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0)
2023(9009)
2022(7021)
2021(6313)
2020(5281)
2019(10534)
2018(10374)
2017(19033)
2016(10817)
2015(11681)
2014(11348)
2013(10855)
2012(9515)
2011(8429)
2010(8187)
2009(7603)
2008(7302)
2007(6371)
2006(5476)
2005(4947)
作者
(35836)
(29832)
(29805)
(28168)
(18993)
(14608)
(13407)
(11766)
(11527)
(10311)
(10285)
(9874)
(9760)
(9518)
(9501)
(9325)
(9234)
(8862)
(8684)
(8669)
(7900)
(7401)
(7268)
(6768)
(6687)
(6671)
(6593)
(6593)
(6187)
(6161)
学科
(38896)
经济(38847)
(28283)
管理(27894)
(20978)
企业(20978)
方法(15288)
(14059)
数学(13456)
数学方法(13350)
中国(12921)
(11558)
业经(10586)
(10204)
农业(9681)
(8279)
贸易(8275)
(8063)
地方(7847)
(7577)
产业(6727)
环境(6648)
技术(6450)
(6374)
(6366)
财务(6359)
财务管理(6352)
(6246)
银行(6197)
企业财务(6089)
机构
大学(153098)
学院(152635)
研究(57472)
(57322)
经济(56211)
管理(52699)
理学(46776)
理学院(46120)
管理学(45016)
管理学院(44808)
(43785)
科学(41978)
中国(40812)
农业(35343)
业大(33741)
(32359)
(31742)
研究所(29822)
中心(25236)
(24195)
农业大学(23696)
(22779)
(20922)
(20056)
财经(19878)
(19353)
北京(19239)
科学院(18789)
(18606)
(18424)
基金
项目(114785)
科学(88271)
基金(83811)
(78928)
国家(78292)
研究(71870)
科学基金(64511)
社会(46427)
(45988)
自然(45229)
基金项目(44762)
自然科(44248)
自然科学(44224)
社会科(43992)
社会科学(43978)
自然科学基金(43465)
(39531)
资助(32595)
教育(31915)
重点(26997)
编号(26016)
计划(25696)
(25010)
(24054)
科技(23636)
(23538)
科研(23212)
(22837)
创新(22674)
(21147)
期刊
(58268)
经济(58268)
学报(41222)
(40336)
研究(37121)
科学(32285)
中国(29823)
大学(29218)
学学(28446)
农业(27270)
管理(17899)
(17800)
(14385)
业大(13124)
(11797)
金融(11797)
农业大学(11468)
教育(11231)
(11094)
业经(10702)
经济研究(10282)
技术(9749)
财经(9564)
科技(9231)
问题(8408)
(8187)
中国农业(7704)
林业(7678)
自然(7416)
商业(6967)
共检索到212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娇  陈志敏  郑爱娟  刘国华  蔡辉益  常文环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GOD)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寻求预防肉鸭大肠杆菌病的抗生素替代品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选用144只1日龄健康北京公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两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1维吉尼亚霉素(抗生素组)或200 U·kg-1GOD,于试验第7天分两次对所有鸭口腔灌服0.2 mL大肠杆菌O88(3×109 CFU/mL),两次攻毒间隔8 h。试验期28 d。【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抗生素和GOD显著提高攻毒肉鸭1—14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2)GOD和抗生素显著降低28日龄攻毒肉鸭血液中白细胞数(P<0.05),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此外,GOD显著降低血液中红细胞含量(P<0.05)。(3)GOD和抗生素显著降低14日龄肉鸭血清MDA和28日龄CAT的含量(P<0.05)。(5)GOD和抗生素显著降低肉鸭14、28日龄空肠IL-1β和IL-6浓度(P<0.05),以及28日龄空肠TNF-α浓度(P0.05)。(6)抗生素和GOD显著降低大肠杆菌攻毒肉鸭14、28日龄血清DAO活性和D-LA含量(P0.05)。(7)GOD增加了回肠特有OTUs的数量,降低了大肠杆菌含量,提高了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相对丰度。【结论】饲粮中添加GOD通过平衡大肠杆菌攻毒肉鸭的肠道菌群结构、减少细菌内毒素的产生以及降低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来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因内毒素进入血液后激活炎症信号通路而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改善肉鸭肠道健康、促进肉鸭生长。GOD能够作为抗生素替代物用于预防或减轻肉鸭的大肠杆菌病。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广鑫  孙娜  王腾腾  陈钰臻  韩慧宗  姜海滨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YB1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抗氧化酶活力以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720尾初始体重为(3.6±0.7) 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60尾。4组大菱鲆幼鱼在投喂的饲料中分别添加活菌量为0 (对照)、10~(5)、10~(6)和10~(7) CFU/g的YB1,养殖期为50 d。结果显示:1) YB1添加量为10~(7) CFU/g时,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YB1添加量为10~(6) CFU/g组的幼鱼肝脏丙二醛含量下降了42.0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YB1添加量为10~(6) CFU/g组大菱鲆幼鱼肠道肌层厚度增加最为显著(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悦  张昊  杨敏馨  张莉莉  陆兆新  王恬  
[目的]本试验通过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免疫功能,研究日粮中添加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肉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方法]选用192只1日龄aa雄性肉鸡,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主因素为免疫刺激因素(注射生理盐水或lPs溶液)和日粮因素(饲喂基础日粮或添加0.2%Ba的试验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试验期为21 d。分别在16、18和20日龄给lPs组腹腔注射500μg·kg~(-1)的lPs溶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lPs刺激导致肉鸡1~21 d平均日增体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鞠守勇  李金山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WTC019)对草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46.23±14.56)g的健康草鱼,对照组(A组)只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B、C、D组)分别投喂含106、107、108CFU/g B.subtilis WTC019的基础饲料,试验60 d。结果显示:试验组草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草鱼肠道中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D组的草鱼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C组的草鱼胰蛋白酶活性最高。添加组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不显著。由此得出,B.subtilis WTC019可提高草鱼的消化酶的活力和抗氧化功能,进而可促进草鱼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娟  谢宁宁  肖文富  喻丽娟  汤立  邓桂芳  文华  李雪平  
