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3)
2023(3822)
2022(3271)
2021(2997)
2020(2668)
2019(6130)
2018(5976)
2017(12006)
2016(6514)
2015(7056)
2014(6822)
2013(6917)
2012(6746)
2011(6067)
2010(6078)
2009(5567)
2008(5409)
2007(4806)
2006(4409)
2005(4045)
作者
(20711)
(17291)
(17097)
(16450)
(10942)
(8422)
(7752)
(6726)
(6713)
(6194)
(6035)
(5818)
(5698)
(5627)
(5620)
(5485)
(5294)
(5118)
(4994)
(4903)
(4391)
(4380)
(4372)
(4053)
(4029)
(3985)
(3810)
(3666)
(3630)
(3515)
学科
(31926)
经济(31885)
管理(17612)
(17519)
方法(15404)
(14550)
企业(14550)
数学(14116)
数学方法(14012)
(8484)
中国(8090)
(8030)
地方(7308)
(6836)
(6483)
(5546)
结构(5509)
业经(5182)
地方经济(5081)
(4997)
财务(4996)
财务管理(4981)
体制(4875)
企业财务(4867)
产业(4817)
(4520)
贸易(4517)
农业(4420)
(4394)
金融(4394)
机构
大学(96957)
学院(94025)
(42087)
经济(41413)
研究(37796)
管理(33017)
理学(28868)
理学院(28487)
管理学(27915)
管理学院(27761)
中国(27069)
科学(24377)
(20970)
(20562)
(20392)
(18816)
研究所(18789)
农业(16601)
业大(16255)
中心(16106)
财经(15108)
经济学(14272)
(14255)
(13902)
(13822)
北京(13099)
经济学院(12893)
(11710)
(11532)
财经大学(11483)
基金
项目(65674)
科学(51732)
基金(49663)
(45834)
国家(45489)
研究(42249)
科学基金(37893)
社会(28352)
社会科(26966)
社会科学(26958)
自然(26121)
基金项目(25898)
自然科(25558)
自然科学(25547)
自然科学基金(25143)
(24962)
(21830)
资助(21547)
教育(19723)
重点(15881)
(15273)
(14361)
编号(14316)
计划(13676)
科研(13326)
(13130)
教育部(12768)
创新(12505)
国家社会(12412)
大学(11961)
期刊
(43882)
经济(43882)
研究(28635)
学报(21023)
中国(18400)
科学(18334)
(17542)
大学(15366)
学学(14773)
(14449)
管理(13549)
农业(11887)
经济研究(8391)
财经(8322)
(7842)
金融(7842)
(7292)
教育(7011)
(6722)
技术(6655)
问题(6010)
业经(5742)
业大(5655)
(5054)
统计(5003)
技术经济(4841)
农业大学(4738)
世界(4672)
(4555)
林业(4202)
共检索到140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佳俊  周方召  
文章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2009—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和货币薪酬两个角度实证分析薪酬结构、董事长与CEO年龄差异对CEO权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EO薪酬水平越高,CEO权力越高;董事长与CEO年龄差值、差值的平方以及代际差异与CEO权力显著负相关;董事长与CEO年龄正差异显著抑制薪酬与CEO权力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佳俊  陈佳敏  
CEO薪酬设计与权力制衡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文章基于管理权力理论,实证分析董事长—CEO年龄差异对CEO薪酬激励的影响。结果表明:CEO权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薪酬设计,缩小董事长与CEO薪酬差距;董事长与CEO的年龄差值、差值的平方以及代际差异与薪酬差距显著正相关,即认知冲突对CEO薪酬激励起到一定约束作用;董事长年龄越大意味着更多的经验和更大的权威,对CEO权力的约束会更有效。用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与CEO年龄的差异验证了假设。因此,合理的年龄差异和良好的沟通机制对完善董事会显性和隐性监督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健忠  
董事长和CEO关系对企业研发投入至关重要,鲜有文献对此进行详细探究。本文以代际年龄差距作为研究董事长-CEO关系的突破口,深入研究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董事长-CEO之间存在代际年龄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代际年龄差距可以降低CEO离职的业绩敏感性,进而激励CEO进行研发活动;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与董事长-CEO代际年龄差距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但是,以上结论不适用于国有企业。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回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留闯  
