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0)
- 2023(19297)
- 2022(16457)
- 2021(15322)
- 2020(13192)
- 2019(30075)
- 2018(29671)
- 2017(57069)
- 2016(30908)
- 2015(34563)
- 2014(34067)
- 2013(33780)
- 2012(30927)
- 2011(27535)
- 2010(27656)
- 2009(25578)
- 2008(25266)
- 2007(22250)
- 2006(19572)
- 2005(17294)
- 学科
- 济(124021)
- 经济(123870)
- 业(108037)
- 管理(100566)
- 企(95057)
- 企业(95057)
- 方法(58377)
- 数学(48442)
- 数学方法(47860)
- 财(38256)
- 农(37762)
- 业经(35363)
- 中国(32918)
- 制(27318)
- 务(26374)
- 财务(26301)
- 财务管理(26253)
- 农业(25856)
- 企业财务(24915)
- 学(23737)
- 贸(23209)
- 贸易(23197)
- 技术(22880)
- 易(22604)
- 地方(21392)
- 和(21207)
- 理论(21180)
- 银(20809)
- 银行(20742)
- 划(20260)
- 机构
- 学院(441010)
- 大学(439726)
- 管理(177455)
- 济(177334)
- 经济(173729)
- 理学(153392)
- 理学院(151762)
- 管理学(149223)
- 管理学院(148418)
- 研究(142581)
- 中国(109816)
- 京(93377)
- 科学(89230)
- 财(84346)
- 农(77996)
- 所(71719)
- 业大(69103)
- 财经(67487)
- 中心(65338)
- 研究所(65165)
- 江(64342)
- 农业(61579)
- 经(61472)
- 北京(58396)
- 范(54147)
- 师范(53514)
- 经济学(52884)
- 院(51829)
- 州(51588)
- 财经大学(50285)
- 基金
- 项目(299760)
- 科学(235292)
- 基金(218369)
- 研究(214742)
- 家(192307)
- 国家(190501)
- 科学基金(163505)
- 社会(135711)
- 社会科(128684)
- 社会科学(128647)
- 省(117138)
- 基金项目(116101)
- 自然(108413)
- 自然科(105937)
- 自然科学(105904)
- 自然科学基金(104040)
- 划(98686)
- 教育(98293)
- 资助(89810)
- 编号(86644)
- 成果(68750)
- 重点(66812)
- 部(65739)
- 创(63712)
- 发(63410)
- 创新(59061)
- 课题(58819)
- 科研(57906)
- 教育部(56094)
- 国家社会(55873)
- 期刊
- 济(193201)
- 经济(193201)
- 研究(126556)
- 中国(80013)
- 学报(72993)
- 农(71033)
- 管理(68388)
- 财(67041)
- 科学(65642)
- 大学(55186)
- 学学(52534)
- 农业(48771)
- 教育(42274)
- 融(39284)
- 金融(39284)
- 技术(38591)
- 业经(33661)
- 财经(33172)
- 经济研究(30335)
- 经(28441)
- 业(27536)
- 问题(25579)
- 技术经济(22629)
- 科技(21737)
- 版(21414)
- 商业(20574)
- 理论(20519)
- 现代(20491)
- 统计(19416)
- 图书(19407)
共检索到643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辛金国 王琳燕
公司治理中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是解决代理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大部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如何建立或改善激励机制,或者研究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然而公司治理中的治理机制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作用,对公司的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将董事会监督和总经理激励相结合构建模型,回归研究两者结合对企业绩效的综合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董事会监督与总经理激励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董事前三名薪酬与企业绩效并不显著,而董事会会议是显著的;总经理薪酬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艳
本文主要研究在家族企业中董事会组成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董事会规模越大或者独立董事比率越高时,其经营绩效越好;但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其经营绩效越差。同时,将样本分为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后发现,家族企业相比非家族企业的董事会规模越大、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均会显著降低经营绩效。家族企业相比非家族企业的独立董事比率越大,经营绩效也越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海艳
文章以外部董事任期为解释变量,以CEO超额薪酬所代表的董事会监督效率和以企业非效率投资水平所代表的董事会咨询效率为被解释变量,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部董事任期与董事会监督效率负相关,与董事会咨询效率正相关,与企业经营绩效负相关。说明外部董事任期延长有助于董事会咨询效率的改善,但是以董事会监督效率和企业经营绩效的恶化为代价。外部董事监督与咨询彼此不相容且无法替代,其中外部董事监督为主要功能,咨询为辅助功能,只有监督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才能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并改善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霖
本文基于对我国117家中小家族企业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董事会工作方式影响了董事会履行其在家族企业所扮演的职能。一个有效运作的家族企业董事会取决于董事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CEO的关系以及董事会议事规则的制度化程度。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董事会 工作方式 董事会职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勤 陈良华
文章实证研究了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如下结论: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之间不相关;独立董事到会率、董事会会议频率、财务董事比例均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与上市公司地点一致性与盈余管理正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未领取薪酬董事比例、董事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均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了凸显研究结论的价值性,文章还进行了主板上市公司的对比检验,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俭
以在我国中小板上市的507家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IPO抑价的视角考察投资者对家族控制权风险的反应,结果表明:投资者上市首日给予控制权集中度高的公司以更高的价格,家族控制权越高,IPO抑价率越高;当家族通过聘任更多的家族成员担任高管以加强控制权时,投资者在上市首日对公司的估价更高;而对于家族成员涉入高管层较低的公司,投资者并不关注家族控制权风险。可见,当实际控制人家族涉入高管层较深时,我国投资者更倾向于将家族企业控制权视为价值发现的机遇而赋予公司更高的估值。因此,应进一步完善IPO制度,完善相应的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小元 艾博 李永壮
