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5)
2023(2650)
2022(2400)
2021(2317)
2020(1841)
2019(4136)
2018(4200)
2017(6645)
2016(4380)
2015(5098)
2014(5399)
2013(5200)
2012(4846)
2011(4426)
2010(4698)
2009(4047)
2008(4217)
2007(4043)
2006(3514)
2005(3194)
作者
(15345)
(12406)
(12403)
(11724)
(8122)
(6347)
(5806)
(4991)
(4836)
(4807)
(4366)
(4297)
(4259)
(4239)
(4059)
(3958)
(3761)
(3635)
(3620)
(3600)
(3386)
(3269)
(3248)
(3183)
(2911)
(2809)
(2786)
(2762)
(2691)
(2682)
学科
管理(10101)
(9320)
经济(9304)
(8470)
(7287)
企业(7287)
教育(6538)
(4876)
(4761)
研究(4666)
理论(4240)
(4229)
(4029)
教学(3908)
中国(3763)
(3741)
研究生(3614)
(3430)
制度(3426)
业经(2881)
方法(2843)
(2822)
财务(2813)
财务管理(2795)
企业财务(2595)
服务(2562)
学法(2519)
教学法(2519)
(2411)
银行(2392)
机构
学院(60980)
大学(60395)
研究(23096)
(17010)
科学(16686)
管理(15581)
中国(15337)
(15098)
经济(14211)
(13821)
农业(13519)
(13240)
理学(12409)
业大(12391)
(12286)
理学院(12103)
研究所(11759)
管理学(11600)
管理学院(11499)
(11118)
技术(10939)
中心(10219)
(9808)
(9216)
(9101)
师范(9028)
农业大学(8795)
北京(8662)
(8462)
(8385)
基金
项目(36219)
研究(25425)
科学(25339)
基金(21980)
(20236)
国家(19981)
(17125)
科学基金(15440)
教育(13916)
(13618)
编号(11971)
社会(11629)
自然(11283)
基金项目(11226)
自然科(10968)
自然科学(10955)
自然科学基金(10758)
社会科(10711)
社会科学(10707)
成果(10658)
课题(10016)
资助(9536)
重点(8822)
(8199)
科技(8069)
计划(8000)
(7911)
(7760)
大学(7219)
创新(7205)
期刊
(23952)
经济(23952)
中国(20141)
研究(19815)
教育(16454)
学报(16225)
(16150)
大学(11323)
科学(11032)
农业(10795)
学学(10501)
(8896)
(7258)
管理(6031)
技术(6003)
(5399)
业大(5087)
(4980)
金融(4980)
(4876)
职业(4492)
农业大学(4487)
图书(4396)
业经(4207)
(3945)
卫生(3945)
财会(3617)
书馆(3359)
图书馆(3359)
研究生(3313)
共检索到102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洁  董彩虹  刘长远  赵奎华  黄宇飞  蒋欣陶  
从健康葡萄植株中分离得到157株内生细菌,筛选出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具有抑制作用的8株,其中HB135菌株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1.27%。抑菌谱试验表明:该菌株对10种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度为5.37~17.13mm。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能产生蛋白酶、噬铁素以及挥发性抑菌物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垂宝  刘双清  马文月  韩军花  曹海佳  张小艳  廖晓兰  
采用平板分离法、平板对峙法从龙牙百合内生菌中筛选获得了具有抑制灰葡萄孢菌活性的98号菌,其抑菌率为74%;对98号菌进行生理生化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pH值为7、培养温度为32℃、接种量为发酵液体积的6%、250 mL三角瓶装100 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发酵培养基、180 r/min的摇床培养5 d,其抑菌活性最大;优化后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硫酸亚铁0.15 g、玉米粉20 g、牛肉膏15 g,水1 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垂宝  刘双清  马文月  韩军花  曹海佳  张小艳  廖晓兰  
采用平板分离法、平板对峙法从龙牙百合内生菌中筛选获得了具有抑制灰葡萄孢菌活性的98号菌,其抑菌率为74%;对98号菌进行生理生化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pH值为7、培养温度为32℃、接种量为发酵液体积的6%、250 mL三角瓶装100 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发酵培养基、180 r/min的摇床培养5 d,其抑菌活性最大;优化后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硫酸亚铁0.15 g、玉米粉20 g、牛肉膏15 g,水1 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水清  杨毅清  张岱  庞民好  杨志辉  朱杰华  
