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8)
2023(9792)
2022(8348)
2021(8023)
2020(6991)
2019(16496)
2018(16037)
2017(30865)
2016(16792)
2015(19440)
2014(19150)
2013(19349)
2012(18253)
2011(16576)
2010(16498)
2009(15541)
2008(15793)
2007(14007)
2006(12071)
2005(11153)
作者
(48496)
(40762)
(40704)
(38968)
(26091)
(19568)
(18670)
(15835)
(15344)
(14201)
(14032)
(13685)
(13139)
(12961)
(12827)
(12733)
(12272)
(11974)
(11926)
(11764)
(10044)
(10040)
(10027)
(9287)
(9250)
(9208)
(9116)
(8796)
(8277)
(8096)
学科
(73125)
经济(73040)
(49239)
管理(48753)
(40670)
企业(40670)
方法(35986)
数学(32543)
数学方法(32346)
(23496)
中国(21346)
(18447)
(17349)
(16098)
财务(16082)
财务管理(16045)
(16017)
贸易(16009)
(15655)
企业财务(15383)
(14492)
业经(13744)
(13689)
银行(13664)
(13094)
(12806)
金融(12804)
(12223)
农业(12065)
地方(11325)
机构
大学(247361)
学院(242462)
(109493)
经济(107560)
管理(91767)
研究(88306)
理学(78726)
理学院(77820)
管理学(76720)
管理学院(76251)
中国(71231)
(52745)
(51970)
科学(51579)
(45498)
财经(41484)
研究所(41302)
(40924)
中心(40126)
(38120)
经济学(35422)
(34751)
业大(34154)
北京(34086)
农业(32358)
经济学院(32158)
(31423)
财经大学(31249)
(30390)
师范(30106)
基金
项目(157628)
科学(124593)
基金(118235)
研究(113376)
(103829)
国家(103062)
科学基金(87316)
社会(73849)
社会科(70121)
社会科学(70103)
基金项目(62281)
(56946)
自然(56107)
自然科(54812)
自然科学(54794)
自然科学基金(53885)
教育(51624)
(49989)
资助(49405)
编号(43873)
(37616)
成果(36744)
重点(36220)
(33476)
教育部(32268)
(32260)
国家社会(31762)
中国(31579)
科研(31162)
创新(30387)
期刊
(115218)
经济(115218)
研究(74366)
中国(46263)
(42604)
学报(38800)
(36189)
科学(35663)
管理(32171)
大学(29156)
学学(27503)
(25780)
金融(25780)
农业(24476)
财经(21425)
教育(19993)
经济研究(19846)
(18391)
技术(18081)
业经(15805)
问题(15719)
(15544)
(15417)
世界(14123)
国际(13987)
技术经济(12178)
会计(11348)
(11324)
理论(11313)
统计(11299)
共检索到365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必武  石金涛  
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2001年为数据来源的窗口期,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改革对高管薪酬水平及薪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薪酬委员会设置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兼任对高管薪酬水平有显著正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与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兼任均显著提高了薪绩敏感性,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对薪绩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公司治理改革可以有效抑制行为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高上市公司高管薪绩敏感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铁肩  陈震  
文章以2011年至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为对象,首先单独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其影响,然后引入董事会结构特征,考察不同董事会独立性和董事会规模环境下内部控制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能显著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并且在董事会独立性较高以及董事会规模较小的公司,内部控制的作用更为显著。文章丰富了高管薪酬激励研究方面的经验证据,以期为公司治理及政府监管提供相关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立龙  郭劲廷  周慧珍  
以沪深上市的956家国有企业为对象,首先单独研究监事会规模和监事会持股比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然后加入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因素,考察在有无两权分离下监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监事会规模扩大将显著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监事会规模每提高一个单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降低0.0509个单位,这种负作用在公用事业和地方国企中更大;监事会持股比例扩大将显著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监事会持股比例每提高一个单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提高1.5106个单位,这种正作用在房地产行业和央企中更大;当实际控制人存在两权分离时,监事会规模负作用将加剧;当不存在两权分离时,监事会持股比例正作用将加强。上述研究为当前国有上市企业监事会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步丹璐  黄旭兰  李华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市2006-2010年间作为买方发生并购行为的362个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并购行为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资产回报率、市场回报率与公司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说明并购前,高管薪酬与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显著正相关,即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度较高。并购所增加的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与高管薪酬在10%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可见,企业并购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与公司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的业绩敏感度。并购规模无论是通过会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检验分析,都显著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说明高管薪酬与并购规模的扩大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分析并购绩效是否会影响高管薪酬变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瑞  马德芳  祁怀锦  
当前上市公司业绩与管理者薪酬之间相关系数偏低,敏感性不强,说明企业的薪酬激励政策并没有给管理层以足够的激励,因此可能存在影响这种关系的第三方因素。文章以2003年~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引入第三方因素对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高管总薪酬、平均薪酬还是高管持股比例均与上市公司会计业绩显著正相关,而这种正向的薪酬—业绩关系,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成长性的提升而减弱,随着企业风险水平和负债水平的提升而增强。而由于市场业绩可能受到更多的非理性因素影响导致其回归结果与会计业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玮  温军  
