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9)
- 2023(12783)
- 2022(10740)
- 2021(9943)
- 2020(8615)
- 2019(19134)
- 2018(18962)
- 2017(36978)
- 2016(20062)
- 2015(22259)
- 2014(22264)
- 2013(22245)
- 2012(20602)
- 2011(18324)
- 2010(18577)
- 2009(17638)
- 2008(18103)
- 2007(16525)
- 2006(14278)
- 2005(13290)
- 学科
- 济(79507)
- 经济(79362)
- 管理(77290)
- 业(71214)
- 企(62855)
- 企业(62855)
- 方法(40953)
- 数学(34745)
- 数学方法(34506)
- 财(33027)
- 制(25583)
- 务(22669)
- 财务(22628)
- 财务管理(22572)
- 企业财务(21648)
- 中国(21118)
- 银(19418)
- 银行(19406)
- 业经(18847)
- 农(18446)
- 行(18260)
- 融(17390)
- 金融(17388)
- 体(16322)
- 体制(14183)
- 贸(13863)
- 贸易(13854)
- 易(13522)
- 划(13447)
- 理论(13446)
- 机构
- 大学(284865)
- 学院(280812)
- 济(120042)
- 经济(117484)
- 管理(115255)
- 理学(96865)
- 理学院(95915)
- 管理学(94779)
- 管理学院(94185)
- 研究(86744)
- 中国(76789)
- 财(68548)
- 京(58518)
- 财经(52094)
- 经(47553)
- 科学(46927)
- 江(44077)
- 中心(42614)
- 所(42080)
- 农(40209)
- 财经大学(39264)
- 经济学(38310)
- 北京(36890)
- 研究所(36856)
- 业大(36154)
- 州(34694)
- 经济学院(34660)
- 商学(32722)
- 商学院(32441)
- 院(31523)
- 基金
- 项目(179167)
- 科学(143502)
- 基金(135936)
- 研究(131598)
- 家(116273)
- 国家(115351)
- 科学基金(101452)
- 社会(88046)
- 社会科(83576)
- 社会科学(83554)
- 基金项目(70783)
- 省(66648)
- 自然(65018)
- 自然科(63531)
- 自然科学(63511)
- 自然科学基金(62518)
- 教育(61054)
- 资助(56926)
- 划(56338)
- 编号(50514)
- 成果(42535)
- 部(42497)
- 制(39832)
- 重点(39219)
- 教育部(37853)
- 国家社会(37414)
- 创(37255)
- 人文(36613)
- 性(36316)
- 发(35060)
- 期刊
- 济(132348)
- 经济(132348)
- 研究(88276)
- 中国(60421)
- 财(59867)
- 管理(47110)
- 融(41731)
- 金融(41731)
- 学报(39742)
- 科学(36992)
- 农(35537)
- 大学(32048)
- 学学(30381)
- 财经(28039)
- 教育(24044)
- 经(23789)
- 农业(22524)
- 技术(22252)
- 经济研究(20451)
- 业经(19038)
- 问题(16662)
- 财会(16590)
- 会计(15534)
- 理论(14144)
- 业(14087)
- 贸(14051)
- 技术经济(13700)
- 版(13200)
- 现代(12572)
- 实践(12489)
共检索到440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莹丹 张会芝 林晚发
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2008—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限制性契约条款数据,考察了董责险对管理者运用债券限制性契约条款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董责险的购买显著降低了管理者运用债券限制性契约条款的数量,并且主要作用于限制投资类条款和偿付保障类条款,对期权契约类条款和限制资产转移类条款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公司购买董责险促使债券信用利差明显下降。作用机理检验发现,购买董责险的公司,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经业绩调整后的非预期盈余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均显著更低。结论表明,董责险的引入改善了公司治理,使得管理者在与债券投资者的契约谈判中得以运用更少的债券限制性条款。进一步研究发现,董责险对管理者运用债券限制性契约条款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债券信用评级高、“四大”审计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本文为理解董责险如何影响管理者行为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并揭示了董责险在债券市场上的治理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小芳 唐凯
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对债权人提供更为有利的保护,而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其持有者的利益。房地产行业的举债经营特点及近年越发严厉的约束性政策,使该行业债券更易发生违约,对债权人产生不利影响。文章将债券限制性条款分类为预防性与解决性条款,以三个房产企业的首次实质性违约债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债券限制性条款在我国保护债权人的作用效力、以及未能阻止违约事件发生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债券限制性条款阻止违约、保护债权人效果不显著,预防性及解决性条款共同呈现出使用不足及效力不强的情况。研究结论从理论和实践为债券限制性条款的进一步普及债券市场建设方向完善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胡国柳 彭远怀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治理效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后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投保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债务成本的抑制作用减弱;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债务成本的治理效果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降低债务成本主要是因为抑制了管理层的高风险管理活动。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债务成本 两职合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刘辰嫣
本文以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为研究样本,采用Poisson模型实证检验了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金融发展与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分离度越高,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越多。(2)金融发展越好,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越少。(3)良好的金融发展会削弱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与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之间的正相关关系。(4)在两权分离度较高的公司中,管理者不倾向使用约束自身经营决策的限制性条款,而更愿意使用对管理人员经营决策不产生影响,但会减少债券投资者实质损失的限制性条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骏 徐玉德
我国债权人利益司法保护体系尚不完善而产生的信贷约束,对上市公司的各项决策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这一特殊制度背景出发,研究了债务期限约束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期限约束强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负相关;对国有企业而言,其"天然的政治关系"消除了债务期限约束的负面影响,相反随着债务期限约束的弱化高管激励强度逐渐增强。研究结果表明,在信贷强约束条件下,公司制定高管薪酬契约过程中会关注债权人利益,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削弱管理层风险转移的动机;而在信贷软约束时,债务融资的这种治理功能将受到限制。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业绩敏感性 债务期限结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盈厚 马亚民 董馨格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金融化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文章基于保险治理视角,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够抑制金融资产配置;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盈余信息质量与强化企业外部监督,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与代理成本,从而抑制金融资产配置。此外,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够提升实业投资及效率;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对长期金融资产配置发挥抑制作用;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抑制作用在企业金融化监管政策实施后表现明显,准自然实验结果表明2014年加快发展责任保险政策能够增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抑制作用。经济后果分析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促使企业投资效率上升与经营风险下降。文章揭示了"保险合约"方式治理企业金融化趋势、降低代理成本的内在逻辑,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市场发展以及推动经济"脱虚向实"有所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荣 徐一泽 刘怡君 戴稳胜
