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
- 2023(1031)
- 2022(850)
- 2021(723)
- 2020(658)
- 2019(1419)
- 2018(1351)
- 2017(2334)
- 2016(1485)
- 2015(1527)
- 2014(1484)
- 2013(1542)
- 2012(1527)
- 2011(1299)
- 2010(1333)
- 2009(1238)
- 2008(1206)
- 2007(1068)
- 2006(847)
- 2005(788)
- 学科
- 济(4759)
- 经济(4757)
- 方法(3297)
- 数学(3129)
- 数学方法(3094)
- 管理(2366)
- 业(2276)
- 害(1796)
- 学(1777)
- 虫(1683)
- 企(1626)
- 企业(1626)
- 虫害(1541)
- 病虫(1437)
- 病虫害(1437)
- 财(1107)
- 农(1075)
- 中国(1033)
- 防(986)
- 及其(954)
- 防治(888)
- 治(887)
- 农业(787)
- 森(765)
- 森林(765)
- 林(743)
- 业经(724)
- 技术(712)
- 贸(704)
- 贸易(704)
- 机构
- 大学(22217)
- 学院(21516)
- 研究(9622)
- 农(9433)
- 科学(8084)
- 农业(7706)
- 业大(7332)
- 济(6286)
- 所(6118)
- 经济(6077)
- 中国(5914)
- 研究所(5789)
- 管理(5501)
- 农业大学(5283)
- 京(5226)
- 理学(4783)
- 省(4702)
- 理学院(4683)
- 室(4562)
- 实验(4372)
- 管理学(4372)
- 中心(4351)
- 管理学院(4343)
- 实验室(4237)
- 业(3997)
- 重点(3974)
- 技术(3630)
- 江(3521)
- 院(3508)
- 科学院(3504)
共检索到30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燕棠 曹为玉 张福庆 金红 赵万英 朱海英
葡萄卷叶病毒(Grapevine leafroll virus)是葡萄的重要病害,罹病葡萄明显地延迟浆果成熟二周至一个月,且着色差,糖分降低6%,减产25%以上。 1988~1990年按照美国病毒学专家D.Gonsalues介绍的方法,在国内首次应用酶联法(ELISA)检测出葡萄卷叶病毒。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葡萄测试标样513份,采自天津果园等处。 2.GLRV抗血清和γ球蛋白酶结合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满 田砚亭 罗晓芳
在建立‘藤稔’等5个葡萄品种离体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热处理和微茎尖脱毒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经过PAS-ELISA和长臂光敏生物素标记GFLV-CP基因cDNA探针检测.结果表明白天38℃夜晚35℃处理脱除GFLV效果最佳;多次继代培养也有脱除GFLV的作用.从而首次获得了‘藤稔’、‘红地球’、‘9307’3个葡萄品种的脱除GFLV的试管苗.PAS-ELISA与探针平行检测的结果还表明,PAS-ELISA检测以P/N<1作为阴性标准更为可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永江 辛言言 李桂芬 乾义柯
【目的】葡萄A病毒(GrApevine virus A,GvA)是葡萄皱木复合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以带毒种苗的嫁接为田间主要传播途径。使用无毒葡萄苗木进行生产是控制该病毒病害的根本措施,而简便灵敏的检测技术是筛选无毒种苗的有效保证。为此,开展针对GvA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研究,旨在建立其rt-lAmp特异性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比对分析GvA的cp(coAt protein)基因序列并经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 4.0设计,获得6条检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跃进 Lamikanra Olusola
利用细菌质粒 M13克隆葡萄无核基因的 RAPD标记 UBC- 2 6 94 50 后 ,采用自动荧光 DNA序列分析仪对其测序。结果表明 ,UBC- 2 6 94 50 由 4 84对核苷酸及其特定序列构成。按照该序列 ,人工合成两个寡聚核苷酸5′ CCAGT TCACT CTCAA TAGGT CC3′和 5′ CCAGT TCGCC CGTAA ATG3′分别作引物 ,当用获得该标记及其序列的亲本和无核杂种后代作模板进行 PCR分析 ,凡是可以扩增出约 5 90 bp片段即为无核基因携带者和表达者。进一步用其原始无核祖先无核白和商业化无核品种及 C78- 47× B52 - 1 2 2 ...
