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877)
- 2022(1621)
- 2021(1786)
- 2020(1376)
- 2019(3570)
- 2018(3909)
- 2017(6723)
- 2016(3932)
- 2015(4110)
- 2014(4249)
- 2013(3657)
- 2012(3319)
- 2011(3048)
- 2010(3264)
- 2009(3159)
- 2008(3298)
- 2007(2676)
- 2006(2617)
- 2005(2514)
- 2004(2256)
- 学科
- 济(10123)
- 经济(10080)
- 制(7673)
- 管理(7214)
- 业(6735)
- 企(6363)
- 企业(6363)
- 体(6093)
- 体制(5566)
- 教育(4705)
- 中国(4112)
- 财(4063)
- 融(3631)
- 金融(3631)
- 银(3470)
- 银行(3466)
- 行(3404)
- 业经(3276)
- 农(3250)
- 税(3090)
- 税收(3002)
- 收(2974)
- 制度(2671)
- 度(2671)
- 理论(2601)
- 教学(2567)
- 财政(2476)
- 思想(2250)
- 政治(2127)
- 学(2118)
- 机构
- 大学(45834)
- 学院(44558)
- 研究(18736)
- 济(17755)
- 经济(17311)
- 中国(15168)
- 管理(14010)
- 财(11769)
- 理学(11059)
- 理学院(10890)
- 管理学(10725)
- 管理学院(10608)
- 京(10443)
- 科学(9769)
- 所(9605)
- 研究所(8354)
- 范(8285)
- 师范(8248)
- 中心(7835)
- 财经(7831)
- 江(7788)
- 教育(7382)
- 北京(7281)
- 经(7103)
- 师范大学(6856)
- 院(6764)
- 农(6281)
- 州(5922)
- 财经大学(5710)
- 经济学(5411)
共检索到8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荣根 曾绍东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偏重"实质理性",这与"形式理性"的西方司法文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三十年来以程序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司法改革,其理想与现实、司法的面相与公众的心理期待的矛盾和冲突,是过于偏重程序中心主义的西方经验,忽视本土司法文化传统的结果。董必武的既要守程序又要便民的司法改革思想体现了程序与实质的统一,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反思和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当下的司法改革应当回到尊重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
董必武 司法改革 程序正义 司法文化传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婷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理财家,从万历年间开始荣登内阁首辅,秉政十年,位极人臣,其改革的影响对后世可谓深远长久。在其执政期间,改革赋税,梳理财政,精简机构,整饬官吏,严肃学风,选贤任能,清丈土地,这对于缓和明朝的财政危机和阶级矛盾、维护明朝封建统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张居正的财政改革经验,为当代中国的财政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均赋役 农商互利 节用思想 公共财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远
2014年日本《公司法》改革主要是在以下两项主旨下进行的:第一,吸引外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公司治理水平;第二,解决实务问题,对2005年日本《公司法》的立法短缺进行补全。针对第一项改革主旨,日本立法者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为推进独立董事制度的适用。此措施由于只在独立董事的数量要求这一形式意义上进行了改革,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出于促进我国政策实行、改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等原因,这两项改革主旨也应适用于我国新时代的《公司法》改革。我国立法者应在坚持这两项改革主旨的同时,吸取日本《公司法》改革在实施后所反映出的失败经验,注意从实质上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改革,并且注意区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解决此区分的立法缺失给实务带来的种种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天舒
借助比较法的思路,对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1)董事诚信义务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现实价值;(2)在何种程度上,中国公司法的立法体系可以英美法语境中的董事诚信义务为模本构建相应的法律条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航 林惠盛
在20世纪初,中国被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丧失了金融货币的自主权,在外国银元入侵和本国滥发铜元的双重影响下,清朝国内货币流通体系极为混乱,货币制度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严复客观分析了清末货币乱局,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主张。严复的币制改革思想使用国际比较分析方法,扩展了国人的视野,开拓了国人经济学案例研究的先河,也是西方经济理论中国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其渐进式的改革主张仍有现实启发意义。我们应借鉴严复广纳众流的务实研究方法,进行币制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把握货币自主权,促进人民币国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通贤 周鸿
西南联大在战时极其艰苦的八年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文精英,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剖析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大学改革不无裨益: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大学生存的灵魂;加强师资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是大学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西南联大 办学思想 大学改革 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丽 温恒福
