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0)
2023(7516)
2022(6223)
2021(5506)
2020(4716)
2019(10566)
2018(10166)
2017(19796)
2016(10616)
2015(11957)
2014(11699)
2013(11485)
2012(10336)
2011(9329)
2010(9364)
2009(9126)
2008(9468)
2007(8547)
2006(7609)
2005(7284)
作者
(29000)
(24563)
(24177)
(23247)
(15626)
(11516)
(10985)
(9147)
(9144)
(8789)
(8267)
(8065)
(7950)
(7756)
(7744)
(7292)
(7197)
(7149)
(7040)
(7006)
(5919)
(5835)
(5754)
(5579)
(5493)
(5417)
(5370)
(5247)
(4788)
(4588)
学科
管理(46722)
(44257)
(42851)
经济(42747)
(41652)
企业(41652)
(22431)
方法(18635)
(16604)
财务(16587)
财务管理(16563)
企业财务(15950)
(15915)
数学(15882)
数学方法(15785)
(11880)
业经(11140)
中国(10495)
体制(10431)
(9117)
(8249)
银行(8243)
(7869)
(7685)
(7660)
金融(7658)
技术(7438)
环境(7063)
(6625)
贸易(6620)
机构
大学(155294)
学院(154286)
(67938)
经济(66686)
管理(61848)
理学(53461)
理学院(52991)
管理学(52438)
管理学院(52137)
研究(46816)
(39023)
中国(38322)
(30907)
财经(30117)
(27345)
科学(24185)
(23412)
财经大学(22624)
(22242)
经济学(22036)
中心(21348)
经济学院(19831)
研究所(19333)
商学(19298)
北京(19246)
商学院(19132)
(18752)
业大(18311)
(17834)
(17011)
基金
项目(98666)
科学(80163)
基金(75559)
研究(73667)
(64189)
国家(63684)
科学基金(56850)
社会(50846)
社会科(48364)
社会科学(48356)
基金项目(39966)
(36986)
自然(35705)
自然科(34904)
自然科学(34896)
教育(34365)
自然科学基金(34336)
(30873)
资助(30148)
编号(28179)
(25697)
(23708)
成果(23479)
重点(22058)
国家社会(21804)
教育部(21426)
(21265)
人文(20915)
(20024)
创新(19889)
期刊
(75965)
经济(75965)
研究(49275)
(35986)
中国(31071)
管理(25995)
学报(20438)
科学(19302)
(17556)
金融(17556)
(16867)
大学(16798)
财经(16471)
学学(15950)
(13937)
教育(13304)
经济研究(12397)
技术(11651)
业经(11344)
财会(10741)
农业(10693)
会计(10604)
问题(9549)
(8119)
通讯(7247)
会通(7233)
理论(7222)
国际(7091)
技术经济(7045)
现代(6974)
共检索到236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玲芳  朱晓明  
本文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截至2003年底的数据,考查了董事会治理机制与所有权、控制权之间的交互影响,及董事会组成的不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中控股股东所占比例是公司治理水平的一个表征,当董事会大部分席位由控股家族控制时,公司治理环境较差,以"侵占效应"为主,导致公司价值降低。本文最后还提出改善董事会治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武立东  张云  何力武  
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02-2004年的面板数据,针对民营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集团治理现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集团治理的各因素对终极控制人行为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在集团治理条件下,随着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偏离程度的增加,终极控制人采取具有侵占效应的行为的激励越强。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对这一影响起到调节作用,其中,股权结构中的内部股东集团比例增加会强化侵占效应的激励;董事会结构中外部董事比例的增加会抑制终极控制人的侵占效应行为。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在对民营上市公司集团治理结构加强监管的同时,正确认识外部董事的作用、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并完善内部机制能够取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立东  
文章以2006年深、沪两市的23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监督对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与高管报酬正相关,董事会监督的调节作用会强化二者正相关关系,但大股东控制的调节作用会扭曲二者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表明,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报酬决定中存在"赎买效应"和"任职激励效应",加强对大股东控制的监管,推进董事会独立性的建设,对于提升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晓梅  祝婧然  周倩倩  
本文以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中股权质押行为占比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为研究样本,从房地产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角度出发,对最终控制人股权质押行为产生的弱化激励效应和强化侵占效应进行初步验证,再以嵌套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房地产行业中最终控制人的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侵占效应明显,当质押比例较高时,这种对公司价值的侵占也会随之强化。而在私人控股的企业中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侵占效应比国有控股企业更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希泉  申俊龙  
文章从公司内部治理论出发,在公司规模和董事会规模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对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基于2004-2013年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库,对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成长性进行了门槛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成长性会因为公司规模差异而呈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表现为当企业规模较小时,两者关系负相关,而当企业规模较大时,二者负相关的程度有所减弱。同理,在董事会规模存在差异时,董事会治理与企业成长性也会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修正了原来基于西方成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旭阳  
