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4)
2023(12152)
2022(10309)
2021(9405)
2020(8041)
2019(17724)
2018(17259)
2017(33091)
2016(18233)
2015(20247)
2014(19628)
2013(19269)
2012(17808)
2011(15860)
2010(15700)
2009(14790)
2008(15113)
2007(13188)
2006(11610)
2005(10552)
作者
(52400)
(44133)
(43873)
(41647)
(28094)
(21221)
(19738)
(16897)
(16776)
(15594)
(15098)
(14788)
(14086)
(13990)
(13834)
(13475)
(13076)
(12982)
(12857)
(12768)
(11052)
(10745)
(10656)
(10018)
(9891)
(9857)
(9847)
(9511)
(8658)
(8498)
学科
(73835)
经济(73700)
管理(62603)
(60322)
(52009)
企业(52009)
方法(37131)
数学(33557)
数学方法(33374)
(29071)
(20351)
(19972)
财务(19952)
财务管理(19915)
企业财务(19174)
(18256)
中国(17932)
业经(16186)
(14284)
(13719)
贸易(13710)
(13416)
(13346)
(12948)
(12922)
金融(12920)
银行(12908)
体制(12206)
农业(12205)
(12139)
机构
大学(261071)
学院(257293)
(110670)
经济(108721)
管理(100782)
理学(87919)
理学院(87027)
管理学(85813)
管理学院(85351)
研究(84914)
中国(67502)
(57573)
(52985)
科学(49842)
(45658)
财经(45421)
(42576)
(41580)
业大(39463)
中心(39326)
研究所(38192)
(37918)
农业(36044)
经济学(35539)
财经大学(34278)
北京(32682)
经济学院(32328)
(30802)
商学(29556)
商学院(29320)
基金
项目(175349)
科学(139865)
基金(133104)
研究(122040)
(117789)
国家(116879)
科学基金(100886)
社会(82029)
社会科(78057)
社会科学(78038)
基金项目(70898)
自然(66961)
(65802)
自然科(65489)
自然科学(65471)
自然科学基金(64420)
(56854)
教育(56120)
资助(53993)
编号(45266)
(40630)
重点(39998)
(37272)
(36881)
成果(36634)
(35659)
教育部(35346)
国家社会(35253)
创新(35021)
科研(34769)
期刊
(114278)
经济(114278)
研究(75206)
中国(48986)
(48816)
学报(44650)
(39833)
科学(39103)
管理(37458)
大学(34050)
学学(32740)
(28378)
金融(28378)
农业(25921)
财经(23917)
(20220)
经济研究(19318)
教育(18624)
技术(17842)
业经(17101)
问题(15241)
(14654)
财会(13419)
会计(13220)
(13115)
(13067)
理论(11844)
技术经济(11682)
国际(11526)
世界(11337)
共检索到379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棠丽  卢颖  梅元清  李志玲  
本文以2013~2015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会组织特征、行为特征、激励特征三个维度,实证检验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排名前三的董事薪酬总额及董事会持股比例都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不能显著影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则不利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谭燕  施赟  吴静  
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裁量"角度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制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越强,企业制订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越严格:董事会的咨询职能在后续采用定量标准的样本中作用明显:董事会监督职能和咨询职能的改进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修订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梳理了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选择行为背后的逻辑机理,为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管提供实证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文阁  荣华旭  
以2009~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各目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效果以及法律遵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假设并不完全契合。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显著正相关,在各指标间无差异。董事会会议频率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显著。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但与财务报告可靠性、法律法规遵循性却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晓荣  丁棠丽  
本文选取2012~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ICMW)整改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ICMW整改负相关;董事会活跃性、审计委员会规模、公司规模对ICMW整改有激励作用;董事会独立性、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对ICMW整改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施赟  蒋华林  徐玉琳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也是内部控制合理评价的重要环节。文章以2011—2015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为样本,考察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制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定量认定标准制定越严格,上市公司当期内部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多、外部根据重大迹象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少、同时出现企业内外部重大缺陷认定差异的概率越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横峰  
文章旨在剖析董事会成员的性别特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各董事会成员构成对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作用提供证据。基于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1)女性董事比例与控制环境和信息沟通情况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企业违规处罚行为负相关;(2)女性董事比例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适当提高女性董事比例不仅能够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企业信息沟通情况,也能相对减少企业的违规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周倩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约束影响以及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对成本粘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成本粘性机会主义成因观的研究,而且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抑制作用在成本粘性水平接近最优范围时会逐渐变弱,为理性看待成本粘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静  周倩  
以2008—2015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在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约束影响以及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和两职分离对成本粘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成本粘性机会主义成因观的研究,而且揭示了董事会治理的抑制作用在成本粘性水平接近最优范围时会逐渐变弱,为理性看待成本粘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池国华  杨金  邹威  
与已有研究多关注影响内部控制的显性硬因素不同,本文着眼于影响内部控制的隐性软因素,从高管背景特征入手,以2009-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高管的背景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且不同高管的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应当重视发挥软因素的作用,从高管本身入手,为内部控制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对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本研究有助于从更高的层次加深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尚兆燕  扈唤  
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往往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而内控有重大缺陷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会增加。因此,考察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信号传递作用对加强市场监管有重要意义。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独立董事辞职的数据表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与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公司当年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这说明独立董事的主动辞职行为确实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信号;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信号的强弱会因辞职独立董事的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更为强烈的信号,公司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会更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增贵  
本文为研究董事会治理、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选取2008~2010年沪深两市采掘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构建内部控制指数,从董事会治理和高管薪酬两个方面来考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和高管薪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一定影响。合理的董事会治理结构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效率的必要条件,同时高管薪酬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彤  樊后裕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我国企业产权性质与制度背景,从微观层面探讨内部控制对现金流风险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流风险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面临的现金流风险越小;其原因在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还能减少管理层侵占和大股东掏空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此外,产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到内部控制与现金流风险的关系,在同等条件下,与国有企业相比,在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对现金流风险的影响更大。最后,本文就内部控制与现金流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