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0)
- 2023(15937)
- 2022(13903)
- 2021(12982)
- 2020(10985)
- 2019(25342)
- 2018(24784)
- 2017(47792)
- 2016(25776)
- 2015(28941)
- 2014(28466)
- 2013(27908)
- 2012(25264)
- 2011(22423)
- 2010(22089)
- 2009(20128)
- 2008(19768)
- 2007(17054)
- 2006(14844)
- 2005(12702)
- 学科
- 济(100914)
- 经济(100802)
- 管理(86504)
- 业(78196)
- 企(68229)
- 企业(68229)
- 方法(53493)
- 数学(46623)
- 数学方法(46071)
- 财(31052)
- 农(25214)
- 中国(24553)
- 业经(22796)
- 务(21565)
- 财务(21485)
- 财务管理(21436)
- 企业财务(20264)
- 学(19645)
- 制(18802)
- 地方(18173)
- 贸(17444)
- 贸易(17439)
- 理论(17309)
- 易(16891)
- 农业(16737)
- 和(16006)
- 划(15984)
- 技术(15981)
- 环境(15574)
- 银(14896)
- 机构
- 大学(357483)
- 学院(354589)
- 管理(150441)
- 济(140882)
- 经济(137850)
- 理学(130777)
- 理学院(129432)
- 管理学(127216)
- 管理学院(126534)
- 研究(107425)
- 中国(82204)
- 京(74043)
- 财(67368)
- 科学(65573)
- 财经(54528)
- 业大(51498)
- 农(51312)
- 中心(51127)
- 所(50857)
- 江(50178)
- 经(49900)
- 研究所(46378)
- 北京(45845)
- 范(44684)
- 师范(44288)
- 经济学(42771)
- 财经大学(41215)
- 州(40804)
- 农业(40022)
- 商学(39798)
- 基金
- 项目(249956)
- 科学(198318)
- 基金(184352)
- 研究(182244)
- 家(159279)
- 国家(157970)
- 科学基金(138368)
- 社会(116671)
- 社会科(110752)
- 社会科学(110723)
- 基金项目(98158)
- 省(96348)
- 自然(90973)
- 自然科(88917)
- 自然科学(88900)
- 自然科学基金(87298)
- 教育(84851)
- 划(80854)
- 资助(76180)
- 编号(73698)
- 成果(57739)
- 部(55964)
- 重点(54876)
- 创(52072)
- 发(50792)
- 课题(49382)
- 教育部(48942)
- 创新(48519)
- 国家社会(48250)
- 科研(48137)
- 期刊
- 济(145749)
- 经济(145749)
- 研究(99902)
- 中国(62772)
- 管理(56189)
- 财(54294)
- 学报(53760)
- 科学(49604)
- 农(44599)
- 大学(42084)
- 学学(39419)
- 教育(36609)
- 技术(31790)
- 农业(31008)
- 融(29071)
- 金融(29071)
- 财经(26558)
- 业经(23986)
- 经济研究(23086)
- 经(22597)
- 图书(18876)
- 问题(18393)
- 理论(17434)
- 技术经济(17383)
- 业(17297)
- 版(16544)
- 财会(16395)
- 统计(16277)
- 科技(16276)
- 商业(16003)
共检索到502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子礼 罗玄
成本粘性是指当业务量等份额地增减变动时,成本上升的程度比成本下降的程度要大。以2011—2014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性地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分析并检验董事会治理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增强企业的成本粘性程度;董事会治理一方面对成本粘性程度有显著的直接抑制效应,另一方面董事会治理通过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间接地降低了成本粘性程度。
关键词:
成本粘性 管理者过度自信 董事会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章细贞 欧阳姣
从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角度出发,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有关,并且由控股公司而不是上市公司发放董事薪酬能够破坏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抑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控制人类型等公司特征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有显著影响,但管理者个人特征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董事会文化特征 管理者过度自信 公司治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艳林 薛鲁
本文以我国2007-2011年沪深A股454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自由现金流充足和自由现金流不足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对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盈余的过度投资和基于自由现金流缺口的投资不足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当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足时,大规模董事会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加剧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盈余的过度投资;而无论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足与否,独董比例的提高均不能发挥抑制过度自信管理者基于自由现金流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明华 方芳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董事会治理和财务治理对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高质量的董事会治理能显著抑制管理层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独立董事独立性和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财务治理通过有效的财务控制能显著降低管理层向上的应计盈余管理,通过财务激励和财务监督机制能显著降低其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此外,在抑制管理层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面,董事会治理与财务治理存在替代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欧理平 赵芝婷
文章基于董事会治理角度,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索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独立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显著,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能显著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效应。研究结论拓展了过度自信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打破了局限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为制衡和约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操控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新思考方向。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过度自信管理者评价制度、强化独立董事制度以增强其独立性以及完善企业监督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董事会独立性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伟 黎文靖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的年龄、任职时间、两职兼任情况以及工作背景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具体考察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经理的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以及当总经理拥有技术类工作背景时,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弱,总经理越选择较低的负债比率;当总经理同时兼任董事长时,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强,总经理越选择较高的负债比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强可以弱化总经理的过度自信行为,因此总经理过度自信与公司负债比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减弱。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有助于我们从管理者的个人特征方面来理解我国...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资本结构 董事会独立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饶育蕾 王建新
