–o5_unclassified、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夏普氏菌属(Sharpe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羊奶SCC与解琥珀酸菌属呈显著正相关,与普氏菌UCG–003属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不同SCC奶山羊的瘤胃微生物区系有差异,其主要差异菌属为解琥珀酸菌属和普氏菌UCG–003属,羊奶体细胞数与瘤胃微生物菌属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斯琴 周宇桥 李虹佳 龚新宇 雍丛燕 屈金涛 简耀威 杨玲媛
选择120只(2.5±0.2)胎次、体质量(54.84±4.21) kg、泌乳日龄(72.0±3.5) d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饲养42 d后,收集奶样,测定羊奶中体细胞数(SCC),按照SCC将奶山羊分为3组,即L–SCC组(SCC<50万个/mL);M–SCC组(50万≤SCC<100万个/mL);H–SCC组(SCC≥100万个/mL),从每组随机选取15只奶山羊,收集瘤胃液,测定其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羊奶体细胞数与瘤胃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 不同SCC水平奶山羊瘤胃微生物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优势菌群的差异不显著。在门水平上,L–SCC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显著高于M–SCC组和H–SCC组的,浮游菌门(Planctomycetota)显著高于M–SCC组的。在属水平上,主要的差异菌有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普氏菌UCG–003属(Prevotellaceae_UCG–003)、厌氧弧菌属(Anaerovibrio)、Gastranaerophilales_unclassified、双岐杆菌属(Bifidobacterium)、p–251–o5_unclassified、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夏普氏菌属(Sharpe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羊奶SCC与解琥珀酸菌属呈显著正相关,与普氏菌UCG–003属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不同SCC奶山羊的瘤胃微生物区系有差异,其主要差异菌属为解琥珀酸菌属和普氏菌UCG–003属,羊奶体细胞数与瘤胃微生物菌属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宏伟 仲伟光 王玉婷 赵玉民
牛的瘤胃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微生物与瘤胃之间互生互利,对于牛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牛瘤胃中常见的微生物菌群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综述,对影响牛瘤胃中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牛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控和质量安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红 杨慧超 高巧仙 辛国省
瘤胃微生物区系变化与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微生物受宿主、环境、营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4种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过程与机制,以及微生物区系变化对动物代谢的影响,并阐述了瘤胃的调控技术与机理,为瘤胃调控技术应用、生产性能及健康水平提升、环境减排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端钦 贺志雄 谭支良
饲料中的脂肪除了供能以外,其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方面。笔者就反刍动物饲料中脂肪组成,瘤胃内脂肪水解、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内的微生物氢化和脂肪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 脂肪 氢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金洛 陈杰 陈伟华 韩正康
采用5头装有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的土著种成年空怀母山羊,按自身对照设计,试验期山羊皮下注射孕酮1.25mg/d,以研究孕酮对瘤胃微生物氮代谢的调节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皮下注射孕酮可进入瘤胃,并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十二指肠食糜微生物氮(MCP-N),尿素氮(UN),氨氮(NH3-N)量极显著增加(P<0.01),但食糜总氮,过瘤胃蛋白氮(BPN)或非氨氮(NAN)无显著变化(P>0.05)。用放射免疫受体测定法对瘤胃细菌进行测定,发现山羊瘤胃细菌孕酮受体(BPR)与孕酮的最大结合容量和Kd值分别为105.01±15.32mol/mg(蛋白)和9.54±0.44×10-8mol/L(n=...
关键词:
孕酮,瘤胃氮代谢,细菌孕酮受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秦韬 王超
[目的]青蒿素是天然青蒿属植物的提取物,它很早就在中国传统中药中被用作抗疟疾、抗肿瘤和驱虫等药物。为探讨青蒿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瘤胃内环境及其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循环的影响,确定青蒿素的对瘤胃发酵调控的效果和适宜添加量,为青蒿素作为一种新的瘤胃调控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只带有瘤胃瘘管的徐淮白山羊为试验动物,饲喂以玉米、豆粕和羊草为主组成的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占日粮干物质0,0.2%,0.4%和0.6%的青蒿素,进行4×4拉丁方设计试验,研究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种群变化;采用DTAF荧光染料标记细菌(FLB)的一种新方法测定瘤胃原虫吞噬细菌速率和吞噬量的...
关键词:
青蒿素 瘤胃发酵 微生物氮素循环 山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