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
- 2023(1477)
- 2022(1146)
- 2021(1098)
- 2020(982)
- 2019(2278)
- 2018(2124)
- 2017(4127)
- 2016(2172)
- 2015(2546)
- 2014(2351)
- 2013(2440)
- 2012(2267)
- 2011(1975)
- 2010(1993)
- 2009(1888)
- 2008(2028)
- 2007(1781)
- 2006(1709)
- 2005(1661)
- 学科
- 管理(10847)
- 济(10330)
- 经济(10314)
- 业(10212)
- 企(9218)
- 企业(9218)
- 财(6373)
- 方法(5060)
- 人事(4711)
- 人事管理(4710)
- 数学(4563)
- 数学方法(4545)
- 务(3796)
- 财务(3796)
- 财务管理(3794)
- 企业财务(3737)
- 中国(3596)
- 制(3109)
- 收入(2770)
- 体(2395)
- 农(2271)
- 融(2198)
- 金融(2198)
- 国民(2189)
- 体制(2152)
- 业经(2111)
- 国民收入(2077)
- 富(2049)
- 财富(2049)
- 策(1956)
- 机构
- 大学(32495)
- 学院(31439)
- 济(15741)
- 经济(15513)
- 管理(13678)
- 理学(11908)
- 理学院(11823)
- 管理学(11714)
- 管理学院(11649)
- 研究(8994)
- 财(8630)
- 中国(8043)
- 财经(6852)
- 京(6363)
- 经(6336)
- 经济学(5511)
- 财经大学(5305)
- 经济学院(4923)
- 商学(4712)
- 商学院(4681)
- 江(4186)
- 所(4043)
- 北京(4032)
- 科学(3901)
- 中心(3860)
- 研究所(3531)
- 经济管理(3488)
- 融(3465)
- 金融(3415)
- 范(3386)
共检索到49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改英
文章采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董事会人力资本主要发挥高管激励作用,提高了高管和普通员工间的薪酬差距。为了验证董事会人力资本的激励效应,基于中介模型检验发现,董事会人力资本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进而提高了高管和普通员工间的薪酬差距。同时,在更加注重公平的国有企业,会对高管薪酬进行一定的调节,进而削弱了董事会人力资本对薪酬差距的正向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灿宇 李烜博 梁上坤
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激励效率与企业价值,还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断裂带是Lau and Murnighan(1998)提出的假想的分割线概念,即可以将团队划分为多个小团体。以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从董事会断裂带这一视角探索董事会中小团体的差异性对于薪酬差距的影响和后果。本文研究发现:(1)董事会断裂带的存在加剧了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2)分解董事会断裂带的类型后,由深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对于薪酬差距的影响高于由表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3)区分行业竞争的程度后,公司所在行业的激烈竞争有助于缓解董事会断裂带造成的薪酬差距扩大;(4)从经济后果来看,董事会断裂带造成的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薪酬差距形成的机制及其后果,同时对于完善我国董事会的监督机制也有一定的现实启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爱明 张铃芳
本文以2013年至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薪酬粘性问题,以及企业业绩、董事会特征对薪酬粘性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薪酬粘性问题,即薪酬在业绩上升时的边际增加量大于业绩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且高管薪酬粘性与员工薪酬粘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企业业绩与高管-员工薪酬粘性差距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的薪酬粘性差距区间内是不断加强的;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企业业绩对薪酬粘性差距有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两职分离和独董所占比例对企业业绩与高管-员工薪酬粘性差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亚男
董事会断裂带是董事会内部的重要特征,本文从董事会断裂带监督视角出发,选取201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董事会断裂带可以降低高管薪酬差距。这说明董事会断裂带能够发挥监督作用,抑制高管过度获取超额薪酬。考察外部治理环境发现,更高的媒体关注程度强化了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抑制作用。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外部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发现市场化进程更高时,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皖苏 陶涌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平均年龄、董事会财务与法律专业水平、董事会平均受教育程度这三个方面来评价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人力资本。运用2011~2013年我国230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企业董事会人力资本及薪酬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财务与法律专业水平、董事会平均受教育程度、董事会平均薪酬对财务舞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没有发现董事会平均年龄与财务舞弊有显著相关性。整体上来看,董事会人力资本水平及薪酬的提高能有效降低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概率,本文结论为认识和防治财务舞弊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关键词:
董事会 人力资本 薪酬 财务舞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熙 宋铁波 陈伟宏
高管团队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鲜见实证研究探讨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本研究剖析了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董事会监督能力与企业研发投入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本研究发现:第一,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越大,企业研发投入越少;第二,纳入董事会监督能力的情境作用后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流动率与两职分离将弱化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此外,拓展分析后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将进一步传导至企业绩效,最终导致低水平的企业绩效。本研究拓展了文献对相对薪酬与企业研发决策两者关系的认识,对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沛勣
本文研究了高管薪酬和董事会治理对分类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薪酬会诱使高管向上转移利得,股权激励和缺乏区分度的薪酬制度会诱使高管同时向下转移费用和向上转移利得;而勤勉、独立和两职分离的董事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并抑制这两种不同方式的分类转移;但董事会对分类转移的抑制程度小于高管薪酬对分类转移的诱发程度。进一步地,良好的市场、法制和媒体监督环境能够有效缓解高管薪酬对分类转移的诱发作用,而董事会能够有效弥补法制建设和媒体监督不足导致的分类转移治理缺陷,并在较高质量的审计环境下对分类转移发挥更强的抑制作用。本文首次结合制度背景和媒体监督研究了公司核心治理机制对不同分类转移方式的影响和原因,并创新性地对向上转移利得的程度进行了衡量,为监管部门及公司治理机制、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世刚 蒋煦涵 蒋尧明
