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9)
- 2023(14180)
- 2022(11711)
- 2021(10793)
- 2020(9254)
- 2019(20472)
- 2018(20109)
- 2017(38668)
- 2016(20585)
- 2015(22927)
- 2014(22227)
- 2013(21737)
- 2012(19685)
- 2011(17352)
- 2010(18052)
- 2009(17571)
- 2008(17153)
- 2007(15752)
- 2006(13999)
- 2005(13173)
- 学科
- 业(94261)
- 企(87842)
- 企业(87842)
- 济(84063)
- 经济(83926)
- 管理(82524)
- 方法(33927)
- 财(33893)
- 业经(31388)
- 融(28092)
- 金融(28090)
- 农(27093)
- 制(26708)
- 中国(26490)
- 银(26296)
- 银行(26284)
- 务(25591)
- 财务(25559)
- 财务管理(25531)
- 行(25399)
- 数学(25252)
- 数学方法(25093)
- 企业财务(24367)
- 技术(20873)
- 体(19735)
- 农业(19659)
- 理论(18310)
- 体制(16876)
- 策(16464)
- 划(16093)
- 机构
- 学院(287018)
- 大学(279727)
- 济(124578)
- 经济(122189)
- 管理(118557)
- 理学(100694)
- 理学院(99842)
- 管理学(98746)
- 管理学院(98196)
- 研究(85998)
- 中国(77884)
- 财(65670)
- 京(57258)
- 财经(50411)
- 经(45676)
- 江(45395)
- 科学(44979)
- 中心(41954)
- 农(41877)
- 所(40862)
- 经济学(37700)
- 财经大学(37251)
- 州(36122)
- 北京(35933)
- 业大(35649)
- 研究所(35505)
- 商学(35019)
- 商学院(34704)
- 经济学院(33814)
- 农业(32055)
- 基金
- 项目(177306)
- 科学(143468)
- 研究(137210)
- 基金(130642)
- 家(109845)
- 国家(108785)
- 科学基金(97648)
- 社会(90180)
- 社会科(85655)
- 社会科学(85639)
- 省(71051)
- 基金项目(69187)
- 教育(63158)
- 自然(60530)
- 自然科(59251)
- 自然科学(59239)
- 自然科学基金(58341)
- 划(56873)
- 编号(55615)
- 资助(51976)
- 成果(44870)
- 创(43801)
- 制(41087)
- 部(40106)
- 创新(39903)
- 重点(39113)
- 业(38998)
- 课题(38030)
- 发(37524)
- 国家社会(37328)
- 期刊
- 济(145663)
- 经济(145663)
- 研究(90138)
- 中国(64676)
- 财(57911)
- 管理(52655)
- 融(45006)
- 金融(45006)
- 农(40703)
- 科学(34445)
- 学报(32659)
- 教育(29939)
- 技术(27805)
- 大学(27411)
- 财经(26680)
- 农业(26647)
- 学学(25957)
- 业经(25531)
- 经(22907)
- 经济研究(22131)
- 问题(17915)
- 财会(17055)
- 业(16654)
- 技术经济(16419)
- 会计(15667)
- 现代(14748)
- 贸(13928)
- 商业(13826)
- 理论(13475)
- 世界(13433)
共检索到45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煜
文章以2013—2020年创业板实体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解释企业创新行为,检验股权再融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探究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策略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再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负相关;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与企业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显著增强股权再融资策略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正相关程度,并削弱再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钟高 张天宇
围绕战略实现这一内部控制目标的原始禀赋,基于挖掘式与探索式两种创新战略的替代效应,实证考察以下两个问题:(1)董事会行为是否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选择?(2)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对董事会行为和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董事会行为表现越积极,企业越倾向于选择挖掘式创新战略,而且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董事会行为对挖掘式创新战略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企业注重追求规模经济和当下生产效率,整体创新能力仍然不高,对于风险较大的探索式创新战略持谨慎态度。
关键词:
董事会行为 创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军 尹开国 吴水兰
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偏好,一方面是制度使然,另一方面与上市公司控制制度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规范。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严若森 朱婉晨
本文基于信息决策理论与社会角色理论,以2007~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就女性董事这一董事会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董事会权力集中度这一组织特征变量对此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女性董事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亦即,随着董事会中女性董事的数量或比例的增加,企业创新投入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2)董事会权力集中度能够调节女性董事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关系。本文建议,企业在聘请女性董事时,既要考虑女性董事的数量或比例的临界阈值,亦要结合企业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尚需正视董事会集权程度的实际情形,并考虑对企业创新投入的现实需求或潜在预期,以尽可能实现女性董事对董事会治理优化与企业创新的双重改善与促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斌 迟健心 季侃
董事会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领导核心,然而董事会成员通常不能依照内部控制的专业性予以任职,亦非内部控制日常工作实施主体,却为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成效承担主责。本研究基于以上矛盾,聚焦于董事会(全体成员)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是否实现领导能力与责任主体工作成效的关联,提出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的概念和计量方法,检验其对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成效,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审计、第三方指数等经济后果的影响及优化途径。研究发现:(1)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愈强,则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愈可能“有效”、内部控制审计结论愈可能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第三方评分指数愈高。(2)为缺乏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的董事会,寻找两类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成效的优化途径,即:提高具有内部控制专业性的独立董事比率(“内部咨询”),或聘请更具专业性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外部咨询”)。(3)进一步研究发现:①内部控制意愿(动机)在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与内部控制构建成效之间发挥调节效应。②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的动态变动,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评分数值;③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愈强,企业绩效评价愈好,企业价值愈高。本研究为董事会领导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有益经验证据和优化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 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控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维安 李建标
交易创造整个地外推了效用曲线 ,由于交易时滞、信息不对称和内生性交易费用给交易带来了障碍。企业信用这种安排可以以信号、抵押、担保的方式部分地消除这种障碍。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受其治理状况的约束 ,本文从406家调查样本中选取了249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 ,对其企业信用与股权和董事会的治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尽可能地为中国上市公司企业信用建设提供一些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关键词:
企业信用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云鹤 吴文锋 胡悦