为了评估不同浓度灭活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物(LPM)对草鱼生长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实验配制4组分别含0 (对照组)、300、600和900 mg/kg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物(LPM)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草鱼幼鱼[初始体质量(80.47±1.04) g] 6周,结果显示,草鱼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在LPM添加量为300 mg/kg时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9.09%和8.57%。LPM添加组肥满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添加量为900 mg/kg时,脏体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8.84%。全鱼粗蛋白质含量、饲料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4.40%、11.97%和7.64%。LPM添加组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LPM添加量为600 mg/kg时,草鱼肠道的绒毛数量、绒毛长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LPM对草鱼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无显著影响。LPM添加量为300 mg/kg时,乳杆菌属和梭菌属的细菌丰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嗜水气单胞菌、诺卡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对LPM极度敏感。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随着LPM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LPM添加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综上,饲料中添加300~600 mg/kg LPM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改善肠道功能,调节免疫功能,保障肝胰脏的正常功能,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进而提高草鱼生长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国先  张晓云  左晓磊  计成  马秋刚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80只26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葡萄糖氧化酶对产蛋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0.2%,0.3%,0.4%的葡萄糖氧化酶,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分别提高了11.01%(P>0.05),12.34%(P>0.05),16.06%(P<0.01),13.79%(P0.05),33.45%(P>0.05),49.66%(P0.05);0.3%和0.4%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显著提高了饲料转化率(P<0.05)。日粮中添加0.4%葡萄糖氧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梦佳  曾东  倪学勤  涂腾  王鹤松  
为研究地衣芽孢杆菌H2对坏死性肠炎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科宝-500肉鸡,随机分为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造模组)、Ⅲ组(球虫+鱼粉组)和Ⅳ组(地衣芽孢杆菌防治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从14日龄起饲喂添加30%鱼粉的日粮并于15日龄灌喂球虫,Ⅱ组和Ⅳ组1820日龄连续灌喂产气荚膜梭菌(2.2×108 cfu/mL)1mL,其余各组灌喂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总共为22d。结果表明: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会显著降低肉鸡体增重升高料重比(P<0.05),地衣芽孢杆菌的添加能提高坏死性肠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旭  李闯  黄璇  蒋桂韬  邓萍  刘胜利  李昊帮  戴求仲  
选用240只50周龄健康的临武鸭蛋鸭,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第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第2、3、4、5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0.4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二葡萄糖酯。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鸭。预试期7d,正试期63d。试验结束后测定供试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形态指标及回肠和盲肠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产蛋后期蛋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肠壁厚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均无显著影响;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组降低了回肠中变形菌门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杆菌属及盲肠中变形菌门和厌氧螺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了回肠中肠杆菌属及盲肠中拟杆菌门和普雷沃氏菌属、肠杆菌属、理研菌科RC9菌属的相对丰度;第2组回肠中属、种水平的OTU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最高,回肠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且埃希氏菌属–志贺氏杆菌属相对丰度最低,盲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综上可知,饲粮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降低了回肠中有害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有利于肠道健康,饲粮中亚硒酸二葡萄糖酯的适宜添加量为0.1mg/kg(以硒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旭  李闯  黄璇  蒋桂韬  邓萍  刘胜利  李昊帮  戴求仲  
选用240只50周龄健康的临武鸭蛋鸭,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第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钠,第2、3、4、5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0.4mg/kg(以硒计)的亚硒酸二葡萄糖酯。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鸭。预试期7d,正试期63d。试验结束后测定供试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形态指标及回肠和盲肠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对产蛋后期蛋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肠壁厚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均无显著影响;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组降低了回肠中变形菌门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杆菌属及盲肠中变形菌门和厌氧螺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了回肠中肠杆菌属及盲肠中拟杆菌门和普雷沃氏菌属、肠杆菌属、理研菌科RC9菌属的相对丰度;第2组回肠中属、种水平的OTU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最高,回肠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且埃希氏菌属–志贺氏杆菌属相对丰度最低,盲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综上可知,饲粮添加亚硒酸二葡萄糖酯降低了回肠中有害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有利于肠道健康,饲粮中亚硒酸二葡萄糖酯的适宜添加量为0.1mg/kg(以硒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家鑫   杨婷婷   郭凯   关舒   郜卫华   罗凯   迟淑艳  
