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2)
- 2023(12081)
- 2022(10582)
- 2021(10021)
- 2020(8348)
- 2019(19188)
- 2018(19404)
- 2017(37062)
- 2016(20592)
- 2015(22952)
- 2014(23253)
- 2013(22633)
- 2012(20770)
- 2011(18568)
- 2010(18381)
- 2009(16621)
- 2008(16026)
- 2007(13966)
- 2006(11867)
- 2005(10243)
- 学科
- 济(74033)
- 经济(73937)
- 管理(56901)
- 业(52972)
- 企(44421)
- 企业(44421)
- 方法(35288)
- 数学(30307)
- 数学方法(29937)
- 学(20328)
- 农(19825)
- 财(19627)
- 中国(19555)
- 业经(16402)
- 地方(15259)
- 制(15105)
- 理论(14382)
- 农业(13039)
- 务(12661)
- 和(12601)
- 财务(12589)
- 财务管理(12566)
- 技术(12444)
- 贸(12367)
- 贸易(12363)
- 银(12060)
- 银行(12009)
- 易(11987)
- 企业财务(11961)
- 教育(11572)
- 机构
- 大学(285528)
- 学院(283686)
- 管理(111180)
- 济(103868)
- 经济(101358)
- 理学(96810)
- 研究(96587)
- 理学院(95646)
- 管理学(93831)
- 管理学院(93319)
- 中国(69257)
- 科学(64335)
- 京(61397)
- 农(51906)
- 所(49671)
- 财(48152)
- 业大(47147)
- 研究所(45868)
- 中心(43070)
- 农业(41141)
- 江(40817)
- 财经(38930)
- 北京(38441)
- 范(38085)
- 师范(37617)
- 院(35574)
- 经(35458)
- 州(33379)
- 技术(32548)
- 师范大学(30377)
- 基金
- 项目(202515)
- 科学(157387)
- 基金(145384)
- 研究(144643)
- 家(128815)
- 国家(127765)
- 科学基金(108216)
- 社会(87722)
- 社会科(82916)
- 社会科学(82894)
- 省(80135)
- 基金项目(77787)
- 自然(73038)
- 自然科(71314)
- 自然科学(71293)
- 自然科学基金(69975)
- 划(68074)
- 教育(66466)
- 资助(59947)
- 编号(58897)
- 成果(48077)
- 重点(45331)
- 部(43705)
- 发(42361)
- 创(41954)
- 课题(41071)
- 科研(39280)
- 创新(39102)
- 计划(38459)
- 大学(37119)
共检索到403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文英 顾万春
以中国蒙古栎全分布区的8个天然群体和辽东栎1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的同工酶分析,共分析了13种酶系统产生22个位点。结果表明:(1)蒙古栎在种和群体水平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P分别为52 38%、28 976%,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 099、0 085,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 092、0 088;(2)蒙古栎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分化度Gst为0 107,遗传多样性中的遗传变异量89 27%存在于群体内;蒙古栎群体水平的基因流Nm值为2 080。(3)蒙古栎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D较低,为0 0121,各群体之间的遗传一致度I为0 974~1 00;(4...
关键词:
蒙古栎 辽东栎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铭 周晓峰 赵士洞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four natural populations of \%Quercus mongolica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studied with the method of RAPD.Through the amplification with 48 random primers,344 repeatable loci were detected and 245 loci were polymorphic.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was 71.2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文英 顾万春 周世良
以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嘉荫、内蒙古大青沟和河北省雾灵山的 3个蒙古栎群体及北京东灵山辽东栎群体为供试材料 ,用筛选出的 4对荧光引物 ,对 4个群体共计 96个个体进行AFLP分析 ,每对AFLP引物扩增出 6 3~ 1 1 3条 ,共得到 346条多态带 ;群体特异带及群体间共有带的差异与分布揭示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及相似性 ;蒙古栎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群体内 ,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 0 0 77。蒙古栎在种级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略高于群体水平 ,多态带百分率P分别为 96 8%、6 7 2 % ,有效等位基因数Ae分别为 1 2 2 0、1 2 0 8,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卉荣 顾万春 明军
紫丁香是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木。为了解掌握其种质资源现状,揭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构,对所采集到的紫丁香4个天然群体进行了等位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从28个酶系统中筛选出6个具有多态性的酶系统,标记了8个多态性基因位点、22个等位基因。种级水平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2.781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2.2438,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861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44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716,固定指数F均值为-0.0471(偏离0值),平均遗传分化度GST为0.0845。基因流Nm=5.7763,表明遗传漂变未成为刻划群体遗传结构的主导...
