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5)
- 2023(5465)
- 2022(5010)
- 2021(4588)
- 2020(4244)
- 2019(10125)
- 2018(10153)
- 2017(19963)
- 2016(11279)
- 2015(13090)
- 2014(13482)
- 2013(13837)
- 2012(13042)
- 2011(11938)
- 2010(12202)
- 2009(11586)
- 2008(11858)
- 2007(10829)
- 2006(9291)
- 2005(8167)
- 学科
- 济(51125)
- 经济(51078)
- 管理(33182)
- 业(30973)
- 方法(27133)
- 企(24821)
- 企业(24821)
- 数学(24272)
- 数学方法(24085)
- 农(13430)
- 财(12383)
- 中国(11694)
- 学(11545)
- 地方(10164)
- 贸(9485)
- 贸易(9484)
- 和(9233)
- 易(9164)
- 业经(9001)
- 农业(8925)
- 制(8496)
- 务(7668)
- 财务(7650)
- 环境(7634)
- 财务管理(7625)
- 资源(7303)
- 理论(7218)
- 企业财务(7200)
- 银(6649)
- 银行(6611)
- 机构
- 大学(174991)
- 学院(173110)
- 济(69570)
- 经济(67979)
- 管理(66133)
- 研究(59131)
- 理学(57207)
- 理学院(56519)
- 管理学(55441)
- 管理学院(55132)
- 中国(43939)
- 科学(39325)
- 京(37393)
- 农(35159)
- 所(32245)
- 财(31010)
- 研究所(29609)
- 业大(29114)
- 农业(28159)
- 中心(27326)
- 江(26417)
- 财经(25139)
- 北京(23583)
- 范(22973)
- 师范(22737)
- 经(22691)
- 经济学(21285)
- 州(21140)
- 院(20343)
- 经济学院(19433)
- 基金
- 项目(114286)
- 科学(88012)
- 基金(81717)
- 研究(79738)
- 家(72427)
- 国家(71836)
- 科学基金(59800)
- 社会(48994)
- 社会科(46323)
- 社会科学(46301)
- 省(45083)
- 基金项目(43868)
- 自然(40106)
- 自然科(39020)
- 自然科学(39002)
- 自然科学基金(38314)
- 划(38121)
- 教育(36894)
- 资助(34368)
- 编号(32954)
- 成果(26957)
- 重点(25885)
- 部(25713)
- 发(24680)
- 创(22899)
- 科研(22379)
- 课题(22165)
- 计划(22004)
- 创新(21437)
- 教育部(21307)
共检索到249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呈纯 范丽华 黄贤贵 甘煌灿 谢鸿根 余亚白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5份葡萄品种(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2条引物扩增出160个清晰可辨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7个,多态性为91.88%;95份葡萄资源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432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259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0.3979;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55000-0.99375,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217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5份葡萄资源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欧亚种、欧美杂种和东亚种群,这与葡萄传统分类结果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丽 赵梁军 孙佳 赵子刚 杨帆
【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品种资源遗传关系,探讨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为了解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育种及科学合理保存和利用现有万寿菊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29份万寿菊材料及2份孔雀草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用11个引物对31份万寿菊属材料进行PCR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ISSR条带数在5—11条,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出6.8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0%—10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31份材料按照万寿菊及孔雀草分为两大类,并且同系列万寿菊品种被划为同一亚组。【结论】利用ISSR标记技...
关键词:
万寿菊属 ISSR 品种资源 遗传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姝 钱正强 宫霞 赵榕 杨明挚
本研究分别应用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云南昆明西山5个近距离群体的41份野生蘡薁葡萄(Vitis bryoni-aegoliaBge)样品进行遗传结构分析,以比较2种方法评价同种野葡萄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发现,2种分子标记得到的基因分化系数(Gst)均小于0.5,基因流较大(Nm>1),表明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间存在的遗传分化小,遗传变异发生在群体内的概率远大于在群体间。但RAPD分子标记能更灵敏的体现各个近距离群体间的差异,得到的遗传距离与实际群体间的物理距离呈正相关(r=0.981,P=0.019<0.05)。对远距离的同种野生葡萄以及栽培葡萄进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文 陈丽娟 欧昆鹏 蔡炳华 高美萍 李杨瑞
为揭示不同荸荠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荸荠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适合荸荠种质分析的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86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条带,多态性为69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0.3%。供试的24份荸荠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值在0.0909-0.6071之间,平均值为0.3493。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24个荸荠品种在遗传距离0.34处可分为五类。24个荸荠品种在ISSR分析中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但部分不同地区栽培品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雒新艳 王晨 戴思兰 李宝琴 刘倩倩 朱珺 卢洁
【目的】大菊品种数量众多,形态繁杂。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瓣类大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菊花品种分类和品种演化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方法】选取涵盖大菊品种5个瓣类的150个品种,采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从5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10对引物共检测到清晰可重复的22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20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96.0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485和0.5154;5个瓣类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都比较高,其中平瓣类最高(PPB=95.20%),桂瓣类(PPB=86.90%)和匙瓣类(PPB=89.52%)最低;瓣类类群间遗...
