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8)
- 2023(7556)
- 2022(6236)
- 2021(5654)
- 2020(4765)
- 2019(10353)
- 2018(9982)
- 2017(18222)
- 2016(9843)
- 2015(10650)
- 2014(10012)
- 2013(9587)
- 2012(8592)
- 2011(7524)
- 2010(7419)
- 2009(6735)
- 2008(6803)
- 2007(5780)
- 2006(4932)
- 2005(4190)
- 学科
- 济(35107)
- 经济(35044)
- 业(29900)
- 管理(28649)
- 企(24139)
- 企业(24139)
- 方法(15855)
- 数学(14137)
- 数学方法(14027)
- 财(11786)
- 农(10916)
- 中国(10122)
- 学(9387)
- 贸(8531)
- 贸易(8528)
- 易(8317)
- 业经(8077)
- 务(7797)
- 财务(7795)
- 财务管理(7783)
- 农业(7365)
- 制(7128)
- 企业财务(7093)
- 技术(6174)
- 环境(5927)
- 银(5491)
- 银行(5454)
- 融(5325)
- 金融(5322)
- 划(5284)
- 机构
- 大学(136802)
- 学院(134758)
- 济(55174)
- 经济(54244)
- 管理(51836)
- 研究(48858)
- 理学(45947)
- 理学院(45387)
- 管理学(44598)
- 管理学院(44378)
- 中国(35949)
- 科学(32461)
- 农(31079)
- 京(28131)
- 业大(25480)
- 所(25412)
- 农业(24830)
- 财(24801)
- 研究所(23758)
- 中心(22259)
- 财经(20259)
- 江(19048)
- 经(18716)
- 院(17661)
- 北京(17147)
- 经济学(16989)
- 农业大学(16761)
- 范(16531)
- 师范(16209)
- 经济学院(15532)
- 基金
- 项目(100846)
- 科学(79400)
- 基金(76130)
- 家(71325)
- 国家(70336)
- 研究(65459)
- 科学基金(58783)
- 社会(43750)
- 社会科(41576)
- 社会科学(41563)
- 基金项目(41217)
- 自然(40770)
- 自然科(39878)
- 自然科学(39862)
- 自然科学基金(39201)
- 省(38106)
- 划(33579)
- 资助(29352)
- 教育(29075)
- 编号(23481)
- 重点(23385)
- 部(22026)
- 创(21399)
- 计划(21055)
- 发(20950)
- 科研(20527)
- 创新(20062)
- 国家社会(19181)
- 业(19129)
- 教育部(18319)
共检索到190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毕艳杰
本文以沪深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了董事会家族特征对代理成本影响的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族成员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代理成本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家族公司的家族董事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家族公司 董事会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柯大钢 毕艳杰
本文以2004年度沪、深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了董事会特征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族成员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董事会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三次曲线关系,家族董事、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董事会 家族公司 公司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龙红珍
文章以2004年-200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董事会特征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且在10人组成的董事会中代理成本最小;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能够显著降低代理成本;董事会成员持股反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 代理成本 监督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明 管志明
公司治理从广义而言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其中外部治理中的市场机制对公司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司因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是公司治理的一大顽症,通过建立产品市场、管理市场和资本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对公司经营管理者(董事)产生激励与限制,将有利于纾解代理成本,同时竞争机制若要充分实现其作用,需要公司董事会的重新建构和调整。
关键词:
市场机制 代理成本 董事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霖
本文基于对我国117家中小家族企业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董事会工作方式影响了董事会履行其在家族企业所扮演的职能。一个有效运作的家族企业董事会取决于董事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CEO的关系以及董事会议事规则的制度化程度。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董事会 工作方式 董事会职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长江 杨昱琪 兰凯
公司ESG绩效的提升需外部监管和内部驱动的合力。独立董事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安排,能够通过协调代理问题影响ESG绩效。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代理成本与ESG绩效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的提升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大;第一类代理成本在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ESG绩效的提升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第二类代理成本则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均未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铁云 翁波意
本文以2004年以前上市的40家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其2006年至2010年的公司治理数据及财务数据,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家族上市公司中家族持股比例、家族成员董事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独立董事薪酬与企业价值呈负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硕博及以上董事比例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家族上市公司 董事会治理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艳
本文主要研究在家族企业中董事会组成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董事会规模越大或者独立董事比率越高时,其经营绩效越好;但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其经营绩效越差。同时,将样本分为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后发现,家族企业相比非家族企业的董事会规模越大、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均会显著降低经营绩效。家族企业相比非家族企业的独立董事比率越大,经营绩效也越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旭阳
本文认为,政治关联通过影响控制权私人收益而促进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家族化:政治关联带来的货币和非货币形式收益增加了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规模,同时政治关联降低了资本市场和监管部门对控股股东通过隧道效应实现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监督和惩罚;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家有激励通过家族成员介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来体现其控制权进而实现政治关联带来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而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支持上述论断: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政治关联度与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家族介入程度正相关,实际控制人政治关联度越高,公司董事会中家族成员的数量越多、比例越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相君 王毓堃
我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同样存在代理问题,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的中心环节。独立董事由于具有独立性,不受经营者的控制,能够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公司内部治理及公司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国创业板民营控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特征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代理成本越低;独立董事海外背景、薪酬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显著;独立董事学历与代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民营控股 创业板 独立董事特征 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相君 王毓堃
我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同样存在代理问题,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的中心环节。独立董事由于具有独立性,不受经营者的控制,能够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公司内部治理及公司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我国创业板民营控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特征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代理成本越低;独立董事海外背景、薪酬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显著;独立董事学历与代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民营控股 创业板 独立董事特征 代理成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明华 谭玥宁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的作用与效果,以及产权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水平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高水平的董事会治理能有效抑制管理层的利益侵占行为,其中,合理的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对代理成本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非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更为有效。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代理成本与董事会治理关系并不明确,完善董事会结构的投入反而增加了代理成本。本文解释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代理成本抑制作用的原因,并对发挥董事会治理作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运行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治理 产权性质 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瑶 朱和平
文章利用我国江浙民营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数据,检验了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特征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股东之间的制衡、董事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利于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董事会规模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负相关;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不相关。
关键词:
控股股东代理成本 股权结构 董事会特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运森
以往,独立董事治理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过于关注独立董事的属性特征,使得结论互相矛盾。更有甚者,认为独立董事只是"花瓶"。本文则从独立董事所处董事网络的位置特征出发,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衡量了独立董事在整个董事网络中位置的差别及其对降低代理成本和提高代理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管理层—股东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及大股东—中小股东的第二类代理问题都越低,但公司的产权背景会削弱这种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地,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公司资产运营越有效率,即代理效率也越高。结论表明,不同董事网络背景的独立董事治理行为是有差异的,这为"独立董事作用之谜"的解决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庆生 陈信元
文章采用相对管理费用作为权益代理成本的代理变量,以1999~2002年上市公司为对象,检验了两种核心的内部治理机制———大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经营者代理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独立性在国家控股公司与非国家控股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公司权益代理成本几乎没有影响;相反,终极控股权性质对权益代理成本产生了显著影响,即无论是否考虑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国家控股公司的代理成本显著高于非国家控股公司;并且,在国家控股公司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权益代理成本越高。此外,文章还发现,国家控股方式影响了公司权益代理成本,国资部门控股公司代理成本显著高于其他的国家控股公司。
关键词:
终极控股权 董事会独立性 权益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