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8)
- 2023(7723)
- 2022(6502)
- 2021(5841)
- 2020(4844)
- 2019(10576)
- 2018(10224)
- 2017(18678)
- 2016(10450)
- 2015(10962)
- 2014(10621)
- 2013(10390)
- 2012(9517)
- 2011(8466)
- 2010(8318)
- 2009(7488)
- 2008(7379)
- 2007(6413)
- 2006(5705)
- 2005(4654)
- 学科
- 济(39253)
- 经济(39216)
- 管理(26583)
- 业(24024)
- 企(17495)
- 企业(17495)
- 方法(16929)
- 数学(14186)
- 数学方法(14080)
- 农(12858)
- 环境(11671)
- 学(11375)
- 地方(10682)
- 农业(9280)
- 业经(9199)
- 中国(8926)
- 财(8525)
- 贸(8274)
- 贸易(8270)
- 易(8005)
- 生态(6786)
- 划(6704)
- 技术(6011)
- 资源(5977)
- 和(5681)
- 理论(5559)
- 发(5471)
- 制(5312)
- 产业(5244)
- 务(5059)
- 机构
- 学院(146156)
- 大学(143794)
- 管理(54702)
- 济(53642)
- 研究(53541)
- 经济(52602)
- 理学(47931)
- 理学院(47256)
- 管理学(46282)
- 管理学院(46058)
- 科学(38794)
- 中国(38327)
- 农(34775)
- 京(31078)
- 业大(29112)
- 所(28229)
- 农业(27732)
- 江(27456)
- 研究所(26719)
- 中心(24299)
- 财(22279)
- 范(20637)
- 师范(20247)
- 院(20119)
- 省(19169)
- 农业大学(18777)
- 财经(18550)
- 北京(18088)
- 州(17454)
- 科学院(17433)
- 基金
- 项目(111043)
- 科学(86905)
- 基金(81423)
- 家(75566)
- 国家(74973)
- 研究(71800)
- 科学基金(62889)
- 社会(46811)
- 省(45800)
- 基金项目(45327)
- 社会科(44440)
- 社会科学(44427)
- 自然(44210)
- 自然科(43041)
- 自然科学(43023)
- 自然科学基金(42253)
- 划(38274)
- 资助(31856)
- 教育(31030)
- 重点(26258)
- 编号(25813)
- 发(25014)
- 计划(23799)
- 创(23019)
- 部(22709)
- 科研(22250)
- 创新(21595)
- 科技(21540)
- 业(19795)
- 国家社会(19667)
共检索到200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天宝 彭静 李翀
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修建的水利工程,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从生态水文学角度对长江中游的生态水文特征进行了研究。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包括长期指标、高流量指标、低流量指标、平均变化指标、涨水落水指标和月流量指标,通过分析指标的变化来评价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长江中游是最重要的家鱼自然繁殖区,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量化并分析了葛洲坝建坝前后长江中游的生态水文特征变化。分析认为,葛洲坝的修建主要影响涨水落水,对其它生态水文特征影响不大;对于鱼类,涨水过程是刺激鱼类产卵的必要条件,葛洲坝的修建对鱼类产卵造成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指标体系 葛洲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启慧 郝振纯 夏自强 姜翠玲 崔鹏
水流是河流生境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影响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河流径流过程及特征可以通过水文参数值及其统计特征来反映,包括水文值的大小、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和变化特征等。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天然径流过程。