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01)
- 2022(73)
- 2021(85)
- 2020(76)
- 2019(178)
- 2018(214)
- 2017(335)
- 2016(227)
- 2015(216)
- 2014(160)
- 2013(126)
- 2012(144)
- 2011(121)
- 2010(138)
- 2009(115)
- 2008(128)
- 2007(188)
- 2006(192)
- 2005(110)
- 2004(99)
- 学科
- 济(470)
- 经济(470)
- 农(306)
- 农业(248)
- 业(222)
- 学(213)
- 地方(210)
- 环境(175)
- 方法(153)
- 数学(146)
- 管理(143)
- 数学方法(139)
- 森(131)
- 森林(131)
- 林(129)
- 林业(121)
- 生态(102)
- 业经(100)
- 收入(95)
- 分配(83)
- 地方经济(83)
- 中国(78)
- 财(78)
- 农业经济(77)
- 资源(76)
- 和(71)
- 经济学(68)
- 财政(68)
- 政(66)
- 划(63)
- 机构
- 学院(2484)
- 大学(2382)
- 林业(1564)
- 济(1333)
- 经济(1330)
- 业大(1299)
- 管理(1245)
- 理学(1111)
- 理学院(1104)
- 管理学(1087)
- 管理学院(1085)
- 研究(1014)
- 农(979)
- 京(949)
- 经济管理(873)
- 北京(797)
- 林业大学(752)
- 蒙古(751)
- 内蒙(750)
- 内蒙古(747)
- 科学(731)
- 中国(704)
- 农业(655)
- 所(532)
- 中心(520)
- 农业大学(518)
- 局(492)
- 研究所(491)
- 林(458)
- 院(441)
共检索到4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发全
随着1990年蒙古经济体制由中央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转轨,为了在私有化浪潮下保护和发展林业,蒙古政府针对其地广人稀、气候多变、水土流失严重以及森林覆盖率低的现状,于1995年在国家环境保护法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森林法》,以规范森林保护工作,加强森林的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微 万志芳
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结构两方面,阐述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进历程;并运用区位商法理论对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应选择木制品制造业和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并对木材采运业、锯材木片加工业衰退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从培育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科技投入和推进科技创新,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方面,提出了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晓红 包庆丰
应用广义数据包络分析(G-DEA)方法,对内蒙古12个盟市2000~2012年的林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经测算,中西部盟市的林业生产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比东部区盟市的要高;从2000年开始,林业生产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经历了一个逐步降低到平稳发展的过程。最后,在从林业生产的区域特点、林分构成、林业政策等方面分析测算结果基础上,提出建议:在制定林业生产政策时,要考虑各盟市的区域生态特点及林业生产状况。东部地区应该以森林抚育、树种更新为基本目标,发展珍贵苗木及林下经济;中西部地区,应以荒漠化治理和生态建设为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拓 陈阳 毛飞
通过实地调研,报告总结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点;指出了当前存在政策扶持乏力、资金支持不足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设立国有林区产业转型扶持基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惠农政策惠及国有林区林业人口等。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业产业 特点 问题 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京华 包庆丰
运用DEA模型,采用2003~2013年面板数据对内蒙古国有林区及其区域内27个林业局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内蒙古国有林区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天保工程二期实施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有进一步连续和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
内蒙古 国有林区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媛媛 孙志宏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在1998~2012年间的林业经济增长状况及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林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林业第一产业在结构素质、区域竞争优势方面问题突出,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其中二、三产业结构素质好,但竞争力较弱。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林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发展高质量的林业第一产业、推进第二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整合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林业产业 产业结构 动态偏离份额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桂艳 武晓玉 包庆丰 徐玮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发生了较大波动,文章运用“常-常”法划分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波动周期,并采用HP滤波法进行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的分离。在潜在增长率逐年降低且呈负增长趋势的情况下,林业经济在不同周期的波动具有年均增长率差异大、波动幅度大、经济脆弱性强等特征。文章运用2003-2019年内蒙古森工集团19个林业局的面板数据,选取3个维度6个指标进行不同波动周期的随机效应回归,探究影响林业经济增长变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10年,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2)2011-2015年,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3)2016-2019年,第三产业结构占比、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及资本要素投入的变化均对林业经济增长产生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4)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的总体情况来看,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呈现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除了第三产业结构占比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劳动要素投入变化也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文章提出在内蒙古国有林区继续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度开展必要的木材采运业务、增加非林木产业投资、组织职工技能培训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等政策启示,以实现国有林区林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微 万志芳
以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应用SCP理论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方面剖析了林区林业产业组织演进的过程、特点,进而提出了构建寡占型市场结构、鼓励发展大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优化林区林业产业组织的具体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亭 王丽 王晓洁
林业科学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重点国有林区顺利转型提供支撑与保障。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林业科技在国有林区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林业科技发展促进国有林区转型的实现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玮 白静 包庆丰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20002014年内蒙古地区林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影响其技术效率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林业生产活动中,劳动力投入是促进林业产出增加的主要因素,其弹性系数为0.797,其次为资本投入,其弹性系数为0.088,林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20002014年间内蒙古地区林业平均技术效率为0.721,林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技术非有效性是引起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误差项的主要因素;(3)表示自然因素的410月平均气温及年平均降雨量对技术效率均有显著性影
关键词: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技术效率 内蒙古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亭 王丽 王晓洁
林业科学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重点国有林区顺利转型提供支撑与保障。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林业科技在国有林区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林业科技发展促进国有林区转型的实现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志
在已有关于中国林业人才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的人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业发展新形势下林业人才出现了新的突出问题,即人才老龄化严重,林业人才后续力量严重不足,以及满足新形势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不足。在对相关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林业 人才 开发 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勇 支玲 邢红 洪家宜
明确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内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三北工程第一阶段综合效益后评价为例,对林业生态工程其防风固沙效益、庇护农田效益、保护牧场权益等生态效益,其活立木储备效益、经济林产品效益、薪材生产效益等经济效益,及其社会效益评价进行了应用研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玉玲
我国现行林业税费呈现出"轻税重费"特征,带来的问题包括:有悖于公共财政的原则;催生乱收费;资金使用易出现漏洞;林区地方财政困难。这不利于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其解决措施在于:将林业税费制度纳入公共财政体系;规范林业税费制度;改革育林基金;建立森林生态环境利益补偿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喜越 王晓迪 崔晨曦 单延龙 于渤 尹赛男 曹丽丽
【目的】细小可燃物是森林地表可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表细小可燃物开展研究,对预防林火发生和森林可燃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为研究对象,对该林业局地表细小可燃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基于不同细小可燃物的载量、表面体积比、含水率、热值、灰分特征,使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方法分析该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的地表细小可燃物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随机森林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可燃物类型的燃烧性进行排序。【结果】根河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凋落物层可燃物的表面积体积比、载量、含水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草本可燃物的热值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杂乱物1 h时滞可燃物的表面积体积比、载量、热值、含水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草本可燃物的载量、热值、含水率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凋落物层和杂乱物1h时滞可燃物的载量和热值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根河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的燃烧性从高到底依次为:山杨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柴桦-兴安落叶松林、杜鹃-白桦兴安落叶松混交林、樟子松人工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结论】根河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的地表细小可燃物特征之间绝大多数都存在显著差异(P <0.05);凋落层的可燃物载量最高,草本可燃物的载量较低,杂乱物1 h时滞可燃物的含水率较低;环境因子对细小可燃物的载量和热值的影响较大;山杨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柴桦-兴安落叶松林的细小可燃物燃烧性最高,杜鹃-白桦兴安落叶松混交林的燃烧性较高,樟子松人工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的燃烧性一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