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8)
- 2023(7312)
- 2022(5993)
- 2021(5261)
- 2020(4196)
- 2019(9373)
- 2018(9142)
- 2017(16326)
- 2016(9238)
- 2015(10303)
- 2014(10236)
- 2013(10175)
- 2012(9956)
- 2011(9133)
- 2010(9398)
- 2009(8401)
- 2008(8336)
- 2007(7608)
- 2006(6918)
- 2005(6519)
- 学科
- 济(40884)
- 经济(40844)
- 业(20225)
- 管理(18913)
- 地方(16978)
- 中国(15690)
- 企(13739)
- 企业(13739)
- 农(13108)
- 学(11025)
- 业经(10572)
- 地方经济(9659)
- 农业(9241)
- 发(9087)
- 方法(8883)
- 融(8140)
- 金融(8140)
- 银(8115)
- 银行(8067)
- 行(7942)
- 环境(7424)
- 数学(7063)
- 数学方法(6976)
- 制(6897)
- 贸(6784)
- 贸易(6771)
- 发展(6734)
- 展(6709)
- 财(6676)
- 易(6428)
- 机构
- 学院(133067)
- 大学(129896)
- 研究(57334)
- 济(49352)
- 经济(48128)
- 中国(42582)
- 管理(40976)
- 科学(39408)
- 理学(33552)
- 理学院(32961)
- 农(32647)
- 管理学(32102)
- 所(32036)
- 管理学院(31873)
- 京(30222)
- 研究所(29200)
- 农业(25557)
- 中心(25117)
- 业大(23968)
- 财(23128)
- 江(22973)
- 省(21546)
- 院(21135)
- 范(20669)
- 师范(20370)
- 北京(19747)
- 州(18597)
- 科学院(18309)
- 技术(17901)
- 财经(17008)
- 基金
- 项目(87154)
- 科学(66775)
- 研究(60032)
- 基金(59662)
- 家(54897)
- 国家(54389)
- 科学基金(44055)
- 省(37022)
- 社会(35360)
- 社会科(33382)
- 社会科学(33376)
- 划(31291)
- 基金项目(31271)
- 自然(29429)
- 自然科(28634)
- 自然科学(28627)
- 自然科学基金(28073)
- 教育(26407)
- 发(26115)
- 编号(23876)
- 资助(23761)
- 重点(21308)
- 发展(20033)
- 成果(19989)
- 展(19666)
- 课题(18966)
- 计划(18530)
- 创(17984)
- 科技(17683)
- 部(16968)
共检索到223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会勤 罗国光
用光学显微镜对葡萄叶片齿尖上表皮气孔的形态、发育、结构进行了观察。叶片齿尖无表皮毛覆盖,上、下表皮都具有高密度的气孔分布。上表皮气孔位置下陷,无周缘角质条纹,外观呈‘面包围’形,典型的气孔与其旁边体形较小的气孔之间无特定的排列规律,它们的分化及成熟早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齿尖下表皮气孔的形态特征与齿尖上表皮气孔相似;叶片中部下表皮存在典型的由气孔及其周围体形较小的气孔形成的气孔群。两类气孔分两批发育。典型的气孔突出表皮,具明显的周缘角质条纹,发育早于较小的气孔。这类气孔与表皮平面平齐或稍凹陷,周绿角质条纹不明显。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的气孔下腔较大,齿尖上、下表皮气孔与叶片中部下表皮气孔无明显的结...
关键词:
葡萄叶片 气孔 形态 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云峰 王幼宁 李霞
为方便对植物气孔进行发育和生理学研究,我们报道了一种用普通塑料透明胶带粘贴植物叶片下表皮,再刮去叶肉细胞保留叶片表皮观察气孔的方法,此方法与撕取法、粘取法等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制片效率高、适用面广等特点。在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上应用效果很好,适宜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时期的气孔分布、气孔变化动态和形态学指标的研究。
关键词:
透明胶带 叶片 下表皮 刮叶肉 气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晶晶 莫伟平 贾文锁 刘国杰
【目的】研究干旱条件下葡萄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势随叶片节位变化的规律及其机理。【方法】利用3005F01植物水势测定仪和SC-1气孔计测量不同干旱程度下葡萄主梢各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势。【结果】浇水良好的条件下,葡萄叶片气孔导度随叶片节位的升高而升高,且两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轻度干旱可导致上部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大幅度下降,而下部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变化不大,叶片水势随着节位上升而提高;和轻度干旱相反,严重干旱时,叶片气孔导度随叶片节位的升高而下降,叶片水势仍然随着叶片节位的升高而上升,两者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浇水良好的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势没有相关性;不同节位叶片对干旱的响应敏感度存在...
