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1)
- 2023(9685)
- 2022(8189)
- 2021(7496)
- 2020(6095)
- 2019(13777)
- 2018(13340)
- 2017(25439)
- 2016(13991)
- 2015(15052)
- 2014(14750)
- 2013(14204)
- 2012(13283)
- 2011(12076)
- 2010(12164)
- 2009(11322)
- 2008(11230)
- 2007(9827)
- 2006(8971)
- 2005(7818)
- 学科
- 济(51106)
- 经济(51044)
- 管理(44536)
- 业(39863)
- 企(31526)
- 企业(31526)
- 方法(21636)
- 数学(18931)
- 数学方法(18645)
- 农(16911)
- 财(15333)
- 中国(14004)
- 环境(13548)
- 学(12945)
- 贸(12147)
- 贸易(12145)
- 易(11859)
- 业经(11694)
- 农业(11196)
- 策(10210)
- 划(10143)
- 制(9971)
- 地方(9912)
- 务(9197)
- 财务(9178)
- 财务管理(9162)
- 银(8845)
- 银行(8801)
- 企业财务(8758)
- 技术(8718)
- 机构
- 学院(200820)
- 大学(200534)
- 济(82038)
- 经济(80454)
- 管理(76846)
- 研究(71458)
- 理学(67106)
- 理学院(66356)
- 管理学(65089)
- 管理学院(64768)
- 中国(53078)
- 科学(46476)
- 农(42234)
- 京(41663)
- 财(37746)
- 所(37138)
- 业大(34564)
- 研究所(34292)
- 农业(33746)
- 中心(32217)
- 江(30152)
- 财经(29892)
- 经(27262)
- 院(25830)
- 范(25782)
- 北京(25692)
- 师范(25395)
- 经济学(24670)
- 州(23435)
- 经济学院(22414)
- 基金
- 项目(140279)
- 科学(110329)
- 基金(103523)
- 研究(96267)
- 家(93507)
- 国家(92742)
- 科学基金(78251)
- 社会(62427)
- 社会科(59260)
- 社会科学(59245)
- 基金项目(54679)
- 省(54179)
- 自然(52949)
- 自然科(51716)
- 自然科学(51694)
- 自然科学基金(50796)
- 划(46966)
- 教育(43278)
- 资助(41897)
- 编号(36912)
- 重点(32027)
- 部(30726)
- 发(30096)
- 成果(29361)
- 创(29173)
- 计划(27582)
- 科研(27439)
- 创新(27375)
- 国家社会(26281)
- 课题(25775)
共检索到290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大军,张建平,王辛
前苏联解体后,蒙古国基于自身实际构建的“多支点”全方位外交政策,已经对我北部战略安全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分析蒙古国外交政策的动因、走向及其趋向,制订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应对措施,已经成为当前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蒙古国 外交政策 中国 周边安全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效峰
与自身的和平发展道路相一致,推动和谐世界建设成为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和现实任务。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国家间相互依存复合发展的条件下,国际机制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机制与和谐世界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前者是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和谐互动的基本手段。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长期性,在这一过程中和谐地区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其中,构建和谐亚太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切实步骤,也是新时期中国大周边战略的根本要求。积极参与和完善亚太地区有关合作机制,是保障中国与本地区其它国家共享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条件。当前亚太地区的合作机制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以政府间合作为主体、非政府间合作为补充的多重...
