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4)
- 2023(14936)
- 2022(12816)
- 2021(11984)
- 2020(10446)
- 2019(24042)
- 2018(23879)
- 2017(45428)
- 2016(24973)
- 2015(28666)
- 2014(28770)
- 2013(28259)
- 2012(26070)
- 2011(23417)
- 2010(23419)
- 2009(21704)
- 2008(21690)
- 2007(19187)
- 2006(16476)
- 2005(14863)
- 学科
- 济(100984)
- 经济(100836)
- 管理(76797)
- 业(72191)
- 企(61312)
- 企业(61312)
- 方法(50809)
- 数学(45163)
- 数学方法(44600)
- 财(31188)
- 农(25712)
- 中国(25180)
- 制(23464)
- 业经(21282)
- 学(19964)
- 务(19949)
- 财务(19889)
- 财务管理(19838)
- 企业财务(18903)
- 贸(17867)
- 贸易(17857)
- 易(17360)
- 地方(17073)
- 理论(17046)
- 农业(16821)
- 体(16446)
- 银(16358)
- 银行(16310)
- 融(15946)
- 金融(15941)
- 机构
- 大学(357437)
- 学院(354989)
- 济(144901)
- 经济(141892)
- 管理(137143)
- 理学(118550)
- 理学院(117262)
- 研究(116311)
- 管理学(115119)
- 管理学院(114466)
- 中国(88900)
- 京(74520)
- 科学(70629)
- 财(70507)
- 农(60724)
- 所(58597)
- 财经(55463)
- 中心(54965)
- 江(54234)
- 业大(53614)
- 研究所(52879)
- 经(50399)
- 农业(47990)
- 北京(46464)
- 范(45475)
- 经济学(45020)
- 师范(44900)
- 州(42188)
- 院(42021)
- 财经大学(41331)
- 基金
- 项目(238638)
- 科学(188174)
- 基金(174071)
- 研究(172561)
- 家(152031)
- 国家(150780)
- 科学基金(129791)
- 社会(108619)
- 社会科(102926)
- 社会科学(102897)
- 省(93863)
- 基金项目(91663)
- 自然(85650)
- 自然科(83704)
- 自然科学(83676)
- 教育(83035)
- 自然科学基金(82211)
- 划(79819)
- 资助(72525)
- 编号(69457)
- 成果(56969)
- 重点(54410)
- 部(54339)
- 创(50150)
- 发(49930)
- 课题(49092)
- 教育部(46981)
- 创新(46970)
- 科研(46760)
- 制(46069)
- 期刊
- 济(153660)
- 经济(153660)
- 研究(102654)
- 中国(73162)
- 财(58349)
- 学报(57171)
- 农(53821)
- 科学(51379)
- 管理(50786)
- 大学(43877)
- 教育(42568)
- 学学(41273)
- 农业(35948)
- 技术(33125)
- 融(33050)
- 金融(33050)
- 财经(28353)
- 经济研究(24524)
- 经(24207)
- 业经(23929)
- 问题(20215)
- 业(19825)
- 版(17488)
- 统计(17414)
- 技术经济(17231)
- 理论(16645)
- 贸(16485)
- 财会(15998)
- 策(15890)
- 科技(15354)
共检索到525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斌 迟健心 季侃
董事会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领导核心,然而董事会成员通常不能依照内部控制的专业性予以任职,亦非内部控制日常工作实施主体,却为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成效承担主责。本研究基于以上矛盾,聚焦于董事会(全体成员)在内部控制工作中是否实现领导能力与责任主体工作成效的关联,提出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的概念和计量方法,检验其对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成效,包括内部控制评价、审计、第三方指数等经济后果的影响及优化途径。研究发现:(1)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愈强,则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愈可能“有效”、内部控制审计结论愈可能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第三方评分指数愈高。(2)为缺乏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的董事会,寻找两类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构建成效的优化途径,即:提高具有内部控制专业性的独立董事比率(“内部咨询”),或聘请更具专业性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外部咨询”)。(3)进一步研究发现:①内部控制意愿(动机)在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与内部控制构建成效之间发挥调节效应。②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的动态变动,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评分数值;③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能力愈强,企业绩效评价愈好,企业价值愈高。本研究为董事会领导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有益经验证据和优化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 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控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横峰
文章旨在剖析董事会成员的性别特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各董事会成员构成对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作用提供证据。基于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1)女性董事比例与控制环境和信息沟通情况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企业违规处罚行为负相关;(2)女性董事比例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适当提高女性董事比例不仅能够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企业信息沟通情况,也能相对减少企业的违规行为。
关键词:
董事会性别多样化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文阁 荣华旭
以2009~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各目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效果以及法律遵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假设并不完全契合。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显著正相关,在各指标间无差异。董事会会议频率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显著。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但与财务报告可靠性、法律法规遵循性却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内部控制 独立董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泽将 汪帅
作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之一,董事会如何有效发挥监督功能以促进企业财务报告审计质量的提高备受关注。本文以新时代背景下特有的纪委参与董事会治理来度量董事会权威性,尝试分析董事会权威性影响审计质量的内在机理并加以实证检验。以我国资本市场2011~2016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董事会权威性显著提高了审计质量;内部控制显著削弱了董事会权威性对审计质量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董事会权威性抑制了企业选择国际"四大"的倾向和审计费用。本文从纪委参与董事会治理视角考察董事会权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丰富了审计质量领域的文献,同时有助于增进关于董事会权威性经济后果问题的理解。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嵇尚洲
2005年底开始的央企董事会试点,推动了央企重大决策从总经理办公会向董事会转移。本文以2008年以前实施董事会试点的17家央企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母公司实施董事会试点后,下属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变化。对比非试点央企,发现实施试点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数量显著增加,聘请会计师等专业背景独董显著增加,董事会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力度显著增加,央企母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对控股子公司董事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双层董事会 独立性 专业性 双重差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 张俊瑞 李彬
已有的董事会结构研究文献关注于董事会独立性在董事会履职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董事会成员能力因素。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考虑了影响董事会成员履职的能力因素,并选取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董事会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梳理与检验。实证结果发现,董事会的年龄结构和教育背景结构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未找到新引入的度量董事会独立性的指标影响企业价值的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谭燕 施赟 吴静