关键词:
大菊 瓣类 遗传多样性 ISSR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穗 李纪元 王强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茶花品种群中有代表性的20个国内外茶花品种进行了品种间遗传关系的分析。从60对随机扩增引物中筛选出了21对扩增带型清晰及重复性好的引物序列,共扩增出153条带,其中146条呈现多态性,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5.4%;Ne i s基因多样性指数介于0.40~0.48,Shannon信息指数在0.57~0.67,基因分化系数介于0.5~0.7,基因流值介于0.2~0.5,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0~0.74,平均为0.63。参试的20个茶花栽培品种间遗传差异相对比较窄;结合花型形态学特征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0个茶花品种分为2个大类群。此外,结果显示:ISSR分子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军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渗透到葡萄遗传育种的各个领域。DNA分子标记为研究葡萄品种起源和育成新品种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特别是SSR标记在葡萄品种鉴别、系谱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基于DNA分子标记遗传图的构建加速了杂种的早期选择,遗传图和物理图的结合可以克隆控制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改良现有的葡萄品种。因此,生物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葡萄育种方法。
关键词:
葡萄 育种 DNA标记 遗传图 遗传转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净 郝志敏 郑蒙 张金林 董金皋
本研究从400余株灰葡萄孢ATMT转化子中筛选到产孢缺陷菌株BCG-183。利用CTAB法提取野生型和BCG-183的基因组DNA,Southern杂交证实T-DNA标记在突变菌株中为单拷贝插入;对该菌株表型进行分析,发现BCG-183菌株菌落呈白色,菌丝产量较野生型大;致病性较野生型强;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产孢量,表明BCG-183不产生分生孢子;胞壁降解酶活性比野生型强。利用TAIL-PCR技术确定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DNA插入到灰葡萄孢基因组超级重叠群42(Supercontig 42)中假定蛋白编码基因(BC1G_07455)的3'末端。RT-PCR结果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宇飞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王辉 刘丽 王雪洁
为了明确辽宁省不同地区葡萄白腐病菌遗传分化情况,对采自辽宁省沈阳、朝阳、锦州、营口、大连、辽阳等主要葡萄产区的病样进行分离鉴定,对病原菌形态学进行观察及r DNA-ITS序列分析,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并利用MEGA5.05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42株白腐病菌菌落形态基本一致,菌丝平伏,有隔膜,分生孢子器呈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球内含有大量分生孢子,有孔口;分生孢子单孢,卵圆形,最初无色,后变为暗褐色。病菌rDNA-ITS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度达99%以上,42个菌株的ITS序列同源性极高,不同地区葡萄白腐病菌区域性特征不明显。
关键词:
葡萄白腐病菌 ITS序列 同源性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蒙 刘海峰
为探究5GT基因在山葡萄花色苷合成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作用,以山葡萄(Vitis amurensis)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山葡萄5G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U237133),将该基因命名为Vam5GT并对该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am5GT基因在山葡萄8个不同转色时期的表达规律,将克隆获得的Vam5GT基因完整的ORF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Bl2(DE3),并通过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并构建表达载体pC5GT并转化农杆菌GV3101.用菌液浸泡花序法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Vam5GT cDNA全长1 497 bp,开放阅读框1 347 bp,编码448个氨基酸,该基因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9.84 ku,等电点为5.23,是不稳定蛋白。该基因属于UDPGT超基因家族,不包含信号肽。Vam5GT在山葡萄花后4周的果皮中表达丰度最高,其他时期表达逐渐下降;该基因原核表达产物与预期大小一致,表明原核表达成功,在含50 mg/L Kanomycin的培养基上对拟南芥T_0代种子进行筛选,先后得到2个阳性幼苗,转化率为0.05%。对移栽成活的2株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为阳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双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因(mt COI)对浙闽沿岸5个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牙牡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在183条序列中检测到44个多态性位点,共定义了39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和平均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8524和0.0040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在不同群体内差异较小。