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5)
2023(9259)
2022(7657)
2021(6877)
2020(5995)
2019(13523)
2018(13526)
2017(26449)
2016(14062)
2015(15746)
2014(15453)
2013(15240)
2012(13433)
2011(11697)
2010(12094)
2009(11440)
2008(11483)
2007(10385)
2006(9061)
2005(8510)
作者
(39502)
(32919)
(32902)
(30993)
(21171)
(15557)
(14779)
(12677)
(12196)
(11893)
(11111)
(11102)
(10734)
(10347)
(10055)
(10052)
(10011)
(9607)
(9358)
(9332)
(8131)
(8105)
(7964)
(7587)
(7375)
(7281)
(7246)
(7240)
(6466)
(6459)
学科
(79976)
(75963)
企业(75963)
(70575)
经济(70501)
管理(61381)
方法(36256)
数学(28609)
数学方法(28115)
业经(26452)
(23171)
(21459)
技术(20463)
(19177)
财务(19139)
财务管理(19129)
企业财务(18117)
农业(15866)
理论(13776)
(13604)
中国(13470)
(13406)
(13185)
技术管理(12520)
(12299)
企业经济(12202)
经营(11905)
(10986)
(10654)
贸易(10648)
机构
学院(208701)
大学(200214)
(92511)
管理(91403)
经济(91036)
理学(79075)
理学院(78474)
管理学(77276)
管理学院(76897)
研究(58438)
中国(48026)
(41292)
(40968)
科学(33676)
财经(33253)
(32243)
(31635)
(30217)
业大(29196)
(28506)
中心(27651)
经济学(27468)
商学(26334)
商学院(26109)
研究所(25504)
北京(25388)
经济管理(25340)
农业(25311)
经济学院(24969)
(24707)
基金
项目(135687)
科学(110009)
基金(100774)
研究(99974)
(85933)
国家(85205)
科学基金(76946)
社会(66063)
社会科(63082)
社会科学(63066)
(55179)
基金项目(52860)
自然(50058)
自然科(49071)
自然科学(49063)
自然科学基金(48285)
教育(45844)
(43835)
资助(41924)
编号(39531)
(33770)
(32651)
(30066)
重点(30010)
创新(29638)
(28883)
成果(28721)
国家社会(27479)
人文(26672)
(26548)
期刊
(101305)
经济(101305)
研究(56713)
管理(40205)
中国(37153)
(36279)
(29868)
科学(26700)
技术(25498)
学报(23917)
农业(21098)
大学(19587)
业经(19319)
学学(19024)
财经(17021)
(16827)
金融(16827)
经济研究(16365)
教育(16062)
技术经济(15983)
(14759)
(14364)
统计(12678)
问题(12542)
(12530)
财会(11975)
商业(11278)
现代(11092)
科技(10697)
决策(10631)
共检索到302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晓辉  李婉丽  
本文利用非效率项服从指数分布,并且其方差受到外生因素影响的单方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估计样本期间内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并根据董事会规模是否存在内生性问题,分别通过联立方程模型与单方程多元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技术效率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规模较大的董事会所做出的决策是各方力量制衡与利益折衷的结果,避免了激进经营战略方案的通过,从而使得公司技术效率的变动率相对较小。董事会规模和企业技术效率的变动率之间存在负向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宁  
不确定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公司战略定位对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以2005-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董事会规模作为门槛变量,分析当董事会人数在不同区间下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对企业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董事会人数的增加,多元化战略与企业风险承担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二者存在基于董事会规模的双重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曲丽清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其绩效的相关关系,探讨董事会规模发展趋势,发现就董事会规模而言,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关系,董事会规模在9-11人之间时公司绩效明显高于其他董事会规模下的公司绩效;就董事会结构而言,中国证监会关于独立董事规章制度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独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这些结果可以对中国董事会制度建设及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龚晓瑾  
本文将董事会规模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一体化程度呈U型关系,这表明董事会规模处于某个适度区间时,最有利于发挥其对经理的有效约束作用,使经理在决策时较少采用一体化的组织方式,而更多采用非一体化组织方式(如外包等)来得到更多的专业化分工利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坤  
以中国沪、深两市199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董事会规模如何影响企业风险承担以及产权性质和市场化进程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规模较大的董事会对极端决策更难达成一致,倾向于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董事会规模与企业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的决策权力有限,其董事会规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也相对较小。市场化进程的改善能够增强董事会成员对企业风险承担价值的认识,降低群体决策的沟通与协调成本,便于董事会成员对企业风险承担决策达成一致,进而减弱董事会规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胜楠  牛建波  
