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2)
- 2023(10388)
- 2022(8809)
- 2021(8010)
- 2020(7061)
- 2019(16359)
- 2018(15890)
- 2017(30821)
- 2016(17053)
- 2015(18909)
- 2014(18743)
- 2013(18684)
- 2012(17395)
- 2011(15679)
- 2010(15636)
- 2009(14749)
- 2008(14816)
- 2007(13414)
- 2006(11395)
- 2005(10242)
- 学科
- 济(71449)
- 经济(71360)
- 业(54870)
- 管理(52965)
- 企(46674)
- 企业(46674)
- 方法(36438)
- 数学(32502)
- 数学方法(32260)
- 财(24226)
- 农(18648)
- 务(17525)
- 财务(17512)
- 财务管理(17478)
- 中国(16860)
- 企业财务(16771)
- 学(15550)
- 业经(15122)
- 制(14998)
- 贸(14212)
- 贸易(14209)
- 易(13813)
- 农业(12361)
- 地方(12288)
- 体(10961)
- 技术(10583)
- 银(10267)
- 银行(10210)
- 和(10146)
- 融(9988)
- 机构
- 大学(252393)
- 学院(249953)
- 济(103121)
- 经济(101217)
- 管理(97020)
- 理学(85348)
- 理学院(84396)
- 研究(83362)
- 管理学(82956)
- 管理学院(82508)
- 中国(62572)
- 科学(53912)
- 京(51865)
- 农(50995)
- 财(47636)
- 所(43796)
- 业大(43133)
- 农业(40899)
- 研究所(40203)
- 财经(38801)
- 中心(38075)
- 江(36296)
- 经(35410)
- 北京(31977)
- 经济学(31965)
- 范(29959)
- 师范(29464)
- 院(29341)
- 经济学院(29202)
- 财经大学(29099)
- 基金
- 项目(171296)
- 科学(134211)
- 基金(126636)
- 研究(115553)
- 家(113496)
- 国家(112570)
- 科学基金(95720)
- 社会(74664)
- 社会科(70934)
- 社会科学(70908)
- 基金项目(68392)
- 省(66702)
- 自然(65443)
- 自然科(64011)
- 自然科学(63988)
- 自然科学基金(62918)
- 划(57026)
- 教育(53254)
- 资助(51580)
- 编号(44337)
- 重点(39021)
- 部(38250)
- 创(35793)
- 发(35697)
- 成果(34917)
- 科研(34347)
- 计划(33964)
- 创新(33518)
- 教育部(32309)
- 业(31438)
- 期刊
- 济(105790)
- 经济(105790)
- 研究(66847)
- 学报(48429)
- 农(44406)
- 中国(42546)
- 科学(41055)
- 财(39651)
- 大学(34995)
- 学学(33595)
- 管理(33041)
- 农业(29309)
- 融(20621)
- 金融(20621)
- 财经(19598)
- 技术(18575)
- 教育(18114)
- 经济研究(17885)
- 业经(17351)
- 经(16667)
- 业(16487)
- 问题(14554)
- 版(13800)
- 技术经济(12767)
- 业大(12326)
- 商业(12239)
- 贸(11938)
- 财会(11839)
- 科技(11768)
- 统计(11642)
共检索到352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平 曾德明 汪忠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评估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 ,以确保CEO维护公司股东的利益。本文综合运用公司治理理论与归因理论 ,分析董事会结构对公司业绩归因过程的影响。分析表明 :由于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都存在自身的局限 ,内部董事往往把公司的绩效不佳归咎于外部环境因素 ;而外部董事则运用特定的信息提示 ,把原因归于外部环境因素或CEO本身。对公司业绩的归因分析有助于董事会作出一些包括CEO去留问题的重大决策。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外部董事 内部董事 业绩 归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艾青 王涛
文章以沪市及深市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的董事会作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统计软件,分析上市公司董事会五个特征(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构成,董事持股比例,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及董事薪酬)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五项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还未能通过优化董事会特征来提高董事会效率进而提高公司业绩,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文章提出了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优化薪酬制度、提高董事会会议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董事任用和业绩评估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公司治理 公司业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靳云汇 李克成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其存在可以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本文利用1999年沪深两地新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董事会结构和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目的是发现影响公司业绩的董事会特征。
关键词:
董事会 董事会结构 公司业绩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饶育蕾 王建新
在CEO过度自信的层面上研究CEO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经理人持股比例变化作为衡量CEO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通过建立全样本和CEO过度自信匹配样本两个样本组,在控制公司特征变量和治理结构变量的基础上,用2007年和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两个样本组分别做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CEO过度自信的前提下,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有助于提高公司经营业绩,而在CEO非过度自信时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这说明两职分离能够纠正由于CEO过度自信而导致的非理性决策行为,有利于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不论CEO是否过度自信,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业绩都没有显著影响。针对CEO过度自信衡量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仲常 刘佳 林川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市公司业绩有重要影响。鉴于现有文献大多研究董事会某一特征与业绩的关系,而且没有考虑股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因此本文以2002~2007年1056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结论是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规模、董事会会议频率、董事会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兼任CEO与上市公司业绩呈显著负相关,本文据此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董事会特征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军 刘莉