如何选择参照公司是利用相对业绩评价制定CEO薪酬政策的关键。文章基于董事联结的信息传递功能,考察了董事联结关系是否影响相对业绩评价中的参照公司选择,采用2005~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EO的薪酬与董事联结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与市场综合指数收益、同行业公司业绩、同行业-规模公司业绩都不相关;国有公司的CEO薪酬和董事联结公司的业绩相关度更低,外资参股公司的CEO薪酬和董事联结公司的业绩相关度更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卫国  梁小翠  陆静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14家上市银行2005~2009年面板数据,以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上市银行CEO薪酬、董事薪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CEO薪酬与公司治理变量及代表股东权益的EPS显著相关,这表明CEO薪酬已经与企业绩效初步关联;独立董事薪酬与银行规模、股权结构、公司治理、CEO薪酬以及ROA及其滞后变量显著相关,而关联董事薪酬与银行规模、董事年龄、CEO薪酬、ROA和EPS的滞后变量及监管政策变量显著相关;不同类型的高管薪酬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这与银行各类高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性质有密切关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滔  
本文从薪酬视角,对董事与CEO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董事监督薪酬"与CEO薪酬正相关,同时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超额薪酬"也与CEO薪酬正相关,但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董事监督薪酬"和"董事超额薪酬"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分别有15.37%和40.54%是通过CEO薪酬安排这一途径间接实现的,表明目前董事与CEO之间兼具监督和合谋两种效应,但合谋效应要强于监督效应。此外,还发现董事薪酬和CEO薪酬的影响因素高度趋同,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替代董事监管。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厘清董事和CEO的职能差异,重视董事监督职能相匹配的薪酬设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红波  张哲  
以董事长/CEO在非上市控股股东单位兼任为切入点,本文分析控股股东干预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长/CEO纵向兼任会提高企业薪酬水平,降低薪酬—业绩敏感度。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董事长/CEO纵向兼任会显著降低高管薪酬、提高员工薪酬、降低员工薪酬—业绩敏感度,缩小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国有上市公司董事长/CEO纵向兼任的"和谐目标"假说,即纵向兼任增强了非上市控股股东的干预程度,导致上市公司承担更多的员工和谐目标,进而降低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契约有效性。就监管政策而言,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我国需要同时进行非上市国有股东和国有上市公司的市场化改革,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诚  
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之间可能具有一些社会关系,这会带来合谋,将给CEO增加监督压力,提高CEO的薪酬绩效敏感性。笔者通过在古诺竞争中引入科层授权的博弈模型发现:(1)行业竞争较强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董事会可能容忍CEO追逐利润之外的公司规模和收入等目标,CEO的薪酬绩效敏感性并不高,对于国有企业尤为明显;(2)各公司的董事会之间会通过社会关系形成合谋,共同降低行业竞争,并提高CEO薪酬敏感性,出现董事会合谋"压制"CEO的现象,这也是笔者的主要观点。进而,笔者使用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公司董事长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刻画董事会的合谋程度,检验了董事会合谋对CEO薪酬敏感性的影响。实证表明,...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鑫  张雯宇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为政策背景,从深度和广度双元角度检验了独立董事参与度对CEO超额薪酬的影响。以2008-2015年中国沪深A股的227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通过多种检验方法到以下结论:独立董事任期所反映的参与深度对CEO超额薪酬具有抑制效应;独立董事兼职企业数量所反映的参与广度对CEO超额薪酬具有促进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期硬性规定的约束下,独立董事任期的延长有助于促进董事会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而兼职多家企业的独立董事则会因为精力不足、监督动机受到其社会网络的抑制而削弱董事会监督职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晨  董晓君  郑宝红  
高管中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的董事和CEO的薪酬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基于董事与CEO之间可能存在的监督和合谋关系,将董事薪酬分为监督薪酬和超额薪酬,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发现:存在"董事薪酬→CEO薪酬→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路径,董事与CEO之间兼具监督和合谋关系,这两种关系会产生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的效应;CEO薪酬在董事监督薪酬和超额薪酬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中分别起部分中介效应和完全中介效应,说明合谋效应强于监督效应;而大股东监管可以替代董事监管,对中介效应起负向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重视与董事和CEO职能匹配的薪酬激励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青  高铭  Besim Burcin Yurtoglu  
