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7)
2023(14493)
2022(11971)
2021(11079)
2020(9628)
2019(21361)
2018(21165)
2017(40853)
2016(21372)
2015(23797)
2014(23623)
2013(22760)
2012(20495)
2011(17751)
2010(17658)
2009(16309)
2008(15885)
2007(13935)
2006(11787)
2005(10507)
作者
(57892)
(48347)
(48111)
(45659)
(30874)
(22781)
(22062)
(18869)
(18500)
(16979)
(16443)
(16297)
(15107)
(15027)
(14874)
(14739)
(14525)
(14039)
(14039)
(13717)
(11802)
(11615)
(11539)
(11253)
(10882)
(10671)
(10573)
(10491)
(9602)
(9496)
学科
(89887)
(86709)
经济(86595)
(79982)
企业(79982)
管理(76391)
方法(41696)
数学(33242)
数学方法(32863)
(30080)
业经(28992)
(28437)
(22694)
(22318)
财务(22268)
财务管理(22234)
中国(22069)
企业财务(21028)
农业(19960)
技术(18370)
(17572)
理论(17101)
(16775)
银行(16757)
(16001)
(15722)
(15255)
金融(15248)
(15231)
(15116)
机构
学院(296243)
大学(290658)
管理(124223)
(123765)
经济(121410)
理学(106922)
理学院(105975)
管理学(104367)
管理学院(103810)
研究(86965)
中国(73986)
(61180)
(58895)
科学(50072)
财经(48688)
(47303)
(44730)
(44516)
中心(43075)
业大(41689)
(40862)
经济学(37539)
农业(37122)
研究所(36643)
财经大学(36335)
北京(35738)
(34831)
商学(34362)
经济学院(34082)
商学院(34056)
基金
项目(201028)
科学(161366)
研究(149340)
基金(149189)
(127924)
国家(126783)
科学基金(112629)
社会(97818)
社会科(92735)
社会科学(92715)
(79033)
基金项目(78999)
自然(72525)
自然科(71008)
自然科学(70990)
自然科学基金(69778)
教育(68332)
(64817)
资助(59846)
编号(59567)
成果(46390)
(45066)
(45064)
重点(44119)
(42224)
(41567)
创新(41384)
国家社会(40919)
课题(39919)
(39800)
期刊
(134796)
经济(134796)
研究(84057)
中国(55292)
(51374)
管理(50097)
(43804)
学报(39653)
科学(38778)
(32501)
金融(32501)
大学(32136)
学学(30952)
农业(30021)
技术(28354)
教育(25068)
业经(24769)
财经(24321)
(20886)
经济研究(20815)
(17914)
问题(17380)
技术经济(16065)
财会(15967)
现代(14535)
商业(14007)
理论(13618)
(13584)
统计(13301)
会计(13250)
共检索到433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进辉  巫奕龙  吴滢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是公司的“治理利器”还是管理者的“自利工具”,是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问题。随着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常态化开展,保险市场中董责险的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董责险的治理效应亟需更为细致和丰富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中国版集体诉讼第一案——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冲击的视角,从独立董事对履职风险感知后的主动辞职行为出发,考察了董责险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1)在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引起的独立董事辞职潮中,董责险显著提高了独立董事的辞职概率。该结论在经过配对样本回归、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Placebo安慰剂检验等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测试后仍然成立;(2)当公司外部审计质量较低、所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独立董事更可能从投保董责险的公司中主动提出辞职;(3)董责险对信息劣势更大、监督能力更弱的独董辞职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支持了本文关于独立董事辞职行为是对董责险负面治理效应的风险感知逻辑;(4)董责险对独立董事辞职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之后,凸显了中国版集体诉讼第一案的示范效应;(5)本文最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发现,投保董责险的公司在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事件窗口内得到了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这些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董责险主要是管理者的“自利工具”而非公司的“治理利器”。本文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董责险治理效应和独立董事辞职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完善新发展阶段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和董责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逯东  江沐子  
本文以2021年11月12日康美药业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审案为切入点,考察了康美事件冲击下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信号传递。研究发现:康美诉讼判决结果所引发的A股独立董事“辞职潮”主要表现为一种“慌不择路”的行为,而非基于“风险规避”动机做出的决策;市场则是按照独立董事辞职所折射的负面信号而非针对公司实际运营情况做出的负面反应,这也导致部分公司不得不重新聘请独立性更高或声誉更高的独立董事来“自证清白”;只有当企业存在内部董事主动辞职时,独立董事的辞职才更可能是公司经营危机前置的信号。进一步检验发现,独立董事的选择性辞职行为更多是基于与公司的利益绑定深度,而非公司实际风险大小。异质性分析表明,当辞职公告进行捆绑信息披露或披露的辞职原因为工作原因时,能缓解负面的市场反应;而声誉越高、越具有行业专长的独立董事辞职则会造成越负面的市场反应。本文提供了一个在中国特色监管背景下独立董事辞职前因后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的权责界定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阮青松  刘梦莎  魏效坤  陈华  
利用2008-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债券发行数据,基于债券投资者视角,研究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以检验债券投资者对董责险的理解与态度。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后,其债券信用利差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董事会独立性差、聘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机构投资者比例低、位于市场化和法制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公司,董责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更显著。这表明,债券投资者认为董责险通过发挥外部监督作用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因此对购买了董责险的公司发行的债券要求更低的收益率。基于此,可鼓励企业引入董责险,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向强  赵阳  孙健  
文章选取200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诉讼风险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需求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做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与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购买决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诉讼风险越高,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动机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律环境和政治关联起到调节作用,体现在较好的法律环境下增强了诉讼风险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而政治关联的存在则减弱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需求动因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投保热情不高的原因,研究结论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政策和建议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向强  赵阳  孙健  