为了探究饲料添加酸化剂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用含不同酸化剂水平(0%、0.05%、0.10%、0.15%和0.20%)的5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1.31 ± 0.18)g的大口黑鲈64 d。结果显示,大口黑鲈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酸化剂添加量的提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在0.15%组均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0.10%~0.15%的酸化剂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饲料系数,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全鱼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沉积率以及对饲料干物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在饲料酸化剂添加量为0.15%时,大口黑鲈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0.15%组的甘油三酯含量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0.15%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饲料中酸化剂添加量在0.10%~0.15%时,大口黑鲈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0.15%组肠道绒毛长度、绒毛宽度、肌层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5%的酸化剂显著上调了大口黑鲈肠道抗氧化相关因子(nrf2、cat和sod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了抑炎因子(il-1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饲料中添加0.20%的酸化剂显著下调了促炎因子(tnf-α、il-1β)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基于折线模型结果表明大口黑鲈饲料中酸化剂适宜添加量为0.148%~0.152%。总之,饲料中添加0.15%的酸化剂能够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肠道炎症水平以及维持肠道健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汤伏生  朱晓燕  张兴忠  
从遗传学的角度对嗜水气单胞菌(Acromonas hydrophila)的溶血毒素的产生及调控作了初步探讨,发现嗜水气单胞菌的溶血毒素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组成型酶,产量稳定,与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没有关系;另一种是诱导酶,当有诱导物时大量产生,但这一诱导现象被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抑制。该结果为解释嗜水气单胞菌是否是条件致病菌摸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赟  谢江  左之才  邓俊良  蔡景义  杨丁  
将18头断乳仔猪分成Ⅰ、Ⅱ两组,每组9头(其中♀:4头,♂:5头),分成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添加1%"清增康"中药组。通过28 d的临床实验,观察其对仔猪生产性能及仔猪各肠段大肠杆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清增康"可降低仔猪的腹泻率,Ⅰ组、Ⅱ组的腹泻率分别为5.95%、1.59%;但饲料中添加1%的"清增康"可使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21.42%;②清增康"能显著降低仔猪盲肠、结肠和直肠内大肠杆菌的数量。结论:复方中药"清增康"显著降低肠道内大肠杆菌的数量和降低仔猪腹泻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明月  邹芙沁  文斌  孙豪  周毅  倪学勤  曾东  汪平  
为探讨硫酸粘杆菌素对獭兔盲肠菌群和免疫器官组织TLR2、TLR4mRNA相对表达量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全价饲料;Ⅱ组饲喂含20mg/kg硫酸粘杆菌素的基础全价饲料。试验期为28d。试验应用PCR-dggE及REAL-TimE PCR技术比较分析獭兔盲肠菌群结构的差异,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TLR2、TLR4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Ⅱ组盲肠菌群多样性与Ⅰ组相似(P>0.05);Ⅱ组盲肠中梭菌类群XiVA、肠球菌属、链球菌属数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梭菌类群Ⅳ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淑霞  赵朔  马镝  林英  张良  陈宏权  张忠泽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外源营养物质及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研究其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及产2-酮基-L-古龙酸(2-KG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谷氨酸单钠(MSG)、腺苷三磷酸(ATP)、含氮碱基、二氢叶酸和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都能够促进菌体增殖并提高2-KGA产量,而且2-KGA产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促进菌体生长和产2-KGA的作用远大于以上各种外源营养物质。添加培养36 h的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菌落数和2-KGA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3.39倍和8.81倍,而添加外源营养物质中促进作用最大的二氢叶酸后仅为对照的4.12倍和2.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思芦  王红明  赵艮勇  肖文渊  黄志秋  
为了探讨鸡枞菌多糖(TAP)对鲫(Carassius auratus)的生物学活性,以饲料里添加1%的黄芪多糖(APS)为对照,连续14 d在鲫饲料里分别添加0.1%、0.5%和1%的TAP,观察其在第7和14天对鲫肥满度、肝体比、头肾体比、肝胰脏中MDA、CAT、SOD以及LZM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第7天,TAP高剂量组的肥满度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其余各组在实验期间的肥满度与肝体比均无显著差异。与空白组比,实验第7天,APS组与TAP中剂量组的肝胰脏MDA含量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降低;在给药期间两种多糖均使CAT和SOD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空白组比,给药期间,TAP和APS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鲫头肾体比,且二者差异不显著;TAP高剂量组的LZM水平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APS组。结果表明,TAP对鲫连续给药14 d的促生长作用不显著,但可通过上调CAT、SOD来降低MDA,且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