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1)
- 2023(9682)
- 2022(8759)
- 2021(8245)
- 2020(6870)
- 2019(15973)
- 2018(15992)
- 2017(30965)
- 2016(17046)
- 2015(19225)
- 2014(19141)
- 2013(18987)
- 2012(17204)
- 2011(15394)
- 2010(15073)
- 2009(13522)
- 2008(12885)
- 2007(10975)
- 2006(9365)
- 2005(7907)
- 学科
- 济(64888)
- 经济(64820)
- 管理(46776)
- 业(44729)
- 企(37180)
- 企业(37180)
- 方法(33243)
- 数学(29010)
- 数学方法(28699)
- 农(17344)
- 中国(15426)
- 学(15148)
- 财(14701)
- 业经(14406)
- 地方(13183)
- 农业(11744)
- 理论(11597)
- 贸(11179)
- 贸易(11175)
- 和(10832)
- 易(10820)
- 环境(10733)
- 技术(10669)
- 务(9720)
- 制(9711)
- 教育(9681)
- 财务(9662)
- 财务管理(9647)
- 划(9301)
- 企业财务(9138)
- 机构
- 大学(238976)
- 学院(237237)
- 管理(97780)
- 济(88517)
- 经济(86496)
- 理学(86211)
- 理学院(85245)
- 管理学(83720)
- 管理学院(83314)
- 研究(76436)
- 中国(53565)
- 科学(51057)
- 京(50657)
- 农(41182)
- 业大(39869)
- 所(38309)
- 财(37599)
- 研究所(35582)
- 中心(34306)
- 农业(32492)
- 江(32455)
- 范(31755)
- 北京(31574)
- 师范(31446)
- 财经(31385)
- 经(28627)
- 院(27668)
- 州(26712)
- 技术(25803)
- 师范大学(25535)
- 基金
- 项目(172426)
- 科学(134746)
- 基金(124394)
- 研究(123932)
- 家(108930)
- 国家(108024)
- 科学基金(92738)
- 社会(75905)
- 社会科(71907)
- 社会科学(71886)
- 省(68347)
- 基金项目(67589)
- 自然(62405)
- 自然科(60920)
- 自然科学(60907)
- 自然科学基金(59806)
- 划(57419)
- 教育(56868)
- 资助(50926)
- 编号(50924)
- 成果(40490)
- 重点(38129)
- 部(37254)
- 发(36153)
- 创(35960)
- 课题(34495)
- 创新(33425)
- 科研(33276)
- 大学(31964)
- 计划(31856)
共检索到323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华 菅蓁 郭耀东
【目的】获得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最佳工艺。【方法】分析了提取剂、盐酸用量、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含体积分数0.1%盐酸的甲醇作为提取剂,40℃水浴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7,提取2次。各因素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得到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花色素苷的提取率为73.10%。
关键词:
葡萄果皮 花色素苷 提取工艺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昭其 庞学群 段学武 季作梁
荔枝果实外观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及其存在的状态 ,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荔枝果皮存在高活性的花色素苷酶 ,而同样富含花色素苷的水果如苹果、葡萄、草莓和杨梅等则不含花色素苷酶活性。容易褐变的糯米糍荔枝含有较高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 ;不容易褐变的桂味、兰竹则含有较低量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在荔枝采后褐变过程中 ,花色素苷酶活性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PPO活性随褐变加重而下降 ,POD活性则逐渐升高。因此推测 ,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果皮褐变除了与PPO和POD有关之外 ,还可能与花色素苷酶有关。
关键词:
荔枝 花色素苷 花色素苷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洁红 谭兴和 郭时印 王锋 潘小红 周向荣
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湘西刺葡萄皮色素(VSP)提取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从刺葡萄皮粉中提取色素宜采用70%乙醇(含0.03%盐酸)作为提取剂;刺葡萄皮色素提取的响应面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7,提取温度46.7℃,提取时间68 min,该条件下提取量指标为8.125 9,模型预测精度达99.9%,比单因素组合条件下的提高了4.94%;回归方程优化明显提高了第一级、第二级提取率,使二级提取率由单因素最优条件下的90.18%提升到了97.3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学群 黄雪梅 杨晓棠 季作梁 张昭其
【目的】荔枝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关系极为密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PO催化花色素苷降解而引起果皮褐变的机理。【方法】利用纯化的荔枝果皮PPO、花色素苷、花色素、花色素的降解产物及固定化PPO,探讨PPO在花色素苷降解中的作用。【结果】纯化的荔枝果皮PPO虽不能催化花色素苷降解,但在邻苯二酚存在下,花色素苷被PPO迅速降解,并形成褐色产物;PPO可直接催化氧化荔枝果皮花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并形成褐色产物;利用固定化PPO建立了PPO-酚-花色素苷反应系统,表明花色素苷的降解不依赖于PPO,而仅依赖于PPO催化形成的醌类物质。【结论】在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首先是PPO催化...
