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0)
2023(11493)
2022(9948)
2021(9255)
2020(7586)
2019(17460)
2018(17327)
2017(33582)
2016(17985)
2015(20247)
2014(20306)
2013(20224)
2012(18596)
2011(16946)
2010(16957)
2009(15562)
2008(14750)
2007(12767)
2006(11356)
2005(9957)
作者
(52602)
(43653)
(43420)
(41388)
(27897)
(20808)
(19645)
(17270)
(16613)
(15455)
(14819)
(14749)
(13859)
(13770)
(13443)
(13251)
(12934)
(12713)
(12341)
(12224)
(10794)
(10781)
(10437)
(9931)
(9847)
(9643)
(9516)
(9416)
(8782)
(8420)
学科
(93371)
经济(93289)
管理(51763)
(46833)
(39411)
企业(39411)
方法(36641)
数学(31847)
数学方法(31549)
地方(21800)
中国(19990)
(19087)
(18898)
业经(18316)
(16753)
地方经济(13984)
(13157)
农业(13062)
环境(12933)
理论(12767)
(12538)
(12190)
贸易(12182)
(11701)
技术(10834)
(10646)
金融(10642)
(10550)
(10262)
(10231)
机构
大学(264842)
学院(262441)
(112033)
经济(109737)
管理(106350)
理学(92572)
理学院(91559)
管理学(90127)
管理学院(89662)
研究(89515)
中国(64158)
(55667)
科学(54612)
(47656)
(44313)
研究所(40518)
中心(39163)
财经(38907)
(37850)
业大(37634)
(36608)
北京(35341)
(35291)
(34611)
师范(34351)
经济学(33991)
(32334)
经济学院(30286)
(29922)
农业(29414)
基金
项目(180675)
科学(142065)
研究(133532)
基金(131301)
(113443)
国家(112452)
科学基金(96910)
社会(84856)
社会科(80392)
社会科学(80369)
基金项目(70007)
(69593)
自然(62015)
自然科(60508)
自然科学(60498)
教育(60135)
自然科学基金(59405)
(58287)
编号(54349)
资助(53711)
成果(43892)
重点(39807)
(39601)
(39019)
(37106)
课题(36865)
国家社会(34777)
创新(34549)
教育部(34308)
科研(33920)
期刊
(127165)
经济(127165)
研究(80727)
中国(44358)
管理(39610)
学报(39608)
科学(37531)
(34433)
(34235)
大学(30019)
学学(28348)
教育(26483)
农业(24294)
技术(23166)
经济研究(20865)
(19728)
金融(19728)
财经(19344)
业经(18807)
(16522)
问题(16140)
技术经济(14457)
图书(13850)
理论(13556)
科技(12415)
现代(12295)
实践(12254)
(12254)
(11525)
商业(11465)
共检索到380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包玉山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采用以商品为起点,依次论述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等经济范畴的方法,分析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中曾有人用这种方法,分析中国近代经济。对此当时就有人提出疑问,认为这种方法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方法,不适用于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古代蒙古社会是一种前资本主义社会,其经济以游牧畜牧业为主,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揭示这种社会的经济及其发展规律,显然不能采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丽杰  王劲松  宗刚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考察主流经济学说中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概念认识的演变,能够看出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的理解已经远远偏离现实的经济实践,因此,重新认识并界定资源与资源稀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完善经济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昭侠  蒋随  
经济空间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空间的本质决定了空间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确认经济空间资源配置价值的边际点位,应将"欲望的有限性"引入经济空间资源配置的研究。从经济空间到环境空间是空间经济学研究的一次新的提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今言  
谷霁光先生不仅对古代兵制史研究贡献突出,久享盛誉;而且对经济史研究也有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战国秦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许多观点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二是对秦汉隋唐间不同田制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做了贯通与综合阐述,且专就"屯田制""均田制""一丁百亩"问题作了审辨与考订,提出了新说。三是将西周的"助、藉、彻"和春秋时的"鲁用田赋"进行了重新诠释,对汉唐赋税征课之依据、项目、标准、方法的变化及其与地、资、丁、户的关系等首次作了全面论述,多有创获。四是对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今言  
谷霁光先生不仅对古代兵制史研究贡献突出,久享盛誉;而且对经济史研究也有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战国秦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许多观点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二是对秦汉隋唐间不同田制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做了贯通与综合阐述,且专就"屯田制""均田制""一丁百亩"问题作了审辨与考订,提出了新说。三是将西周的"助、藉、彻"和春秋时的"鲁用田赋"进行了重新诠释,对汉唐赋税征课之依据、项目、标准、方法的变化及其与地、资、丁、户的关系等首次作了全面论述,多有创获。四是对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做了有益探讨,着力说明变法存在着阻力与斗争,并指出变法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独具卓识,寓意宏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秋根  侯鹏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新华  郁惠英  
亚当·斯密在创立“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时,不会想到它会对西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决不会想到它会成为经济学思想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经济人”所反映的三方面特点,辨析它的真正归宿。 “经济人”假设第一个方面的特点,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远离,表明它已经超出经济学的范畴。 围绕着“经济人”的理论假设,西方经济学家已经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来加以证明,似乎现在离证明的结束还遥遥无期。主流经济学家都把它看成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前提,单纯的为己、利己的自利行为,既不损人、也不利人,这是最低的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所谓的“底线伦理”。“底线伦理”一端连着法律,另一端连着类似宗教的信仰、信念的东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龚浩  田粟源  任致伟  
我国古代在高度认识财政重要性的基础上,认为财政是实现"善政"的基础且以实现"善政"为目的,将实现"善政"作为财政的逻辑起点,提出"富民"、"养民"与"中央集权"的"应然"主张。但是,由于我国古代财政的"私人"属性背离了财政的"公共性"原则,使得财政实践多与其主张相背离:财政收入上主张"富民"却践行"聚敛";财政支出上主张"养民"却践行"养君";财政体制上实现"中央集权"的同时造成了"皇权不下县"的困境。这种背离导致的结果是:财政"应然"实现国家的"善政",但财政"实然"不利于"善政"的达成,形成了历史上的治乱循环。我国古代对财政的认识及其财政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坦  
本文系笔者倡导的经济学术史系列研究之一,研究从尝试厘清"经济史学"基本概念出发,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基于学术史实与学理逻辑,对经济史学学理关联的几个基本关系进行分析阐述。重点考察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经济"与"社会"、经济史与经济学密不可分的学理关联。梳理了一些学术史的实例,提出了一些新的界定和论点,以期推进相关的理论探讨和经济史学研究及其发展深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毅  
农业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央集权统治和政治——伦理本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因此,儒学依赖成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纲领,政治主宰构成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品性,而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基石,则是绵延不绝的中国式小农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