文章对创业板上市企业与中小板上市企业在董事会治理进行比较,从董事会构成、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活动与董事薪酬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两者的差异。结果表明,董事会构成、董事会独立性、董事薪酬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设立的合规性程度有待提升;但创业板企业董事会活动程度显著高于中小板企业董事会活动程度。因此,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企业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都具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另外还需要建立并完善董事会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 创业板 中小企业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乐琦 蒋松桂 蒋峦
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631家企业集团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企业集团中董事会特征与总经理报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国企业集团上市成员中的母公司和子公司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连锁董事比例与总经理报酬之间在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中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2)持股董事比例与总经理报酬之间在子公司中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3)在子公司中薪酬委员会的设置有利于总经理报酬的增加。而企业集团董事会的其它结构特征包括下派董事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内部董事比例以及董事会规模均与总经理报酬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集团中,无论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董事会治理效率都有待改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胜楠 牛建波
本文利用2002~2007年间127家家族上市公司和818家非家族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董事会规模同绩效波动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中董事会规模的增大有利于减少公司财务业绩的波动;这种负相关关系与由于沟通协调问题所导致的大型董事会较少做出极端决策的观点相吻合;董事会规模影响绩效波动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拥有较大规模董事会的公司经营性操控应计的变动较小所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英凯 周静 邹辉
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理论,以2006年在中国A股市场392家家族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家族企业金字塔持股对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家族企业中的金字塔持股等家族控制方式削弱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而股权制衡机制则有益于加强家族企业董事会的独立。
关键词:
法与金融 家族企业 金字塔持股 独立董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游春
文章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5~2007年有关数据为样本,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及高层管理团队(TMT)成员股权激励与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二者的激励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及TMT成员的股权激励与绩效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对TMT的激励效果显著强于对董事会的激励效果,故企业应加大对TMT团队成员的激励,以提高激励效果。研究结果还显示,董事会及TMT股权激励与绩效均存在显著的四次相关关系,同时还求出了对董事会和TMT股权激励的持股比例的拐点。
关键词:
董事会 TMT 股权激励 经营绩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山慧 王宗军 赵欣欣
本文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18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搜集了2007~2009年共三年的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分别从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两个方面衡量公司绩效。再通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发现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即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差。而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结构和董事会执行强度并不影响公司绩效。
关键词:
中小板上市公司 董事会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谢获宝 黄大禹
董事会监督能够对企业发挥显著的治理作用。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的数据集,实证分析董事会监督对企业杠杆行为治理的效果。研究表明,董事会监督对企业去杠杆具有显著的功效。上述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显著成立。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企业属性结构特征异质性进行检验后发现,董事会监督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更加有效。从影响机制来分析,董事会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主业业绩并实现内部财务风险的稳定,最终都将降低企业对杠杆的(过度)需求,从而起到了显著的去杠杆效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关勇军 瞿旻
本文认为,企业组织类型会影响创新投入,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类型,其拥有特质和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本文从代理成本,资源禀赋,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家族企业的特质对研发强度的影响,并以深圳中小板2006—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得出了我国深圳中小板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的研发强度要高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代理成本 研发投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小青 王梦洁 王玉坤
董事会资本、高管激励契约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论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双重视角,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董事会资本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高管薪酬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董事会资本宽度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董事会资本深度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董事会资本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