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
- 2023(920)
- 2022(761)
- 2021(762)
- 2020(625)
- 2019(1276)
- 2018(1206)
- 2017(2007)
- 2016(1355)
- 2015(1377)
- 2014(1346)
- 2013(1366)
- 2012(1426)
- 2011(1375)
- 2010(1360)
- 2009(1254)
- 2008(1140)
- 2007(1010)
- 2006(966)
- 2005(751)
- 学科
- 济(3574)
- 经济(3566)
- 学(2977)
- 管理(2379)
- 业(1859)
- 环境(1616)
- 方法(1373)
- 生态(1370)
- 资源(1291)
- 企(1204)
- 企业(1204)
- 数学(1152)
- 农(1142)
- 数学方法(1140)
- 中国(1114)
- 和(1104)
- 农业(866)
- 发(810)
- 及其(807)
- 业经(764)
- 划(721)
- 生态学(706)
- 地方(700)
- 水产(661)
- 物(657)
- 壤(638)
- 土壤(637)
- 财(631)
- 土地(617)
- 气候(614)
- 机构
- 学院(20051)
- 大学(19931)
- 研究(10497)
- 科学(9156)
- 农(8212)
- 中国(7370)
- 所(6747)
- 农业(6651)
- 研究所(6471)
- 业大(5885)
- 济(5536)
- 京(5460)
- 经济(5406)
- 室(4854)
- 管理(4673)
- 实验(4628)
- 实验室(4482)
- 农业大学(4380)
- 科学院(4261)
- 重点(4238)
- 中心(4169)
- 院(4001)
- 理学(3979)
- 省(3959)
- 资源(3831)
- 理学院(3826)
- 管理学(3638)
- 管理学院(3604)
- 环境(3578)
- 业(3518)
共检索到28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丛深 王海波 王孝娣 王宝亮 郑晓翠 史祥宾 刘万春 刘凤之
【目的】探讨葡萄芽呼吸代谢与自然休眠解除的关系,为葡萄人工休眠调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需冷量品种夏黑和低需冷量品种京蜜为试材,采取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研究休眠解除过程中芽的呼吸代谢变化。【结果】不同需冷量品种休眠期间芽的呼吸速率和各呼吸途径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且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低需冷量品种京蜜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比高需冷量品种夏黑提前20 d左右,且变化更为迅速,只是变化幅度略小于夏黑。休眠期间总呼吸速率呈单曲线变化,当休眠解除时达到顶峰。底物水平上,糖酵解-三羧酸途径所占比例在休眠解除时大幅度增加。电子传递链水平上,剩余呼吸和交替途径在休眠解除时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波 王孝娣 史祥宾 王宝亮 郑晓翠 刘凤之
【目的】研究葡萄冬芽自然休眠诱导过程中呼吸速率和呼吸途径的变化规律,明确呼吸代谢与自然休眠诱导的关系,为休眠调控技术如无休眠栽培和秋促早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进而解决葡萄鲜果的周年供应问题。【方法】以‘贝达’嫁接的3年生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和低需冷量葡萄品种‘京蜜’为试材,采用专一性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测定葡萄冬芽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的变化,结合利用单芽扦插沙基培养法界定自然休眠诱导的进程,研究自然休眠诱导过程中葡萄冬芽的呼吸代谢变化。【结果】低需冷量葡萄品种‘京蜜’的冬芽自然休眠诱导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晚于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且自然休眠深度浅于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需冷量不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国安 张亚红 李鹏 耿晓玲
【目的】本文研究了高温对葡萄芽自然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以5个葡萄品种(红地球、美人指、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玫瑰香)的休眠枝条作为试验材料,设定40、50、60、70℃4个梯度高温且水浴1 h,记录其各处理芽的膨大率、露绿率、展叶率,并计算其需热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4个高温处理对美人指和圣诞玫瑰葡萄芽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仅40℃对红地球葡萄的膨大有正调控效应,60、70℃对奥古斯特葡萄的膨大有为正调控效应,而高温处理对玫瑰香枝条芽的膨大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0℃对美人指葡萄的露绿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露绿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奥古斯特的葡萄的露绿率有负调控效应; 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70℃对红地球葡萄的展叶率有正调控效应,50℃对美人指葡萄的展叶率具有正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圣诞玫瑰、奥古斯特的葡萄的展叶率有负调控作用; 4个高温处理对红地球、美人指、奥古斯特葡萄的需热量具有正调控效应,40、50℃对圣诞玫瑰葡萄的需热量具有负调控效应,4个高温处理对玫瑰香葡萄的需热量有负调控效应。【结论】高温对葡萄芽休眠解除作用因品种不同而异,不同高温对同一品种葡萄芽休眠的解除作用也不同。