企业环境治理正在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课题。作为公司治理重要机制的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否有效监督企业环境治理迫切需要实证研究回答。本文以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购买董责险对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购买董责险后,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表明董责险能够发挥积极环境治理作用,促进企业污染减排,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PSM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董责险通过强化外部监督提升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激励企业采取积极的环境治理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较为完善时,董责险对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当企业面临较高的业绩压力时,董责险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环境污染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宋明勇 李凤羽 甄红线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中暴露出的大股东侵害债权人利益现象引发了社会舆论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如何识别与防范此类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已成为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股权质押这一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普遍采用的独特融资方式,探讨股权质押是否会引发控股股东侵害企业债权人利益行为以及防范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了发债企业二级市场信用利差,这种现象在控制权转移风险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经济机制分析显示,股权质押潜在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容易引发控股股东侵害企业债权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了债券持有人要求得到的信用风险补偿。最后,本文还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分析师关注以及外部审计有助于缓解股权质押引发的控股股东侵害企业债权人利益行为。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刚性兑付"打破后如何保护债权人利益、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信用利差 控股股东 债权人保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向强 康岚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2003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过度投资具有治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外部监督者假说。
关键词:
D&O保险 管理者过度自信 过度投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许荣 刘怡君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一方面可能通过风险兜底鼓励董事高管积极进取以提升公司市场价值,另一方面也可能诱发管理人员机会主义行为继而降低公司价值。本文通过2019年12月28日《证券法》修订导致公司诉讼风险整体增加这一外生冲击开展事件研究,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了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决策的选择偏差,发现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样本组在新《证券法》通过期间具有显著的市场价值增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效应在风险水平较高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发挥激励效应,鼓励公司适度承担风险,积极研发创新以及兼并收购等扩张性活动以提升公司价值。本文研究为识别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价值的净效应提供了较为可信的研究场景,探究了董责险对公司价值的可能影响渠道,同时也为现有法制环境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作用提供了部分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国柳 胡珺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管理者财产风险存在"兜底"效应,有助于缓解管理者的风险规避等代理冲突,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管理者自利成本降低从而诱发潜在的道德风险。为此,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增加企业风险承担;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激励效应"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而"道德风险效应"没有得到支持。本文是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董事高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向强 赵阳 孙健
文章选取200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诉讼风险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需求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做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与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购买决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诉讼风险越高,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动机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律环境和政治关联起到调节作用,体现在较好的法律环境下增强了诉讼风险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而政治关联的存在则减弱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需求动因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投保热情不高的原因,研究结论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政策和建议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国柳 胡珺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管理者财产风险存在"兜底"效应,有助于缓解管理者的风险规避等代理冲突,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管理者自利成本降低从而诱发潜在的道德风险。为此,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增加企业风险承担;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激励效应"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而"道德风险效应"没有得到支持。本文是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首次研究尝试,对于深入理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角色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向强 赵阳 孙健
文章选取200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诉讼风险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需求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做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与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购买决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诉讼风险越高,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动机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律环境和政治关联起到调节作用,体现在较好的法律环境下增强了诉讼风险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而政治关联的存在则减弱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需求动因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董事高管责任保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冯来强 孔祥婷 曹慧娟
本文从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购买董责险的行为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理后发现,购买董责险的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更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投资者分歧更大。结论表明,在法律体系与诉讼制度尚未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董责险并没有激发更多的股东诉讼,反而使股东诉讼对管理层的监督惩罚效应下降,降低了公司的信息质量,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