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3)
2023(14585)
2022(12750)
2021(11954)
2020(10120)
2019(23437)
2018(23107)
2017(45316)
2016(24122)
2015(27229)
2014(26970)
2013(26398)
2012(23727)
2011(20985)
2010(20575)
2009(18769)
2008(18207)
2007(15581)
2006(13465)
2005(11357)
作者
(66253)
(55123)
(54569)
(52008)
(35136)
(26315)
(25078)
(21692)
(21045)
(19394)
(18819)
(18317)
(17128)
(17121)
(16925)
(16600)
(16575)
(16497)
(15812)
(15637)
(13395)
(13292)
(13203)
(12565)
(12276)
(12151)
(12111)
(11979)
(10897)
(10870)
学科
(93848)
经济(93746)
管理(78593)
(76212)
(66749)
企业(66749)
方法(48193)
数学(41965)
数学方法(41401)
(29876)
(23938)
中国(22095)
业经(22065)
(21307)
财务(21229)
财务管理(21188)
企业财务(20244)
(18856)
(18110)
地方(17066)
理论(16536)
技术(16214)
农业(16045)
(15841)
贸易(15834)
(15584)
(15376)
环境(14567)
(14264)
(13483)
机构
大学(337702)
学院(335321)
管理(142816)
(131170)
经济(128438)
理学(125339)
理学院(124119)
管理学(122043)
管理学院(121428)
研究(100798)
中国(74792)
(69613)
科学(61936)
(61469)
财经(50474)
业大(48715)
(47645)
中心(47526)
(46945)
(46123)
(45649)
研究所(43551)
北京(43023)
(42505)
师范(42134)
经济学(38750)
财经大学(38129)
(37946)
商学(37650)
商学院(37285)
基金
项目(238306)
科学(189290)
基金(175349)
研究(175093)
(151321)
国家(150086)
科学基金(131715)
社会(110949)
社会科(105218)
社会科学(105192)
基金项目(94100)
(92136)
自然(86903)
自然科(84961)
自然科学(84943)
自然科学基金(83432)
教育(81232)
(77243)
编号(72148)
资助(71821)
成果(57068)
(53167)
重点(52300)
(49880)
(48841)
课题(47426)
教育部(46518)
创新(46385)
人文(45784)
科研(45775)
期刊
(132766)
经济(132766)
研究(92244)
中国(54194)
管理(50950)
学报(50240)
(49503)
科学(45997)
(40988)
大学(38757)
学学(36298)
教育(34062)
技术(29424)
农业(28730)
(24488)
金融(24488)
财经(23982)
业经(22955)
经济研究(21382)
(20322)
图书(20297)
问题(17180)
理论(17027)
财会(16033)
技术经济(15885)
科技(15844)
实践(15757)
(15757)
情报(15182)
(15033)
共检索到462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姜广省  卢昌崇  
本文基于并购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检验了并购双方之间的董事联结关系对目标公司选择和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并购方存在董事联结(包括间接董事联结)关系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并购的目标公司,当这种董事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时,以及当目标公司与并购方地处不同区域时,与并购方存在董事联结关系的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可能性更大;当并购方与目标公司之间存在董事联结关系时(与不存在董事联结关系相比),并购方获得的短期并购绩效并无显著差异,但获得的长期并购绩效会相对较好;并且当这种董事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时,以及当目标公司与并购方地处不同区域时,董事联结关系对长期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这些发现意味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冰  陈富永  
本文对1153个上市公司在2007—2017年间发生的1927个有效并购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并购绩效随着董事网络中心度的增强而提高,而且董事网络带来的这种影响呈现出边际贡献递减的规律,信息环境越差,企业因董事网络带来的信息优势对并购绩效的提升越明显。董事网络能够通过提供先验信息和信息交流这两种机制,降低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损害,从而对并购的绩效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廷求  张钰  刘舒  
本文从董事网络能够减少公司并购时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董事网络对并购参与双方财富效应的影响。与现有的文献不同,在对2007~2011年间共2401起并购事件的研究中,本文发现收购公司向董事网络中心位置靠近的过程中,公司的并购财富先增加,在达到一个最优点后,开始下降,呈现倒U型关系。而单纯改变目标公司在董事网络中的位置,并不能明显提高其财富效应,只有通过董事网络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才能对其财富产生明显作用。深入验证董事网络对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信息披露质量差的公司中,董事网络发挥的作用更显著。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洁  田高良  杨宁  
基于连锁董事的信息传递功能,选取2000年至2012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真实并购样本,以配对的方式选取潜在并购样本,通过Probit回归实证检验与并购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关系的潜在目标公司是否更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公司,并进一步检验并购公司与潜在目标公司(包括目标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并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并购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关系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当并购公司和潜在目标公司(包括目标公司)属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时,或者当并购公司属于非国有企业时,这种关系表现得尤为显著。连锁董事的信息传递功能对于并购公司确定目标公司的决策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然  
文章选取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以公司股价异质波动率度量并购公司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分析信息不对称对并购方获得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显著大于零,相对现金支付的并购,支付股票的并购绩效较大,并购目标规模也较大;信息不对称与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存在负相关;信息不对称对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并购绩效的影响均显著为负,且现金支付下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显著低于股票支付。实证结果并不支持"市场时机理论",投资者不会以支付方式来判断并购的"好"与"坏"。文章还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发起并购的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有别于西方发达经济的特点,中国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诣之  潘敏  
