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3)
- 2023(4728)
- 2022(3953)
- 2021(3726)
- 2020(3264)
- 2019(7358)
- 2018(7201)
- 2017(14444)
- 2016(7775)
- 2015(8678)
- 2014(8621)
- 2013(8598)
- 2012(7727)
- 2011(6788)
- 2010(6755)
- 2009(6353)
- 2008(6687)
- 2007(5969)
- 2006(5220)
- 2005(4830)
- 学科
- 业(35114)
- 管理(34090)
- 企(33357)
- 企业(33357)
- 济(29303)
- 经济(29257)
- 财(16584)
- 方法(16571)
- 务(14092)
- 财务(14077)
- 财务管理(14057)
- 数学(14050)
- 数学方法(13921)
- 企业财务(13689)
- 制(8486)
- 业经(7784)
- 技术(6805)
- 体(6481)
- 学(6265)
- 体制(5887)
- 理论(5746)
- 中国(5561)
- 划(5416)
- 公司(5390)
- 农(5284)
- 策(5278)
- 银(4964)
- 银行(4957)
- 人事(4812)
- 人事管理(4811)
- 机构
- 大学(113535)
- 学院(111039)
- 管理(48265)
- 济(42350)
- 理学(41963)
- 理学院(41579)
- 经济(41475)
- 管理学(41074)
- 管理学院(40840)
- 研究(31836)
- 中国(25657)
- 财(24312)
- 京(22732)
- 财经(19324)
- 科学(19074)
- 经(17630)
- 中心(15854)
- 农(15725)
- 江(15717)
- 所(15664)
- 业大(15253)
- 财经大学(14741)
- 商学(14373)
- 商学院(14258)
- 研究所(13992)
- 北京(13764)
- 州(13101)
- 农业(12384)
- 范(12371)
- 经济学(12286)
- 基金
- 项目(74105)
- 科学(59632)
- 基金(56855)
- 研究(51794)
- 家(49687)
- 国家(49321)
- 科学基金(43743)
- 社会(34184)
- 社会科(32558)
- 社会科学(32551)
- 基金项目(30489)
- 自然(29854)
- 自然科(29271)
- 自然科学(29263)
- 自然科学基金(28830)
- 省(27608)
- 教育(24225)
- 划(23389)
- 资助(23294)
- 编号(20418)
- 成果(17546)
- 部(17040)
- 重点(16246)
- 创(15612)
- 性(15206)
- 教育部(15085)
- 人文(14790)
- 科研(14700)
- 创新(14526)
- 项目编号(14467)
共检索到160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建 王顺昊 张双鹏
掌握公司的真实经营信息是独立董事有效履职的保障,信息不对称会降低独立董事的履职有效性。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有效增强独立董事的履职有效性。作为维持董事会有效运作的重要制度安排,董秘承担着为独立董事有效履职提供信息服务的义务。然而,已有研究往往强调董秘在对外信息披露中的重要作用,未对董秘如何影响董事会运行效果提供清晰的解释。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以2006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索董秘信息提供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检验影响董秘信息提供促进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三方面因素,即董秘信息提供能力、信息提供意愿和独立董事信息接收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秘与独立董事人力资本配置情况对董秘信息提供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秘作为管理层与独立董事的信息联络人,通过为独立董事提供履职所需信息,可以有效地改善独立董事面临的信息劣势地位,提高独立董事的履职有效性。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董秘信息提供能力越强,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促进作用越强;董秘信息提供意愿、独立董事信息接收能力均可以增强董秘信息提供能力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调节作用;董秘与独立董事人力资本差距越大,董秘信息提供能力对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促进作用越强。信息劣势限制了独立董事的有效履职,通过为独立董事提供履职所需的信息,董秘可以有效地改善独立董事履职所处的信息环境,提高独立董事的履职水平。应该进一步从政策和法规的视角,明确董秘为董事会特别是独立董事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定位,保障董秘列席高管团队会议的权利,加强董秘任职资格审核和任职能力培训,充分发挥董秘的信息枢纽职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宣杰 王晓莹 闫睿 张盛俊
文章以2016—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熵值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究了现金股利在两者关系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越高越有助于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可以通过影响现金股利政策来提高企业绩效。文章不仅丰富了独立董事研究内容,拓宽了独立董事研究视角,而且揭示了独立董事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对以提高企业绩效为导向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能力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明阳
文章选取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独立董事的学术型背景对其履职有效性的影响,并从如何改进独立董事履职有效性的角度探讨薪酬激励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具有高校和科研单位背景的学术型独立董事比例为52.3%,其中国有企业的学术型独立董事比例高于非国有企业。独立董事学术型背景对其履职咨询有效性存在正影响,但对其履职监督有效性不存在显著影响。对学术型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能强化独立董事学术背景促进其履职咨询有效性的影响程度,且相对薪酬比绝对薪酬的激励效果更明显。结论表明学术型独立董事在履职时只注重“咨询”而缺乏“监督”,因此应针对这一方面完善企业独立董事制度的监督职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晓东
现有研究忽略了信息环境等辅助条件对独立董事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倾向于将其视为"独立"发挥作用的因素。为克服现有研究的缺陷,本文立足我国制度背景,从信息环境入手考察外部辅助性条件对独立董事作用的影响,并利用监管标准变动作为外部冲击以克服内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从整体上来看,独立董事并不能提升公司的业绩;但是,若考虑外部辅助性条件,在信息环境较好的公司,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能够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说明,独立董事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信息环境对其有效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在良好的信息环境下获取信息的成本较低,独立董事才能够有效地行使权力。
关键词:
独立董事 信息环境 监管标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春玲
以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独立董事出席会议和发表意见作为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衡量标准,检验其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而考察履职行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发表一般意见并不属于有效性履职,只有发表勤勉意见才有利于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形成有效性履职;而独立董事出席会议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起到促进作用,仅仅属于合规性履职,不形成有效性履职。该结论表明合规性履职并不等同于有效性履职,并对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行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艾
