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5)
- 2023(10830)
- 2022(8909)
- 2021(8062)
- 2020(7011)
- 2019(15338)
- 2018(15212)
- 2017(29765)
- 2016(15941)
- 2015(17556)
- 2014(17555)
- 2013(17380)
- 2012(15821)
- 2011(13722)
- 2010(14134)
- 2009(13922)
- 2008(14215)
- 2007(13066)
- 2006(11739)
- 2005(11331)
- 学科
- 业(84929)
- 企(79056)
- 企业(79056)
- 管理(70519)
- 济(67142)
- 经济(67013)
- 财(32526)
- 业经(27883)
- 方法(27393)
- 制(23809)
- 农(23185)
- 务(22994)
- 财务(22977)
- 财务管理(22947)
- 税(22053)
- 企业财务(21755)
- 税收(20581)
- 收(20405)
- 数学(19303)
- 数学方法(19187)
- 体(17171)
- 中国(17007)
- 农业(16611)
- 技术(16402)
- 体制(15521)
- 银(15267)
- 银行(15261)
- 策(15184)
- 行(14537)
- 划(14414)
- 机构
- 学院(229311)
- 大学(223771)
- 济(100349)
- 经济(98460)
- 管理(95321)
- 理学(80224)
- 理学院(79572)
- 管理学(78804)
- 管理学院(78365)
- 研究(66971)
- 中国(61279)
- 财(60613)
- 京(45529)
- 财经(45084)
- 经(40777)
- 江(37418)
- 科学(34939)
- 农(33404)
- 财经大学(33236)
- 所(32234)
- 中心(31722)
- 经济学(30534)
- 州(28668)
- 北京(28661)
- 商学(28279)
- 商学院(28040)
- 业大(27873)
- 研究所(27577)
- 经济学院(27576)
- 农业(25691)
- 基金
- 项目(138652)
- 科学(112015)
- 研究(106072)
- 基金(103990)
- 家(87270)
- 国家(86453)
- 科学基金(77665)
- 社会(71009)
- 社会科(67294)
- 社会科学(67278)
- 基金项目(54543)
- 省(53720)
- 自然(48383)
- 自然科(47333)
- 自然科学(47324)
- 教育(47082)
- 自然科学基金(46592)
- 划(43329)
- 编号(42122)
- 资助(42100)
- 制(34541)
- 成果(34443)
- 业(33639)
- 创(32573)
- 部(31753)
- 重点(30084)
- 国家社会(29709)
- 性(29594)
- 创新(29545)
- 发(28332)
共检索到366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亚洁
企业避税严重损害股东利益并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探寻抑制企业避税的手段成为公司金融与治理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2013-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D&O保险")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表明,D&O保险减少了企业避税。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征管强度的强化削弱了D&O保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同时,D&O保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在地区法制环境水平低、外部监督机制薄弱(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媒体关注度低)以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D&O保险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减少避税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土盛 孙瑞琦 王誉桦 王凯旋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购买董责险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以期进一步厘清董责险在中国使用的实际效果。实证研究发现,为管理者购买董责险后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税收激进程度,支持了董责险的风险承担效应占优。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我国法律环境日益完善,董责险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愈加凸显。此外,机制分析表明,当企业所处地区税收监管强度更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以及产权性质为民营时,董责险对企业税收激进程度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董责险和企业避税行为的相关文献,既有利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全面理解董责险的作用,也为税务机关对购买董责险的公司加强税收征管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太升 王玲莉
选取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企业认购董责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是董责险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董责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和董责险经济后果的研究,对发挥董责险的外部治理作用、助力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国柳 秦帅
企业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D&O保险)作为其治理机制的一部分,究竟是使监督机制更加完善从而降低了企业诉讼风险,还是为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提供契机、助长了诉讼风险呢?文章以2012-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产权性质的差异,研究了D&O保险的引入对企业未来诉讼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D&O保险的引入会助长企业诉讼风险,然而这种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则十分显著。文章不但有助于全面认识D&O保险治理效应及产权性质对企业的影响,还深化了企业诉讼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企业诉讼风险防范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书鑫
董事高管责任险是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引发的公司治理效果也备受关注。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险与企业避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引入董事高管责任险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避税程度,是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考察企业不同融资约束程度发现,当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时,可以强化董事高管责任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考察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异时,发现在信息透明度更低时董事高管责任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璐 杨明辉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过重一直被认为是阻碍企业发展、限制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工作重点。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以及劳动密集程度和股权集中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避税具有倒U型影响;劳动密集程度的提升会弱化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和企业避税的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的提升会强化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和企业避税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避税成本已经较大的企业具有较低的避税动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避税动机相对较弱;较强的税收征管力度会对企业避税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兼任董事长和CEO与高质量外部审计等有效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能够较好地抑制企业避税行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社会保险缴费与企业避税的关系,为减税降费和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啸 唐雪松 蒋心怡