在CEO过度自信的层面上研究CEO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经理人持股比例变化作为衡量CEO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通过建立全样本和CEO过度自信匹配样本两个样本组,在控制公司特征变量和治理结构变量的基础上,用2007年和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两个样本组分别做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CEO过度自信的前提下,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有助于提高公司经营业绩,而在CEO非过度自信时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这说明两职分离能够纠正由于CEO过度自信而导致的非理性决策行为,有利于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不论CEO是否过度自信,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业绩都没有显著影响。针对CEO过度自信衡量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洪斌 秦政强 张同建
董事会治理是上市公司治理的要素之一,目标在于改进董事会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政治性因素对董事会治理存在着挥之不去的影响,是董事会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必须重视的问题。文章基于政治性董事会治理的调查数据,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党性因素越强,公司治理的效果越好,财务绩效就越优良。如果上市公司提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和内部董事的党员人数比重,则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研究结论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兆德 徐晓薇
使用董事会成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和任期四个个人特征构建群体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董事会过度自信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并分析公司治理机制对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决策时容易产生群体过度自信,且该过度自信对公司过度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公司治理因素角度,股权集中度对董事会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股权集中度越高,董事会越可能存在话语权强大的董事,这会增加董事会决策的极化倾向,进而增加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度投资。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抑制董事会过度自信引发的过度投资的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群体过度自信 公司治理 过度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琳 谢永珍
基于董事会行为的中介效应视角,以2009~2011年我国由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民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线性的检验方式,对创业企业异质外部董事通过董事会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能够通过强化董事会行为而增加公司价值,且瞬间间接效应随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提高风险投资董事比例将通过弱化董事会行为而降低公司价值,且瞬间间接效应随风险投资董事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董事会行为在创始人外部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无中介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子怡 聂晓
以我国沪深两市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及其价值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管理者低程度的自信会促使企业持有更多现金并提高现金持有价值,但随着自信程度的提高,现金持有水平会下降且会降低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研究结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自由现金流理论相悖。研究还发现,投资效率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并通过投资不足路径影响现金持有价值。因此,公司现金持有决策应考虑管理者心理特征,提升企业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筝 张陈 王红建
文章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的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都呈负相关关系,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降低企业的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完善能弱化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条件稳健性的影响,但不能弱化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条件稳健性的影响。文章在厘清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两类会计稳健性关系的基础上,探究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完善对两者关系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嵇尚洲 田思婷
中国企业总是倾向于建立某种政治关联,选聘政府官员独立董事就是建立政治关联的一种方式。文章选取2013年截止到2015年底3年期间1320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政治关联减少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发现官员独立董事辞职会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有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
关键词:
官员背景独董 政治关联 企业业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牟伟明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对成本性态研究的深入,发现业务量上升时费用上升额与业务量下降时的费用下降额呈非对称性变化这一费用粘性现象。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董事会构成、程序、结构三个治理机制层面揭示董事会治理对费用粘性的影响机理并由此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选取2012年前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制造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2012—2016年财务数据为依据,运用安德森(Anderson)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费用粘性,通过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控制董事会会议次数、完善"四委"设置三方面的董事会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费用粘性。
关键词:
制造业 费用粘性 董事会治理 ABJ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夙 吴俊杰
将关注视角从客体因素转向主体行为因素,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的投资和融资风险,并分析董事会结构的调节效应是本研究的关键点。以2008-2012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情境变量后,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显著增加公司投融资风险,而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却能降低公司投融资风险。特别地,董事会独立性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投资和融资风险均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董事会规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融资风险存在负向调节,但对投资风险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董事会结构 投融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研发投入、董事会治理与企业业绩——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媒体监督、董事会治理与保险公司代理成本——基于我国股份制保险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检验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上市公司绩效——基于代理成本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董事会治理、产权性质与代理成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基于2006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实证检验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
治理主体干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路径——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间接效应检验
董事会隐性层级、公司投资行为及效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CEO过度自信与公司价值——基于CEO权力和董事会治理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