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8)
- 2023(11201)
- 2022(9311)
- 2021(8713)
- 2020(7156)
- 2019(16540)
- 2018(16657)
- 2017(32347)
- 2016(17798)
- 2015(20061)
- 2014(20317)
- 2013(19819)
- 2012(17700)
- 2011(15727)
- 2010(15423)
- 2009(13944)
- 2008(13377)
- 2007(11559)
- 2006(10041)
- 2005(8752)
- 学科
- 济(69728)
- 经济(69651)
- 管理(49970)
- 业(48101)
- 企(39753)
- 企业(39753)
- 方法(31809)
- 数学(27227)
- 数学方法(26930)
- 农(19865)
- 中国(19408)
- 业经(17006)
- 财(16052)
- 学(15768)
- 地方(14816)
- 农业(13407)
- 理论(12228)
- 制(11640)
- 和(11563)
- 贸(11461)
- 贸易(11455)
- 技术(11246)
- 易(11091)
- 环境(10823)
- 务(10455)
- 财务(10387)
- 财务管理(10370)
- 教育(9962)
- 企业财务(9842)
- 划(9687)
- 机构
- 大学(248598)
- 学院(246511)
- 管理(100860)
- 济(93841)
- 经济(91709)
- 理学(88054)
- 理学院(87109)
- 管理学(85580)
- 管理学院(85157)
- 研究(81102)
- 中国(58247)
- 京(53402)
- 科学(52276)
- 财(41139)
- 所(40326)
- 农(39750)
- 业大(38467)
- 研究所(37124)
- 中心(36108)
- 江(34612)
- 财经(33794)
- 北京(33603)
- 范(33475)
- 师范(33175)
- 农业(31196)
- 经(30774)
- 院(29727)
- 州(28711)
- 经济学(27150)
- 师范大学(26945)
- 基金
- 项目(175477)
- 科学(137641)
- 研究(129010)
- 基金(126618)
- 家(110193)
- 国家(109261)
- 科学基金(94019)
- 社会(79738)
- 社会科(75432)
- 社会科学(75411)
- 省(68594)
- 基金项目(68087)
- 自然(61695)
- 自然科(60236)
- 自然科学(60223)
- 自然科学基金(59124)
- 教育(58622)
- 划(57797)
- 编号(53500)
- 资助(51299)
- 成果(42993)
- 重点(38857)
- 部(37960)
- 发(37177)
- 创(36353)
- 课题(36288)
- 创新(33806)
- 科研(33477)
- 项目编号(33062)
- 大学(32526)
- 期刊
- 济(100751)
- 经济(100751)
- 研究(71259)
- 中国(43464)
- 学报(40265)
- 科学(36891)
- 农(36852)
- 管理(36077)
- 大学(30281)
- 财(29412)
- 教育(29150)
- 学学(28292)
- 农业(26225)
- 技术(21215)
- 融(18198)
- 金融(18198)
- 业经(17322)
- 经济研究(15671)
- 财经(15519)
- 图书(15083)
- 问题(13588)
- 业(13134)
- 经(13051)
- 理论(12809)
- 科技(12714)
- 实践(11992)
- 践(11992)
- 现代(11663)
- 技术经济(11568)
- 版(11302)
共检索到347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虞夏清 陈劲枫
多倍化是物种形成与作物驯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多倍化能够在短期内极大丰富物种多样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的遗传改良。利用多倍化开展的作物品种改良已在西瓜、黄瓜、甜瓜等重要葫芦科作物中获得成功。近期研究发现,多倍体通常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优势,在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利用多倍化提高葫芦科作物的环境适应能力已成为葫芦科作物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基因组组成的不同,多倍体可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以往的葫芦科作物研究多数只关注于同源多倍体,对于异源多倍体的认识与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利用。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多种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多倍化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为葫芦科作物多倍化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葫芦科作物多倍化研究现状,探讨多倍化在葫芦科作物育种中的发展与未来,为葫芦科作物以及其他作物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葫芦科 多倍体 表型 组学 育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虞夏清 陈劲枫
多倍化是物种形成与作物驯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多倍化能够在短期内极大地丰富物种多样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的遗传改良。利用多倍化开展的作物品种改良已在西瓜、黄瓜、甜瓜等重要葫芦科作物中获得成功。近期研究发现,多倍体通常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优势,在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利用多倍化提高葫芦科作物的环境适应能力已成为葫芦科作物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倍体按照基因组组成的不同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以往的葫芦科作物研究多数只关注于同源多倍体,对于异源多倍体的认识与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同时,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多种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多倍化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为葫芦科作物的多倍化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葫芦科作物多倍化研究现状,以期探索多倍化在葫芦科作物育种中的发展与未来,为葫芦科作物以及其他作物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葫芦科 多倍体 表型 组学 育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娟 古勤生 林石明 彭斌 刘丽锋 田延平 李莉
【目的】探索5种葫芦科作物病毒即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apaya ringspot viruswatermelon strain,PRSV-W)和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的斑点杂交检测技术,为葫芦科作物种子带毒的快速准确鉴定、流行病学研究和转基因检测等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以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合成了相应的地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该文综述了林木多倍体育种的途径、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指出多倍体育种在速生、优质、高抗逆性等林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多倍体新品种数量之所以相对较少 ,主要与树木细胞遗传等基础研究滞后、一些多倍体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难题未能得以攻克有关 .而随着人类对其应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有关新技术方法的注入 ,建立在现代遗传学以及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林木多倍体育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关键词:
林木 多倍体 育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望喜 汪钟信 彭发青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取食痕/cm2 、着卵数/cm2 等指标,采用自由选择法与非自由选择法测定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对菜豆属、豇豆属、甜瓜属、丝瓜属、苦瓜属、葫芦属中16 个蔬菜品种( 系) 的选择性差异。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黄瓜津杂4 号、菜豆特长架豆、豇豆之豇28 - 2 品种的取食、产卵选择性较差,表现为非嗜好;而对黄瓜津春4 号、菜豆玉豆35 、豇豆无架豆的取食产卵选择性较强,表现为嗜好性;对不同属植物的选择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菜豆属> 豇豆属> 甜瓜属> 丝瓜属> 葫芦属;对苦瓜属表现为不选择
关键词:
美洲班潜蝇 蔬菜品种(系) 选择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明 游广永 崔军 欧阳琰
通过水培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葫芦科植物对酞酸酯的胁迫反应与吸收作用.结果表明,黄瓜、南瓜、丝瓜在一系列PAEs浓度胁迫下其常见生理指标变化差异不大,在低浓度时对某些指标还具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对PAEs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对DBP的吸收作用,黄瓜和南瓜根部含量远大于冬瓜和丝瓜(P<0.05);除冬瓜外,其余三种植物的地上部DBP含量均大于根部的含量(P<0.05).对DEHP的吸收作用,4种植物的根部含量均远高于各自地上部的;冬瓜和黄瓜根部含量明显大于南瓜和丝瓜(P<0.05);南瓜地上部的含量显著大
关键词:
酞酸酯 植物修复 葫芦科 胁迫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晓东 曹彩霞 牟金贵 王明秋 刘学岷 王玉海 陈凤敏
根据多倍体作物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日本、前苏联、瑞典、德国等国研究人员相继开展了多种蔬菜作物的多倍体育种,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中叶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大白菜进行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试管无菌苗诱导等多种诱变方式的研究,最终因为稔性太低无法继续选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筛选能产生2n配子的普通二倍体材料与人工诱变四倍体材料杂交的手段开展多倍体育种,采用外观鉴定法、花粉粒与气孔观测法、细胞学鉴定法对选育品种进行鉴定,最终育成"多维462"等高稔性、抗逆性强的系列四倍体品种和自交系并应用于生产。分析了大白菜多倍体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提高大白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大白菜 多倍体 育种 研究进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抵辉 刘明月
从植物多倍化的意义、诱导方法、遗传机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展望了植物多倍体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及农业生产上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清 李守勉 姚彬 王潇潇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茎段浸泡和秋水仙素培养基2种方法对库拉索芦荟进行诱变,结果表明,茎段浸泡秋水仙素法诱导四倍体葡萄的效果优于秋水仙素培养基法,0.2%的秋水仙素处理4 d变异效果最好,诱变率达到最高值41.5%。变异株叶片肥厚,叶色深绿,叶片表皮气孔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增多。
关键词:
芦荟 秋水仙素 多倍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永强 王建设 张慧玲 文彩香 李海真 蔡民华
利用根尖细胞染色体压片和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压片方法对西葫芦胚囊再生植株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单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叶片表皮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均值分别为(4.15±0.37),(8.05±0.76)和(16.05±0.69),其比例约为1:2:4,说明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压片方法能有效用于倍性鉴定;单倍体、双单倍体和四倍体叶片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分别为(20.31±3.38)μm、(30.80±2.19)μm和(41.78±1.03)μm,其比例约为1:1.5:2,在胚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时也可以参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晓辉 王树森 高利利 乔宁 刘永光 赵静 竺晓平
为了检测和鉴定山东地区葫芦科蔬菜上病毒病种类,从山东诸地11个蔬菜种植区采集了867个葫芦科蔬菜疑似感病样品。利用黄瓜花叶病毒、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西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南瓜花叶病毒、甜瓜黄斑病毒、瓜类褪绿黄化病毒、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及甜瓜坏死斑点病毒等特异性引物对疑似感病样品分别进行RT-PCR检测,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4.8%,10.4%,20.0%,41.7%,27.0%,7.8%,2.6%,1.7%,0,0.9%。表明除PNRSV外,其他9种病毒在山东各地均有发生,且CMV和TMV发病率较高,2种或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也很普遍。同时为明确山东地区CMV分离物的株...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晶 李茜 高雪芹 伏兵哲
为全面了解植物多倍体诱导相关研究现状和前沿发展趋势,更好地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本研究分别对2000–2020年收录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 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中有关多倍体诱导的文献,从发文趋势、被引频次、国家、期刊、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等多角度检索后进行系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就植物多倍体诱导这一研究领域而言,以中国、美国、日本贡献最为突出,其研究大多侧重于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从相关研究机构角度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发文数量最多,远超其他机构;而在发文期刊中,《Euphytica》处于领先地位。基于全球尺度下关于多倍体诱导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该领域热点和前沿,今后的研究将致力于解决如下问题:1)统一多倍体诱导率的评估程序;2)解决诱导过程中出现的嵌合体问题;3)深入了解多倍化后基因组变化与新表型表达之间的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祥 苏爱军 杨乾
从目的基因性状的类型、转化方法两方面综述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发展历程及在全球和中国的应用概况.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研究进展 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光 刘志娟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仍是未来永恒不变的课题。近年来随着育秧、覆膜等技术的应用,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提高以及作物品种的更替和技术的进步等使得农作物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即便如此,作物实际产量与其潜在产量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文章在阐述产量差内涵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产量差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产量差的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产量差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产量差概念发展至今,虽然众多学者都对其做了不同的定义及阐述,但总体而言,作物的最大产量水平为潜在产量,实际产量...
关键词:
潜在产量 产量差 限制因素 研究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