本文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2007—2017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能够抑制公司违规行为。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和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低的企业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内部控制以及机构投资者的交互效应也能显著抑制公司违规行为,这说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治理水平较差的公司中能够发挥"监督效应",而且还能与公司自身的内部控制和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联动共同抑制公司违规行为。此外,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风险来抑制公司违规行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嘉萌 王佳
“漂绿”现象的泛滥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为探索治理企业“漂绿”行为的有效方案,本文以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董监高责任保险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董监高责任保险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漂绿”行为。机制分析表明,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是董监高责任保险抑制“漂绿”行为的内在渠道。同时,本文还发现董监高责任保险对“漂绿”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从外部监督机制来看,政府监管和媒体监督与董监高责任保险的“漂绿”治理功能之间存在一定替代效应,而投资者关注对董监高责任保险的“漂绿”治理更多发挥了互补作用;从管理层团队特征来看,在董监高团队女性比例较多、平均年龄较小以及拥有较多海外背景的情况下更有助于强化董监高责任保险对“漂绿”行为的抑制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董监高责任保险的发展和“漂绿”行为的监管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董监高责任保险 漂绿 外部监督 内部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玲娇 胡国柳 陈险峰 李佳宾
以2009~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加快企业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在区分不同的调整方向后发现,虽然资本结构向下调整速度始终比向上调整更快,但是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缩小这种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缓解国有产权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负面影响;在高管过度自信的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反而会使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下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积田 唐必聪 田博傲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补充,可能会因其人才虹吸效应和风险兜底效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高新企业以及聘用海归背景高管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应持续完善董责险的制度设计,对冲管理者执业风险,促使企业高管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珺 代明 胡芊芊
基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治理观和机会主义观,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认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提高商业信用的获取水平,支持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治理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控质量更高以及非国有企业中,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积极影响更明显;当外部政策不确定性更大及金融发展水平越低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获得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更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徐会杰 王一婕
随着国际社会愈发重视可持续发展,企业也应积极践行ESG理念。作为风险对冲工具,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董责险)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对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董责险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董责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董责险通过增加绿色创新投入、减少管理者短视及降低代理成本以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董责险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及媒体关注度高的企业更为显著。研究揭示了保险契约在提升企业ESG表现中的积极作用,为贯彻ESG理念,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建玲 刘洋 周志远
自康美药业风波发生以来,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的合理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公司投资效率有何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文章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董事会中学者型独立董事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者型独立董事具有德才兼备、独立诚信、专业性强等特点,因而对投资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学者型独立董事在外部市场化进程越好的地区以及内部信息披露质量越好的企业,对投资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学者型独立董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过度投资而非缓解投资不足。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独立董事和投资效率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以及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代彬 王敬远 刘星
以2011~2016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国际化董事会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需求的影响及其治理效应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引入董责险在助长高管显性自利行为的同时能有效遏制高管的隐性自利行为,而国际化董事会不但展现出更强的董责险购买意愿,并且能够强化董责险购买与高管自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国际化董事会对董责险购买决策的助推效应不仅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还会随着法治环境的改善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而相应增强。研究揭示,董责险可能具有诱发高管机会主义动机和行为的潜在隐忧,而国际化董事会在"与时俱进"地接纳董责险这一新生事物的同时需重点关注和警惕其可能蕴含的"制度陷阱"。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天韵 祝继高
鉴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可能通过管理层激励或外部监督等机制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本文使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8年海外子公司规模数据和2011—2018年海外子公司绩效数据分析了董责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责险扩大了企业对外投资规模,表现为海外子公司数量的显著增加。此外,董责险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外投资绩效,说明董责险的道德风险机制并非占主导地位。进一步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董责险对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正向影响,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年份之前,董责险对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促进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显示,董责险通过增加企业风险承担和减少企业代理成本两条路径提升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验证了董责险的管理层激励和外部监督机制,但缓解融资约束的机制并未被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在中国企业中推行董责险和更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