文章选取200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诉讼风险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需求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做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诉讼风险与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购买决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诉讼风险越高,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动机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律环境和政治关联起到调节作用,体现在较好的法律环境下增强了诉讼风险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而政治关联的存在则减弱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需求动因理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董事高管责任保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国柳  秦帅  
企业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D&O保险)作为其治理机制的一部分,究竟是使监督机制更加完善从而降低了企业诉讼风险,还是为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提供契机、助长了诉讼风险呢?文章以2012-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产权性质的差异,研究了D&O保险的引入对企业未来诉讼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D&O保险的引入会助长企业诉讼风险,然而这种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则十分显著。文章不但有助于全面认识D&O保险治理效应及产权性质对企业的影响,还深化了企业诉讼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企业诉讼风险防范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瑞纲  张浩  
本文以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董事责任保险、董事会规模与诉讼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对于上市公司的诉讼风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董事责任保险对公司的机会主义效应存在基于董事会规模的"单一门槛效应"。在董事会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中,董事责任保险与诉讼风险显著正相关;在董事会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中,董事责任保险与诉讼风险的正相关关系较弱。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悦  王守杰  闫华红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会影响股票市场反应,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CFO权力和会计盈余质量。笔者依托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判决后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公告的相关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独董非规定性辞职与市场反应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实证检验证实:独董非规定性辞职引起了股票市场显著的负向反应;较大的CFO权力或较高的盈余质量对独董非规定性辞职的负向市场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CFO权力与盈余质量具有正向交互作用,CFO权力大且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抑制独董非规定性辞职负向市场反应的作用更强。本研究拓展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应用边界,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证实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研究结论能够为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成明  李函晟  
独立董事责任保险是指当独立董事在行使职权时因工作疏忽或行为不当 ,导致第三者遭受经济损失而应承担赔偿责任时 ,由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支付保险金的一种责任保险。我国目前尚无此种保险。本文分析了独立董事责任保险的法律内涵及我国独立董事所面临的职业风险 ,阐述了我国现有的董事及公司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不能满足独立董事转移职业风险需要的几点理由 ,论述了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的必要性 ,提出了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的初步构想。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敬水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大制度创新,但独立董事在履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而独立董事的个人承受能力总是有限的,如果没有风险转嫁机制来分散风险,其损失将是巨大的。设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是转嫁独立董事风险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玲娇  胡国柳  陈险峰  李佳宾  
以2009~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加快企业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在区分不同的调整方向后发现,虽然资本结构向下调整速度始终比向上调整更快,但是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缩小这种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缓解国有产权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负面影响;在高管过度自信的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反而会使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下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积田   唐必聪   田博傲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补充,可能会因其人才虹吸效应和风险兜底效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高新企业以及聘用海归背景高管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应持续完善董责险的制度设计,对冲管理者执业风险,促使企业高管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珺  代明  胡芊芊  
基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治理观和机会主义观,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认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提高商业信用的获取水平,支持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治理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控质量更高以及非国有企业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积极影响更明显;当外部政策不确定性更大及金融发展水平越低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更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徐会杰   王一婕  
随着国际社会愈发重视可持续发展,企业也应积极践行ESG理念。作为风险对冲工具,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董责险)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董责险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董责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董责险通过增加绿色创新投入、减少管理者短视及降低代理成本以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董责险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及媒体关注度高的企业更为显著。研究揭示了保险契约在提升企业ESG表现中的积极作用,为贯彻ESG理念,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英  梁日新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否发挥治理作用受到了实务界与理论界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降低了审计延迟,提高了审计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效率的促进作用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媒体关注度较高、分析师关注度较高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上市公司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进而降低了审计延迟,提高了审计效率。研究结论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审计效率的相关文献,有利于各利益相关者全面理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作用,为进一步推广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