采用IHA法对葛洲坝的河流径流过程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葛洲坝水利枢纽对河流天然径流的改变不大,但其一定的削峰坦化作用可能是上涨率和下降率等参数值在建坝后发生一定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水利工程 IHA法 水文特征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全平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的南津关下游二点三公里处,是长江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坝,因坝址穿过江中小岛葛洲坝而得名。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八年三月三十日视察长江三峡,又名“三三○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挡水坝、发电厂、船闸、泄水闸、冲沙闸等组成,具有通航、发电等综合功能。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葛洲坝水利枢纽将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反调节水库,用以调节三峡大坝以下河道的水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全长二千五百九十五米,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乐和 吴国犀 王志玲 杨德国
本文研究了大坝兴建后,阻隔在坝下江段的胭脂鱼性腺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只要达到性成熟年龄(雌鱼 7龄、雄鱼 5龄),胭脂鱼性腺不仅能在坝下江段正常发育成熟,而且能自然繁殖。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有砾石或礁板石水流较紊乱的江段。自然繁殖主要与水温有关。产卵期2月至4月。文中同时讨论了坝下江段胭脂鱼保护等问题。
关键词:
枢纽 堤坝 胭脂鱼 性腺 繁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春池 高欣 林鹏程 杨少荣 刘焕章 曹文宣
2009~2010年的5~6月和11~12月在葛洲坝库区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特征。调查期间共收集到鱼类6目10科55种,其中鲤科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67.3%。5~6月和11~12月的鱼类群落结构组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库区内优势种为贝氏、鳊、和蛇鮈,优势种个体较小,平均体长分别为91.4±15.7、219.7±35.3、86.7±16.0和102.5±22.3mm。分析发现,静水缓流型和江湖洄游型鱼类是葛洲坝库区主要的鱼类类群,分别占渔获物重量的50.2%和46.5%。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葛洲坝库区鱼类群落结构受到中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国平 张玉霞
文章提出白云花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地处霍林河下游半干旱区域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向海带来的负面效应。工程上马后 ,如处理不好 ,水资源的拦截会减少对下游的补水量 ,使沿河湿地得不到充足的地表水补充 ,水位下降 ,乃至干涸 ,进而会影响到该区域内地下水的补给 ;对半干旱地区的水边植物群落影响较大 ,湿生植被会逐渐演变为旱生植被 ,洪水泛滥次数减少也使珍稀水禽孵化的次数和规模降低 ,导致数量减少 ;该区域高生物产量的洪泛湿地会逐渐萎缩、破碎 ,直至大面积丧失 ,本已脆弱的生态平衡会遭到严重破坏。针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出对水库库容设计进行相应调整的同时 ,通过调水、储水及合理用水...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湿地 水文与生态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鹏程 高欣 刘春池 刘焕章
2009年6月和11月在葛洲坝上下游江段使用SIMRAD EY60回声探测仪对鱼类时空分布进行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葛洲坝上下游江段鱼类密度范围分别为2.8~122.7、8.8~888.8 ind./1 000 m3。上下游江段鱼类呈区域性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陵峡口、大江电站下游及三江等水域。大江电站下游流水区,鱼类一直集中在中下层。而在其它的静水和缓流区,6月份鱼类主要分布在中上层水域,11月份鱼类较为集中在中下层。6月份鱼类体长与分布水深无相关性(P>0.05)或负相关(P<0.05),11月份体长与分布水深均呈正相关(P<0.05)。根据结果分析,由于葛洲坝上下游水文情势的差别,分布有不同...
