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4)
- 2023(12693)
- 2022(9527)
- 2021(8357)
- 2020(6924)
- 2019(14995)
- 2018(14944)
- 2017(29114)
- 2016(15429)
- 2015(17017)
- 2014(16935)
- 2013(16309)
- 2012(14456)
- 2011(12563)
- 2010(12691)
- 2009(12186)
- 2008(12384)
- 2007(11511)
- 2006(10220)
- 2005(9734)
- 学科
- 业(81246)
- 企(74454)
- 企业(74454)
- 济(72273)
- 经济(72178)
- 管理(62584)
- 业经(31286)
- 方法(28901)
- 财(25955)
- 农(23566)
- 中国(21181)
- 数学(21021)
- 数学方法(20918)
- 务(20152)
- 财务(20137)
- 财务管理(20107)
- 制(19435)
- 企业财务(19095)
- 农业(17562)
- 技术(16466)
- 银(15622)
- 银行(15610)
- 行(14954)
- 策(14790)
- 体(14783)
- 划(13800)
- 融(13697)
- 金融(13697)
- 理论(13290)
- 体制(13096)
- 机构
- 学院(224220)
- 大学(217854)
- 济(100193)
- 经济(98509)
- 管理(93486)
- 理学(79213)
- 理学院(78552)
- 管理学(77727)
- 管理学院(77281)
- 研究(65893)
- 中国(59597)
- 财(51099)
- 京(44358)
- 财经(40181)
- 经(36572)
- 科学(35710)
- 江(35128)
- 农(33512)
- 经济学(31756)
- 中心(31529)
- 所(31307)
- 财经大学(29867)
- 经济学院(28831)
- 业大(28189)
- 商学(27767)
- 研究所(27693)
- 商学院(27515)
- 州(27502)
- 北京(27351)
- 农业(26086)
- 基金
- 项目(142414)
- 科学(115647)
- 研究(107458)
- 基金(106831)
- 家(90483)
- 国家(89627)
- 科学基金(80593)
- 社会(73655)
- 社会科(69819)
- 社会科学(69801)
- 基金项目(55777)
- 省(55389)
- 自然(49580)
- 自然科(48581)
- 自然科学(48574)
- 自然科学基金(47805)
- 教育(47507)
- 划(44484)
- 编号(42451)
- 资助(42122)
- 业(34047)
- 成果(33209)
- 创(33004)
- 部(31753)
- 国家社会(31479)
- 重点(31132)
- 发(30480)
- 创新(29932)
- 制(29909)
- 人文(28401)
- 期刊
- 济(114864)
- 经济(114864)
- 研究(68602)
- 财(43549)
- 中国(42462)
- 管理(40772)
- 农(32358)
- 融(30117)
- 金融(30117)
- 科学(27605)
- 学报(26703)
- 农业(22001)
- 大学(21987)
- 学学(21015)
- 财经(20925)
- 业经(20628)
- 技术(20625)
- 经济研究(18604)
- 经(18010)
- 教育(15987)
- 问题(14503)
- 业(14455)
- 技术经济(13736)
- 财会(12894)
- 现代(12316)
- 商业(11585)
- 世界(11475)
- 贸(11321)
- 会计(10841)
- 经济管理(10429)
共检索到342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于连超 李昭依
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风险防范工具,董责险既可能监督激励管理者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可能诱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以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采用2012—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购买董责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表明监督激励效应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购买董责险促进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提升和融资约束程度下降,表明董责险的监督激励效应通过风险承担机制和融资约束机制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购买董责险对企业的管理费用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董责险的机会主义效应未能发挥作用,不能通过管理者自利机制来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董责险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较差企业和金融发展较差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表明董责险能够弥补产权制度、公司治理和金融环境的不足,有效促进存在某些劣势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因此,应积极推动董责险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利用董责险的监督激励效应及其与产权制度的协同作用、对公司治理和金融环境的补充作用,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凌士显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20年的数据,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引入董责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水平;董责险引入的时间越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水平越高;投保董责险的责任限额越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水平也越高;上述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董责险通过吸引具有海外经历背景的优秀人才加盟董事会而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鉴于董责险已经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重要市场化治理工具,建议监管机构积极推广董责险,以此完善公司治理,督促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辽宁 韩少真 包瑞婧 李辉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主要通过监督效应和激励效应两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国有和重点排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产生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大。此外,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同时开展绿色独立和联合创新、同时积累绿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结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辽宁 韩少真 包瑞婧 李辉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主要通过监督效应和激励效应两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国有和重点排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产生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大。此外,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同时开展绿色独立和联合创新、同时积累绿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结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启国 高挺
以我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用,并对其治理效用的作用期限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董责险的引入对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消极影响,这支持了董责险的机会主义假说;董责险对上市公司的机会主义效应存在一定时滞性,在上市公司认购董责险3年后开始显现出来。研究董责险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董责险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机会主义 监督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国柳 李小倩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发挥外部监督效应,有助于缓解代理冲突,减少企业金融化,但同时也可能发挥机会主义效应,导致管理层自利成本降低,从而加剧企业金融化。为此,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加剧了企业金融化,且随着管理层自利动机的增强,二者的正向关系更显著,这支持了机会主义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金融化的正相关关系仅在国有企业和外部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显著。当管理层自利动机较强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提升金融化后,对企业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东阁 庞瑞芝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如何驱动企业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备受关注。