关键词:
葡萄 干旱 气孔导度 水势 节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文龙 范意娟 李辰 魏灵芝 姜金铸 李冰冰 贾文锁
为探讨气孔导度对叶片水势的响应及其反馈调节机制,本研究以葡萄为试材,对不同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势变化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浇水良好的条件下,不同节位叶片水势没有差异,但气孔导度却随着叶片节位升高而增大。部分根系在干旱的早期(停止浇水4d内),也就是在叶片水势还没有明显下降时气孔导度即开始大幅度下降,意味着此时气孔导度的变化可能是由系统化学信号操纵的;在干旱的中期(停止浇水7d左右),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势随叶片节位变化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在整根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随叶片水势的下降而急剧下降,两者呈现显著的指数关系。结果表明:葡萄不同节位叶片对干旱胁迫响应的敏感度不同,且在干旱的...
关键词:
葡萄 气孔导度 叶片水势 叶片节位 干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海珍 韩路 徐雅丽 牛建龙 于军
[目的]构建适用于极端干旱荒漠区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数学模型,为准确定量探讨灰胡杨叶片气孔调节和构建干旱荒漠区的水碳循环耦合机制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建群种灰胡杨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2012年7—9月、2013年6—9月测定灰胡杨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G_s)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并应用国际上2类构建机制不同的代表性气孔导度模型对其气孔导度变化进行模拟及验证比较。[结果]不同年份生长季各月灰胡杨叶片G_s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大小、出现时间与变幅不同,其中以9月峰值出现时间最早,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军阳 于大永 王西平
【目的】对葡萄叶片性状进行数量化研究,以克服文字描述的主观性弊端,为葡萄种质资源分类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1个葡萄种或品种(系)为材料,首先将叶片各形态指标数量化,然后根据叶片数量化公式,将葡萄叶片形态转化为8个变量并编译成0~9的代码,最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了葡萄叶片性状数量化的方法,得出了31个葡萄种或品种(系)叶片性状的数量化表达式,分析了此方法在葡萄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1个葡萄种或品种(系)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与其遗传背景高度吻合。【结论】葡萄叶片性状数量化表达方法对葡萄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
关键词:
葡萄 叶片 数量化 种质资源分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艳军 马建军 张立彬 杜彬 于凤鸣
欧李(Cerasus humil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野生果树资源,其果实中钙、铁等元素尤为丰富(曹琴等,1999),同时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是生态建设和防风固沙的良好树种(姜英淑等,2009;李学强等,2009)。研究表明:叶片是植
关键词:
欧李 叶表皮 气孔 矿质元素 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维亮 王勇健 李超 王传宇 郭新宇
【目的】用数字化方式描述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过程,是正确认识和表达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对形态结构较为复杂的葡萄树进行精确描述与定量分析,对葡萄树的数字化表达和处理技术进行研发与深化。【方法】针对葡萄树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划分并定义葡萄树的基本结构单元,包括葡萄树主干、多年生蔓、新梢和着生于枝蔓上的器官,其中新梢包括果枝和营养枝;着生于枝蔓上的器官包括芽、花序、果穗、副梢、叶片和卷须等。基于对葡萄树结构单元的划分,借鉴国内外结构单元的命名经验、习惯与演变趋势并结合田间观察结果,遵循葡萄树各结构单元出生的时空顺序,系统地提出了以年为单位的葡萄树地上部各结构单元数字化命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文颖 王晨 朱旭东 马超 王文然 冷翔鹏 郑婷 房经贵
【目的】明确DELLA蛋白基因在葡萄基因组数据库中的数量、结构和组织表达差异,探究DELLA蛋白在葡萄赤霉素(GA)信号传导及葡萄无核果实发育机理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拟南芥、水稻等植物中的DELLA蛋白基因,利用HMMER程序和NCBI的CDD程序鉴定葡萄基因组中的DELLA蛋白基因;以‘白罗莎里奥’葡萄品种为试材,采用PCR技术克隆3个DELLA蛋白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通过启动子作用元件分析预测其潜在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系统进化、理化特性、亚细胞定位及蛋白互作等进行分析;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技术分析DELLA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q RT-PCR方法检测葡萄DELLA蛋白基因应答GA在果皮、果肉、种子(或种子区)的时空表达特征。【结果】鉴定得到3个葡萄DELLA蛋白基因,克隆并验证其精确序列,分别命名为Vv GAI1(VIT_201s0011g05260)、Vv RGA(VIT_214s0006g00640)及Vv SLR1(VIT_211s0016g04630),其染色体定位、开放阅读框(ORF)大小、编码氨基酸数量分别为:Chr1、1 773 bp、590个;Chr14、1 710 bp、569个;Chr11、1 599 bp、532个。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其DNA序列均无内含子,只有1个外显子,基因结构高度保守。进化分析显示Vv GAI1与Vv RGA亲缘关系较近,被聚类为一组,而Vv SLR1为另一组。3个基因的启动子均含有响应赤霉素和胚乳发育相关的作用元件,表明它们可能参与响应GA信号传导和胚乳发育过程。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3个DELLA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q RT-PCR结果显示除果皮中Vv SLR1在近成熟期具有表达高峰外,其余均在幼果期高表达,且外源GA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3个DELLA蛋白基因在葡萄果皮、果肉和种子区的表达,尤以种子区下调水平最为显著。蛋白互作分析表明3个DELLA蛋白均为葡萄GA信号传导的核心作用元件,均可能与GIDI1和SLY1互作参与葡萄GA信号传导。【结论】葡萄基因组中含有3个DELLA蛋白基因家族成员;不同物种间DELLA蛋白结构高度保守;GA可能通过负调控这3个成员参与葡萄果皮、果肉和种子区的发育,且3个成员均可能通过应答GA信号调控葡萄无核果实的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莉民 仇明 王朋 王志琴 杨建昌
