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2)
- 2023(3509)
- 2022(2979)
- 2021(2779)
- 2020(2369)
- 2019(5100)
- 2018(5342)
- 2017(8959)
- 2016(5344)
- 2015(6256)
- 2014(6655)
- 2013(6065)
- 2012(5625)
- 2011(5143)
- 2010(5220)
- 2009(4901)
- 2008(4606)
- 2007(4347)
- 2006(3837)
- 2005(3528)
- 学科
- 济(14438)
- 经济(14409)
- 管理(14060)
- 业(10624)
- 企(8652)
- 企业(8652)
- 学(7719)
- 制(5990)
- 中国(5560)
- 体(5381)
- 农(5205)
- 方法(4646)
- 理论(4565)
- 银(4316)
- 银行(4293)
- 财(4275)
- 行(4159)
- 融(3912)
- 金融(3905)
- 地方(3534)
- 业经(3463)
- 数学(3415)
- 教育(3413)
- 数学方法(3329)
- 农业(3201)
- 体制(3186)
- 和(2869)
- 水产(2837)
- 技术(2776)
- 度(2750)
- 机构
- 学院(76441)
- 大学(76211)
- 研究(31267)
- 科学(23634)
- 管理(23344)
- 中国(23013)
- 农(22714)
- 济(22084)
- 经济(21270)
- 理学(19172)
- 理学院(18869)
- 农业(18440)
- 管理学(18243)
- 管理学院(18126)
- 京(18085)
- 所(17977)
- 业大(16744)
- 研究所(16669)
- 中心(14322)
- 江(13544)
- 技术(13325)
- 省(12503)
- 室(12434)
- 财(11768)
- 农业大学(11578)
- 院(11391)
- 北京(11289)
- 实验(11068)
- 实验室(10701)
- 业(10497)
- 基金
- 项目(53158)
- 科学(39900)
- 基金(36410)
- 研究(34655)
- 家(34578)
- 国家(34301)
- 科学基金(27301)
- 省(22864)
- 自然(19947)
- 划(19827)
- 自然科(19455)
- 自然科学(19447)
- 自然科学基金(19079)
- 基金项目(18954)
- 社会(18273)
- 社会科(17107)
- 社会科学(17105)
- 教育(16316)
- 资助(14816)
- 编号(14005)
- 计划(13049)
- 重点(12726)
- 科技(12307)
- 成果(12269)
- 发(11399)
- 课题(11251)
- 创(11109)
- 体(11075)
- 科研(10515)
- 创新(10461)
共检索到122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胜 王飞 刘雅莉
以葡萄风信子(Muscari botryoides Mill)品种"紫葡萄"(Cantat)的鳞茎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建立了稳定的葡萄风信子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葡萄风信子的鳞茎和叶片均可被诱导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6 mg/L 2,4-D+0.1mg/L 6-BA,其诱导频率可达100%;鳞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3.0 mg/L 2,4-D+0.3 mg/L 6-BA,其诱导频率达91.2%;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生根最适...
