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1)
2023(7237)
2022(6131)
2021(5898)
2020(5131)
2019(11730)
2018(12076)
2017(22229)
2016(12709)
2015(14557)
2014(14771)
2013(13880)
2012(12746)
2011(11444)
2010(12039)
2009(10953)
2008(10988)
2007(9971)
2006(8744)
2005(7628)
作者
(40029)
(33231)
(33204)
(31497)
(21184)
(15919)
(15024)
(13170)
(12773)
(12139)
(11660)
(11458)
(10923)
(10905)
(10751)
(10260)
(9896)
(9867)
(9802)
(9565)
(8529)
(8506)
(8446)
(7821)
(7574)
(7541)
(7341)
(7300)
(7013)
(6904)
学科
(45022)
经济(44970)
管理(32171)
(28052)
(23425)
企业(23425)
方法(22541)
数学(19823)
数学方法(19220)
(14570)
(12153)
中国(11743)
理论(11071)
(9649)
(9523)
业经(9207)
地方(8204)
(7687)
农业(7657)
(7452)
银行(7415)
教学(7361)
(7130)
(7088)
(7087)
金融(7080)
(6947)
贸易(6942)
(6698)
技术(6626)
机构
学院(178800)
大学(177817)
研究(64401)
管理(63550)
(60821)
经济(59207)
理学(54261)
理学院(53568)
管理学(51790)
管理学院(51497)
中国(47084)
科学(45724)
(40238)
(38670)
(35380)
业大(33169)
研究所(32821)
农业(30366)
(28888)
中心(28593)
(28098)
北京(25597)
(24613)
(24417)
技术(24382)
师范(24200)
(22651)
(22124)
财经(21934)
(19772)
基金
项目(123520)
科学(93870)
基金(85403)
研究(84579)
(78556)
国家(77964)
科学基金(63825)
(50909)
社会(48117)
社会科(45365)
社会科学(45348)
自然(44763)
基金项目(44213)
自然科(43723)
自然科学(43706)
(43603)
自然科学基金(42866)
教育(40752)
资助(37066)
编号(34676)
重点(29177)
成果(28687)
计划(26155)
课题(26122)
(26069)
(25302)
(25231)
科研(24302)
科技(24043)
创新(23632)
期刊
(68299)
经济(68299)
研究(47047)
中国(38905)
学报(38218)
(34262)
科学(32442)
大学(27848)
学学(26459)
教育(25783)
管理(23837)
农业(22976)
(21875)
技术(18477)
(13043)
金融(13043)
(12661)
业经(12435)
林业(11570)
业大(11334)
(10878)
统计(10714)
经济研究(10503)
财经(10175)
科技(10067)
(9374)
图书(9041)
(8742)
问题(8702)
农业大学(8699)
共检索到266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玲霞  雷相东  李永慈  
利用汪清林业局1997年、2007年森林经理调查的61块蒙古栎林的固定样地数据建立了蒙古栎林全林整体模型。全林整体模型是一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它由8个非线性模型组成。利用Forstat2.0软件中的"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求解模型参数,保证了模型的无偏性。"刀切法"检验结果表明各林分因子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误差均在15%以下。应用全林整体模型可以进行不同初始条件林分的生长分析及制定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为蒙古栎林的经营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目的】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的进界模型,为其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2期复测数据,采用两阶段条件法建立蒙古栎天然林分的进界生长模型:首先使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进界概率模型,其次使用普通线性逐步回归建立蒙古栎林的进界株数模型,2个模型的自变量均包括海拔、地位级指数、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林分每公顷株数。【结果】最终确定的蒙古栎天然林的进界概率模型χ2检验结果显示,样地实测进界数和预测进界数无显著差异;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显示,AUC(Area under cu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目的】预测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和发展,为其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两期复测数据,分析蒙古栎林单木直径平方生长量(以下简称直径生长量)与竞争因子、林木大小因子和立地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林木直径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蒙古栎林的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结果】最终确定的蒙古栎林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567,预估精度为98.95%,平均误差为4.792 7E-5cm2,平均绝对误差为0.651 2cm2,均方根误差为0.842 1c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255 2。