本文认为,政治关联通过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而促进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家族化:政治关联带来的货币和非货币形式收益增加了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规模,同时政治关联降低了资本市场和监管部门对控股股东通过隧道效应实现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监督和惩罚;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家有激励通过家族成员介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来体现其控制权进而实现政治关联带来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而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支持上述论断: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联度与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家族介入程度正相关,实际控制人政治关联度越高,公司董事会中家族成员的数量越多、比例越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文阁  荣华旭  
以2009~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各目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效果以及法律遵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假设并不完全契合。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显著正相关,在各指标间无差异。董事会会议频率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显著。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但与财务报告可靠性、法律法规遵循性却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景胜  赵玉梅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3年854家面板数据为样本,围绕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特征—董事会行为—内部控制失效的逻辑思路,实证分析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失效的影响机理。首先提出董事会特征(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持股、董事薪酬及专业委员会齐全程度)与董事会行为(董事会议事行为强度和董事会信息披露强度)、董事会行为与内部控制失效以及董事会特征通过行为对内部控制失效影响的研究假设,接着构建相关理论模型,最后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董事会特征通过董事会行为对内部控制失效的影响具有中介效应,且是一种非线性的中介效应的结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兰  何安亿  李志军  
中国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且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比例较低,其公司治理效应有待检验。以中国2011~2012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所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两职合一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于两职合一的企业而言,内控缺陷披露为上市公司改进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了激励,提高了公司次年的两职人员变更率,但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两职人员分离的治理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蒲自立  刘芍佳  
本文针对公司控制中存在的不同的董事会领导结构,分析了董事会领导结构的不同形式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鉴于传统的绩效指标体系的缺陷,采用了EVA评价体系来分析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以控制权比例和EVA为指标的数据库,实证分析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状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探讨了公司绩效的决定因素,得出了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的结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颖  钟田丽  张天宇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采用层次回归法,既分别从连锁董事网络关系的各基本特征,又从总体上构建董事网络基本特征综合指数,实证检验了连锁董事网络关系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与融资结构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中小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与负债融资正相关;连锁董事网络的地域趋同性特征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与融资结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对二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总体上,董事网络基本特征综合指数对二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企业外部治理和监督机制,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力  潘青  
本文以职业经理人出任总经理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非执行董事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对管理人员在职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经验证据表明,管理人员的在职消费与公司董事会构成中的非执行董事比例和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在职消费对公司业绩具有负面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斌  闫丽荣  郜亮亮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人们普遍关心董事会特征是如何影响公司 绩效的。本文利用民营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最新数据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三年来 董事会建设渐趋规范,而公司绩效却逐年下滑;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完全合一与公司绩效 显著负相关,本文支持两职分离设置。本项研究没有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长持股及独立 董事比例对公司有正面的作用。本文认为,这个结果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营公司的 强控股股东弱董事会的特点。在加强董事会建设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影响民营公 司绩效的其他更为复杂的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敏  金贞姬  
本文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性关系,公司特征与活动盈余管理也存在着显著性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德友  
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人们普遍关心董事会的特征是如何影响公司绩效。文章选取了沪深两市11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董事会可以量化的三大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的激励特征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结构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显著、行为特征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文章认为这个结果很可能是民营上市公司中负有受托责任义务的董事更需要激励机制的作用让其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以缓解代理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