【目的】为获得拮抗马铃薯早疫病菌的优良生防菌株,研究其抑菌活性物质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影响。【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对生防菌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生防菌进行鉴定,并检测其分泌生防作用相关的酶的能力。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生防菌次级代谢产物对早疫病菌丝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技术对生防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合琼脂扩散法进一步验证活性成分。【结果】将筛选得到的生防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C16。菌株C16能分泌淀粉酶和表面活性素,具有固氮能力,发酵液和脂肽粗提物能显著抑制马铃薯早疫病菌丝的生长,发酵液的抑菌圈可达31.5 mm, 10 mg/mL脂肽粗提物的抑菌带可达12.67 mm。早疫病菌分别与发酵液和脂肽粗提物共培养后,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丝扭曲变形,表面产生褶皱,以及出现囊泡化等现象。对脂肽粗提物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和伊枯草素Iturin两种物质,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两种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发现伊枯草素Iturin为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结论】本研究筛选获得拮抗马铃薯早疫病菌的优良生防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C16,其主要抑菌物质为伊枯草素Iturin。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微生物菌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提供了备选菌种资源,同时为菌株C16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超群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刘丽  于舒怡  
研究了生防细菌SY286菌株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Y286菌株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嗜铁素等抑菌代谢产物;SY286的发酵液成分可导致葡萄霜霉病菌菌丝及孢子囊出现皱缩、破裂等现象;SY286振荡培养3d,抑菌效果最大,达93.18%;60%的硫酸铵饱和度下提取的抑菌粗提蛋白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效果可达76.3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凯  苏丽芳  张日俊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素(Bacillus subtilis bacteriocin)Subticin112在体内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VCC 1885的抑菌活性(bacteriostatic activity),为Subticin112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抑菌:取相同有效质量的Subticin112、土霉素、青霉素、万古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中,然后采用琼脂扩散法比较相同浓度的上述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体内抑菌:将体重为18-22 g的SPF级KM雄鼠120只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田爱霞  
菌株TJB-8是从杨树Populus根部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对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ysosperma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细菌。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了TJB-8的分类地位,并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二分皿法分析了其抑菌活性物质,为菌株TJB-8的实际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菌株TJB-8的无菌滤液有效抑制了杨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7.42%(72 h),并使生长的菌丝产生畸形膨大;TJB-8的无菌滤液还能明显抑制胶孢炭疽菌Colle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庆灵  于贵朋  邢军超  崔建州  赵嘉平  
[目的]葡萄座腔菌科菌物是引起众多经济及生态造林树种枝干溃疡、枝枯类病害的病原生物,在世界各地均有广泛的分布。本研究对河北省内,与经济林木病害相关的葡萄座腔菌科菌物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该科菌物在特定地区的地理分布特征,明确该类菌物所致树木枝干溃疡、枝枯类病害的寄主植物范围,为河北省树木溃疡、枝枯类病害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对河北省树木溃疡类病害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菌物无性型及有性型的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特征对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在内的8个市(县、区)25个不同地点的葡萄座腔菌科菌物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分类。[结果]共获得葡萄座腔菌科菌物5种73株,分别属于Botryosphaeria dothidea、B.stevensii、B.obtusa、B.sarmentorum和Phyllosticta citrichinaensis。其中B.dothidea为河北省葡萄座腔菌科优势菌物种,占全部检出菌物菌株总数的77%。葡萄座腔菌科菌物侵染杨树、柳树、苹果、核桃等28种植物,其中包括大叶黄杨、构树、火炬树、连翘、花椒和刺梅等6种新寄主植物。[结论]B.dothidea不仅危害杨树等传统寄主,而且危害花椒等新寄主植物以及入侵树种火炬树,是危害河北省树木健康生长的最为重要、分布最为广泛的枝干病原菌物,有必要对其溃疡致病性分化和种群遗传分化进行深入分析。来自柿树、花椒等寄主的10个具有Dothiorella型分生孢子的菌株形成单系类群,提示这些菌株可能是与B.sarmentorum和B.iberica不同的一个系统发育学新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玉锋  韩雪梅  路福平  