关键词:
紫丁香 等位酶标记 遗传多样性 天然群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丛文 包满珠
利用RAPD技术 ,通过 13个引物对 5个天然珙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珙桐天然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群体间的差异明显 ,2 6 %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 ,与我国濒危树种马褂木和银杉等相似 ,而与广布性树种相异。取样方法对遗传多样性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 ,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多样度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较小 ,群体间的分化系数和基因流的估算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较大。研究还将珙桐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大种源区。通过珙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为今后有效保存和合理利用珙桐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珙桐 群体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该文对福建省光皮桦11个天然群体的RAPD和ISSR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进行分析,选择34个引物(25个RAPD引物,9个ISSR引物),对11个光皮桦群体77个个体进行扩增.RAPD引物共检测到270个位点,多态位点267个,占98.52%.ISSR引物共检测到113个位点,均为多态位点.研究结果表明,11个天然群体中沙县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和武平梁野山自然保护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最丰富,三元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最低;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明显高于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邵武卫闽和沙县罗卜岩自然保护区群体遗传相似度最低.两种标记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虽存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颜福花 刘先葆 徐象华 李作洲 郁香荷 吴连海 蔡礼鸿
采用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李属(PrunusL.)植物的6个分类群及其近缘种杏和欧洲稠李共8个分类群进行了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通过对11个酶系统的检测,在16个位点上共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位点最多等位基因数为9,在6个分类群共发现21个稀有基因;李属植物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8个分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中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多态性位点的比率(P)和平均预期杂合度(He)分别为2.0、57.1%和0.42;李属植物较其它长寿木本植物种间遗传分化水平高(FST=0.156);本研究结果支持欧洲李与黑刺李的亲缘关系比与樱桃李的亲缘关系近的观点。
关键词:
李属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文英 顾万春
以蒙古栎全分布区的 8个天然群体为试材 ,对当年生枝的顶芽、叶、坚果、壳斗等 15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 ,讨论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 ,蒙古栎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 (VST)为 0 5 397,群体间变异 (5 3 97% )略大于群体内变异 (46 0 3% )。蒙古栎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 ,其种内群体表型变异呈梯度规律性 ,随着经纬度的增加 ,坚果逐渐增大 ,坚果形状由近球形向长椭球形变异 ;叶形由长倒卵形向宽倒卵形变异 ;随着海拔升高 ,坚果逐渐变小。蒙古栎表型性状(顶芽、叶、壳斗、坚果 )间存在显著或极...
关键词:
蒙古栎 天然群体 表型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斌 张方秋 潘文 刘有成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是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的常绿乔木,天然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以及福建南部(中国树木志编委,1981;《广东森林》编辑委员会,1990),是我国华南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公益林树种和珍贵用材树种。红锥为二倍体,2n=2x=24(Http://www.tropicos.org/Name/),单性花、雌雄同株,以风媒传
关键词:
红锥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建勋 杨龙华 辜云杰 宋鹏 张炜
【目的】综合评价云杉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在相继对云杉10个群体同一套试验材料分别进行表型性状、表型性状频率、等位酶以及SSR、AFLP、RAPD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用上述6种分析手段得到的共16项遗传多样性参数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比较。并采用数据标准化处理和PCA分析,摈弃了参数本身的差异,将各种标记结果进行了整合排序和分类。【结果】同一标记的不同多样性参数间相关性多为显著,不同标记的多样性参数间相关性大多不显著;标准化后的10个群体综合遗传多样性大小顺序为:川盘(CP)>卓尼(ZN)>热务沟(RWG)>大录(DL)>铁布(TB)>黑水(HS)>林坡(LP)>巴西(BX)...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楠 柳新红 李因刚 李海波 盛炜彤 惠刚盈 郑勇奇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我国云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贵州7个省以及越南安沛省的20个白花树天然群体共269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8对引物共获得88个条带,多态性条带81个。白花树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态条带百分率(PPB)为91.0%,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o)为0.4536;在群体水平上PPB为49.49%,Ho为0.2841,表现出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显示,30.40%的变异存在于白花树群体间,69.60%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均很明显。Mantel检测表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闵会 程诗明 康志雄 黄坚钦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采用8对引物对6个香榧天然群体的92个个体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共检测出36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3个。方差分析表明:基因谱带频率在群体间差异不明显,方差分量贡献率在群体间占11.14%,群体内占88.86%。6个群体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9.73%~98.41%,其中绍兴>东白湖>磐安>钟家岭>嵊州>黄山,且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大于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等位基因数为1.793 9~1.984 1,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41 6~1.675 9,Shannon信息指数为0.454 8~0.547 1。群体分化系数为0.113 6,群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玲 卓丽环 杨传平 张捷
In this study,a total of 73 plant samples from four natural populations,in Alihe,Huzhong,Aihui and Wuyiling of China,representing all the taxa in Larix gmelinii were used for evaluating the allozymic genetic diversity. Allozyme data for sixteen loci of ten different enzymes were obtained using a sta...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等位酶 遗传变异 居群分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罕 郑勇奇 李斌 张川红 林富荣 于雪丹 程蓓蓓 黄平
为探讨白皮松群体间遗传变异规律,使用7对EST-SSR引物对分布区内21个白皮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对引物在21个白皮松天然群体的663个单株中共检测到14个多态性位点。各群体间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s信息指数(I)、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s期望杂合度(Nei’s)分别为1.156 5 1.601 9、0.133 5 0.492 5、0.138 4 0.397 3、0.0860 0.342 8、0.084 6 0.337 4。白皮松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0.215 2,基因流(Nm)值平均为0.91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军 乔卫阳 邱勇斌 刘学松 陈日红 钟志真 余峰 姜景民
[目的]研究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综合制定其天然群体合理取样策略。[结果]毛红椿天然群体等位基因数平均为7.5个,期望杂合度(H_e)和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均值分别为0.643 7和0.636 0,基因分化系数(G_(ST))均值为0.290 7。在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方面,提出了根据毛红椿群体基因分化系数来确定取样群体遗传变异所占总变异比例的运算公式为1-(G_(ST))~(n-1),其中,n为取样群体的数量。当取样群体达到4个时,基本上能包括该树种97.5%的遗传变异;同时确定了目标群体的选择方法,应选择与其它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均值较大的4个群体,即贵州册亨(CH)、浙江遂昌(SC)、浙江仙居(XJ)和云南师宗(SZ)。通过构建云南宾川(BC)、云南师宗(SZ)和江西宜丰(YF)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与基因多样性和等位基因之间的捕获曲线,确定了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应达到15个以上;毛红椿天然群体内300~520 m范围内的单株间存在相似关系,超出此范围个体间差别较大,说明在进行群体内单株取样时,单株间距应大于520 m。[结论]取样群体数量、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群体内单株数量以及单株间距离等影响了毛红椿取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取样群体4个、每个群体最少取样15个单株,单株间距大于520 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