【结论】影响蒙古栎单木直径生长量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目的】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的单木枯死模型,为蒙古栎天然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2期复测数据,采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蒙古栎天然林的单木枯死模型。【结果】期初胸径、竞争指数、林分密度都是显著影响树木枯死的因子,林木直径是影响林木枯死的重要因子,直径越小,枯死概率越大。χ2检验结果以及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显示,使用Logistic回归可以有效预测树木的枯死情况,所建模型较合理。【结论】建立的单木枯死模型统计可靠,可为吉林省汪清地区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预测提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武  雷相东  徐光  杨英军  王全军  
【目的】预测和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的生长与发展规律,以更好地经营蒙古栎天然林。【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蒙古栎林固定样地的2期复测数据,通过分析已有的16个普通树高曲线模型和16个标准树高曲线模型并对比2种模型的拟合结果,建立蒙古栎林的单木树高曲线模型。【结果】最终确定的蒙古栎林最优普通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28,调整决定系数R2adj为0.721,均方根误差为2.291m,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158,平均误差为0.118m,平均绝对误差为1.794m。最优标准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07,调整决定系数R2adj为0.901,均方根误差为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守正  李希菲  
全林整体生长模型对总蓄积的估计与对生长量的估计是相容的,可以用来计算林分生长率。基于全林整体模型和马什假设的名义年龄法是一种估算林分类型纯生长量的好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法的计算步骤。大青山实验局两个树种的实验表明,此法给出生长率的无偏估计。对一个林分类型生长率的估计,其精度大致相当于1~4个固定样地的估计精度。因而特别适于对含有多种林分类型林区综合生长率的估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玲霞  
本文以杉木为例,介绍了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林分密度控制图的方法。指出由全林整体生长模型推导出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与由它推导出的多种常用林分表如标准表、正常收获表、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自然生长过程表、可变密度收获表等之间是相容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雪峰  杜纪山  
使用江西大岗山实验局杉木资料 ,验证了以断面积生长模型为基础的全林分模型系统 ,得到以下结论 :断面积生长模型不仅适用于自然生长状态的林分 ,也适用于间伐林分 ;可以用全林分模型系统对林分进行模拟预测 ,特别是间伐预测 ,从而为指导林业生产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CCF反映了林分的竞争状况 ,以此可以判断林分的生长状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慈  唐守正  
该文以广西大青山马尾松全林整体模型为基础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构造株数、直径、优势高、平均高和形高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模拟观测数据,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对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一样,优势高、平均高和形高模型没有明显的系统偏差,与通常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不同的是断面积、直径和株数模型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系统偏差.得出结论,在建立有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时,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明显优于最小二乘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慈  唐守正  
Based on the whole stand model of Daqingshan, using simulation method, the impact of measurement error of number of trees per hectare, average diameter, dominant height, average height and form height on the whole stand mode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beting estimated by least square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丹丹  徐奇刚  闫晓旺  李玉堂  
