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
- 2023(1866)
- 2022(1581)
- 2021(1478)
- 2020(1389)
- 2019(3223)
- 2018(2946)
- 2017(5581)
- 2016(3029)
- 2015(3493)
- 2014(3610)
- 2013(3701)
- 2012(3235)
- 2011(2387)
- 2010(3055)
- 2009(3128)
- 2008(3385)
- 2007(2702)
- 2006(2382)
- 2005(2248)
- 学科
- 审计(12156)
- 业(11989)
- 企(11365)
- 企业(11365)
- 管理(11314)
- 财(8244)
- 济(8007)
- 经济(7995)
- 务(7146)
- 财务(7140)
- 财务管理(7072)
- 企业财务(6595)
- 各类(5895)
- 方法(4188)
- 会计(3618)
- 制(3564)
- 中国(2924)
- 学(2784)
- 数学(2756)
- 数学方法(2738)
- 体(2364)
- 家(2254)
- 国家(2189)
- 体制(2169)
- 农(1867)
- 技术(1848)
- 银(1818)
- 银行(1818)
- 业经(1759)
- 融(1459)
- 机构
- 学院(41006)
- 大学(38880)
- 管理(15666)
- 财(14421)
- 济(14085)
- 经济(13691)
- 理学(13446)
- 理学院(13365)
- 管理学(13227)
- 管理学院(13159)
- 会计(12055)
- 财经(10191)
- 中国(9715)
- 研究(9161)
- 经(9002)
- 京(8816)
- 江(7427)
- 财经大学(7335)
- 会计学(6982)
- 会计学院(6532)
- 学会(6493)
- 审计(5946)
- 商学(5901)
- 商学院(5882)
- 州(5576)
- 所(5305)
- 中心(4992)
- 北京(4798)
- 省(4770)
- 科学(4551)
共检索到70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杜杨 吕梦
以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董事的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研究发现,拥有会计师事务所经历的董事更愿意选择"小所"作为公司的社会审计机构,且拥有该经历的董事人数越多、比例越高,选择"小所"的倾向越大,在非国企和独董样本中这一关系更为显著。考虑事务所从业经验的影响后发现,从业经验的丰富程度会进一步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大所"经历、事务所工作级别高、事务所任职个数多时均倾向选择"小所"。经验证据表明具有会计师事务所经历的董事对于审计师选择存在着替代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要文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经济决定因素和传统的董事会特征变量之后,结果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显著受到了连锁董事的影响,并且连锁董事的解释力远远超过了传统董事会特征的解释力。具体而言,如果某公司与选择了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相联结,该公司就越可能选择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公司董事会中,连锁董事比例和连锁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就越不可能选择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仕华 马超
本文使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董事会的关系特征(连锁董事联结)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的数据样本,使用QAP(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分析方法,研究发现:通过连锁董事联结的两家公司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表现出一致性,即目标公司与联结公司倾向于选择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外部连锁董事(由独立董事形成的连锁董事)与内部连锁董事(由除独立董事之外的董事形成的连锁董事)联结的两家公司在会计师事务所选择一致性方面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部连锁董事联结的影响强于内部连锁董事联结;随着企业间连锁董事联结距离(直接联结为1步距离,间接联结的距离不小...
