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4)
2023(10752)
2022(8965)
2021(8029)
2020(6372)
2019(14393)
2018(13811)
2017(25133)
2016(14066)
2015(15140)
2014(14902)
2013(14665)
2012(14084)
2011(12796)
2010(12817)
2009(11588)
2008(11332)
2007(10199)
2006(9196)
2005(8277)
作者
(44255)
(36965)
(36824)
(34648)
(23990)
(18107)
(16356)
(14432)
(14365)
(13228)
(12879)
(12647)
(12408)
(11871)
(11775)
(11405)
(11147)
(11005)
(10893)
(10874)
(9576)
(9306)
(9079)
(8674)
(8403)
(8337)
(8336)
(8326)
(7586)
(7349)
学科
(61334)
经济(61271)
(35434)
管理(34918)
(24948)
企业(24948)
地方(21506)
中国(20310)
(19753)
方法(19092)
数学(16657)
数学方法(16540)
业经(14845)
(14179)
农业(13941)
(12465)
贸易(12453)
(12010)
地方经济(11754)
环境(11737)
(11665)
(10954)
(10586)
金融(10585)
(10278)
银行(10227)
技术(10218)
(9944)
(9932)
(8507)
机构
学院(198540)
大学(196184)
(80964)
经济(79394)
研究(78451)
管理(71458)
理学(60743)
理学院(59942)
管理学(58901)
管理学院(58564)
中国(57848)
科学(51540)
(46083)
(43292)
(42126)
研究所(38742)
(36964)
农业(36530)
业大(35697)
中心(34524)
(34178)
(29114)
(28028)
(27427)
师范(26901)
财经(26677)
北京(26611)
(25512)
(24169)
科学院(24165)
基金
项目(137273)
科学(106508)
基金(97124)
研究(94642)
(88660)
国家(87862)
科学基金(72952)
社会(60134)
社会科(56959)
社会科学(56945)
(56869)
基金项目(51781)
自然(48623)
(47619)
自然科(47238)
自然科学(47214)
自然科学基金(46360)
教育(41726)
资助(38713)
(36270)
编号(36241)
重点(32278)
(29013)
(28778)
发展(27938)
计划(27838)
成果(27692)
(27473)
创新(27213)
课题(27043)
期刊
(97608)
经济(97608)
研究(57436)
中国(45352)
(41609)
学报(39482)
科学(34492)
农业(28574)
大学(28291)
学学(27011)
管理(26393)
(24126)
教育(21456)
(20170)
金融(20170)
业经(18201)
技术(16161)
(15231)
经济研究(15172)
财经(12758)
问题(12590)
资源(11287)
科技(10973)
(10969)
业大(10664)
(10386)
商业(10135)
国际(9601)
(9533)
技术经济(9483)
共检索到311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乐和  吴国犀  王志玲  杨德国  
本文研究了大坝兴建后,阻隔在坝下江段的胭脂鱼性腺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只要达到性成熟年龄(雌鱼 7龄、雄鱼 5龄),胭脂鱼性腺不仅能在坝下江段正常发育成熟,而且能自然繁殖。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有砾石或礁板石水流较紊乱的江段。自然繁殖主要与水温有关。产卵期2月至4月。文中同时讨论了坝下江段胭脂鱼保护等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全平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的南津关下游二点三公里处,是长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坝,因坝址穿过江中小岛葛洲坝而得名。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八年三月三十日视察长江三峡,又名“三三○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挡水坝、发电厂、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具有通航、发电等综合功能。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葛洲坝水利枢纽将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反调节水库,用以调节三峡大坝以下河道的水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全长二千五百九十五米,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辉  危起伟  杨德国  杜浩  张慧杰  陈细华  
2004和2005年10~11月间,在中华鲟产卵区葛洲坝至庙咀江段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自然繁殖期间的流速进行了测量。在该江段沿水流方向设置监测断面共20个,其中2004年设12个(编号1~12),2005新增8个(编号A~H)。监测结果表明,产卵区内所有断面平均流速变化范围为72.99~175.23 cm/s,平均值为(128.89±26.28)cm/s;产卵区内12、和4号断面的垂向平均流速值较其他断面约高2.10 cm/s;从A至12号断面,各断面的平均流向大约从225.91°下降至164.39°,并且产卵区内1、2和4号断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华元渝  陈佩薰  
长江中游宜昌-城陵矶河段,受葛洲坝枢纽和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的影响,水流速增大、河床下切、床面粗化,洲滩渚汊并流,破坏和恶化了白鱀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引起白鱀豚分布区向下游退缩。1986年作者调查时,白鱀豚分布区上限尚在离葛洲坝下50公里处的宜都河段;而1991年已下移至距坝下160公里处的沙市河段。同时,藕池口-城陵矶河段(158公里)内白鱀豚分布密度逐年变稀,已从 1986年时的 3.67公里/头锐减到 1991年的10.36公里/头。白鱀豚种群规模小,虽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但人类活动仍严重危及该物种的生存。随着人们进一步开发利用长江,新的水利工程还将兴建,亟待来取相应保护对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明艳  邓中粦  余志堂  邓昕  马骏  姜华  文志豪  
