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7)
2023(8790)
2022(7343)
2021(6840)
2020(5450)
2019(12145)
2018(12031)
2017(22000)
2016(12199)
2015(13892)
2014(13882)
2013(13754)
2012(13547)
2011(12629)
2010(13077)
2009(11979)
2008(11961)
2007(11187)
2006(10198)
2005(9584)
作者
(38265)
(32006)
(31998)
(30084)
(20412)
(15612)
(14509)
(12557)
(12239)
(11756)
(11042)
(10929)
(10609)
(10390)
(10123)
(9708)
(9668)
(9556)
(9295)
(9188)
(8357)
(8031)
(7867)
(7549)
(7304)
(7278)
(7143)
(7054)
(6758)
(6544)
学科
(55631)
经济(55577)
管理(31897)
(29561)
(21574)
企业(21574)
中国(19883)
地方(19442)
(17635)
业经(13659)
方法(13457)
农业(12137)
(11833)
(11343)
(10892)
地方经济(10798)
数学(10593)
数学方法(10358)
(10166)
金融(10165)
(10155)
银行(10131)
(9937)
(9735)
贸易(9721)
环境(9480)
(9463)
(9281)
(9163)
理论(8620)
机构
学院(179590)
大学(175622)
研究(70777)
(68479)
经济(66636)
管理(61048)
中国(54208)
理学(50066)
理学院(49355)
管理学(48310)
管理学院(47973)
科学(45328)
(40752)
(38423)
(35853)
研究所(34534)
中心(31920)
(31340)
(30440)
(27797)
农业(27782)
师范(27497)
业大(27186)
北京(26951)
(25532)
(25187)
(24361)
财经(23311)
技术(22750)
科学院(22133)
基金
项目(111123)
科学(85047)
研究(83583)
基金(74764)
(66309)
国家(65624)
科学基金(53813)
社会(49549)
社会科(46655)
社会科学(46643)
(46047)
基金项目(38726)
(38454)
教育(37968)
编号(36031)
自然(33620)
自然科(32630)
自然科学(32620)
自然科学基金(31993)
资助(30934)
(30835)
成果(30538)
课题(26618)
重点(25837)
发展(24478)
(24056)
(23101)
(22706)
(21885)
创新(21237)
期刊
(92825)
经济(92825)
研究(56489)
中国(48274)
(35652)
学报(30862)
教育(28131)
科学(27730)
管理(24932)
农业(24679)
(22484)
大学(22295)
学学(20478)
(19742)
金融(19742)
业经(17052)
技术(16994)
经济研究(13474)
(13003)
图书(12419)
问题(11587)
财经(11142)
资源(10722)
(9803)
论坛(9803)
(9737)
(9357)
国际(9180)
书馆(9160)
图书馆(9160)
共检索到302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秀杰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近年来蒙古矿业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开发潜力巨大。随着蒙古经济复苏、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蒙古吸引外资的能力正在增强。中蒙在利用中国资金、技术开发蒙古矿产资源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鸿  张艺影  
中国矿产资源短缺,与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签署自贸协定是中国利用国外资源的重要举措。蒙古是矿产资源丰裕的国家,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两国具有坚固的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基础。中国可以采取以市场换资源、以技术换资源、以资金换资源、以资源换资源等四种模式,获取蒙古稳定的矿产资源供给,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建良  
我国在矿产资源产品国际定价权问题上的教训表明,很多地方政府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战略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源于对矿产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矿产资源的价值包括了它的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等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价值组成部分。比照人们打理稀世珍宝的策略,我国现阶段要采取"富人经济"思想指导矿产资源开发。而这种开发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就是实行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保证矿产资源稀缺价值、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正常体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雄标  严良  
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基地,而西部地区地质复杂、条件恶劣、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与先进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相对周边国家而言又具有相对优势。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勘探开发领域国际合作是解决矿产资源问题的必然途径。本文就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国际合作模式予以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春学  李连举  李春雪  
由于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利益分配不均现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尤为显著,资源富饶的地区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矛盾冲突多,社会安定堪忧。本文根据对云南部分矿种和矿区的实际调研,利用相关的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矿区居民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求解,表明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倾向于向矿区居民分配很低的利益且这种分配策略属于"混同均衡",进而推导出了各均衡点存在的必要条件,并以实际调研案例验证了其存在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监管、补偿机制及分配制度三个方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云甲  