关键词:
荔枝 多酚氧化酶 花色素苷 降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雄军 邓海燕 白先进 张瑛 文仁德 谢太理
为分析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花色素苷的异同,采用HPLC检测在成熟过程中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的花色素苷含量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的总花色素苷具有相似的累积趋势,但巨峰冬果的最大总花色素苷含量(5.56 mg·g-1FW)极显著高于夏果(4.66 mg·g-1FW)。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具有相似的花色素苷种类,但两者间花色素苷成分的分布不同,主要花色素苷物质不同。大多数花色素苷的含量及百分比在巨峰葡萄夏果与冬果中有极显著差异,且大部分花色素苷在巨峰冬果中有着更高的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战勇 苏婷婷 蒋林时
利用葡萄饮料厂的生产废料葡萄皮提取天然色素,并对影响色素提取率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因素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pH、提取剂的用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从葡萄皮提取天然色素中,达到最大提取率的最佳条件是:料液比为1∶7,用浓度为80%乙醇溶液和0.5%柠檬酸溶液(5∶1)的混合液作提取液;调解溶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2~4之间;在60~80℃的水浴中加热70min;最后分别进行过滤、减压浓缩、干燥,可以得到有较高提取率的葡萄皮色素。
关键词:
葡萄 色素 提取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陶永胜 张莉
【目的】分析葡萄酒颜色空间参数与花色素苷化合物的相关性,旨在从颜色角度区分研究不同类型的红葡萄酒。【方法】采集河北沙城和昌黎两个产区12种年份、品种以及陈酿方式有差异的葡萄酒样品,经反相C18柱分馏得到9个馏分,然后低压旋转浓缩至干,用与分馏样品等量的模拟酒溶解。之后,葡萄酒及其分馏物经UV-visible光谱分析,计算CIELab颜色空间参数。透射光谱相关分析表明,4个馏分与供试葡萄酒颜色相关性显著,然后这4个馏分经HPLC分析鉴定花色素苷化合物。【结果】数据主成分分析表明,年轻红酒和陈年红酒在主成分图中差异明显,年轻红酒围绕花色素苷化合物呈分散分布;年轻红酒颜色的主要贡献者为花色素苷化合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福娣 游纪萍 林茹 祁建民 陈健
为开发、利用扶桑花天然色素资源,研究在超声波作用下扶桑花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扶桑花样品与提取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下称料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极显著;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提取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当提取溶剂为0.1%HCl-95%乙醇(体积比70∶30),料液比为1∶150,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60℃时,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为24.28%;通过不同pH下色素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谱图及颜色比较可初步推断扶桑花色素的主要成分为花色苷;扶桑花色素为水溶性色素,易溶于极性溶剂,难溶于非极性溶剂.
关键词:
扶桑花 色素 超声波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蓝雯琳 刘左军 刘志鹏
以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的萼片为提取材料,选取料液质量浓度、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以钝裂银莲花花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值为响应面,对钝裂银莲花花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用四舍五入法确定了钝裂银莲花花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质量浓度70g·mL(-1),pH 3.8,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87min,在此条件下,钝裂银莲花花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值可达最佳,为0.154 5。
关键词:
钝裂银莲花 花色素 优化 响应面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长城 李甲明 姚改芳 刘军 胡红菊 曹玉芬 张绍铃 吴俊
为了探讨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个红梨品种成熟期梨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梨红色果皮中花色素苷主要由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葡萄糖苷组成。其中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含量最高,占花色素苷总量的66.37%,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分别占总花色素苷的11.43%和9.70%,而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与芍药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较少。西洋梨、白梨、秋子梨中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
关键词:
梨 红色果皮 花色素苷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艳 房玉林 张昂 代玲敏 刘树文 来疆文
【目的】探讨酸法与酶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差异。【方法】(1)用HCl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以HCl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2)以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4因素包括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确定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3)采用酸法和酶法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结果】(1)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翔 惠竹梅 彭小琴 张晖 孟莹
【目的】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烟73(Yan 73)果实原花色素及黄烷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在葡萄转色期之前,使用0.1,0.4,0.8mg/L的EBR和1.0mg/L油菜素内酯(BRs)抑制剂(Brassinazole,Brz)对酿酒葡萄赤霞珠和烟73果穗进行喷施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测定葡萄果皮和种子中的原花色素及黄烷醇含量,分析不同质量浓度EBR和Brz对葡萄原花色素及黄烷醇含量的影响。【结果】在葡萄成熟过程中,赤霞珠和烟73葡萄果皮中原花色素含量呈现先略有下降然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玲玲 马雪蕾 张昂 吕晓彤 王凯 王琴 房玉林
【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对葡萄果实理化性质及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为改善葡萄原料品质及酿酒工艺中花色苷的浸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为原料,以未处理葡萄果粒为对照,测定温度(20,30,40℃)、pH(2.2,3.0,4.0,5.0,6.0,7.0,8.0)及脱水处理(用质量分数5%的食盐溶液分别脱水0.5,1,1.5,2,3,4,6,9,12H)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pH等理化性质指标及果皮花色苷(可浸提花色苷、不可浸提花色苷、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20~30℃处理48H可使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12~6.52°Brix,总酸质量浓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开拓 马莉 卢霞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在二水平五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组合)对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12∶1(mL/g)、提取温度35.6℃、提取时间34.8 min和超声波功率231 W时,白藜芦醇的最高提取量为48.72μg/gFW,且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为0.73%)。这些结果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在葡萄皮渣白藜芦醇提取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