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1)
- 2023(17769)
- 2022(15219)
- 2021(14073)
- 2020(12076)
- 2019(27785)
- 2018(27403)
- 2017(53696)
- 2016(28696)
- 2015(32008)
- 2014(31535)
- 2013(31352)
- 2012(28647)
- 2011(25171)
- 2010(25157)
- 2009(23456)
- 2008(23463)
- 2007(20733)
- 2006(18092)
- 2005(16286)
- 学科
- 济(121763)
- 经济(121627)
- 业(111073)
- 企(99074)
- 企业(99074)
- 管理(98924)
- 方法(60331)
- 数学(50255)
- 数学方法(49706)
- 财(40670)
- 业经(34684)
- 农(34338)
- 务(30377)
- 财务(30308)
- 财务管理(30259)
- 中国(29049)
- 企业财务(28849)
- 制(26160)
- 农业(24136)
- 技术(21822)
- 理论(21326)
- 贸(20949)
- 地方(20947)
- 贸易(20935)
- 易(20325)
- 银(20323)
- 银行(20287)
- 和(20075)
- 融(19437)
- 金融(19435)
- 机构
- 学院(407215)
- 大学(405546)
- 管理(171000)
- 济(168683)
- 经济(165370)
- 理学(147583)
- 理学院(146192)
- 管理学(143949)
- 管理学院(143206)
- 研究(123441)
- 中国(100074)
- 京(84477)
- 财(82651)
- 科学(72698)
- 财经(66290)
- 农(61322)
- 经(60476)
- 所(59659)
- 江(59491)
- 中心(57781)
- 业大(57450)
- 研究所(53522)
- 北京(52840)
- 经济学(50620)
- 财经大学(49545)
- 农业(47905)
- 州(47855)
- 范(47300)
- 商学(46925)
- 师范(46871)
- 基金
- 项目(273010)
- 科学(217337)
- 基金(201783)
- 研究(200724)
- 家(173308)
- 国家(171838)
- 科学基金(151440)
- 社会(128806)
- 社会科(122295)
- 社会科学(122265)
- 基金项目(107054)
- 省(105444)
- 自然(99164)
- 自然科(96971)
- 自然科学(96952)
- 自然科学基金(95269)
- 教育(92048)
- 划(87767)
- 资助(83893)
- 编号(81207)
- 成果(63916)
- 部(61140)
- 重点(59672)
- 创(58457)
- 发(56375)
- 课题(54041)
- 创新(54027)
- 教育部(53437)
- 国家社会(53081)
- 人文(52770)
- 期刊
- 济(182128)
- 经济(182128)
- 研究(119116)
- 中国(71246)
- 财(68344)
- 管理(67016)
- 学报(56881)
- 农(55096)
- 科学(54311)
- 大学(44895)
- 学学(42836)
- 融(42273)
- 金融(42273)
- 农业(38007)
- 技术(37062)
- 教育(35846)
- 财经(33128)
- 业经(30806)
- 经济研究(28392)
- 经(28227)
- 问题(23592)
- 技术经济(22040)
- 业(22036)
- 财会(20884)
- 理论(19972)
- 现代(19572)
- 统计(19178)
- 商业(18800)
- 贸(18439)
- 会计(18036)
共检索到595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天韵 祝继高
鉴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可能通过管理层激励或外部监督等机制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8年海外子公司规模数据和2011—2018年海外子公司绩效数据分析了董责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责险扩大了企业对外投资规模,表现为海外子公司数量的显著增加。此外,董责险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外投资绩效,说明董责险的道德风险机制并非占主导地位。进一步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董责险对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正向影响,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年份之前,董责险对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促进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显示,董责险通过增加企业风险承担和减少企业代理成本两条路径提升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验证了董责险的管理层激励和外部监督机制,但缓解融资约束的机制并未被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在中国企业中推行董责险和更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天韵 祝继高
鉴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可能通过管理层激励或外部监督等机制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8年海外子公司规模数据和2011—2018年海外子公司绩效数据分析了董责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责险扩大了企业对外投资规模,表现为海外子公司数量的显著增加。此外,董责险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外投资绩效,说明董责险的道德风险机制并非占主导地位。进一步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董责险对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正向影响,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年份之前,董责险对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促进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显示,董责险通过增加企业风险承担和减少企业代理成本两条路径提升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验证了董责险的管理层激励和外部监督机制,但缓解融资约束的机制并未被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在中国企业中推行董责险和更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胡国柳 彭远怀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治理效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后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投保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债务成本的抑制作用减弱;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债务成本的治理效果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降低债务成本主要是因为抑制了管理层的高风险管理活动。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债务成本 两职合一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莉 魏兵
本文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并检验股权制衡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较之于没有购买董责险的企业,购买董责险的企业盈余持续性更强;对购买过董责险的企业单独研究发现,较之于非连续购买董责险的企业,连续购买董责险的企业盈余持续性较低;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一方面会强化购买董责险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会弱化连续购买董责险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购买和连续购买董责险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责险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发挥的作用是激励监督与机会主义并存,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锐锋 凌士显
董事高管责任险是一种新兴的外部治理机制。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中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样本匹配法(PSM)实证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险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险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微股利"公司比。但在不同治理环境下,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现金股利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治理水平低的上市公司,董事高管责任险能够显著提升其派现意愿,而对治理水平高的上市公司则能够显著提升其派现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柳 彭远怀
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保险公司的监督作用是企业财务困境风险降低的主要原因;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或较多的分析师跟踪能减弱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治理效用;产权性质则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向强 赵阳 孙健