怀特海从他的机体哲学出发阐释了他的大学教育思想,深刻独到,给我国大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大学的作用是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教师要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要努力避免知识专门化所带来的人类理解力变窄的危险。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组织建设一所大学的全部艺术所在,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人类生产精神产品的个性。
关键词:
怀特海 大学 教育思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秦蕾 杨继瑞
西方税收公平思想从17世纪发端,历经3个多世纪的演化,逐步形成了能力赋税和利益赋税两大公平原则,并日益融合。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税制改革却表现出牺牲公平换取效率的重大变革趋向。西方税收公平思想的演进,对我国按照利益赋税原则和能力赋税原则确立税制改革方向应有所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廖小健,廖新年
韩国能源消耗巨大,但国内资源匮乏。其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严重依赖进口,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成为韩国历届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卢武铉上台以后,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国际能源竞争愈演愈烈。因而,卢武铉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外交”,即继续保障中东石油的稳定供给,同时展开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南美等地区产油国的能源合作,鼓励国内企业参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开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形势日趋严峻,借鉴卢武铉政府的经验,我国的“能源外交”应从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世界能源生产国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外能源开发、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卢武铉 能源外交 能源政策 能源合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臧志风
1992年11月下旬,我随中央党校代表团去越南进行了短期访问,对其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考察。 一、越南改革的大体进程和现状 越南在1975年解放了南方,按北方模式实现了南北统一。当时以西贡市(现称胡志明市)为中心的10来万资本家随美国撤军跑了9万多人,余下1万人下放农村和边远地区进行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浩进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都提出过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观点,但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古代的思想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来思考收入分配问题的,并没有从改变民众地位,赋予民众权力的角度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近代的思想家仅从西方的思想和经验来寻求问题的解决的。他们的见解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与特点并不相符。但在这些思想家的观点中,"仁政"、"不与民争利"、"恤民"、"减少分利者"、"取之于民、还之于民"、"节制资本"等在收入分配上重视民生、关照弱势群体的思想精华,都值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借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理念,应将历史上的收入公平分配思想与中国经济...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夏薇 朱信凯 杨晓婷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以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恢复国民经济增长为目标,从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平衡关系考察了宏观经济管理和农业发展问题。本文试图从农业经营与改革角度重新梳理该学派的经济思想及其对中国未来农业改革的启示。本文认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保障可持续的有效供给规模和合理的粮食价格。保耕地总量不应为主要标准,应保障高肥力耕地数量和提高粮食单产,需坚持休耕制度。为稳定物价而压低粮价是对农业最大的损害。合理的粮食价格应由市场形成,应尽量减少对正常波动的干预。稳定农产品价格重在密切监控和防范短期大幅震荡而非抑制价格升高。应重点扶持具有较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适度规模经营,不可一刀切。小农依然是未来中国农业生产主体,也应是制度和政策设计的重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小农持续的高农业资本投入和生产经营技能的提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仁贤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职业教育网络初具规模,职教界人士期待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国职业教育法》也正式颁布实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换,以及产业结构的逐渐调整与合理化,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特殊功能开始产生共识,对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夏薇 朱信凯 杨晓婷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以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恢复国民经济增长为目标,从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平衡关系考察了宏观经济管理和农业发展问题。本文试图从农业经营与改革角度重新梳理该学派的经济思想及其对中国未来农业改革的启示。本文认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保障可持续的有效供给规模和合理的粮食价格。保耕地总量不应为主要标准,应保障高肥力耕地数量和提高粮食单产,需坚持休耕制度。为稳定物价而压低粮价是对农业最大的损害。合理的粮食价格应由市场形成,应尽量减少对正常波动的干预。稳定农产品价格重在密切监控和防范短期大幅震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