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88)
- 2023(18086)
- 2022(15513)
- 2021(14638)
- 2020(12141)
- 2019(27909)
- 2018(27360)
- 2017(53087)
- 2016(28417)
- 2015(31732)
- 2014(31363)
- 2013(30491)
- 2012(27691)
- 2011(24605)
- 2010(24391)
- 2009(22508)
- 2008(21903)
- 2007(19174)
- 2006(16473)
- 2005(14307)
- 学科
- 济(106613)
- 经济(106453)
- 管理(88525)
- 业(83860)
- 企(70134)
- 企业(70134)
- 方法(50538)
- 数学(43846)
- 数学方法(43254)
- 财(33370)
- 中国(29773)
- 农(29438)
- 制(26593)
- 业经(25566)
- 务(21871)
- 财务(21792)
- 财务管理(21745)
- 学(21586)
- 企业财务(20546)
- 银(20488)
- 银行(20449)
- 地方(19592)
- 农业(19521)
- 行(19365)
- 理论(18981)
- 贸(18907)
- 贸易(18897)
- 融(18604)
- 金融(18599)
- 易(18384)
- 机构
- 大学(393256)
- 学院(391713)
- 管理(158507)
- 济(155775)
- 经济(152367)
- 理学(137496)
- 理学院(136062)
- 管理学(133685)
- 管理学院(132962)
- 研究(123206)
- 中国(96047)
- 京(81612)
- 财(77195)
- 科学(74160)
- 财经(61457)
- 所(58929)
- 中心(57571)
- 农(57207)
- 江(56407)
- 业大(56012)
- 经(55958)
- 研究所(53475)
- 北京(51003)
- 范(50065)
- 师范(49619)
- 经济学(47737)
- 财经大学(46174)
- 院(45489)
- 州(45448)
- 农业(44426)
- 基金
- 项目(272304)
- 科学(215960)
- 研究(201688)
- 基金(199564)
- 家(172165)
- 国家(170728)
- 科学基金(148778)
- 社会(128874)
- 社会科(122016)
- 社会科学(121987)
- 基金项目(105826)
- 省(105280)
- 自然(96176)
- 自然科(93977)
- 自然科学(93956)
- 教育(93438)
- 自然科学基金(92245)
- 划(88463)
- 编号(82625)
- 资助(81111)
- 成果(66521)
- 部(60791)
- 重点(60373)
- 创(56907)
- 发(56486)
- 课题(55866)
- 制(53484)
- 教育部(53112)
- 国家社会(53052)
- 创新(53043)
- 期刊
- 济(166108)
- 经济(166108)
- 研究(116114)
- 中国(72592)
- 财(61278)
- 学报(58437)
- 管理(57696)
- 科学(54135)
- 农(51890)
- 大学(46089)
- 学学(43507)
- 教育(42924)
- 融(38064)
- 金融(38064)
- 农业(35386)
- 技术(33867)
- 财经(30081)
- 业经(27639)
- 经济研究(26442)
- 经(25617)
- 问题(21194)
- 理论(19284)
- 版(18483)
- 科技(18050)
- 技术经济(17863)
- 财会(17774)
- 实践(17622)
- 践(17622)
- 图书(17570)
- 业(17349)
共检索到564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海敏 吴茜 陈文晶
文章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董责险对高管减持的治理效应以及双重代理成本在两者关系间的中介效应。采用事件研究法得出高管减持导致的异常收益,以此识别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董责险能够有效抑制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企业认购董责险可以通过缓解企业代理矛盾,约束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董责险在高管业绩压力低的环境中对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抑制能力更显著。文章旨在从双重代理成本角度探讨董责险抑制高管减持的治理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董责险通过降低企业双重代理成本抑制高管减持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证据,同时也为拓展董责险治理能力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陈娇娇 吴大新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选取2012―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董事、监事与高管减持交易行为为样本,依据陆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提供的实验平台,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陆港通能够有效抑制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机制分析发现,陆港通通过吸引更多分析师关注、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股价同步性,降低了高管减持的超额回报,从而抑制了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陆港通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治理效应在公司前期盈余管理为负时更显著。本研究为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和类似陆港通交易机制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经验证据,为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监管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冠延 李秉祥
“互动易”和“e互动”的上线,为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更加直接与快捷的渠道。不同于现有文献着重强调网络互动平台提升投资者的信息搜集与处理效率,本文利用交易所互动平台问答数据,检验网络平台互动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影响,以探讨网络平台互动是否可能沦为管理层操纵信息披露的工具。实证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互动会显著加剧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而公司回复的充分性和针对性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网络平台互动会通过放大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推高投资者乐观情绪而加剧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金融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小、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企业,网络平台互动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加剧效应更加显著。最后,本文还发现,对于不同职位层级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该加剧效应仍显著存在;并且网络平台互动能进一步提高高管减持的获利能力。本文的研究为公司高管可能利用网络平台互动操纵信息披露以牟取私利提供了实证证据,丰富了有关网络平台互动经济后果和高管机会主义减持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监管机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鑫 申云 李海龙 陈昌华
以新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为视角,基于2017年到2020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的业绩考核指标,研究了管理层权力与业绩指标选择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越不会从利润指标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越不会选择同行业绩作为对比,所选择的指标个数也越少;将持股5%以上的高管排除在激励对象外,能够有效抑制上述机会主义行为;相较于监管治理,内部治理机制,如股东大会治理与数字化治理对机会主义行为不具有抑制作用;总经理是机会主义行为的主导者,当他们被排除在考核之外时,业绩指标选择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作华 陈娇娇 许晔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能够有效抑制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有效降低了股价波动和股票错误定价,从而显著抑制了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环境不确定性和管理层自利性越强,则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抑制效应越弱。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为交易型、发生股权质押以及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时,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影响更强;而且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治理效应产生了积极的后果,显著抑制了高管减持寻租,提升了企业价值,降低了高管减持时的择机性。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退出威胁 高管减持 机会主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穆鸿声 晁钢令