作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制度创新,双层股权结构既能够激励高管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从而促进企业创新,也会降低对高管代理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从而抑制企业创新,这使得引入双层股权结构时需要考虑配套机制的协同作用。本文以在美国、英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为样本,考察科技董事作为一种配套机制,能否协同双层股权结构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科技董事能够发挥协同治理功能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科技董事的协同治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强化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和弱化代理问题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来实现。另外,在创始人控制或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科技董事的协同治理功能更突出;而且相对于内部科技董事,外部科技董事的作用更显著。本文结论表明,引入科技董事进行董事会配置,能够协同双层股权结构发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因此,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在对待双层股权制度时需要重视科技董事等配套机制的协同治理安排,从而推动双层股权治理制度不断完善,提升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实效。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双层股权 科技董事 公司治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莉莉 廖静雯 陈镕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董事、监事及高管团队对企业创新战略的方向、组织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他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变得必要和迫切。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分析企业技术董事比例和股权激励(分为高管股权激励和核心员工股权激励两个维度)对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技术董事的比例越大,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高;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授予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越大;然而,高管股权激励授予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并无显著联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东
风险规避能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之一,股权结构及董事会特征是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规避行为的重要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不良贷款率之间负相关,无论第一大股东股权份额还是前五大股东股权份额的升高都会导致不良贷款率下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制度对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监控水平的有效性仍不够明显。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董事会特征 商业银行 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逯东 黄丹 杨丹
基于当前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深入考察了非实际控制人的董事会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非实际控制人具有董事会权力时,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做得更少但做得更好",即发起并购的可能性较低但所选项目的并购绩效较高,呈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当非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或者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时,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的治理效应会更加显著;并且,具有董事会权力的非实际控制人主要是通过减少无效并购(源头控制)和提高并购整合能力(过程控制)这两条路径来为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的;另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正式推出放大了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在属于战略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的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并购视角拓展了有关非实际控制人治理效应的研究领域,为市场化力量能否有效制衡政府股东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解答,还为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修德 栗辉杨 马文聪 吴小满
基于失败容忍这一全新理论视角,本文将高管薪酬存在黏性与否视为董事会是否容忍高管团队经营决策出现失败的标志性事件,采用总经理薪酬黏性、薪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管薪酬黏性两个指标对董事会失败容忍程度进行高管个体和高管团队两个维度的测度。在此基础上,以2008—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和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实证检验董事会失败容忍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运用最新的interflex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究上述影响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技术类型和市场化程度下的异质性情况。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董事会失败容忍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提高董事会失败容忍程度有利于激励企业高管进行更多研发创新投资;(2)相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董事会失败容忍对非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3)企业所在地省份的市场化程度越低,董事会失败容忍的创新激励效应会越强。本文研究发现为Manso(2011)等文献提出的失败容忍理论增添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经验证据,对转型期中国企业基于创新激励考量设计高管容错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贵珍
以2011年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开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较强正相关;董事会成员持股和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性较小。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谭庆美 何娟 马娇
以中小企业板2004~2009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小上市企业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小上市企业的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内生性特征不显著。董事会规模对Tobin’Q具有负向影响,对总资产收益率无显著影响。CEO双重性对Tobin’Q和总资产收益率分别具有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对总资产收益率具有负向影响,对Tobin’Q无显著影响,表明独立董事在中小上市企业中并未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Tobin’Q和股权集中度之间呈现显著的倒W形关系,但总资产收益率和股权集中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Tobin’Q和总资产收益率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均呈现显著的N形关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董事会结构 股权结构 企业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青 贾岩冰 陈阳阳
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因素。国有企业作为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主力,其自主创新仍然面临着一些体制障碍。以2013-2017年沪深A股进行"混改"的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析了董事会配置对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股权多样性越丰富、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创新绩效越好,股权集中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差;董事会中行政型董事比例弱化了股权多样性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强化了股权集中度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董事会中经济型董事比例强化了股权多样性和股权制衡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董事会配置 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