通过理论分析、实例计算等方式,研究探讨了有偿使用与资源保护关系、核定回采率与实际回采率测算、合理开发利用评价与强制性回采率标准确定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旨在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或途径。研究表明,有偿使用能提高对资源浪费的抑制能力,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得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管理应采用有偿使用与开发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模式;核定回采率标准不应迁就某些采矿方法,应主要考虑资源条件,可通过建立统计关系模型来确定;实际回采率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快速、实时、准确测算;有必要且可以通过强制性回采率标准对某些回采率低的采矿方法及采矿企业进行评价与限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源  
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是当前矿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及利益关系协调角度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市场秩序理论等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利益主体的自身需求及相互关系的梳理与研究,深入探寻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娜琳  
近年来,蒙古政府为了尽快摆脱其国内经济困境,制定了大力引进外资、发展采矿业,振兴经济的战略。这为中蒙两个邻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广泛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可能。面对蒙古丰富的资源和宽松的政策,以美国为首的各有关国家纷纷进入蒙古,对投资开发蒙古矿产资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在蒙古投资开发矿产资源有得天独厚的、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中蒙合作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是双方的需要,利益的共同性和需求的互补性决定其长远的发展前景,可成为2l世纪中蒙经贸关系的主旋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青  梁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劲鸿,李春龙  
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机要介绍东北亚各国矿产资源和开发利用状况,列出许多珍贵的调研数据;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东北亚地区对外地质勘查和经济开发的成就和不足;评估金、铜、铝、铁、煤等几种主要矿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走势。第二部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参予东北亚矿产合作开发勾画了战略设想:基于中国是矿产资源总量大国和人口资源大国,同时又是人均资源的穷国和具有一定科技实力的情况,在与东北亚各国合作中,我国一定本着互补互惠的原则,坚持“有进有出”、“扬长避短”的方针,充分发挥我方的优势。建设东北亚应朝着组织联合矿产勘查、科研和开发的方向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宏伟  唐中实  
本文将模糊数学理论和传统评价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白山市矿产资源进行了开发评价,提出了白山市矿产资源的开发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但石油、铁矿石、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资源的国内保障程度不足,迫使我国必须面向全球配置矿产资源。非洲矿产资源丰富,我国一直致力于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中非矿产领域合作,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曹强  
围绕矿产资源开发中涉及到的土地流转价格的扭曲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地表权与地下权二者矛盾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征地过程中的农村集体利益的损失,而土地流转过程中缺少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来平衡各方利益。因此,在肯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地位的前提下,对我国土地流转价格进行了机理分析。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土地流转的生态补偿机制缺失问题,以存在交易成本的例子进行深入探讨,对环境产权分配、环境优化治理进行了理论探析。分析指出:在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中,应尊重民众的客观价值及主观价值损失,并将其反映到土地流转价格中,给予合理的补偿;要推行矿产资源领域产权改革,减少政府扭曲力度,推动矿产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吴妹晓  韩先锋  
本文针对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涉及到的国家征地所带来的土地价格机制扭曲、补偿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承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地位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了土地价格的形成及利益分成,在此基础上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土地使用权转让、环境优化治理及环境产权分配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价格机制的完善是土地市场有效调节的基础;土地流转应充分体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国家在征地过程中应将负外部成本、民众的主观价值损失反映到土地价格中;要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需要赋予农村集体一定的环境产权,且须与政府在环境治理、环境监督的公共服务定位相结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本文着重从正面探讨我国40多年来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效应。主因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增长要素决定着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基本特征;矿业开发活动的专业化分工和发展加速了国家“核心-边缘”二元结构的演进进程;矿业开发对多数发展中地区经济发展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当地资源基础(数量、质量和种类):富则强,贫则弱;矿业开发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贡献往往大于资源开发本身,这对发展中地区加强对外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在全部要素赋值中,4个正相关变量(能源消费、原材料加工工业固定资产、货运量和每千人医院床位拥有量)代表了我国工业化初期的区域发展的基本过程:即社会生产经济结构的转变极大地刺激了矿产资源的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