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表现出抑制效应,但不同类型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银行关联起到促进作用,证券关联产生抑制作用,监管关联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关联、证券关联通过加剧管理层短视、企业金融化和增加资金寻租成本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银行关联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治理条件的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股权结构治理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宏观治理环境改善能缓解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但独立董事的作用不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无形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竞争性行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国企中更大。本文既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同时对评估金融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更好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备受管理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已有研究所采用的结构性特征视角,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推论跳跃",使得关于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经验证据比较混乱甚至相互冲突,严重减低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超越结构特征的边界,从董事会资本概念出发,探究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其中,董事会资本的资源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关键在
关键词:
董事会资本 投资效率 监督效应 资源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备受管理学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已有研究所采用的结构性特征视角,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推论跳跃",使得关于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经验证据比较混乱甚至相互冲突,严重减低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超越结构特征的边界,从董事会资本概念出发,探究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董事会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其中,董事会资本的资源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董事会资本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关键在于资源效应。上述研究结论为董事会治理有效性问题提供了解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治理领域争论的焦点问题——董事会究竟发挥何种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董事会资本 投资效率 监督效应 资源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琛 马连福 张晓庆
数字时代核心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角色愈加关键,如何激励其进行持续高质量的智力投入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研究问题。文章以2014—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建设,核心员工更可能被纳入激励范围。机制检验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管理者短视倾向以及提升智力资本投入,从而推动上市公司构建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基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设计的拓展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强化了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的激励导向特征,主要体现在各类限制和对赌条款的引入。此外,实施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和企业价值,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核心员工激励,而非管理层激励。文章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激励制度设计的赋能效应,为数字经济时代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黎
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需要资源长期稳定投入的深层次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战略定位的影响。以2007—2022年A股企业数据为样本,基于战略差异度视角探究企业战略定位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战略差异度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战略差异度的提升会使企业融资环境复杂化、加剧代理冲突,进而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三,在弱市场地位、资本劳动密集型、低审计质量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第四,相较于数字技术应用,战略差异度对数字技术嵌入的阻碍作用更强,而战略动态变化能够缓解战略差异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增强企业战略与数字化变革的适配性,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黎
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需要资源长期稳定投入的深层次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战略定位的影响。以2007—2022年A股企业数据为样本,基于战略差异度视角探究企业战略定位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战略差异度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战略差异度的提升会使企业融资环境复杂化、加剧代理冲突,进而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三,在弱市场地位、资本劳动密集型、低审计质量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第四,相较于数字技术应用,战略差异度对数字技术嵌入的阻碍作用更强,而战略动态变化能够缓解战略差异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增强企业战略与数字化变革的适配性,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鑫 柴晨洁 高闯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一种分散企业经营风险的工具,也是保险公司以非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效应分步检验法,研究表明董责险通过降低企业内部代理成本和加剧外部融资约束来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和过度投资行为,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说明董责险一方面能够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又向外界传递企业存在风险的信号。进一步检验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抑制作用在成熟期企业和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本文为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干胜道 何玲 李小华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自由现金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管理决断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与企业研发投入呈倒U形关系,适度的自由现金流减少了企业面临的研发风险进而对其研发投资产生正向影响,而过度的自由现金流则会加重代理冲突,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管理决断权会强化两者的倒U形关系。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由现金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技术密集程度、产权性质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研究成果对于企业如何管理好现金流以更好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焱 于露 刘茵伟
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有效激励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和绿色治理赋能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绿色转型视角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绿色转型 企业数字化 绿色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