目的探明C4转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生物学结构基础。方法以已导入玉米C4光合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NADP-苹果酸酶(NADP-ME)和PEPC+PPDK的转基因水稻为材料,以其受体品种Kitaake(WT)为对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秧苗叶片气孔与叶鞘维管束结构,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结果与对照品种相比,转C4单基因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增大,PPDK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都居各转基因品系之首;转C4双聚合基因(PEPC+PPDK)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减小;C4转基因水稻各品系叶片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基粒堆密集,有些基粒类囊体沿长轴方向排列整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兴友 赵永光 周丽艳 尹伟伦 王华芳
在盆栽条件下对百里香和小花溲疏叶片的气孔特征、叶绿素含量及气体交换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里香的气孔密度明显高于小花溲疏,且气孔的长与宽比小花溲疏要小;百里香的叶绿素含量比小花溲疏高;百里香和小花溲疏都具有比较典型的双峰型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它们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在一日内百里香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始终大于小花溲疏;百里香叶片气孔的结构特点、叶绿素含量的生理基础以及百里香植株的生物学特点是其净光合速率始终高于小花溲疏的主要原因,也使得百里香较小花溲疏更适应旱生环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提波 徐正进
为明确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特征,以具有高(HSD)、中(MSD)和低(LSD)3种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品系为试材,在水稻抽穗期调查3种水稻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水稻材料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第1峰值均出现在9:00~10:00,第2峰值均出现在14:00~15:00,具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引起;Pn日均值大小依次为HSD>MSD>LSD。Pn与环境因子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a)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正相关,与光合参数中的Gs和Tr均呈显著正相关。3种水稻品系的初始荧光(Fo)...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果园 秦国新 武宇坤 季昆
为了探明温室葡萄Vitis vinifera的最佳留叶量,以4年生无核早红葡萄Vitis vinifera‘Early Scarlet Seedless’为试材,研究结果枝不同叶片数对温室葡萄果实质量、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成熟期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结果枝留叶16,18,20片时果实的穗质量和粒质量较小,果实鲜红色到深红色,着色差,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低(分别为137,138和154 g.kg-1),固酸比分别22.31,22.66和28.36,果实品质较差;留叶22片时,果实的穗质量和粒质量明显增加,果实呈紫红色,成熟期提前,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高达162 g.kg-1,固酸比为...
关键词:
园艺学 葡萄 温室 留叶量 果实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阳 冯全 王书志 张芮
针对不同光照以及不同天气条件造成葡萄叶片图像不能准确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图割分割算法。采用G/R以及a*颜色特征自动选择叶片目标和背景种子点,利用混合高斯模型对叶片和背景的概率密度分布进行估计;在马尔科夫随机场的基础上,建立像素特征的能量函数;通过求解能量函数最小化对叶片实现了自动分割。对多种不同分割特征的分割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叶片图像,单一G/R和a*具有较好的效果,分割精度分别达到86.74%和92.38%,若用它们组合为双特征,分割效果会进一步提高,分割精度
关键词:
葡萄叶片 颜色特征 能量函数 图像分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兵 冯全
[目的]本文旨在解决不同光照和复杂背景下葡萄病害叶片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使用了一种全卷积网络(FCN)的葡萄病害叶片图像的自动分割算法。该算法在结构上将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后3个全连接层换成3个卷积层。通过多层的卷积,对输入葡萄叶片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通过池化层,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缩减特征尺寸,以达到减少网络参数的目的。再通过反卷积对特征上采样,从高维、小尺寸特征恢复到图像原始尺寸,对具有原始尺寸的特征进行逐像素分类,确定原图像中每个像素位置的标签是背景还是前景。因只经过上采样处理后的分割图像会较粗糙,故通过跳跃结构将较为粗糙的原图进行局部信息与整体信息的整合,达到对分割结果进行精细化处理的目的。[结果]本算法对葡萄病害叶片有较好的分割效果,单叶片和复杂多叶片图像的马修斯相互系数(MCC)分别为0.821和0.747,MCC平均值较对比算法提高了6.5%。[结论]本算法能够较精确地分割自然条件下成像的葡萄病害叶片图像,为后续在叶片精准分割病害区域和提取病害特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