关键词:
葡萄风信子 遗传转化 受体系统 抗生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凤美 王飞 张雯 酒立君 罗静 吴楠 吴恒
【目的】建立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通过外部形态判断愈伤组织的类型,并探索胚性愈伤组织对头孢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方法】以多年生葡萄风信子‘蓝穗’的盛花期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时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及配比;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愈伤组织内部的细胞结构,诱导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头孢霉素或潮霉素,观察2种抗生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1mg/L TDZ,在该培养基上诱导率高达100%。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外观质地紧密、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玲 刘雅莉 娄倩 焦淑珍 权永辉
【目的】克隆葡萄风信子MYB转录因子基因(MaMYB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的分析。【方法】以开蓝色花的葡萄风信子品种"亚美尼亚"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得到其MaMYB1基因cDNA全长,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酵母单杂交方法检测其转录激活活性,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根、茎、叶及不同发育时期花中的表达特性。【结果】通过RACE-PCR,克隆得到953bp的MaMYB1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750bp,编码249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7.7ku,理论等电点为9.3。MaMYB1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中具有2个典型的MYB结构域R2和R3,且在R3结构域下游含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妮妮 刘雅莉 娄倩 杨慧萍
【目的】探索葡萄风信子直接再生花芽体系的建立,为葡萄风信子外植体直接再分化花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花蕾外植体为材料,MS为基础培养基,在均添加0.1mg/L 2,4-D的条件下,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6-BA(0,0.5,1,2,3,4mg/L)、GA3(0,0.5,1,2,3,4mg/L)和玉米素(0,0.05,0.1,0.5,1,2mg/L)处理,筛选出诱导花芽的最佳激素及最适质量浓度;以MS+6-BA(或玉米素)2mg/L+2,4-D 0.1mg/L研究开花时花瓣切片、花葶、叶片以及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诱导直接再分化花芽的情况。【结果】用MS+2mg/L 6-BA+...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灵娟 陈凯利 刘雅莉
花青素3-O-葡糖基转移酶(3GT)是花青素苷合成最后一步的关键酶,可把不稳定的花青素催化成花青素苷。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蓝色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Muscari armeniacum)中克隆到一个3GT基因(Ma3GT),Ma3GT cDNA全长1 377bp,编码458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3GT蛋白序列相似性达55%64%。进化分析表明,Ma3GT与单子叶植物3GT聚为一类,与小苍兰(Freesia hybrida)、荷兰鸢尾(Iris hollandica)3GT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梅 李妍 杨宏光 崔文山 王亚斌
研究以风信子Gipsy queen的鳞片及幼叶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生成,结果表明:Gipsy queen单鳞片、双鳞片的初代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5.0mg·L-1+NAA0.1mg·L-1,且双鳞片诱导效果好于单鳞片,诱导率达100%,增殖系数达10;幼叶外植体初代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mg·L-1+NAA0.2mg·L-1,幼叶作为外植体比鳞片诱导效果好,诱导率达100%,增殖系数达26.27;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2.0mg·L-1+NAA0.5mg·L-1+KT0.2mg·L-1,增殖系数达2.91;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2m...
关键词:
风信子 离体快繁 鳞片 幼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东芹 钱虹妹 黄丹枫 唐克轩
为建立稳定高效的胚性愈伤组织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以麝香百合Liliumlongiflorum花丝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研究以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NAA1 0mg·L-1+BA0 5mg·L-1,分化培养基为MS+KT1 0mg·L-1+NAA0 2mg·L-1。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百合基因转化胚性愈伤组织的卡那霉素选择压为75mg·L-1,潮霉素的选择压为20mg·L-1,头孢霉素选择压为250mg·L-1。表4参10
关键词:
组织培养 麝香百合 胚性愈伤组织 抗生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岗 康振生 孙燕飞 韩青梅 芦晓飞
以84K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叶片再生系统及卡那霉素敏感性试验,确立了稳定高效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0.5~1.0mg/L6-BA+0.01~0.1mg/LNAA组合时,叶片出芽率不到50%,每叶平均生芽数5~6个;1.0~1.5mg/L6-BA+0.02mg/L2,4-D组合时,叶片出芽率达90%~100%,每叶平均生芽数约20个。用后者附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卡那霉素,确定叶片外植体芽诱导卡那霉素临界筛选质量浓度为20mg/L。利用对84K杨芽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GMS+0.01mg/LNAA+0.25mg/LIBA,附加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卡那霉素,筛选出芽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权军利 何玉科 陈耀锋 李春莲 郭东伟 韩德俊 余玲