关键词:
水声学 鱼类资源 生态类群 水文条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价差考核标准是项目中标时的预算价或者市场平均价,量差考核标准是投标预算定额或者现场测算的消耗定额。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简称葛洲坝集团)从企业实际出发,将信息技术与物资管理高度融合,规范物资管理流程,协同管理跨地区、跨项目、跨层级、多项目点物资,严格控制物资的采购价格与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目的。一、明确工程物资价差量差管理主要思路以价差量差管理为核心,构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翠玲 严以新
我国对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在干流和支流上已建和在建的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特别是规模宏伟的三峡大坝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将显著改变长江的水、沙动态,改变营养物质的输移特征,不仅直接影响下游河道的水文、水环境条件,而且对远离工程的河口生态环境也将产生显著和潜在的影响。分析了由于上游蓄水和引水造成的河流径流量减少、季节分配变化而对水体营养物质输移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以及因上游来水来沙量减少对河口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文因素是沼泽湿地和滨海湿地形成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上游建坝蓄水以后。洪水的消除或洪泛次数减少削弱了河流与湿地之间的联系,造成湿地逐渐萎缩,甚至大面积丧失,生物食物链...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乔生祥
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思考乔生祥葛洲坝水利工程集团(简称“葛洲坝集团”)是国家经贸委正式批准组建的,是具有多元化成员和多层次结构的法人经济实体。其核心企业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是由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改建而成的大型建筑施工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尚玉 廖文根 陈大庆 段辛斌 彭期冬 王珂 李翀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但近几年其资源量急剧下降,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及河道整治是导致其资源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护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确定四大家鱼产卵、繁殖同水文情势的关系,为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提供依据,研究选取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期的9项相关生态水文指标,分析其在四大家鱼产卵场及非产卵场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9项生态水文指标在产卵场断面和非产卵场断面没有显著差异,它们只是刺激四大家鱼产卵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同时,选取葛洲坝下典型产卵场江口断面,对比分析该断面在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前后四大家鱼产卵期内生态水文情势的变化。结果表明,所选取的9项生态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邵璇璇 姚永玲
在"流空间"视角下,基于引力模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NA"方法计算了当前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的整体密度、中心性指标,并划分凝聚子群,进行稳健性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网络初步形成,但核心性弱、联系松散、派系分割、行政边界阻滞明显,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偏离,空间结构亟待优化;地理邻近性对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依然深刻,但城市间的交通可达性、劳动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投资、产业结构等差异关系的影响日渐显著。认为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优化,应突破客观地理因素的限制,使长江中游城市群成长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柏玲 姜磊 陈忠升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灰霾天气持续增多,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基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长江中游城市群189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PM_(2.5)逐时监测数据,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从年、季、月尺度上分析了PM_(2.5)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年尺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浓度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出明显的北部高南部低,局部地区略有突出的特征,该区PM_(2.5)浓度年均值为55.28μg/m~3,其中湖北省PM_(2.5)的年均值为三省市最高,为68.17μg/m~3;其次为湖南省,年均值为53.66μg/m~3;江西省PM_(2.5)的年均值较小,为44.01μg/m~3。(2)在季节尺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浓度表现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现势性,这与区域内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3)长江中游城市群PM_(2.5)月浓度变化大致呈U形分布,1月份PM_(2.5)浓度最高,1~6月份,PM_(2.5)浓度呈逐步下降趋势,6~8月份,区域PM_(2.5)浓度处于"U"字的谷底。(4)NO2、CO是影响PM_(2.5)浓度的两项主控大气污染物,而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则是影响PM_(2.5)浓度的两个重要气象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英英 熊洁 贾文茜 王明 谭静
以1961~2018年湖北72个国家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为基础,采用代表站分类、时序演变、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湖北地区的雾和霾空间分布不均,霾多发生在大城市和工业城市,雾多发生在鄂西南山区;1980年前,雾和霾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之后呈反相,总体上呈现负相关,2005年后霾日较雾日明显增加。(2)城市站与生态站雾日的年变化趋势均是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由增至减的拐点分别出现在1980和1987年,表明城市化进程对雾的生成有影响;霾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空气污染的年际变化无明显的城乡差异。(3)对于所有站点来说,"区域尺度气候变化、城市化和空气污染(气溶胶污染)"等3个因素对雾的定量影响相当;对于城市站,城市化的影响明显占主导(55%);对于生态站,气溶胶污染的贡献率最高(43%)。
关键词:
雾和霾 演变 气候变化 城市化 空气污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保 何霞 杨波 王丹阳 王李娜 刘雯
研究河道断流演变特征对认识区域水文过程及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依据1951—2014年水文气候实测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以及蒸散发-断流天数和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统计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荆南三口断流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对各时期荆南三口平均断流天数而言,1951—2014年呈逐期増加趋势,且趋势性变化显著,而在2003—2014年间,断流天数虽也增加,但趋势性变化不显著,即增加趋势逐渐减缓;2)影响荆南三口断流天数增减変化的是径流变化过程,而导致径流变化的又是以降水和蒸散发为代表的气候因素和以水利工程、各行业(农业)用水为标志的人类活动;3)影响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