本文从中国沪深两市观测到的上市公司中CEO和董事薪酬的趋同现象,综合代理理论和乘员理论等多理论基础,基于薪酬激励和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考察了董事与CEO之间的合谋、单边激励和共同激励等复杂关系。论文采用2005-2007年度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池数据,通过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和敏感性分析等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董事与CEO薪酬激励已初步与公司业绩挂钩,但是研究揭示CEO激励走在董事绩效激励前面,董事激励不足问题突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中CEO薪酬与公司业绩正向相关,董事薪酬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与CEO关系并非简单合谋或共同激励关系,而是处于CEO选择合适角色或监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长征  杨帆  杨改梅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与临界质量理论探讨女性董事如何改变CEO任期与其薪酬水平的关系。以2015—2019年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10459条数据为样本,应用基于OLS的多元回归与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发现:CEO任期与其薪酬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该结论迥异于主流文献所报告的二者之间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达到临界质量的女性董事能够推动U型曲线右移,从而实现对基于任期的CEO薪酬操纵效应的有效纠偏。丰富的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薪酬纠偏效应的机理分析表明,女性董事优化了董事会监督行为,促使董事会对CEO保持长期警惕,推迟了长任期CEO利用权力获得超额薪酬的时点,并强化了CEO薪酬与绩效的关联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惠   刘振杰  
本文以高阶理论、社会阶层理论和印记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视角,研究有过贫困经历的董事长对企业薪酬公平性的影响,即考察对企业内、外部薪酬差距的影响。主要结论是:由有过贫困经历的个人任职董事长的企业,更重视企业内部薪酬的公平性和员工薪酬水平,也因此其所在企业有更小的内部薪酬差距以及董事长薪酬差距,更大的外部薪酬差距(给予员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类企业通过降低高管薪酬的水平、增加高管之外员工的薪酬水平的方式,实现缩小内部薪酬差距的目的。本文对研究结论进行充分的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具有稳健性。本文从独特的视角考察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问题,拓展了高阶理论、社会阶层理论及印记理论的研究范围,同时为企业人才选择、社会责任承担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惠   刘振杰  
本文以高阶理论、社会阶层理论和印记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视角,研究有过贫困经历的董事长对企业薪酬公平性的影响,即考察对企业内、外部薪酬差距的影响。主要结论是:由有过贫困经历的个人任职董事长的企业,更重视企业内部薪酬的公平性和员工薪酬水平,也因此其所在企业有更小的内部薪酬差距以及董事长薪酬差距,更大的外部薪酬差距(给予员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类企业通过降低高管薪酬的水平、增加高管之外员工的薪酬水平的方式,实现缩小内部薪酬差距的目的。本文对研究结论进行充分的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具有稳健性。本文从独特的视角考察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问题,拓展了高阶理论、社会阶层理论及印记理论的研究范围,同时为企业人才选择、社会责任承担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惠   刘振杰  
本文以高阶理论、社会阶层理论和印记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视角,研究有过贫困经历的董事长对企业薪酬公平性的影响,即考察对企业内、外部薪酬差距的影响。主要结论是:由有过贫困经历的个人任职董事长的企业,更重视企业内部薪酬的公平性和员工薪酬水平,也因此其所在企业有更小的内部薪酬差距以及董事长薪酬差距,更大的外部薪酬差距(给予员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类企业通过降低高管薪酬的水平、增加高管之外员工的薪酬水平的方式,实现缩小内部薪酬差距的目的。本文对研究结论进行充分的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具有稳健性。本文从独特的视角考察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问题,拓展了高阶理论、社会阶层理论及印记理论的研究范围,同时为企业人才选择、社会责任承担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