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4)
- 2023(6523)
- 2022(5471)
- 2021(4825)
- 2020(4148)
- 2019(9361)
- 2018(9029)
- 2017(17979)
- 2016(9419)
- 2015(10788)
- 2014(11053)
- 2013(10990)
- 2012(10385)
- 2011(9537)
- 2010(9946)
- 2009(9515)
- 2008(9219)
- 2007(8335)
- 2006(7426)
- 2005(7024)
- 学科
- 济(72161)
- 经济(72131)
- 方法(28595)
- 管理(26478)
- 数学(25474)
- 数学方法(25091)
- 业(21109)
- 企(18833)
- 企业(18833)
- 地方(16774)
- 中国(13017)
- 地方经济(12128)
- 业经(11598)
- 学(11039)
- 农(9306)
- 融(8547)
- 金融(8546)
- 财(8279)
- 理论(8196)
- 制(7796)
- 环境(7742)
- 经济学(7678)
- 和(7667)
- 产业(7488)
- 贸(7403)
- 贸易(7395)
- 银(7121)
- 银行(7119)
- 易(7019)
- 行(6925)
- 机构
- 大学(150439)
- 学院(149923)
- 济(75378)
- 经济(74099)
- 管理(56579)
- 研究(52436)
- 理学(48323)
- 理学院(47781)
- 管理学(46685)
- 管理学院(46386)
- 中国(40784)
- 财(31748)
- 京(30748)
- 科学(28385)
- 所(26114)
- 财经(25626)
- 经济学(25138)
- 研究所(23210)
- 经(23175)
- 中心(23173)
- 经济学院(22219)
- 江(21744)
- 北京(19857)
- 财经大学(18997)
- 农(18794)
- 范(18286)
- 师范(18151)
- 业大(18074)
- 院(18044)
- 州(17359)
- 基金
- 项目(92499)
- 科学(73738)
- 基金(68922)
- 研究(66607)
- 家(58923)
- 国家(58496)
- 科学基金(50855)
- 社会(45751)
- 社会科(43605)
- 社会科学(43593)
- 省(35039)
- 基金项目(35019)
- 自然(31663)
- 自然科(30992)
- 自然科学(30988)
- 教育(30490)
- 自然科学基金(30406)
- 资助(30167)
- 划(29021)
- 编号(25239)
- 部(20710)
- 重点(20624)
- 发(20608)
- 成果(20413)
- 国家社会(19296)
- 创(18537)
- 教育部(18434)
- 人文(18106)
- 课题(17767)
- 大学(17738)
共检索到234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娜日斯,巴音吉日嗄拉
市场经济不仅有其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而且必须以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剖析蒙古国传统文化特质、传统文化网络与作用机制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伦理道德等对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将蒙古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现代市场经济原则融为一体,作为当今蒙古国市场经济的文化与伦理道德基础,从这种新发展观所产生出来的市场经济———必然是不同于西方式的,也不同于日本式的市场经济,它的性质将由现代市场经济原则与蒙古国文化特质的相互作用、影响所决定。本文把它称为“蒙古国礼法型市场经济”。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礼法型市场经济 文化网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音吉日嘎拉
蒙古国人在数千年以游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无法抗拒的习惯性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具有走捷径、简化和简单化、走极端、协作与坐享其成、不甘落后、赶时髦、不积累、碰运气等基本表现特征。这种思维方式是蒙古国国情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要想完善市场经济就要注意克服游牧思维方式与市场经济原则不相适应的一面,扬长避短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得以发展,才能与国际经济接轨,否则还要走许多弯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蔚华
任何一场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必将震荡某一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要求文化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变革,植根于最古老的文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正经受着最严重的挑战。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成为当前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深入研究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批判地吸收、改造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合理的因素,对于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文化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1995年12月1日至5日,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于祖尧研究员为团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阿岩为副团长的中国经济研究工作者一行13人,应蒙古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邀请,赴乌兰巴托进行了学术访问。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中蒙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其主题是“蒙中经济改革与合作”。会上中方提交论文11篇,蒙方提交论文4篇,就两国如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促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同样,也引起了文化反思。社会灿烂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的市场经济之间有无共性?二者能否结合?它们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怎样互补,相辅相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功能?本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曲玉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方面它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而充满活力 ;另一方面 ,它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 ,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形成“有中国特色”方面更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传统文化 市场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念
从经济学上讲,对健康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外在正效益,即是说人们对这种健康的文化消费,不仅是消费者本身从中获得效用,同时其他人也可能因此而获得效用,消费者的利益外在化了。就一社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新华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革。这个变革必将会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等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是文化结构和功能变迁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于潇
2002年以来,在国际市场各种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蒙古国经济逐步摆脱了转轨经济的阴影,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贫困人口较多等问题更加突出,对蒙古国政局稳定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关键词:
蒙古国 经济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巴特尔
蒙古国在1990年3月国内局势发生剧变以后开始实行了激进的经济改革。8年多来,蒙古国经济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掌握蒙古国经济转轨中的问题,吸取其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我国特别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改革,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希日莫
蒙古国的经济转轨与其政治制度的剧变同时进行。动荡的上层建筑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加重了转轨的难度,无法如期实现原定目标。经济转轨缓慢,有先天和后天的双重原因,其中体制、结构和投入方面存在主要问题。经济转轨缓慢的教训很多,其中值得借鉴的有:1.在对外经贸关系中,不能忽略独立自主;2.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不能忽视本国特点;3.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不能忽略外资结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
蒙古,经济转轨,原因与教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阿岩
我于近期对蒙古国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蒙古国学者进行了座谈和学术交流,现将有关蒙古国改革与发展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私有化进程 蒙古国有企业私有化计划于1991年5月根据小呼拉尔(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蒙古国财产私有化法”推出实施。第一阶段的私有化在1995年基本结束;1995年7月进入第二阶段,重点是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其具体成果如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桂艳 武晓玉 包庆丰 徐玮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发生了较大波动,文章运用“常-常”法划分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发展的波动周期,并采用HP滤波法进行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的分离。在潜在增长率逐年降低且呈负增长趋势的情况下,林业经济在不同周期的波动具有年均增长率差异大、波动幅度大、经济脆弱性强等特征。文章运用2003-2019年内蒙古森工集团19个林业局的面板数据,选取3个维度6个指标进行不同波动周期的随机效应回归,探究影响林业经济增长变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10年,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2)2011-2015年,第三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3)2016-2019年,第三产业结构占比、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及资本要素投入的变化均对林业经济增长产生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4)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的总体情况来看,木材采运在第一产业产值中的比例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呈现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除了第三产业结构占比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变化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劳动要素投入变化也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文章提出在内蒙古国有林区继续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度开展必要的木材采运业务、增加非林木产业投资、组织职工技能培训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等政策启示,以实现国有林区林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娜琳
自2008年以来,因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别是受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蒙古国的经济严重下滑。2009年,蒙古经济呈现出上半年继续下滑,下半年小幅增长的趋势。中国作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投资国,对蒙经贸合作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为中蒙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和确保中国对蒙经贸合作第一大国的地位,两国经济合作应该从数量到质量转变,从双边至多边扩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