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5)
- 2023(8696)
- 2022(7115)
- 2021(6489)
- 2020(5436)
- 2019(12164)
- 2018(11344)
- 2017(22350)
- 2016(11684)
- 2015(12701)
- 2014(11981)
- 2013(11835)
- 2012(10498)
- 2011(9250)
- 2010(9311)
- 2009(9090)
- 2008(8068)
- 2007(7099)
- 2006(6169)
- 2005(5510)
- 学科
- 业(44468)
- 济(43721)
- 经济(43659)
- 管理(40429)
- 企(39028)
- 企业(39028)
- 融(25559)
- 金融(25559)
- 银(22994)
- 银行(22963)
- 行(22185)
- 方法(22019)
- 财(20662)
- 数学(19869)
- 数学方法(19784)
- 中国(17528)
- 务(16550)
- 财务(16534)
- 财务管理(16513)
- 企业财务(16007)
- 制(14273)
- 农(11754)
- 业经(11350)
- 中国金融(11079)
- 体(9574)
- 贸(9574)
- 贸易(9564)
- 易(9382)
- 地方(8863)
- 农业(8663)
- 机构
- 学院(160409)
- 大学(160281)
- 济(69548)
- 经济(68385)
- 管理(65363)
- 理学(57875)
- 理学院(57367)
- 管理学(56615)
- 管理学院(56362)
- 研究(48911)
- 中国(45630)
- 财(34446)
- 京(31116)
- 农(30210)
- 科学(28512)
- 财经(28272)
- 经(25952)
- 业大(25826)
- 中心(25415)
- 农业(23998)
- 所(23831)
- 经济学(22208)
- 研究所(21750)
- 江(21676)
- 财经大学(21669)
- 融(21206)
- 金融(20809)
- 经济学院(20432)
- 商学(20117)
- 商学院(19963)
- 基金
- 项目(112433)
- 科学(89462)
- 基金(85950)
- 家(76267)
- 研究(76016)
- 国家(75630)
- 科学基金(66022)
- 社会(52262)
- 社会科(49957)
- 社会科学(49942)
- 基金项目(46670)
- 自然(44606)
- 自然科(43712)
- 自然科学(43698)
- 自然科学基金(43013)
- 省(42851)
- 划(36237)
- 资助(34368)
- 教育(34212)
- 编号(28156)
- 部(25212)
- 重点(25118)
- 创(24713)
- 创新(23131)
- 发(22896)
- 科研(22573)
- 国家社会(22404)
- 教育部(22052)
- 业(21792)
- 人文(21719)
共检索到22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伟
本文分别以董事长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以及教育背景这些个人特征作为董事长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从公司投资的角度考察了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或者外部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的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学历越高,以及当董事长拥有理工类教育背景时,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弱,董事长越更多地利用外部融资而不是内部融资来为其投资进行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弱;而当董事长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强,董事长越更少地利用外部融资来为其投资进行融资,从而公司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越强。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有助...
关键词:
董事长个人特征 过度自信 融资偏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世刚
笔者以2007年~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女性高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高管能显著降低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的概率,降低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降低内部融资偏好;在控制女性高管影响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增强了内部融资偏好。本研究为提高管理层的异质性、发挥女性的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梅
按照梅耶斯的"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顺序应是内部资金优先,债券融资次之,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则出现了"重股权融资、轻债券融资;重短期债券融资、轻长期债权融资"的现象。股权融资偏好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其成因,提出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及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股权偏好 债券融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股权融资 融资偏好 资金成本 债券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健梅 索奇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健,严太华
在存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本文拓展了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有股东与经理人两者的加权收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目标偏向于经理人收益最大化,而且给经理人带来了较大的控制权收益,而上市公司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又弱化了因信息非对称而造成的权益价值低估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祖杰 张青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典型的过度股权融资偏好,按照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原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过度偏好的种种非理性因素。其直接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偏低,间接原因则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公司经理层的个人非理性行为、政策导向与制度缺陷、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因素。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会扭曲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关键词:
股权融资过度偏好 行为金融学 融资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夙 吴俊杰
将关注视角从客体因素转向主体行为因素,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的投资和融资风险,并分析董事会结构的调节效应是本研究的关键点。以2008-2012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情境变量后,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显著增加公司投融资风险,而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却能降低公司投融资风险。特别地,董事会独立性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投资和融资风险均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董事会规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融资风险存在负向调节,但对投资风险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董事会结构 投融资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兆德 徐晓薇
大量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这种决策偏差降低了企业价值。本文研究了抑制董事长过度自信的两个机制和途径:一是从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董事会规模和管理层持股四个方面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董事长个人过度自信调节的有效性;二是研究了董事会成员个人背景多元化对董事长过度自信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机制难以降低源于董事长过度自信的过度投资程度,而董事背景多元化则可以明显抑制董事长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此外,企业产权性质对研究结论具有显著影响,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背景多元化对董事长过度自信抑制作用显著,而民营企业董事背景多元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公司治理 董事背景多元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郑祖玄 赵涛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真实状况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前人的部分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误用数据导致研究结果与事实背离;其二是不恰当地使用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受到融资政策的限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仅仅是这种限制性政策的反映,而不是公司在融资方式之间权衡的结果。上市公司并不具备股权融资偏好,也不具有最优资本结构,其行为特征表现为过度融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负债率 资本结构 过度融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勇
现有研究文献大多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历年统计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不存在所谓的"股权融资偏好"和"最优资本结构",而是具有"偏好融资"的行为特征。现行金融体制缺陷抑制了企业的融资,是造成上市公司"偏好融资"的制度根源。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凡
本文以4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对数单位模型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内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股权结构、所得税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正影响;非债务避税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负影响;企业规模、成长性、业绩波动性、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泽忠 邹宏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并提供了一种检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说的方法,同时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证据。虽然总体上国有股、法人股和外资股比例对上市公司总的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国有控股公司的长期负债率要高于非国有公司。这些结果与"国有股比重高—内部人控制—股权融资偏好"的逻辑不符。在发达国家研究公司财务杠杆决定因素时经常采用的变量,如公司规模、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机会和获利能力等,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同样重要,并有着相似的作用。然而,这些决定因素对公司财务杠杆的作用方式却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结果不尽相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益 骆垠杏
采用Logistic模型,以2007—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15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和检验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决策主要受融资成本、公司特征以及内部人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弱上市公司内部人攫取私利的动机和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