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为解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而进行的一种制度选择,但制度实施十余年来,并未发挥预期的作用。从独立董事履职评价角度寻找独立董事制度困局的解决方案是一个新颖且有效的思路。文章从独立董事履职评价的必要性、评价现状、独立董事职责解析入手,指出独立董事履职评价必要且值得探索;从个人情况、履职行为、履职效果、社会评价四个方面设计了独立董事履职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独立董事履职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丽民 陈惠雄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城乡居民快乐感、社会满足感、收入满足感及幸福度自我评价水平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为:农村居民的快乐感、幸福度、社会及收入满足感等各方面的自我评价水平均低于城市居民,且除快乐感外,其余各项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对浙江省城乡居民苦乐源分布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居民的家庭环境处于劣势;工作压力给城乡居民带来的痛苦多于快乐;收入对农村居民的苦乐感的影响比城市居民强烈;农村居民的闲暇需求少于城市居民,城乡发展依然处于不均衡状态;环境因素是影响城乡居民苦乐感的外端因子,敏感性较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艳
一般来说,独立董事能够对管理层起到监督作用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效果究竟如何,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引入"独立董事声誉"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独立董事制度设计的核心理念,构建了引入声誉机制的独立董事激励模型,并采用2004年至2005年沪市A股独立董事作为研究样本进行追踪,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所受到的声誉激励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独立董事的劳动力市场缺乏有效性,声誉激励只能够促使独立董事避开公开违规事件,却不能激励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这很可能是影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庄德林 李楠 王琼 聂晓欣
独立董事的尽责履职对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独立董事履职的视角,对异地独立董事如何影响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高铁通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异地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铁通车则有效缓解了这一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异地独立董事因为监督、咨询和决策无效而不利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高铁通车则主要通过改善监督和咨询职能的发挥,缓解上述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通车后不同背景特征的异地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存在差异化影响。具体而言,高铁开通后,具有行业专长、学术背景、海外背景的异地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显著正相关;而不论高铁是否开通,具有法律、财务背景的异地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钢 李随成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的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现状以及失效的原因,并对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五个基本假设,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次级委员会设置是影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内部监督是否有效的因素,并且呈正相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向阳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制度创新,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应当以其作用的有效性为核心。独立董事的有效性与独立董事人数比例、教育背景、年龄结构等有着密切关系,而且需要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行为有效性 激励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启胜,刘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维涛 叶小杰
本文以独立董事辞职公告为切入点,实证检验市场化程度、独立董事独立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如果独立董事的任职时间早于现任董事长,则辞职公告的市场反应较差;独立董事的任期越短,则辞职公告的市场反应越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独立董事独立性与辞职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弱,这表明,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与市场化程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替代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汉军 张俊喜
现有的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间相关关系的大多数实证研究得出两者并不相关的结论,这与人们的普遍认识不符。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并充分考虑到公司治理的滞后效应,动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和董事会独立性的相关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绩效间呈现出"U"型动态曲线关系:上市公司在绩效较差时,翌年便会以增加独立董事名额的形式来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主动增加独立董事可以改善公司的绩效,这种正面促进效应将滞后体现出来,滞后效应的跨度期可长达3年;被动增加独立董事不能明显改善公司绩效。上述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绩效在短期不相关,是受到外部政策的直接影响。希望本文的结论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阿平 林雨 张丽花
文章选用2007年至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成长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为控制变量,研究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对两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均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二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显著,但符号却是正号。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有效性 双重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