关键词:
葡萄无核基因 DNA序列 DNA探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为玉 郑燕棠 岳东霞
葡萄卷叶病毒株系分化的研究AStudyonDiferentiationofVirusIsolatesAsociatedwithGLRV葡萄卷叶病毒(Grapevineleafrolvirus.GLRV)是甜菜黄化病毒组成员,病毒粒子丝状物约18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洋 张伟 袁耀武 钟晓英 马雯
目的利用PCR技术,无需增菌,直接检测乳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通过溶剂提取的方法从人工样品中提取模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基因(nuc)为靶基因,经过PCR扩增得到279bp的产物。经过DNA测序证实该产物为目的扩增产物。采用PCR方法实际检测了乳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与国标GB4789.10—94方法及两种快速检测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PetrifilmRSA.CountPlate及Baird-parker+RPFAgar进行了比较。结果PCR方法的灵敏度高,全脂乳和脱脂乳检测的检出限为10CFU/ml,奶酪检测的检出限为55CFU/g,可在6h内完成对乳品中金黄色葡萄球...
关键词:
PCR 检测 乳品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姚继英 董文凤 杨玮 田永路 李夏莹
为了快速检测出实验动物临床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建立了一种普通PCR方法。同时合成3对引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核酸DNA做模板,进行引物扩增,筛选出一对能扩增出270 bp单一目的片段的引物。逐一对该引物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除了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外,对小鼠其他常见病原菌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优良的敏感性和稳定性。两个不同操作人员,在两个不同时间段,利用两台不同品牌的PCR仪器,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此方法再现性良好。用该方法检测待测样本,效果也良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长勤 程国富 胡薛英 谢长清 宋念华
8周龄健康肉鸡60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45只)经关节腔注射鸡源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2.5×109cfu,复制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对照组(15只)经关节腔注射PBS。对所建立的病理模型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外周血内细菌、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以及抗体水平的动态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接种后均发展为典型的关节炎症状。整个试验期内试验组的死亡率为51.11%,对照组表现正常。接种后1-5 d外周血内金黄色葡萄球菌迅速升高。试验组鸡接种后血液中白细胞(WBC)总数升高。试验组和对照组的WBC总数的差异水平在第1、5、7、21、28 d极显著(P<0.01)。异嗜性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在接种后1周内明...
关键词:
鸡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节炎 WBC 抗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英 原青云 任芳 胡国君 范旭东 董雅凤
【背景】葡萄浆果内坏死病毒(grapevine berry inner necrosis virus,GINV)是近年来在中国报道的一种正单链RNA病毒,该病毒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高灵敏的检测技术是病毒田间监测和无病毒苗木培育的关键。【目的】建立灵敏度较高的GINV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体系;明确不同葡萄砧木对GINV的敏感性;明确GINV在寄主植株中的时空分布规律,为该病毒的监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GenBank已登录GINV的复制酶(replicase,RP)、移动蛋白(movement protein,MP)和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6套引物,通过常规RT-PCR和RT-qPCR筛选特异性强、扩增效果好的引物。再通过对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GINV的SYBR Green I染料法RT-qPCR检测体系,并进一步对该技术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田间适用性进行评价。将GINV接种到贝达、SO4、101-14、140R和1103P 5种葡萄砧木上进行症状观察和病毒检测,以筛选GINV敏感性较高的指示植物。基于所建立的RT-qPCR技术对接种GINV葡萄砧木的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样品进行GINV检测,从而明确GINV在不同葡萄砧木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建立了GINV SYBR Green I染料法RT-qPCR检测技术体系,其最佳引物为GINVRPYGF2/R2,最佳引物浓度为300 nmol·L-1,最佳退火温度为58.4℃。该技术对GINV的检测特异性强,其检测灵敏度达常规RT-PCR的1 000倍。症状观察结果表明贝达感染GINV的症状最为严重,表现为叶片系统性坏死,而其他砧木叶片仅表现褪绿斑驳和环斑症状。RT-qPCR检测结果表明GINV在EL27时期(坐果期)的相对含量最高,5个品种间的病毒相对含量在EL12(花序分明期)和EL27时期间无显著差异,EL31时期(果实增大期)的贝达与SO4、101-14、140R和1103P的病毒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GINV的相对含量在不同组织部位存在较大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下部叶片、上部叶片、上部茎秆、下部茎秆、根部。【结论】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GINV RT-q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明确了GINV在不同葡萄砧木的时空分布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洋 蒲万霞 陈智华 邓海平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情况,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自内蒙古地区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7种药物的敏感性,同时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用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盐琼脂筛选法和PCR方法扩增mecA耐药基因对分离菌株进行全面MRSA检测。【结果】分离菌株对每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抗性,对氨苄西林、头孢拉丁、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新生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都高于45%,而对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玮 乔广行 黄金宝 王忠跃 李兴红
【目的】检测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明确中国不同葡萄产区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及抗性频率,为葡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中国葡萄主产区采集、分离纯化104个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嘧霉胺的抗药性。【结果】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频率为22.22%—62.5%,且以高抗和中抗菌株为主,其中高抗菌株频率达44.23%;葡萄不同气候栽培区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抗药性不同。【结论】中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较为普遍,且存在交互抗性,据此,在葡萄灰霉病的防治中应限制嘧霉胺的使用...