本文以2004—2015年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内部薪酬差距对异议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独立董事的内部薪酬差距显著提高了异议意见的概率和数量,而企业的内部控制显著降低了内部薪酬差距与异议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公司的诉讼风险正向调节了独立董事薪酬差距与异议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进一步研究表明,独立董事薪酬差距与异议行为在薪酬差距呈梯次分布和最低薪酬多的组内显著正相关,在行业薪酬差距低的组内显著正相关;通过规模、声誉分组检验发现,在资产规模较大、独立董事声誉高的组内,内部薪酬差距越大,但出具异议意见的概率和数量更低。上述结论表明内部薪酬差距有利于独立董事更好地发挥履职作用,但过高的独立董事薪酬差距抑制了薪酬差距对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促进作用。这对既要发挥独立董事薪酬差距的激励作用,又要防止独立董事内部薪酬差距过大,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独立董事内部薪酬差距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的支持,也为独立董事薪酬契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佳俊 陈佳敏
CEO薪酬设计与权力制衡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文章基于管理权力理论,实证分析董事长—CEO年龄差异对CEO薪酬激励的影响。结果表明:CEO权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薪酬设计,缩小董事长与CEO薪酬差距;董事长与CEO的年龄差值、差值的平方以及代际差异与薪酬差距显著正相关,即认知冲突对CEO薪酬激励起到一定约束作用;董事长年龄越大意味着更多的经验和更大的权威,对CEO权力的约束会更有效。用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与CEO年龄的差异验证了假设。因此,合理的年龄差异和良好的沟通机制对完善董事会显性和隐性监督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年龄差异 薪酬差距 CEO权力 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长征 刘安冉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年报文本语调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薪酬差距越大,年报语调乐观程度越高,但二者关系在女性董事参与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无显著相关性。机制检验发现,高管团队薪酬差距通过公司业绩作用于年报文本语调。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是年报异常积极语调重要影响因素。此外,股权激励及分析师关注能够约束高管团队实施语调管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柏 郭书妍
董事会的组织建设一直是公司治理的研究重点。基于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已有研究针对董事会人力资本及其异质性与公司绩效间的主效应进行大量探讨。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依据中国国情和上市公司具体情况,选择学历水平和海外经历作为董事会人力资本考察指标,探讨董事会人力资本均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并进一步研究董事会成员海外经历对董事会成员学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将2009年至2015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纳入研究范围,筛选出1 386家数据完整的公司,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运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柏 郭书妍
董事会的组织建设一直是公司治理的研究重点。基于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已有研究针对董事会人力资本及其异质性与公司绩效间的主效应进行大量探讨。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依据中国国情和上市公司具体情况,选择学历水平和海外经历作为董事会人力资本考察指标,探讨董事会人力资本均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并进一步研究董事会成员海外经历对董事会成员学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将2009年至2015年沪、深A股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纳入研究范围,筛选出1 386家数据完整的公司,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运用Stata 14.0,采用多元回归的统计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人力资本情况对公司绩效具有重要影响。董事会成员平均学历水平的提升会促进公司绩效,学历水平异质性正向调节平均学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董事会海外经历成员占比的提高也会促进公司绩效,而海外经历异质性负向调节海外经历成员占比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董事会海外经历成员占比负向调节董事会成员平均学历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即随着董事会海外经历成员占比的提高,董事会成员平均学历水平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减弱。研究结论丰富了董事会组织行为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董事会人力资本对公司绩效作用的边界条件,完善了董事会治理结构的标准,揭示了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化水平这一必然趋势,对上市公司加强董事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治理层人力资本水平、实现更高绩效目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宗娜
文章选取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董事会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人力资本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更高董事会人力资本反映了更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绩效。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竞争差异会影响董事会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在行业竞争程度越激烈时,董事会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庄婉婷
本文选取2012-2016年间实施并购重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高管薪酬激励、董事会治理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董事会治理对高管薪酬激励与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激励对并购绩效为显著负向影响,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与并购绩效都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但是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独立董事占比增加,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都能减弱高管薪酬激励对并购绩效负向作用,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在此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建立长效高管激励机制、优化董事会结构,提升董事会工作效率、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程度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