在国务院多次强调优化并购市场环境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借助市场力量以缓解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以机构投资者调研行为愈发频繁为现实背景,利用2013—2018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并购数据,采用特定事件研究方法,在甄别调研动因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针对并购事件发起的调研不仅显著提升了并购事件成功率,也能显著增加并购可实现的财务绩效,并且调研频率越高,提升效果会进一步增加。机制检验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提升并购绩效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改善并购事件中市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积极效应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以及信息披露质量较差企业群体中表现更加明显。本文研究为理解“机构调研偏爱并购重组”的市场现象提供了新的启示,也为发展机构投资者以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菊  陈欣  
在2014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证监会取消了盈利预测的强制性规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可自主协商是否签订业绩补偿承诺。我们发现,行业风险系数显著抑制了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能性,而溢价率和股票支付比例却显著正向影响签订该承诺的意愿。研究表明,随着并购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增加,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能性也在不断的提高。业绩补偿承诺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起到了信号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启军  张俊  
本文以沪深两市2011~2013年A股419起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并购方控制权和信息不对称对支付方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并购方越倾向于现金支付,而并购方控制权对支付方式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鹏翼  王满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学锋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银行并购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并购银行放弃了优质银行而并购了低质量的银行,或者付出比实际价值更高的成本并购了目标银行。二者都加大了银行并购的成本,影响并购效果。设立最优契约,甄别质量高低银行,同时针对经营层拥有的私人信息,股东从监督和激励两个方面诱导经营层的行为与股东利益一致,是解决银行并购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江涛  陈富永  汤思禹  
基于我国特有的"关系型"社会的环境,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扩大型董事网络,并研究其董事网络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对1163个上市公司在2007—2017年间发生的1932个有效并购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并购绩效随着董事网络中心度的增强而提高,而且董事网络带来的这种影响呈现出边际贡献递减的规律,信息环境越差,企业因董事网络带来的信息优势对并购绩效的提升越明显。董事网络能够通过提供先验信息和信息交流这两种机制,降低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损害,从而对并购的绩效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据此,本文建议上市企业针对董事的社会网络架构进行合理优化,有效利用镶嵌在董事网络中的信息资源,积极发挥董事网络获取先验信息和信息交流机制,降低并购过程由于信息缺失所带来的风险,提高并购绩效,从而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炜  于博  
本文以风险投资退出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系统考察了风投退出方式的选择机制。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处在成熟期、融资需求较高,或风投为有限合伙制、风投出资人具备银行背景,则风投能更有效地缓解企业与外部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大上市退出概率。本文研究同时发现,阶段投资、联合投资等合同条款有助于风投控制投资后风险、增大上市退出概率;但风投对企业的控制度越高,并购退出的概率越大。本文结论对积极建设风投退出渠道、合理引导风投对中小创新企业的投资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文武  叶聪颖  汪涛  
自2008年全球股市崩盘和2015年下半年中国发生股灾以来,股价崩盘的机制和防范方法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以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商誉值的增加,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商誉值在公司和市场层面通过信息不对称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左晓宇  孙谦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上市公司董事网络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2000-2012年沪深A股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在董事网络中处于更中心位置的公司,更有可能发起并购。公司的董事网络中心度与并购的可能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介机构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公司在董事网络的中心度对并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正式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董事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可以替代正式制度发挥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左晓宇  孙谦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上市公司董事网络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2000-2012年沪深A股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在董事网络中处于更中心位置的公司,更有可能发起并购。公司的董事网络中心度与并购的可能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介机构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公司在董事网络的中心度对并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正式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董事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可以替代正式制度发挥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