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裁量"角度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制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越强,企业制订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越严格:董事会的咨询职能在后续采用定量标准的样本中作用明显:董事会监督职能和咨询职能的改进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修订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梳理了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选择行为背后的逻辑机理,为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管提供实证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棠丽 卢颖 梅元清 李志玲
本文以2013~2015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会组织特征、行为特征、激励特征三个维度,实证检验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排名前三的董事薪酬总额及董事会持股比例都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不能显著影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则不利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整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明亮 张国红
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控制权市场活力逐渐被激发和释放,上市公司被接管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作为维护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要工具,交错董事会条款会降低公司被接管后对利益相关者带来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从交错董事会条款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交错董事会条款对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设置交错董事会条款能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且在股权集中度较低、董事会规模较大的情形下,交错董事会条款对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在管理层持股的情形下,交错董事会条款更有利于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芹 邹雯旭
文章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技术度量出管理者短视主义指标,从而对其与战略差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偏差与企业战略差异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薪酬激励对企业战略差异在管理层短视这一情境下具有抑制作用,而企业金融化对这一过程有中介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增基 宁家耀 张宗益
以中国证券市场2005年公布的指标股为研究样本,以2000~2005年为数据采集区间,用董事会会议频率表示董事会行为,实证分析了董事会行为的决定因素、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当期和后期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行为与其独立性密切相关,独立性越强的董事会会导致较高强度的董事会行为,而外部董事的声誉激励制度和机构投资制度对董事会行为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董事会行为与前期公司经营业绩显著负相关,与当期、下期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行为是一种事后的"灭火装置",而不是事前治理的措施;市场对积极的董事会行为评价较高。
关键词:
董事会 会议频率 经营绩效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云宏 周翼翔
在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以往文献大都先验地把董事会结构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并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静态关系。本文以我国1999—2008年间沪、深两市50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控制住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发现:在当期,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绩效无明显的促进效应,不过绩效对董事会独立性却呈现出显著的反馈效应;董事会独立性与绩效之间存在着跨期联系,独立董事比重的提升虽不必然导致绩效的提高,但绩效的提高却导致了董事会独立性的下降;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加对绩效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有负面的倾向,从长期来看表现的是正面性;无论是长期还是在短期,董事会规模与绩效均无显著关联。
关键词:
董事会结构 公司治理 绩效 内生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斌 宋春霞 孟慧祥
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建设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非执行董事这一视角,对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效率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随着国有大股东所派出的大股东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的超额席位的增高,不仅削弱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多元性,而且增强了大股东与大股东非执行董事间的利他主义倾向,提高了代理成本,最终导致董事会对经理层监督效率的降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晨 陈暮紫 吴武清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灵魂,而在董事会会议中发表独立意见是独立董事监督功能和独立性的重要体现。本文将独立董事是否提出异议意见作为"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董事会投票数据,在控制了个人、议案以及公司等层面的相关变量后,重点考察独立董事的高管背景对其公开质疑行为乃至独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背景的独立董事更具有独立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非会计背景的高管背景独立董事,具有会计背景的高管背景独立董事独立性更强;国有企业的高管背景独立董事比非国有企业的高管背景独立董事更倾向于提出公开质疑。研究结果对于监管部门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投资者考察公司治理水平、投资效率以及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独立性 高管背景 董事会投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石晓飞 牛伟娜 白云鹏
董事会成员的异质性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女性董事更是这个热点中焦点。基于女性董事监督效用的视角,本研究以2008年至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理论分析女性董事的人力资本、责任感和保守性分别与董事会行为强度、勤勉度和沟通度关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女性董事参与度对董事会监督效用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存在女性董事董事会的董事会会议频数更高,独立董事出勤率更好,更加倾向于选择沟通更好的现场会议形式,并且监督效应更显著。这样的结论符合女性董事可以提高董事会监督积极性的假说,表明董事会性别异质性确实有助于提高董事会的监督效用。
关键词:
董事会 女性董事 监督效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反收购条款与公司创新——基于交错董事会制度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专业能力与成长型战略决策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台湾面板企业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内部控制专业胜任力、股权再融资与企业创新行为
女性董事的风险规避与董事会保证行为研究——来自沪市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结构、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 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四委”能提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特征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特征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秘书能够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治理要素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