以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以植物表达载体质粒pROK2为外源DNA,以蔗糖和甘露醇为渗透剂,研究了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渗透剂种类及其处理时间和浓度对基因枪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基因枪轰击法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的体系中,受体愈伤的最佳发育阶段为胚性启动前期;高渗处理可以使基因枪转化频率得到明显提高,但处理时间过长对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又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蔗糖进行高渗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再生的抑制作用较用甘露醇弱;用0.6 mol/L蔗糖和0.5 mol/L甘露醇分别在轰击前6 h和轰击后18 h进行高渗处理转化效果均最佳。文章建立了高效蔗糖高渗基因枪转化受体系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耀锋 曹团武 丁云姣 李春莲 郭月霞 韩德俊 任惠莉 郭东伟 奚亚军
对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高频率再分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暗培养条件下诱导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频率显著高于散光和2000lx光照条件;大田生长的小麦比温室盆栽小麦的幼胚脱分化和再分化频率高。小麦主茎穗部的幼胚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显著高于小麦分蘖茎穗部的幼胚组织。不同年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及不同胚龄幼胚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有一定差异。通过诸多因素的优化和最适幼胚组织的选择,可建立小麦基因转化中不依赖于基因型的良好受体系统。
关键词:
小麦 幼胚组织 再分化 受体系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美玲 孔瑾 徐维华 韩振海
以山葡萄品种左山一的叶片和花芽为材料,对cDNA-AFLP体系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摸索,建立了适宜山葡萄的cDNA-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提取山葡萄的花芽RNA适宜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叶片RNA适宜用SDS-酸酚法。在2×Y/TBuffer的作用下,500 ng的cDNA利用MseI与EcoRI双酶切4 h即可酶切完全,将16℃连接过夜的产物稀释5倍作为预扩增的模板,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作为选扩模板能获得带型稳定可重复性好的结果。
关键词:
山葡萄 cDNA-AFL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晖 赵晓 王增 陈尚武 马会勤
本研究通过分析在其他植物中已经确认的GA受体基因序列,对葡萄全基因组进行BLAST比对,获得了可能编码葡萄GA受体GID1的7个基因片段序列。经过聚类分析,根据其序列特征,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无核白鸡心葡萄(Vitis viniferaL.cv.Centennial seedless)不同组织器官为试材提取RNA,反转成cDNA-1链后,进行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成叶、幼叶、花序、新梢顶尖和休眠芽中存在差异表达。以30 mg/L的GA3在盛花后12 d处理无核白鸡心果穗,并于处理后1、3和7 d(果实第1次快速生长期),33 d(缓慢生长期),49 d(果实第2次快速生长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娜 刘捷 庄智敏 章镇 周蓓蓓 陶建敏
以‘美人指’葡萄离体叶片及叶柄为农杆菌介导转化Barnase基因的受体,对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预培养时间、卡那霉素选择压以及头孢霉素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农杆菌介导‘美人指’葡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侵染4 min,共培养3 d,预培养3 d,卡那霉素选择压3.0 mg.L-1,头孢霉素质量浓度250 mg.L-1。采用此体系对‘美人指’葡萄进行转化,共获得了12株抗性苗,农杆菌感染后的不定芽再生率为1.78%。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扩增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中只有2株GUS染色呈阳性,阳性率为16.67%;有3株通过了PCR检测,初步证实Barnase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聃璐 林拥军
将来源于2个葡萄品种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以组成型表达的强启动子Ubiquitin驱动,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引入粳稻品种中花11中。通过对单拷贝转基因家系基因表达量及白藜芦醇目标物的检测,发现大多数转基因家系的外源基因可稳定表达,但检测到的最终产物不是白藜芦醇,而是白藜芦醇苷(亦称云杉新苷),最高检出量达到了10.26μg/g,是野生型对照的1 000倍,推测这是在生成白藜芦醇的基础上,水稻内源的糖基转移酶作用的结果。虽然经抗病检测发现转基因植株并没有对稻瘟病菌表现出明显抗性,但是高含量的云杉新苷转基因家系可以作为提升水稻潜在营养价值的材料进行使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惠竹梅 房玉林 刘旭 张振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学课程组经过近20年的改革与实践,依据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构建并完善了以葡萄生态学、葡萄品种学、葡萄栽培学、葡萄保护学理论课及相关实验、实习为核心的葡萄学课程体系,并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改革,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系统地掌握了优质葡萄生产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