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9)
2023(6009)
2022(4686)
2021(4623)
2020(3545)
2019(8024)
2018(8172)
2017(13607)
2016(8199)
2015(9409)
2014(9928)
2013(9158)
2012(8619)
2011(7751)
2010(7971)
2009(7052)
2008(6977)
2007(6762)
2006(5933)
2005(5146)
作者
(23868)
(19648)
(19611)
(18810)
(12453)
(9350)
(8999)
(7804)
(7751)
(7353)
(6758)
(6735)
(6573)
(6479)
(6270)
(6138)
(6014)
(5879)
(5811)
(5777)
(5388)
(5038)
(4927)
(4748)
(4665)
(4595)
(4480)
(4382)
(4254)
(4248)
学科
(22932)
经济(22895)
管理(17226)
(11778)
(11075)
中国(9725)
理论(9664)
教学(9012)
(8767)
企业(8767)
教育(8728)
(8290)
地方(6690)
(6669)
(6574)
学法(6038)
教学法(6038)
业经(5755)
(5380)
农业(5145)
学理(5098)
学理论(5098)
方法(4815)
(4757)
(4733)
银行(4733)
(4718)
金融(4711)
(4614)
(3887)
机构
学院(105167)
大学(104215)
研究(40581)
管理(31080)
(31073)
经济(29858)
中国(28967)
科学(26371)
理学(24250)
(24248)
理学院(23849)
管理学(23173)
管理学院(22956)
(21883)
(21221)
(19985)
(19270)
研究所(19188)
技术(19121)
师范(18993)
中心(18346)
农业(17019)
业大(16756)
(16563)
教育(16122)
职业(16001)
(15862)
北京(15593)
(15327)
(15266)
基金
项目(65797)
研究(53352)
科学(48060)
基金(39890)
(35566)
国家(35138)
(29147)
教育(28405)
科学基金(27673)
社会(27513)
社会科(25471)
社会科学(25467)
编号(25129)
(24260)
成果(23031)
课题(20326)
基金项目(20082)
(17605)
自然(16520)
资助(16204)
自然科(16025)
重点(16025)
自然科学(16014)
自然科学基金(15696)
(14793)
项目编号(14545)
(13621)
(13564)
(13470)
(13430)
期刊
(45178)
经济(45178)
中国(34867)
研究(34266)
教育(33559)
(21203)
学报(21125)
科学(15780)
大学(15582)
技术(14253)
农业(14218)
(14048)
学学(13595)
管理(12558)
职业(11591)
图书(11016)
(8829)
金融(8829)
书馆(8301)
图书馆(8301)
技术教育(7836)
职业技术(7836)
职业技术教育(7836)
业经(7476)
(7377)
(7178)
论坛(7178)
(6490)
财经(5959)
经济研究(5918)
共检索到183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惠竹梅  房玉林  刘旭  张振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学课程组经过近20年的改革与实践,依据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构建并完善了以葡萄生态学、葡萄品种学、葡萄栽培学、葡萄保护学理论课及相关实验、实习为核心的葡萄学课程体系,并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改革,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系统地掌握了优质葡萄生产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明霞  吴玉文  段长青  
香气是葡萄酒的重要感官质量指标之一。葡萄酒中香气物质主要受葡萄品种、生态条件、果实成熟质量及酿造工艺技术等因素影响,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对葡萄酒的风格和典型性起决定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葡萄与葡萄酒中各类香气物质及影响其形成和组成的各种因素,以期为葡萄酒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振文  侍朋宝  李显  
研究了陕西渭北高原的山地(海拔1 152 m,1 096 m)和平地(海拔818 m)酿酒葡萄园的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小气候因子,调查了各试验点葡萄物候期、产量因素、植株生长量等生长特点,并经单酿试验对葡萄酒进行了成分分析及感官鉴定。结果表明,温度、≥10℃活动积温均为平地高于山地,山地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相对湿度5~8月呈递增趋势,之后有所下降,各点差异不明显。海拔最低的平地葡萄园总日照时数最少,海拔较低的山地葡萄园则最高。总降雨量山地大于平地,在山地上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增。平地的物候期较早,单株产量较高。植株生长量和果实糖酸比,平地葡萄园大于山地,在山地上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单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振兴  
地中海东岸以及小亚、中亚地区是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地区。葡萄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在地中海周围地区。中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最早是在新疆 ,传入内地是在西汉。唐代以前 ,中原地区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发展缓慢 ,直到唐代 ,才有了较大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输入 ,有力地证明了古代中国人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生产和技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晓平  