本文描述了1987~1989年在葛洲坝下游人工授精后的胭脂鱼卵及其胚胎发育的特点和仔幼鱼的习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松良  裴家田  刘兴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辨非  罗静波  杨代勤  方长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亮  
胭脂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周亮(四川宜宾地区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地方名黄排,属鲤形目,胭脂鱼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及今后三峡大坝的阻隔,将导致其资源量大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金明  王成友  张书环  张辉  杜浩  刘志刚  危起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慧杰  杨德国  危起伟  杜浩  张辉  陈细华  
2004年10月~2006年5月利用Bisonics DT-X科学回声探测仪(200 kHz)对葛洲坝至古老背-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ray)自然保护区核心江段(30 km)的鱼类进行了5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类在该江段中分布呈现不均一性,深潭处分布集中,而急流处分布很少,葛洲坝至艾家河江段鱼的密度明显大于艾家河至古老背江段;在中华鲟产卵日,鱼类在葛洲坝至庙咀江段高度密集,2004年的平均密度达到62.62±24.77尾/1 000 m3,2005年的平均密度达到70.58±37.45尾/1 000 m3;整个江段中,体长60~106 mm的鱼类占有较高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栋良  
研究中发现钱塘江梯级水电站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新安江水库和湖南镇水库的周年库水替换次数分别为 0.6和 1.3,发电站泄出的 10℃冷水,破坏了暖水性鲥鱼生殖下限水温 24.5℃的自然环境。并查明导致钱塘江鲥鱼绝迹的其他因素——流量、流速等变化。本文为阐明建立梯级水电站后,江河生态变化的自然特征和保护有关的自然鱼类资源提供佐证。并认为引入冷水性或广温性鱼类是增殖这类水域鱼类资源的有效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天宝  彭静  李翀  
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修建的水利工程,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从生态水文学角度对长江中游的生态水文特征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包括长期指标、高流量指标、低流量指标、平均变化指标、涨水落水指标和月流量指标,通过分析指标的变化来评价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中游是最重要的家鱼自然繁殖区,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量化并分析了葛洲坝建坝前后长江中游的生态水文特征变化。分析认为,葛洲坝的修建主要影响涨水落水,对其它生态水文特征影响不大;对于鱼类,涨水过程是刺激鱼类产卵的必要条件,葛洲坝的修建对鱼类产卵造成了一定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军红  姜伟  唐锡良  黄涛  陈磊  高勇  
2010—2012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联合湖北省水产局等单位在长江三峡大坝—葛洲坝江段实施了鲢、鳙、草鱼等鱼类的增殖放流,并标记了部分放流苗种进行了放流效果评价。三年放流规模分别为103.49万、125万、130万尾,标记放流鱼类总计为4.66万尾,标记回捕率分别是0.046 5%、0、0.011 4%。通过监测及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每年100万~125万尾的放流规模对鱼类增殖具有一定的效果,2010—2012年7—8月家鱼渔获物的产量分别约为3.0 kg/(船·d)、7.3 kg/(船·d)、4.3 kg/(船·d),较放流前有所提高。同步网箱散养放流家鱼试验的成活率在2010—2012年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张征  刘鉴毅  Boyd Kynard  
以人工繁殖的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脱膜仔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发育阶段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生态学及其早期生存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胭脂鱼脱膜仔鱼和1~3日龄的早期仔鱼对光照强度栖息地底质颜色没有选择性,栖息于水体底层,有喜好隐匿场所的倾向,但达不到显著性喜好的程度(P=0.654),不进行顺水漂流。4日龄以后的仔鱼开始趋光,选择白色底质,离开水体底层,并顺水漂流。14日龄以后,顺水漂流停止,选择白色底质的比例下降,几乎完全不选择隐匿场所,但仍然趋光。0~8日龄的仔鱼昼夜活动差异不明显(t=-1.48,P=0.142),9~14日龄时,夜间活动明显强于白天(t=-6.9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石小涛  王博  王雪  陈求稳  白艳勤  高柱  涂志英  刘德富  
为了探讨胭脂鱼个体发育过程中集群行为的发生机理,在20℃水温下,在胭脂鱼孵化后第5天开始至第39天,记录体长,采用视频分析的方法连续观察其游泳行为,计算胭脂鱼的游泳速度(V),相对全长最近邻距离(DNNL),分离游泳指数(ISS),根据胭脂鱼的游泳速度计算基于全长雷诺系数(RL)。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胭脂鱼仔鱼全长呈y=1.260 33-0.015 58x+0.003 15x2-(4.849 78E-5)x3增加,游泳速度先增加后降低并趋于稳定,在19日龄后相对全长游泳速度稳定于(2.45+0.15)TL/s。胭脂鱼仔鱼ISS随着时间显著降低,至第19天时显著低于随机分布预期值,至32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