关键词:
连锁董事 会计师事务所 选择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生交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在法人治理结构中,最主要的是董事会。各国公司法与证券交易所都要求公司建立董事会,并且董事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晓梅 李倩雯 王荣燕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其理论分析工具主要包括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两种理论对核心管理层的角色定位不同,因而董事会所处的治理角色不同。文章在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会与核心管理层关系的一种新的阐释。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董事会 代理理论 管家理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婷 刘文军 谢帮生
基于独董的监督和咨询两大职能,本文探讨了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经历独董的关系。研究发现:(1)盈余管理程度高的公司更倾向选聘具有事务所经历的独董;(2)盈余管理程度高的公司聘请有事务所经历的独董会向其支付更多的薪酬并且更有可能指定其担任审计委员会主任;(3)盈余管理与有事务所经历的独董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位于较高市场化进程地区、代理成本较高以及管理层权力较大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事务所经历的独董在盈余质量较差的公司中发挥了"咨询"功能,有助于学术界和实务界进一步认识独董背景特征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也为完善相关公司治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毛丽娟
本文利用2002—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研究样本,检验董事会特征对公司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类型的影响。在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规模、行业、经营业绩和财务杠杆等因素的影响后,研究发现,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同时证明了董事会受大股东控制对于选择“国际四大”所的概率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事务所类型 委托代理理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雪 张俊民
笔者利用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需求保险理论和信号理论角度,研究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收取比较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地,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发现,会计师事务所产权组织形式是通过审计师声誉而作用于审计定价的,且主要是通过对审计师声誉的约束机制来影响审计定价,审计师声誉的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尤广辉 宋戈
基于中国弱法律风险环境,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提升审计师声誉的视角检验审计师的声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普通投资者已经关注审计师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在公司股价上得到了正面反应。在具体合并形式上,总部设在非北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间合并以及合并一方为非国内"十大"所的,更能得到市场认同。但没有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显著提高审计收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美玲
企业收益一旦被高估,将会导致更多的破产成本、诉讼成本,而稳健的会计政策可以有效减少这些成本。但是事务所出于客户重要性过高、审计独立性降低等原因,刚更换的事务所会导致更低的会计稳健性,难以实现审计目标。同时,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能够提高会计稳健性,在风险的控制上也更加慎重,独立董事制度也对事务所变更造成的会计稳健性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事务所变更 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惠
本文以2000-2010年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及对应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证券市场对事务所合并前后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市场反应,并运用事务所规模品牌效应,共谋和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理论解释事务所合并的经济效果。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有不同的反应,合并后会出现更为积极的反应;证券市场对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在合并后收到的标准审计意见会出现更为积极的反应。证券市场对事务所合并前后出具的审计意见的不同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事务所的合并有助于提高审计师独立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武恒光
本文基于中国不平衡的法律环境和始于2010年的大中型事务所组织形式转制提供的天然实验场所,运用2010至2012年期间发生的事务所转制案例数据,研究法律制度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事务所转制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概率显著正相关,事务所转制引致的法律责任增加有助于促进审计师独立性的提升;在法律环境差的区域,事务所转制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出具概率不相关,在法律环境好的区域,事务所转制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出具概率显著正相关。说明法律环境影响审计师的行为,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增加更加有助于审计师独立性的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娟 李明辉 杨鑫
基于我国2005~2009年发生的12起事务所合并案,考察了相关因素对上市公司在原主审事务所发生合并后是续聘合并后事务所还是变更到其他低质量事务所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营业绩佳、公司治理好的公司更倾向于续聘合并后的事务所,而上期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事务所;与预期相反的是,具有融资动机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事务所;无论是以非经常性损益还是以操控性应计度量潜在的盈余管理机会,其与公司选择续聘合并后事务所或变更其他事务所之间均无显著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封红梅
本文从内部和外部双重视角分析审计师声誉修复机制,通过市场对"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与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的反应来观测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师声誉的修复状况。结果表明,总体上当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并后,市场会对审计师声誉做出判断,从而对其客户做出市场反应。通过对根据更换审计师公告时间进行分层分析发现较早发布更换审计师公告的公司股价的累计超额收益为正,而较晚发布更换审计师公告的公司累计超额收益为负。
关键词:
多事务所合并 审计师声誉 市场反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强 胡南薇 陈乐乐
本文主要从审计师流动的视角考察审计师对客户财务报告可比性的动态影响。基于1998-2012年中国发生的47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事件,我们发现,合并前,相对于相同审计师群审计的两家客户的应计利润可比性,不同审计师群审计的两家客户的应计利润可比性更差;而合并后,不同审计师群审计的两家客户的财务报告可比性显著提高。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合并后,相对于两家新客户的应计利润可比性,不同审计师群审计的两家老客户的应计利润可比性更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流动导致的审计风格转变是影响财务报告可比性的重要因素,而且其影响程度在老客户与新客户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