AMOVA分析显示,绝大多数的遗传变异都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91.94%),组间和组内群体间均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两两群体间的ΦST值较低(–0.01193~0.11486),但宁德群体与其他群体间出现了显著的低程度遗传差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巧静 曹斌 钱萍仙 饶慧云 刘蓉 吴月燕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筛选适合葡萄SSR标记的PCR反应体系,对52份葡萄种质进行SSR标记,采用UPGMA聚类法分析葡萄诱变群体和亲本的遗传关系.优化的葡萄SSR-PCR反应体系为:MG2+1.5 MMoL·L~(-1),d NTP 0.2 MMoL·L~(-1),TAq酶1.0U,引物0.4μMoL·L~(-1),模板dNA 50 NG,总体积20μL.48对引物共扩增出27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2.2%,有31对引物的多态性百分率达到了100%.每对引物可扩增3~10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6个.52个葡萄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81~0.889,各诱变...
关键词:
葡萄 SSR 体系优化 诱变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宏艳 郭印山 苏凯 任志华 赵玉辉 刘镇东 李坤 郭修武
白腐病是严重危害葡萄生产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研究其抗性遗传机制对培育抗病葡萄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以欧亚种红地球与山葡萄双优杂交组合产生的149株后代群体和欧亚种霞多丽与山欧杂种北冰红杂交组合产生的130株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白腐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红地球与双优的杂交后代群体中,母本红地球的病情指数为50.79%,父本双优的病情指数为33.33%,后代群体中有53株比红地球病情指数大,有45株比父本双优病情指数小;在霞多丽与北冰红的杂交后代群体中,母本霞多丽的病情指数为51.85%,父本北冰红的病情指数为27.78%,后代群体中有76株比霞多丽病情指数大,有14株比北冰红病情指数小。2个试验群体的病情指数分布范围较广,变异系数分别为53.14%和35.36%。红地球与双优杂交群体超低亲率高达31.03%,子代病情指数平均值低于亲中值,说明欧亚种与山葡萄远缘杂交组合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霞多丽与北冰红群体超低亲率为11.67%,杂交后代群体抗性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开展葡萄抗白腐病分子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在2个杂交后代群体中都分离出一定比例的高抗白腐病单株,为开展白腐病抗性葡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蕊 于琳 李国庆 张静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我国15个地区2种寄主植物(铁苋菜和蓖麻)上分离得到的葡萄孢属类似真菌Amphobotrys ricini的81个菌株以及来自美国的1个A.ricini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8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63条DNA带,其中有49条DNA条带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77.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变化范围在0.47~0.84,平均值为0.72,观测等位基因数(Na)的均值为2.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均值为1.357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的均值为0.227 5,Shannon信息指数(I)的均值为0.363 1。UPGMA聚类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55~1.00,以遗传相似系数0.70为阈值时,可分为5个类群(A、B、C、D、E),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B类群又可以分为B1和B2两个亚群。分析结果表明,A.ricini群体内遗传变异与菌株地理来源、寄主植物有一定相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姝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关天舒 王辉 张里 谢小平
为明确辽宁地区葡萄霜霉病菌的遗传变异规律,对采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21株葡萄霜霉病菌提取DNA,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DNA-ITS序列扩增与测定,并利用Clustalx1.83及MEGA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其遗传多样性。试验结果表明:21株葡萄霜霉病菌的ITS序列长度为1306~1781bp,GC含量为34.16%~36.09%;菌株遗传距离为0~0.069;以遗传距离0.01划分为2个类群,以遗传距离0.005划分为3个亚群。采自沈阳的SYK菌株和采自朝阳的CYE菌株遗传距离为0;采自大连的2个菌株分别属于类群Ⅰ的2个亚群,遗传距离为0.016。采自沈阳的6株菌株分别属于2个类群,聚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