【目的】贝叶斯统计法在提高模型参数稳定性上有较大的优势,研究贝叶斯方法在单木枯死模型中的应用,改进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为蒙古栎天然林林分生长收获与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蒙古栎天然异龄林为对象,基于202块固定样地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构建基于经典概率统计法、贝叶斯法和分层贝叶斯法的蒙古栎单木枯死模型。随机抽取80%的数据用于建立模型,剩下的20%用于检验模型,利用经典概率统计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有先验信息的贝叶斯统计法和无先验信息的分层贝叶斯统计法进行参数估计,分析模型的表现和参数分布。模型的拟合效果通过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AUC(Under Curve)来判断,并利用Pearson-χ2检验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1)贝叶斯法与传统极大似然法的估计值相近,且其估计参数的标准差小于传统方法。(2)贝叶斯法估计参数的可信区间最小,比传统极大似然法的置信区间小6.0%~31.8%。层次贝叶斯法估计参数的可信区间最大,比传统极大似然法的置信区间大11.2%~185.0%。(3)拟合效果最好的是层次贝叶斯法,其模型AUC值为0.83,贝叶斯法与传统极大似然法模型的AUC值均为0.73。【结论】层次贝叶斯法在拟合枯死模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拟合效果最好,模型预估精度最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明  李利学  
【目的】林木的进界是确保森林长期维持的基本条件,而进界模型能够预测森林的发展,是量化森林生态系统未来健康和生产力的基础。【方法】以吉林省1995年设立的295块蒙古栎固定样地数据为例,构建基于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及气象因子的蒙古栎林林木进界模型。模型的基本形式包括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两种离散形式。考虑到样地中存在大量零值的问题,在这些基础模型上考虑加入零膨胀模型。为了解决模型存在的嵌套和纵向数据问题,在构建模型时把样地的随机效应考虑进去。最后利用验证数据来验证。【结果】林分算数平均直径和林分公顷株数是影响林木进界概率和数量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并且均与林木进界概率和数量呈反比。立地和气象因子中的各项因子对进界均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负二项分布模型由于考虑了数据过度离散问题,模拟精度要高于泊松分布;在考虑样地的随机效应后,除了标准负二项分布模型外所有模型都明显提高了模型的模拟精度;同时考虑随机效应和零膨胀的负二项分布模型,其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验证结果也支持此结论。【结论】为了确保进界的发生,在进行森林经营时,确定合理的初植和经营密度至关重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帅玲  龙时胜  曾思齐  杨盛扬  
【目的】构建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为其经营措施和生长收获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6期国家连续清查数据(1989—2014年)中以栎类为优势树种或主要树种的样地为研究对象。选用7种常用的生长理论方程,以林分断面积为因变量,年龄为自变量构建基础模型。通过评价指标选出最优基础模型,构建含有地位指数、林分年龄和林分株数的混合效应模型(林分株数为随机变量)和参数化模型(林分株数为连续变量),比较基础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和参数化模型拟合效果的差异。【结果】3种模型的预估精度由高到低为:参数化模型(98.36%)、混合效应模型(97.71%)、基础模型(92.84%),最终将参数化模型作为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在林分年龄、林分株数及地位指数中任意两个影响因素相同时,林分断面积总生长量(林分断面积5 a的生长量)随着另外一个因素的增加而增加,且密度越大,相邻两个密度的断面积总生长量差距越小;5 a的生长量到最大值后密度越大生长量减少速度越快;其他因素相同时,林分株数越多,生长量最大值出现的越早(20 a),地位指数越大,断面积5 a的生长量越大。【结论】以林分株数为连续变量的参数化模型生成的湖南栎类次生林林分断面积总生长量曲线、5 a的生长量曲线符合林分生长规律,且预测精度较高,可以为湖南栎类次生林的经营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东启  邓华锋  程志楚  王海宾  陈丽聪  
以Richards和Schumacher模型为原型,利用地位级指数代替地位指数来反映林分的立地质量,通过选取不同的密度指标,分别拟合蒙古栎间伐、未间伐林分的断面积、蓄积量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密度指标直接影响着模型的预估效果,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选用林分密度指数作为密度指标时预估效果更好,且Schumacher模型要优于Richards模型;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选用林分断面积作为密度指标时预估效果更好,当认为模型中的渐近值参数只与立地质量相关、而与密度无关时,选用林分断面积作为密度指标的Richards模型要优于Schumacher模型,而在Schumacher模型渐近值参数中引入密度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春明  
对以往生长和收获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混合效应模型在森林生长模型研究中的意义进行描述,分别介绍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表达形式和算法,对国内外利用混合效应模型研究林分的树高、断面积和蓄积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综述,最后对混合效应模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简单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