关键词:
葡萄 灰霉病菌 嘧霉胺 抗药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同铭 崔洪昌
探讨了用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检测苹果中糖、酸等四种组分的可行性,采用二阶导数来处理光学数据,分别筛选出914nm、950nm、897nm、912nm代表苹果中蔗糖,葡萄糖,果糖,苹果酸的第一特征波长。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其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92、0.992、0.996。对32个预测样品的检验误差为0.085、0.057、0.178和0.021。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在实际应用中可满足完整苹果中糖、酸含量的测定精度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糖酸,苹果,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全春 徐丽明 邢洁洁 段壮壮 马帅 于畅畅
针对葡萄硬枝嫁接苗木愈伤组织融合过程发生在苗木内部,难以检测愈伤组织融合比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获取葡萄硬枝嫁接苗木嫁接口不同位置处断层图像;通过提取感兴趣区域、添加掩模,简化处理过程;采用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法将筛管、导管以及嫁接口未融合区域的特征分割出来;采用8邻域区域生长法标记连通域,并设置面积阈值,将嫁接口未融合区域的特征提取出来;采用累计概率霍夫变换直线检测的方法,细化嫁接口未融合区域特征;将嫁接口不同位置处的未融合区域特征叠加,得到总的未融合区域特征;分别计算出总的未融合区域特征面积和嫁接口面积,进而求得融合比例。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处理时间为92.39s,相对误差3.31%,可以快速并准确地检测出葡萄硬枝嫁接苗木愈伤组织的融合比例。本研究提出的视觉检测方法可以为研究葡萄硬枝嫁接苗木愈伤组织融合过程、融合机理及融合影响因素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学 肖瑞刚 吕苗苗 丁宁 石华荣 顾沛雯
【目的】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重要的单年流行病害,研究旨在构建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体系,为葡萄霜霉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enBank中葡萄霜霉病菌cox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F-cox-Pv/R-Pv),建立并优化常规PCR和real-time PCR反应体系,利用葡萄霜霉病菌、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葡萄白粉病菌(Uncinula necator)、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葡萄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辣椒炭疽病菌(C.capsica)、甘草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西葫芦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番茄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马铃薯干腐病菌(F.equiseti)、西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等14种葡萄及其他作物病原菌和拮抗菌的菌丝DNA进行常规PCR和real-time PCR特异性检测,并对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进行评价。运用已构建的real-time PCR体系对人工接种葡萄霜霉病菌的潜育期叶片内病原菌DNA进行定量检测,利用SPSS 19.0软件分析接种时间与叶片内葡萄霜霉病菌潜伏侵染量的关系。【结果】研究设计的引物特异性高,常规PCR仅对葡萄霜霉病菌DNA有扩增条带,为139 bp;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该对引物对葡萄霜霉病菌有唯一的产物吸收峰,对其他供试菌株均未检测到产物吸收峰。常规PCR检测的灵敏度为10 pg·μL~(-1),real-time PCR的灵敏度可达到0.1 pg·μL~(-1),是常规PCR检测灵敏度的100倍。以携带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构建real-time PCR循环阈值(Ct)与模板浓度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y=42.27-3.36x,相关系数R~2=0.997,扩增效率为98.50%,线性范围达7个数量级,在2.4×10~3—2.4×10~9 copies/μ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人工接种葡萄霜霉病菌的潜育期叶片内病原菌DNA进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叶片内病原菌潜伏侵染量随接种时间的变化呈指数关系增长,y=6.34×10~4·e~(0.084x),相关系数R~2=0.936。该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在接种6 h后就可以检测到葡萄霜霉病菌DNA,检测量为5.68×10~4 copies/μL病原菌DNA。【结论】构建的葡萄霜霉病菌real-time PCR检测体系的灵敏度远高于常规PCR,且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其Ct值与模板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高,可用于定量检测葡萄霜霉病菌的潜伏侵染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晓亚 徐明悦 王新 周婷 夏效东 杨保伟 席美丽 孟江洪
【目的】了解陕西关中地区猪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污染状况、耐药性及其毒素基因的分布。【方法】采集陕西关中6个地区的猪肉165份,按国标GB/T 4789.10-2010的方法,对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采用PCR方法对该菌进行确证并对其相关基因(如nuc、mecA、PVL、SEs和ETs)进行检测,最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另外,在BP平板中分别添加头孢西丁(4μg/mL)和苯唑西林(4μg/mL),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结果】165份样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为33.33%(55/16...
关键词:
猪肉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素基因 耐药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