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8)
2023(7633)
2022(6464)
2021(5779)
2020(4629)
2019(10841)
2018(10622)
2017(20096)
2016(10792)
2015(12165)
2014(12385)
2013(12252)
2012(12058)
2011(11349)
2010(11809)
2009(10738)
2008(10934)
2007(9767)
2006(9014)
2005(8370)
作者
(33522)
(28331)
(28219)
(26428)
(18044)
(13560)
(12731)
(10986)
(10728)
(10321)
(9776)
(9404)
(9395)
(9216)
(9052)
(8538)
(8318)
(8201)
(8182)
(8175)
(7363)
(7156)
(6967)
(6560)
(6361)
(6306)
(6287)
(6280)
(5823)
(5756)
学科
(56775)
经济(56722)
(26901)
管理(26382)
(19854)
贸易(19840)
(19805)
企业(19805)
地方(19616)
(19174)
方法(18220)
中国(17808)
(15555)
数学(14950)
数学方法(14811)
业经(12801)
地方经济(10937)
(10794)
农业(10482)
(10124)
(9838)
金融(9837)
(9330)
银行(9307)
(9161)
环境(8858)
关系(8855)
(8830)
(8571)
技术(7880)
机构
学院(165747)
大学(164198)
(72720)
经济(71300)
研究(64990)
管理(57054)
中国(48281)
理学(47977)
理学院(47260)
管理学(46357)
管理学院(46065)
科学(39384)
(36332)
(34446)
(31487)
研究所(31144)
(30260)
中心(27479)
(26721)
(24959)
师范(24725)
财经(24399)
业大(23667)
农业(23593)
北京(23588)
(23497)
经济学(22395)
(21986)
(21694)
经济学院(20185)
基金
项目(103491)
科学(80956)
研究(76663)
基金(73198)
(64237)
国家(63661)
科学基金(52883)
社会(48721)
社会科(46217)
社会科学(46208)
(40896)
基金项目(38220)
(34563)
教育(34464)
自然(32550)
自然科(31772)
自然科学(31761)
自然科学基金(31189)
编号(30818)
资助(30022)
(29141)
成果(25902)
重点(24084)
发展(23702)
(23298)
课题(22848)
(22719)
(21359)
创新(20020)
国家社会(19890)
期刊
(89464)
经济(89464)
研究(54204)
中国(37586)
(29461)
学报(26206)
科学(24939)
管理(22487)
(21431)
农业(20529)
教育(20237)
大学(19727)
学学(18521)
(17893)
金融(17893)
业经(16079)
(15050)
经济研究(15026)
国际(14143)
技术(13648)
问题(13187)
财经(11735)
(10693)
世界(10453)
(10217)
商业(9605)
技术经济(8072)
资源(7949)
(7918)
论坛(7918)
共检索到270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秀杰  
80年代末以来,蒙古的外贸体制和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对苏联、经互会的单向依赖贸易,转向多元化发展,使蒙古与中、俄、美、日等国的贸易关系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外资、外援在蒙古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静敏  
文章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以及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ALMON模型),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中,促进贸易增长最敏感的因素是金融发展的规模,而金融发展效率对出口结构优化的贡献大于金融发展规模的贡献;短期内,金融规模扩张是贸易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对外贸易的增加带动金融规模扩张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带动了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军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强势增长,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是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粗放型增长,技术创新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作用有限。为此,我们需要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依靠技术创新来建立我国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焦百强  张曙霄  
利用VAR估计、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浙江省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省的外贸规模、外贸商品结构分别与金融相关率和信贷转化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金融发展对该省外贸规模和外贸商品结构优化的作用则较弱,建议该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监管,以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和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孔明明  俞海山  
以浙江省1986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浙江省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进口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出口则不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说明该省应进行全方位的金融改革创新,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步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静敏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以及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ALMON模型),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中,促进贸易规模增长最敏感的因素是金融发展的规模,而金融发展效率对出口结构优化的贡献大于金融发展规模的贡献;短期内,金融规模扩张是贸易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对外贸易的增加带动金融规模扩张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带动了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良平  
中国的对外贸易虽然一直反复剧烈波动,但对外贸易的绝对额已达1957亿美元的水平,其中出口额已超过900亿美元,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一规模已超过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接近荷兰、比利时.用建国以来的对外贸易增长率考察中国对外贸易的动向,可以看出,从1950—1993年的43年间,中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按美元计算的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12.7%,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12.6%,进口额年均增长12.8%.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文兰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西部欠发达边境省份,在国家沿边开放、西部大开发及向北开放政策实施下,内蒙古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及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迎春  
能源消费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能源作为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之一,其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文章对这一话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个系统的综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立青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发展贸易与保护环境都很重要,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不能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只有发展贸易和经济,才能使各国有更多的资金、技术、人员从事环保,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证经济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但在现实中,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与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看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伟  何莉  
文章分析了1978—20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差异,并运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总体差异进行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分解。分析表明,从地区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间的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来看,制成品贸易上的差异构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差异的主体。中国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应该着重降低三大地带之间制成品贸易发展上的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耀中  刘志忠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对外贸易正在快速发展,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推动了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扩大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加快了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准入门槛过高、出口退税滞后、难以获得出口商品配额、融资困难等问题。为促进民营对外贸易的发展,政府要营造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进出口商会及中介组织要增强对民营企业的规范管理与服务,民营企业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琴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二者之间既可能存在着互补关系,也可能存在着替代关系。本文在综合前人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曹薇  王自然  
通过空间计量学对我国2000一2 012年间对外贸易和环境污染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和对外贸易都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废气污染对进出口贸易影响为负,而废水污染对其影响为正。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菁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对外贸易发展基础较差等原因,在全国仍处于落后水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 I与贵州对外贸易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对外贸易对FD I的影响程度比FD I对外贸的影响程度大,但长期则相反,这说明FD I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以FD I的长期影响为主。现阶段贵州省应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率,立足本地特色并加强与世界的联系,深入挖掘对外贸易潜力,为贵州经济增长注入活力,逐步缩小贵州与其他地区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