机会主义行为作为一种有害于渠道正常运行和渠道绩效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渠道机会主义行为的内涵、类型,利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其在渠道互动关系进程中的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渠道机会主义行为是一个不断博弈,演化的过程,其演化路径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2)为了治理渠道机会主义行为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利润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从制度上来防范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为如何进行机会主义行为治理,保持渠道和谐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雨欣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我国审计机关监督中央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将机会主义行为分为信息虚假、财务行为违规、业务行为违规、制度缺陷和绩效问题五类,对2010—2017年审计结果公告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下属单位数作为代理成本,将驱动信息虚假、财务行为违规、业务行为违规和绩效问题这四个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机会主义行为 预算执行审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董事高管责任险是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其治理职能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可。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混合截面最小二乘法、Heckman两阶段分析法及倾向得分样本匹配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多个变量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引入、引入时间长度、保险金额及相对保险金额等变量能够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具有激励效应和监督效应,是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根据产权性质分组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华 王海军 王华
由于受到寻租、合谋、机会主义等行为的影响,我国产学研战略远未达到预期目标。虚拟公司的公司治理理论可以为产学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提供引导。经验性研究揭示了在寻租、合谋、机会主义行为中介效应下,产学研虚拟公司治理对产学研公共地悲剧治理的微观促进机理。因此,我国应优先完善产学研虚拟信息披露,再逐步优化其他虚拟公司治理要素,使产学研尽早摆脱被动局面。
关键词:
产学研 虚拟公司 公司治理 公共地悲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辉 李健
由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难以根本消除,致使机会主义行为难以避免。金融监管制度的演变即是保障存款人利益、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过程,也是对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及相关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规避和治理的过程。本文以委托代理模型为起点,分析金融机构经营信息已知和未知两种状态下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各自的效用函数,通过引入监管制度和代理人风险偏好变量分析其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状态转变会引起监管契约从强制型契约向合作关系型契约转变,机会主义表现形式也随之变化;不对称信息下绩效挂钩的监管收入激励模式会同时增加监管者和金融机构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信息结构变化要求监管制度也应发生变...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机会主义 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上官泽明 王少华 谢志华
通过选取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的跨国数据,研究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财政审计结果抑制政府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审计结果的及时性、完整性、可理解性和整改回应性等质量,可以发挥信息鉴定作用,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2)财政审计结果可以发挥信号传递作用,向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反馈信息,通过提高立法监督能力和公众参与程度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3)在腐败控制能力较强的国家,财政审计结果可以同时发挥信息鉴定作用和信号传递作用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而在腐败控制能力较弱的国家,财政审计结果通过发挥信息鉴定作用直接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效果更显著,通过信号传递作用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则受到限制。研究结论对于在当前反腐败呈高压态势的环境下,审计机关坚持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继续全面提高财政审计结果质量,做好向人大汇报和社会公布工作,有效抑制预算机会主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杰 赵平伟 张名凯 刘涛 张鹏鹏 孙建文
建设工程中机会主义行为已经成为影响项目绩效的重要因素,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十分必要。通过文献和理论分析,整理筛选出影响机会主义行为形成的10个代表性因素,运用ISM模型分析因素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影响路径,绘制多层递阶结构图,最后从项目、企业、行业层面分别提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
建设工程 机会主义行为 ISM 行为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作华 方红星
近年来,董监高减持行为引发了监管当局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如何规范和约束董监高减持行为成为财务学界聚焦的重要问题。由此,本文基于公司层面监管视角考察了内部控制对董监高的机会主义减持行为是否具有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显著地降低了董监高减持的择机性,表明内部控制对董监高的机会主义减持行为具有治理效应;这一治理效应在法制环境较好地区更为显著,而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均较为显著,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内部控制能有效抑制董监高减持的信息优势,部分说明了内部控制发挥治理效应的机理。本研究有助于规范董监高减持行为和检验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的执行效果。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机会主义减持 信息优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慧双 任旭 彭兆褀 倪明珠
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养老PPP项目中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的博弈过程,探讨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措施和有效监管的方式。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方积极努力行为下的投机收益大小是影响机会主义行为的关键,强监管不能有效遏止机会主义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养老PPP项目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养老 PPP 机会主义 监管 演化博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龚志文 陈金龙
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演化博弈理论,通过对终极控制人与监管者成本收益函数的合理设计,从三个层次研究双方的博弈关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对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监管,不能片面地重罚终极控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给予终极控制人过多的控制权收益,而是必须综合考虑监督者的监管频率和监管者的监管水平。演化博弈研究结果表明:博弈双方进行演化博弈时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终极控制人行动的净成本、市场环境、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股权比例,都显著影响到终极控制人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机会主义 博弈 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