关键词:
高温 膨大率 露绿率 展叶率 需热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文荣 闫田力 秦旭
以油桃(Prunus persicavar.Maxin)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对油桃休眠花芽内H2O2含量和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使休眠期桃花芽内H2O2含量升高,而打破休眠结束后,H2O2含量下降;自然低温下的休眠期花芽呼吸强度呈上升趋势,不同呼吸途径的变化不同,PPP占总呼吸的比率呈上升趋势,TCA所占总呼吸的比率在整个休眠期基本保持不变,EMP所占总呼吸的比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TCA占主导地位;高温抑制休眠期花芽的呼吸代谢。
关键词:
温度 休眠 H2O2 呼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房玉林 耿万刚 孙伟 高春英 张昂 赵现华 孟江飞 张振文
【目的】探索赤霞珠葡萄在自然休眠期间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氮素代谢规律。【方法】以杨凌地区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对其自然休眠及萌发过程中冬芽、韧皮部、木质部和根部中含氮化合物及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测定氮化物、总氮含量、总蛋白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等指标,并对葡萄各器官休眠期的蛋白质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总氮、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质在葡萄不同部位的含量高低为:冬芽>根>韧皮部>木质部,冬芽中的总氮和总蛋白在萌芽时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在葡萄不同部位的趋势为休眠期逐渐下降,萌发期渐渐上升。葡萄休眠过程中,不同器官的硝酸还原...
关键词:
葡萄 氮素代谢 酶 贮藏蛋白质 单向电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瑾 高东升 于芹 徐臣善 赵锴
【目的】分析光周期处理对油桃芽休眠诱导及发展进程的影响,并探讨休眠诱导期内桃芽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曙光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ana cv.Shuguang)为材料,设置3个光周期处理:短日照(8h)、长日照(16h)和自然日照,结合测定枝梢的生长和桃芽萌芽能力界定桃芽休眠状态,利用氧电极测定桃芽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短日照能够诱导曙光油桃新梢提前停长,使桃芽提前7d进入休眠诱导期,且促进休眠迅速向深度发展,较对照提前21d进入自然休眠期;长日照明显延迟油桃新梢停长,并且延缓桃芽休眠诱导及发展的进程。呼吸速率随着休眠诱导而降低,桃芽进入休眠诱导期7...
关键词:
桃 休眠诱导 光周期 呼吸速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闵卓 耿万刚 房玉林 张振文 李华
【目的】葡萄新梢上的芽有冬芽和夏芽两种,根据这两种芽休眠特性的差异,筛选与芽生理休眠相关基因,进而从分子水平研究葡萄芽生理休眠的相关机制。【方法】以‘赤霞珠’葡萄新梢上冬芽和夏芽为材料,夏芽作为驱动方(driver),冬芽作为实验方(tester),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冬芽和夏芽的SSH-cDNA文库,筛选冬芽和夏芽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通过NCBI同源比对,寻找与葡萄芽生理休眠相关的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分类。最后,运用Real-time PCR技术对部分候选基因进行检测,以验证其与葡萄芽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雯虹 王琼 肖关丽 沙本才 郭华春
用酶联免疫测定法研究了休眠期山药珠芽内源激素二氢玉米素(DHZR)、玉米素(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含量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多效唑(PP333)对不同休眠程度的山药珠芽破除休眠的效果及对休眠期珠芽内源GA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DHZR含量低变化小;ZR含量较DHZR含量高,休眠期含量升高,尤其在第80天时出现明显上升;ABA含量在休眠前期70 d缓慢下降,第80天后含量较稳定;IAA和GA3的含量都是在前70 d先降后升,第80天后,IAA含量变化小,而GA3含量下降直到珠芽发芽才升高。PP333可以促进贮藏80 d后的珠芽发芽,加快内源激素GA3...
关键词:
山药 珠芽 内源激素 多效唑 休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美 陈尚武 张文 马会勤
以采自北京的2个葡萄品种为材料,对插条内真菌的种类进行了检验,探索了通过热处理脱除插条中潜在病原真菌的方法,观察统计了不同温度和持续时间的水浴热处理对插条萌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处于生理休眠期和环境休眠期的2个葡萄品种的4份插条样品中均检出了葡萄座腔菌属和链格孢属真菌,其他检出的主要真菌还包括:镰刀菌属和胶孢炭疽菌属真菌等。对葡萄插条进行40℃水浴0.5~5.0h,不能达到脱菌的效果,60℃水浴0.5h则会使葡萄插条的萌芽率降为0,50℃水浴,时间持续0.5~5.0h均能将插条内的真菌完全脱除,这个处理条件对处于生理休眠期的插条,还具有明显提高萌芽率和生根率的作用,有利于冬季和早春葡萄提早...