关键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晓明  尼楚君  
本文选择1 17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7~2009年作为时间窗口,考察董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发现控制董事会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提高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设置薪酬委员会可以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诚  
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之间可能具有一些社会关系,这会带来合谋,将给CEO增加监督压力,提高CEO的薪酬绩效敏感性。笔者通过在古诺竞争中引入科层授权的博弈模型发现:(1)行业竞争较强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董事会可能容忍CEO追逐利润之外的公司规模和收入等目标,CEO的薪酬绩效敏感性并不高,对于国有企业尤为明显;(2)各公司的董事会之间会通过社会关系形成合谋,共同降低行业竞争,并提高CEO薪酬敏感性,出现董事会合谋"压制"CEO的现象,这也是笔者的主要观点。进而,笔者使用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公司董事长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刻画董事会的合谋程度,检验了董事会合谋对CEO薪酬敏感性的影响。实证表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学功  刘伟  
本文选取2010-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水平及其业绩敏感性的非对称效应及其根源,检验了不同业绩状态下公司治理因素对高管薪酬水平及其业绩敏感性的调节效应。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整体上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股权集中和两职分离对高管薪酬水平具有约束作用,而薪酬委员会和独立董事比例对高管薪酬水平具有提升效应;(2)在业绩上升和业绩下降的不同状态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呈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盈利时高度正相关,亏损时则不显著;(3)在不同的业绩状态下,公司治理因素对高管薪酬水平及其业绩敏感性的调节效应亦呈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向阳  李前兵  
本文以679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09年间1946个时间序列的观测值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团队特征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实证结果表明: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而言,高管薪酬与业绩是同向变化的;高管年龄越大,企业经营的惰性越大;高管的教育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公司业绩;两职兼任利于管理层制定高薪酬,但是并没有显著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层股权激励并没有显著提高公司业绩,但有助于管理层利用权力获取高额薪酬;财务杠杆成为拉低高管薪酬的反向力,一定程度上既有助于激励管理层实现组织目标,又能限制管理层利用权力从企业获得高薪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瑞  刘慧  
选取2008—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首先比较了未决诉讼与已决诉讼的风险差异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不同影响,验证了诉讼事项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未决诉讼;然后从未决诉讼的涉诉频率、涉诉总额两个维度,对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未决诉讼的涉诉频率越高、涉诉总额越大,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最后区分公司的产权性质,发现较之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在面临未决诉讼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下降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锐  
薪酬激励并不必然减轻企业代理问题,管理层权力可能弱化公司治理使得薪酬机制成为代理问题的来源。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了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大的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高管的货币薪酬更大,但业绩并没有更好;而且,管理层薪酬与盈利业绩的敏感度更高,与亏损业绩的敏感度更低,部分企业出现薪酬业绩弱相关甚至不相关。本研究为理解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和薪酬激励的现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伟  姚文韬  
本文以企业专利的申请量作为其创新活动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企业创新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创新越多的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有所减弱,但是,这一关系只存在于国有高新技术公司中,在国有非高新技术公司这一关系不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中央控股高新技术公司相比,在地方国有高新技术公司中,公司创新和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有所增强。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外关于企业创新与高管薪酬激励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设计高管人员创新活动的薪酬契约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进辉  
独立董事治理行为的首要机制是声誉激励,然而这一机制的有效性在中国却长期囿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而未得到充分检验。基于此,本文首次根据百度中文搜索引擎数据反映的社会知名度来衡量独立董事个人的社会声誉激励强度,进而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视角检验了独立董事的社会声誉激励效应——也即所谓的明星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同等条件下,聘请了高社会知名度的明星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低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即明星独董显著降低了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而且这一结果主要反映在薪酬政策不受政府管制的民营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相关的文献,特别是揭示了独董不能发挥作用的内在原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汤谢莹  
以2007~200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府干预的视角考察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不同产权配置下的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显著降低了公司高管薪酬对业绩的敏感性;进一步发现,在不同的产权属性和层级状况下,政策性负担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表明,将薪酬与业绩相关联的激励合约其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的公司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将导致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并非是最优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