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业绩有重要影响。鉴于前人大多研究董事会某一特征与业绩的关系,而且没有考虑市场结构和股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本文以竞争性市场结构下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综合研究董事会规模、结构、会议频率、激励四方面特征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并考虑不同股权结构下董事会特征和公司业绩的差异,及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差异,由此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萍 刘士余 高峰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特征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大样本Panel数据(所有A股上市公司1999~2003年5年共3589组“公司——年度”Panel数据),并引入年份虚拟变量,我们发现:(1)从整体上看,董事会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而监事会对公司业绩无显著影响。(2)分项来看,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不同于以往国内用Panel数据得到的独立董事对业绩无明显正向影响或负影响的实证结果);董事的学历水平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学历是以往国内实证研究中没有引入的变量);董事人数、两职状态、董事会会议频率、持股董事比率对公司业绩无显...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董事会 监事会 独立董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长江 王力斌
本文以2002年在中国上市的121家东北地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董事会设置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轮换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薪金、董事持股的比例及职能委员会的建立对公司业绩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对于公司的业绩没有影响。东北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设置影响公司的业绩,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董事会设置提高业绩。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董事会 公司业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葆春
本文通过对2003—2006年四年期间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CFO变更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从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以及CFO特征分析CFO变更的研究框架。影响CFO变更的因素包括:公司业绩、董事会开会次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CEO变更、审计意见类型、CFO年龄、CFO持股数,以及CFO任职期限。
关键词:
CFO变更 董事会特征 公司业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天舒
本文基于集体决策成员数构成这一研究视角,考察了董事会成员数奇偶性对公司治理效率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利用中国1999~2010年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和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奇数董事会更可能在公司业绩下降时更换高管,表现出对更换不称职经理人的积极作用;而且,相比偶数董事会,在奇数董事会中,公司高管薪酬对经营业绩更敏感,显示出更佳的管理者薪酬激励。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董事会奇偶性影响了公司经营绩效,奇数董事会公司有着更优的业绩表现。本文的研究增进了对公司董事会这一内部治理机制决策效率的理解,有助于从成员数设定这一新视角提升现代公司董事会的治理功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亚朋 张天西
借助心理学的归因效果理论解释业绩归因信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机理,文章提出归因的部位维度影响投资者对管理层能力的判断,归因信息的稳定性影响投资者对未来业绩预期的判断,两者共同作用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以160名个人投资者为被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考察了内部稳定、外部稳定等五种类型的归因解释对投资者购买决策的影响,验证了归因信息维度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
归因信息 部位 稳定性 购买决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张凯 徐信忠 岳云霞
本文结合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董事会结构的影响。本文着重于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和对大股东的擎制这两项基本功能。文中结果显示:股权集中程度降低独立董事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却又抑制总经理、董事长两职合一。民营企业的独立董事比例较高,两职合一情况则较多。本文还显示,不同性质股权的比重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国有股对独立董事比例有负面作用,但当国有股比例特别大时其作用则不明显。国有股对两职合一有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国有股比例特别大时。社会法人股对独立董事有负面作用,而当社会法人股比例特别大时,社会法人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两职合一。本文的发现说明了一个有趣的但又被人忽略的现象:股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集中 董事会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竟成 赵守国
独立董事制度为公司的权益资本和管理雇佣契约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治理措施。但分析表明,那种认为董事会独立性越强,公司治理效率越好的想法是不恰当的。信息获取能力的约束以及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之间的博弈水平使得董事会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
关键词:
董事会结构 独立董事 公司绩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作平
近年来,关于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争论集中在董事会行为上。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最为重要的治理机制之一(Jensen,1993)。根据Fama和Jensen(1983),董事会可以作为股东控制高层管理者的工具。在两大圈内(学术圈和执行者),对通过董事会来监视和控制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必要性没有任何疑问。先前的研究认为董事会的独立性以及活跃程度会影响董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伟红
2002年度美国出台的《萨班斯法案》全方位地对安然等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性规定,必将对公司治理产生深切的影响。《萨班斯法案》对审计委员会提出了修正性和提高性要求,本文选择外部董事、女性董事、财务专家、CEO兼任董事会主席、CEO在提名委员会任职等指标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说明:《萨班斯法案》有效消除了董事会和管理层任人唯亲的现象,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均有所提高。其实,《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前就有加强公司治理的要求,公司治理就有改进的趋势,但《萨班斯法案》关于审计委员会方面的明文规定加速了公司董事会的变化,使得公司治理改革超越了法律的既定要求。
关键词:
萨班斯法案 审计委员会 董事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