[目的]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方法]采用α-PNPG平板法筛选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及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结果]确定其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对该菌发酵豆浆前后糖尿病重要指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检测,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_(50)为1.88mg/mL,比空白对照降低了26.06%。[结论]得到了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谢秀丽  牛天贵  
为寻找一种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替代物,从568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抑MRSA的芽孢杆菌5株,其中芽孢杆菌64-3的抑菌活性最强。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菌株64-3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种(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菌体破碎物、菌悬液、发酵上清液和活菌对MRSA的抑菌效果表明,B.subtilis64 3的发酵上清液对MRSA的抑制效果最好。B.subtilis64 3产生的胞外抑菌物质对MRSA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汤伏生  朱晓燕  张兴忠  
从遗传学的角度对嗜水气单胞菌(Acromonas hydrophila)的溶血毒素的产生及调控作了初步探讨,发现嗜水气单胞菌的溶血毒素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组成型酶,产量稳定,与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没有关系;另一种是诱导酶,当有诱导物时大量产生,但这一诱导现象被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抑制。该结果为解释嗜水气单胞菌是否是条件致病菌摸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滕域晰  张洪艳  席文迪  梁世玉  房玉林  王华  靳国杰  
为高效获得葡萄霉菌病生防菌菌株,以病原真菌细胞壁的关键组分几丁质和β-1,3-葡聚糖为唯一碳源,通过底物压力筛选法,选择性地富集同时具有几丁质酶活和β-1,3-葡聚糖酶活的目的菌株。结果表明,此筛选方法有效地富集了潜在的目标菌株。挑取的10株菌均具有几丁质酶活和β-1,3-葡聚糖酶活。其中,1号菌株单位菌体几丁质酶活和单位菌体β-1,3-葡聚糖酶活分别达到2. 52,0. 76 U/m L; 6号菌株的则分别为1. 45,3. 99 U/m L。酶学研究证明2株菌的酶均为诱导型,模拟自然条件下,2株菌在培养24或36 h酶活最高。经16S r DNA测序鉴定,2株菌均为假单胞菌,是一种极具生防潜力的内生细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如华  严东辉  冯小慧  孙晓明  
树木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是树木健康和树木与环境互作的基础,基于分子可操作分类单元的DNA条形码在揭示微生物多样性上起着重要作用。依据DNA条形码标准和技术,经由来自公共核酸数据库(NCBI)中葡萄座腔菌属及其相关属的ITS序列有效化以及对杨树皮层组织分离培养真菌ITS序列扩增和亲缘关系分析发现,该属真菌是常见的杨树内生真菌,在北京地区的杨树上存在葡萄座腔菌、红葡萄座腔菌和小葡萄座腔菌3个种群,葡萄座腔菌为优势种群,每个种群内也存在遗传分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蕾  周国英  梁军  
【目的】从生防菌株产生的拮抗作用酶及生防菌株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2方面研究黄绿木霉(YGF9)和木贼镰刀菌(LX6F2)对杨树溃疡病病菌葡萄座腔菌的抑菌机制,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防菌株在几丁质培养基、纤维素培养基、β-l,3-葡聚糖培养基和酪蛋白培养基上的反应和生长情况,判定生防菌株能否产生几丁质酶、纤维素酶、β-1,3-葡聚糖酶和蛋白酶;通过显微镜观察2种生防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株YGF9和LX6F2代谢过程中均能使β-1,3-葡聚糖培养基中的蓝色消失,说明2种菌株具有产β-1,3-葡聚糖酶的能力;2种菌株可以在酪蛋白培养基上形成水解圈,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匡柳青  陈尚武  张文  马会勤  
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在冬季修剪窗口期葡萄枝干组织中与葡萄溃疡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探索葡萄溃疡病组织中病原微生物的年周期变化,从栽培和植保角度制定防控措施,采用微生物分离、生物学特性观察,以及ITS测序的方法,对北京和云南葡萄溃疡病组织内相关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从北京的材料中分离鉴定出5种真菌:45.0%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30.0%镰刀菌属(Fusarium),15.0%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7.5%木霉属(Trichoderma),2.5%茎点霉属(Phoma);从云南的材料中分离鉴定出7种真菌,32.0%茎点霉(Phoma),27.0%壳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