本文利用2002~2007年间127家家族上市公司和818家非家族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董事会规模同绩效波动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中董事会规模的增大有利于减少公司财务业绩的波动;这种负相关关系与由于沟通协调问题所导致的大型董事会较少做出极端决策的观点相吻合;董事会规模影响绩效波动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拥有较大规模董事会的公司经营性操控应计的变动较小所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勇  刘建徽  杜军  
本文首先结合组织行为学的团队绩效理论和投资者市场情绪理论对董事会规模、投资者信心与农业上市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2000—2012年间数据完整的222家农业上市公司年为研究样本,利用联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董事会规模对农业上市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负向驱动效应,董事会规模对农业上市公司投资者信心存在显著的负向驱动效应,投资者信心对农业上市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董事会规模对农业上市公司价值的驱动效应是通过投资者信心这一中介变量完全传导的,即董事会规模是完全通过作用于投资者信心然后再对农业上市公司价值产生负向驱动效应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瑞纲  张浩  
本文以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董事责任保险、董事会规模与诉讼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对于上市公司的诉讼风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董事责任保险对公司的机会主义效应存在基于董事会规模的"单一门槛效应"。在董事会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中,董事责任保险与诉讼风险显著正相关;在董事会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中,董事责任保险与诉讼风险的正相关关系较弱。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洁  
以1999~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法从制度背景、公司经营特征、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和总经理的影响力四个角度综合研究董事会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证实,中国不存在适合所有公司的最优董事会规模和结构;《指导意见》的颁布导致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轨迹;董事会规模和结构与公司生产范围和经营复杂性以及董事会的监督需求正相关,与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程度、公司外界经营环境造成的监督成本负相关,最终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公司董事会规模更大、结构更不独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莹  武志伟  
本文选取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数据,对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受到公司经营范围与复杂性、监管成本收益关系和讨价还价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玉洁  
以1999-201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法研究董事会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监督收益、利益冲突和建议收益正相关,与监督成本负相关;监督职能和建议职能对董事会规模的解释程度不存在差异,但建议职能对董事会规模变动的解释程度更高,上市公司主要出于对建议职能的需求调整董事会规模。本文最后指出不存在适合所有公司的最优的董事会规模,监管机构若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作出硬性规定,则可能使上市公司偏离最优董事会规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远达  
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时报》2010年12月7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近年来一直在财政监管方面为人所诟病。昨日,哈佛大学宣布了扩大董事会规模的计划,这是自1650年来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胜强  刘星  
本文以2004~2008年连续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R&D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时研究发现,只有当公司规模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董事会规模才与企业R&D行为之间表现为一种"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并由此得出董事会规模的公司治理效应可能存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低水平陷阱"现象;而以董事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发现,最佳的董事会规模应为7人或者9人。研究还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的增加对改善企业的R&D投资决策未起到明显效果,独立董事"花瓶"现象仍普遍存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燕  华姗姗  
目前对于上市公司的研究往往只关注了内部监督机制的治理作用,而对公众关注的外部监督机制研究不足。以2011—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425个样本量为研究对象,利用Tobit模型进行层级回归,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研发强度有相关性,企业董事会规模越大,越不利于研发投入;而以百度指数衡量的公众关注可以起到调节作用,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公众关注会使研发投入的减少趋于缓和,即公众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创新。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公众关注度是利用百度指数用户关注度来衡量的,能较为准确地度量公众的关注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