关键词:
蒙古 平衡外交 第三邻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娜琳
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 ,地处中俄之间的蒙古国放弃了长期奉行的“一边倒”外交政策 ,制定了均衡发展与中俄两大邻国关系。同时 ,发展与美日等西方大国关系以及立足亚太地区的“多支点”外交战略。目前 ,蒙古国与南北两个邻国建立了蒙中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和蒙俄睦邻传统伙伴关系 ,与美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与日本确立了综合性伙伴关系。蒙古积极发展与大国的均衡关系 ,其意义在于 ,保障国家的独立、安全和未来发展 ,扩大自身活动空间 ,提高其国际地位 ,而且利用与大国的均势平衡使其相互牵制 ,以便从中获取更多利益。
关键词:
蒙古国 “多支点”外交 大国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秀杰
蒙古国政府一直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其投资环境较好。随着中蒙双方政治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蒙古经济环境、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黑龙江省对蒙古矿业投资合作项目的稳步发展,黑龙江省对蒙投资出现良好势头。如何巩固成果,规避风险,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推进黑龙江省以矿兴省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钱洪良 刘建民
美国新世纪安全战略的取向是以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全球新秩序为总目标 ,这一战略取向导致美国的力量在中国周边地区广泛存在 ,对中国国家安全环境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主要体现在增加我国拓展周边安全环境的难度 ,使我国的统一面临新的困难 ,阻碍我国解决周边国家问题以及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破坏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
美国安全战略 中国国家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微 万志芳
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结构两方面,阐述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进历程;并运用区位商法理论对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应选择木制品制造业和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并对木材采运业、锯材木片加工业衰退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从培育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科技投入和推进科技创新,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方面,提出了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永生
21世纪初期日本经济外交随着日本国家战略与日本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出现了急剧转变。2005年以前,是以"入常"为核心、由"大国战略"支配下的经济外交政策。当时日本经济外交十分重视政府开发援助(ODA)这一政策手段,目的是推动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实现。到2005年以后,走向尚不完全明确,但追求双边、多边和地区经济合作,服务于日本国家新的政治战略和经济利益的政策宗旨没有改变。其中,以参加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合作协定(TPP)等地区合作成为重点,也包括同东盟、大湄公河、印度、中韩等国家和地区经济紧密合作、自由贸易区合作等。同时,遏制中国色彩的政策成分日益凸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臧秀玲 宋小霞
日本政治文化的多元性特点,表现为日本外交政策的两面性和暧昧性;对外寻求在国际体系中“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观,极力向外扩张,寻求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神道教主要体现在对外交决策制定人员及外交政策的牵制作用;“耻感文化”使日本外交具有敏感性,很大程度上是对外部世界行为的被动反应,同时也使日本外交很少考虑道德问题;“集团主义”表现为在国际交往方面十分谨慎和追求与强国的结盟。
关键词:
日本 政治文化 外交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建社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虽然比较稳定 ,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潜在危险 ,尤其是美国亚太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威胁。中美关系既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大变数 ,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中美关系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状况。当前美国虽仍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 ,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同中国有共同利益 ,主张与中国合作。中国应抓住这机遇期 ,在积极发掘中美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扩大两国间的战略合作 ,改善两国关系。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将使中国周边安全更加趋于稳定。
关键词:
中国 周边安全 中美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秦宣仁
一、中国能源安全系数(一)能源发展部署及成果从总量上讲,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从人均拥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矿产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在全世界排第53位,而且还有两大弱项:一是资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弗拉基米尔·亚库宁 孙明丽
本文拟探讨现代国际关系诸多的关键问题之一,即价值观因素在外交决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与地位。自西方取得冷战的胜利以来,曾长期决定国家间关系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开始被视为时代错误。福山(F.Fukuyama)关于历史终结的讨论预告了一个新纪元的开始:硬实力让位于软实力;国家间的冲突让位于基于相同价值观的合作。全球化经济将塑造全新的世界框架。认为冷战已经结束的乐观态度持续了大约十年。然而,笔者发现即使是发达国家其安全也未得到保障;边界的划定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同一条国际准则(norm)被解释得五花八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多年以来,政治家和学者们都一致宣称世界已经步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的动荡时期。笔者在21世纪错综复杂的政治语境下,从价值观因素的现实主义视角分析了民主和平论的不同方面,将其投射于美国外交政策分歧的相关背景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回归是必要的。冷战的胜利在西方被视为准则的胜利,该胜利移除了掌控世界命运的政治家和统治者头脑中的现实主义逻辑,大量的特定价值观将其取代。二十几年里,在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上述价值观的普及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世界政治的可预见性。认识到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价值观因素的作用,笔者试图提出可能被有关各方接受的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关系模式。
关键词:
国际关系 价值观 软实力 全球世界秩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我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相继制定并调整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使外资流入增加,与我国形成明显的竞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漠视周边国家投资环境的变化,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不努力寻求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对策,甚至对外商投资提出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很可能会使近年来来之不易的外商投资快速增长势头划上句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华川
进入新世纪,中国周边形势相对稳定,但其中也蕴涵着众多不确定因素。随着美国战略重心逐步东移,特别是小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对华战略由“接触”演变为“遏制”,加大了对中国的战略压力。“9·11”事件虽然延缓了美国的战略东移,使我国的战略压力有所减轻,但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依然十分严峻。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周边安全环境 安全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桂银
自由国际主义是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有着巨大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国际秩序主张和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不同时期,自由国际主义及其各项分支流派和理论,例如温和派和激进派,通过"旋转门"机制对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纲领和议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自由国际主义始终有着两面性,包括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共识与分歧,以及扩张和参与两种政策孰重孰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