<正>房玉林,1973年出生于河南省兰考县,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院长、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未来农业研究院院长,2020年12月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2年兼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还先后担任葡萄酒产业国家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国家葡萄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葡萄酒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葡萄酒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葡萄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陕西省葡萄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林草局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葡萄酒高等教育联盟秘书长等职务。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惠竹梅  张振文  成宇峰  程喆  李华  
【目的】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主要单体酚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酿酒品种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及酒精发酵结束后,采用有机溶剂萃取、HPLC定性与定量分析各处理葡萄与葡萄酒中的主要单体酚含量。【结果】在赤霞珠葡萄果实与葡萄酒中共检测出10种单体酚,包括非类黄酮和类黄酮类,葡萄与葡萄酒中类黄酮类多酚的总含量(409.43~538.63mg·kg-1和56.16~81.30mg·L-1)高于非类黄酮(76.91~98.85mg·kg-1和30.65~41.22mg·L-1)。在类黄酮中,黄烷醇类儿茶素含量及所占比例最高,葡萄果实及葡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文龙  
在产品高端化、品牌国际化方面,在与外来葡萄酒品牌的竞争与合作中,中国葡萄酒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华  
葡萄浆果中的丹宁都是儿茶素的多聚体 ,其中最主要的是表儿茶素 ;原飞燕草素是果皮和果梗中特有的丹宁单体分子 ,而木立口 酸化丹宁是种子中的主要丹宁 ,也是葡萄浆果中涩感最强的丹宁。由于丹宁的多种特性 ,使其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沉淀蛋白质 ,提高结构感 ,稳定色素 ,抗氧化 ,抗自由基 ,抗菌 ,防止还原味和光味。因此 ,合理地使用葡萄酒用丹宁 ,可提高各类葡萄酒的质量和稳定性 ,并可保证葡萄酒良好的贮藏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和财  李全新  张振文  
葡萄酒产业链是由葡萄种植者、葡萄酒生产者、消费者、资源回收者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系统,该系统以产区生态为条件,以葡萄种植为基础,以葡萄酒生产及其副产物资源利用为保证,使产业链条中一个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废物为另一个产品的生产原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体现了生态的统一性和资源的耦合性,形成了高效生态产业链。本文阐述了葡萄酒产业所具有生态产业链的特征,系统分析了葡萄酒产业链条中资源投入、新资源产出及其循环利用情况,重点对葡萄酒皮渣酿制白兰地、榨取葡萄籽油、提取葡萄红色素、多酚类产品、酿醋、配置饲料和基肥等产业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以期转变葡萄酒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与社会、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向前  
本文探讨了麴氏高昌和唐代西州时期吐鲁番地区的葡萄栽培、种植、管理状况 ,推测了当时的种植面积 ,考察了当时葡萄干的种类 ,分析了当时葡萄酒的酿造、储藏工艺、技术 ,以及高昌葡萄酒税与储藏的关系等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杉  
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市场售价偏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进口葡萄酒规模、来源地和进口价格的分析,得出结论: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售价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国内市场不规范和市场炒作等。因此,建议在政策上应该规范经营,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增强行业自律,引导理性消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庆峰  张波  
在葡萄酒的起源问题上,中国是除了西亚之外另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地区。中国本土上自远古时期就有原生葡萄存在。湖南玉蟾岩、河南舞阳贾湖、浙江庄桥坟、山东日照两城镇等地都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葡萄种子,河南舞阳贾湖和山东日照两城镇甚至发现了用葡萄作原料的酒。商代,中国仍有酿造果酒的传统,周穆王西征以至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中西交通日趋频繁,西亚的欧洲种葡萄传入中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