文章选取200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诉讼风险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需求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做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与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购买决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诉讼风险越高,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动机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律环境和政治关联起到调节作用,体现在较好的法律环境下增强了诉讼风险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而政治关联的存在则减弱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需求动因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投保热情不高的原因,研究结论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政策和建议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向强 赵阳 孙健
文章选取200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诉讼风险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需求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做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与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购买决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诉讼风险越高,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动机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律环境和政治关联起到调节作用,体现在较好的法律环境下增强了诉讼风险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而政治关联的存在则减弱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需求动因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董事高管责任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启国 高挺
以我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用,并对其治理效用的作用期限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董责险的引入对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消极影响,这支持了董责险的机会主义假说;董责险对上市公司的机会主义效应存在一定时滞性,在上市公司认购董责险3年后开始显现出来。研究董责险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董责险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机会主义 监督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柳 宛晴
股价崩盘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并阻碍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因此,探寻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手段成为当前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使用2009~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有效监督与约束高管利己行为,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该结论有助于深入了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同时也为监管部门遏制股价崩盘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股价崩盘风险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国柳 胡珺
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否提升公司绩效是国际金融与公司治理领域争议的热点话题。尽管国外学者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经济效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基于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研究很少。本文以2007-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保险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框架剖析了上市公司是否引进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及引进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年限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值与盈利水平;但随着认购年份增长,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市值及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降低。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我国上市公司及投资人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认知与理解,为监管部门规范引导董事高管责任...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风险 公司绩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国柳 谭露
以2010~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信用评级的治理效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认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显著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并且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说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兜底效应"和"外部监督效应"在债券市场上对于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评级机构有国外背景,即有较高的独立性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的信用评级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影响了其评价的客观性;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的信用评级的治理效果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本文首次从信用评级视角探索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治理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瑞纲 霍汉文
本文以200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产权性质差异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能显著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且这一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受公司盈利能力、董事会规模及代理成本的影响,表现为盈利能力越好、董事会规模越大或代理成本越高的公司,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越容易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用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通过提高审计费用的渠道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亚洁
企业避税严重损害股东利益并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探寻抑制企业避税的手段成为公司金融与治理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2013-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D&O保险")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表明,D&O保险减少了企业避税。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征管强度的强化削弱了D&O保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同时,D&O保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在地区法制环境水平低、外部监督机制薄弱(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媒体关注度低)以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D&O保险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减少避税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土盛 孙瑞琦 王誉桦 王凯旋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购买董责险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以期进一步厘清董责险在中国使用的实际效果。实证研究发现,为管理者购买董责险后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税收激进程度,支持了董责险的风险承担效应占优。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我国法律环境日益完善,董责险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愈加凸显。此外,机制分析表明,当企业所处地区税收监管强度更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以及产权性质为民营时,董责险对企业税收激进程度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董责险和企业避税行为的相关文献,既有利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全面理解董责险的作用,也为税务机关对购买董责险的公司加强税收征管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