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3)
- 2023(5466)
- 2022(4702)
- 2021(4520)
- 2020(4006)
- 2019(9581)
- 2018(9307)
- 2017(18200)
- 2016(10014)
- 2015(11716)
- 2014(11436)
- 2013(11701)
- 2012(10816)
- 2011(9403)
- 2010(9522)
- 2009(9064)
- 2008(9510)
- 2007(8528)
- 2006(7548)
- 2005(6989)
- 学科
- 管理(46521)
- 济(43509)
- 经济(43451)
- 业(43351)
- 企(39940)
- 企业(39940)
- 方法(26504)
- 数学(23602)
- 数学方法(23525)
- 财(21941)
- 务(17000)
- 财务(16980)
- 财务管理(16935)
- 企业财务(16312)
- 制(13731)
- 银(10460)
- 银行(10459)
- 中国(9804)
- 行(9693)
- 体(9316)
- 融(9238)
- 金融(9238)
- 业经(9080)
- 农(8607)
- 体制(8450)
- 划(7455)
- 策(7108)
- 贸(6881)
- 贸易(6876)
- 人事(6661)
- 机构
- 大学(139794)
- 学院(136833)
- 管理(61751)
- 济(61040)
- 经济(59794)
- 理学(51561)
- 理学院(51140)
- 管理学(50762)
- 管理学院(50449)
- 研究(37854)
- 中国(36820)
- 财(35944)
- 京(28340)
- 财经(27288)
- 经(25085)
- 江(21345)
- 财经大学(20818)
- 中心(19604)
- 经济学(19253)
- 商学(18458)
- 商学院(18321)
- 科学(17946)
- 北京(17893)
- 所(17618)
- 经济学院(17475)
- 州(16936)
- 经济管理(15230)
- 农(15180)
- 业大(15040)
- 研究所(14971)
- 基金
- 项目(82667)
- 科学(66672)
- 基金(63538)
- 研究(62022)
- 家(52885)
- 国家(52457)
- 科学基金(47466)
- 社会(41602)
- 社会科(39694)
- 社会科学(39683)
- 基金项目(33541)
- 自然(30320)
- 省(29890)
- 自然科(29665)
- 自然科学(29663)
- 教育(29636)
- 自然科学基金(29221)
- 资助(27637)
- 划(25135)
- 编号(24012)
- 部(20716)
- 成果(20150)
- 教育部(18909)
- 人文(18331)
- 重点(17741)
- 国家社会(17513)
- 创(17308)
- 大学(16942)
- 制(16714)
- 性(16645)
共检索到219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青 陈少华
文章以2007年~2011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舍弃了未考虑个体效应的截面回归方法,采用更适合短面板数据估计的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董事会特征替代变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资产结构、盈利能力、股权结构后,研究发现:董事会频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薪酬越高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越好。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同城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更好。
关键词:
董事会监管 盈余管理 面板数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 张文隆 刘琴 李小青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化解这样的挑战和压力的方式之一是开展众所周知的银行创新,以此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作为公司治理机制核心的董事会治理,是如何影响银行创新呢?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银行适度控制董事会规模、采取长期激励、控制薪酬激励水平等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上市银行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 上市银行 银行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清香 张翼 张亮
盈余管理既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实际工作中难以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2002—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确定;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董事会会议频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审计委员会与盈余管理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高彦
要求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管政策的出台,创造了基于关联交易研究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机会。基于此,在研究独立董事独立性对公司异常关联销售和公司价值的影响后发现,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提高有助于抑制异常关联销售的发生。《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颁布以后,异常关联销售的比率降低,且更为"干净"。独立董事独立性对异常关联销售的抑制不仅是政策作用的直接结果,而且确实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龙月娥
新企业会计准则能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是检验新企业会计准则质量的标准。本文通过选取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三年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准则实施后的第一年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但在以后年度出现反转,基本回到新准则实施前的水平;从行业来看,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电子业等受新准则的影响较大。基于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并没有加剧",营业外收入"成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平滑利润或将利润操纵至盈利水平的调节器。
关键词:
新准则实施 盈余管理 实施效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小青 周建
以沪深两市2007~2009年披露R&D支出的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尝试超越传统的输入-输出(I-O)模式,探索董事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董事会信息异质性对企业研发战略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职能背景异质性与R&D支出正相关,董事会教育程度异质性与R&D支出负相关,董事会行业背景异质性对R&D支出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思妍 陈婵
本文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上市公司高管变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盈余管理的方向来看,高管变动上年倾向于调高会计盈余;高管变动当年倾向于调低会计盈余;高管变动下年倾向于调高会计盈余。从盈余管理程度看,与董事长单独变动和总经理单独变动相比,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变动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更高;在总经理单独变动的情况下,变动下年盈余管理程度最高。
关键词:
高管变动 盈余管理 可操纵应计利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周倩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约束影响以及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对成本粘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成本粘性机会主义成因观的研究,而且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抑制作用在成本粘性水平接近最优范围时会逐渐变弱,为理性看待成本粘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周倩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约束影响以及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对成本粘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成本粘性机会主义成因观的研究,而且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抑制作用在成本粘性水平接近最优范围时会逐渐变弱,为理性看待成本粘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冉 母赛花
本文以2013~2017年沪深A股221家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农业企业董事长职业背景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发现有财经类职业背景和政府部门类职业背景的董事长更偏好盈余操纵,而只有农业类职业背景的董事长对盈余管理行为持规避态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提高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说明农业企业进行盈余操纵的行为并不可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捷敏 孔玉生
由证监会的配股政策所诱发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已为人所共知。本文利用财务指标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考察了2001年—2005年上市公司针对配股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配股政策 盈余管理 变现能力 营业利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芳 杨七中
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修正Jones模型估计的操控性应计绝对值作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探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日常工作所在地和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否一致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能抑制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还能约束真实活动盈余操控,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等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星 陈少华
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业绩,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经有307家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2012年的数据,对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采用PSM方法对初始样本配对。结果表明,从长期分析,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从短期分析,市场对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持积极态度,并且激励的强度越大,市场反应越积极。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公司业绩 市场反应 PSM方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增贵
本文为研究董事会治理、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选取2008~2010年沪深两市采掘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构建内部控制指数,从董事会治理和高管薪酬两个方面来考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和高管薪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一定影响。合理的董事会治理结构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效率的必要条件,同时高管薪酬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内部控制有效性 采掘业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研究
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财务困境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商业银行董事会异质性、金融创新与财务绩效——基于沪深两市上市银行10年的证据
董事会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结构、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 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监事会特征的优化能否稳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证据
监事会特征的优化能否稳健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证据
内部控制、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弹性视角下盈余管理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于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