关键词:
葡萄 插条内真菌 热处理 萌芽 生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浩章 姜卫兵 费宪进 曹晶 李刚
以葡萄(Vitis viniferaL.和Vitis vinifera×V.labrusca)和油桃(Prunus persicaL.var.nectarinaM axim.)为试材,研究了田间自然越冬休眠过程中芽体活性氧及其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和油桃芽体H2O2含量在初休眠期升高,深休眠期保持较高水平,休眠解除前后迅速下降;需冷量高的葡萄芽H2O2含量明显高于需冷量低的油桃。葡萄和油桃芽体CAT活性在休眠初期下降,深休眠期保持较低水平,休眠后期又升高;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与CAT相反,且葡萄CAT和POD活性水平在整个自然休眠期皆明显低于油桃;两种果树芽体SOD活性...
关键词:
葡萄 油桃 休眠解除 过氧化氢 抗氧化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猜 尹明宇 姜仲茂 李慧 乌云塔娜 宋继金
【目的】探索‘优一’杏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花期的关系,解决仁用杏休眠期短、花期早的问题。【方法】以抗寒、抗旱、丰产的仁用杏优良品种‘优一’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进行解剖观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休眠花芽、萌动花芽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优一’7月中旬进入花芽分化初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分化高峰期,9月初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之后花芽内花瓣、花萼等器官仍继续增长,且雌、雄蕊原基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分化。12月中下旬即进入休眠前,已形成子房、花柱和柱头以及蝶形花药。次年1月底休眠结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珍 陈苏丹 李天忠
为探讨休眠期欧李碳水化合物代谢与休眠的关系,以休眠期欧李1年生基生枝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等方法,分析了韧皮部、芽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休眠阶段欧李韧皮部和芽中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淀粉,二者比值最高可达4.77,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蔗糖,其次是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自然休眠期芽中检查不到果糖含量,但在被迫休眠期和芽萌动期迅速增加,至芽萌动期质量分数达2.05%;休眠期韧皮部和芽中酶活性变化与糖含量变化一致;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大于其他酶的活性,在自然休眠期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迅速降低至自然休眠解除时达最低值,降低幅度分别为芽94.18%、韧皮部84.78%;β-淀粉酶活性高于α-淀...
关键词:
欧李 休眠期 碳水化合物 酶活性 休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启美
加入葡萄糖水溶液或粉末,可得到等量的基质诱导 CO_2呼吸量。测定基质诱导 CO_2呼吸量的操作步骤:称10~40g(视生物量高低而定)湿土于磨口的三角瓶中,加入葡萄糖和滑石粉混合物(用前按1:4的比例研磨混匀),每克湿土加入6mg 葡萄糖,混匀后放置30min,盖上塞子,在25℃下培养2h,用注射器抽取三角瓶中的气体,用气相色谱仪测定 CO_2的浓度,并计算基质诱导 CO_2呼吸量,以 CO_2mL·h~(-1)·kg~(-1)土表示。本文还对测定基质诱导 CO_2呼吸量的影响因素和条件,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燕 温志静 魏婵婵 楚克欢 梁俊
【目的】研究苹果树进入休眠期前的碳代谢规律,探讨碳代谢与进入休眠的关系。【方法】以富士苹果树1年生枝为试材,分析其韧皮部、木质部和芽中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及其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休眠期的推进,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在果树不同部位的分布为韧皮部>芽>木质部,且任意两者糖组分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进入休眠期前,果树木质部中淀粉含量不断积累,其他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不大,在休眠期之后,木质部中淀粉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56*)。树体进入休眠期前后,芽中...
关键词:
富士苹果树 休眠期前 枝条 芽 碳代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国威 康晋 周威 张宋智 康永祥
2011-11—2012-03,利用Li-6400系统测量锐齿栎林及其皆伐迹地土壤呼吸速率,研究锐齿栎林及其皆伐迹地休眠季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月变化和温湿度对土壤呼吸变化的影响,并估算休眠季锐齿栎林和皆伐迹地的土壤碳通量。结果表明:除2012年2月外,皆伐迹地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林地;休眠季皆伐迹地和对照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0.45和0.60μmolCO2·m-2s-1,差异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