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1)
- 2023(15966)
- 2022(13653)
- 2021(12826)
- 2020(10696)
- 2019(24858)
- 2018(25005)
- 2017(48012)
- 2016(26018)
- 2015(29062)
- 2014(29329)
- 2013(28677)
- 2012(26800)
- 2011(24157)
- 2010(24436)
- 2009(22562)
- 2008(22393)
- 2007(19987)
- 2006(17696)
- 2005(16160)
- 学科
- 济(111800)
- 经济(111681)
- 业(71454)
- 管理(71308)
- 企(55001)
- 企业(55001)
- 方法(46459)
- 数学(41312)
- 数学方法(40781)
- 农(34885)
- 中国(32863)
- 财(30003)
- 地方(27068)
- 业经(24626)
- 农业(23743)
- 制(23106)
- 贸(20750)
- 贸易(20737)
- 易(20098)
- 学(19937)
- 银(19376)
- 银行(19341)
- 行(18599)
- 融(18386)
- 金融(18383)
- 务(16037)
- 环境(15977)
- 财务(15971)
- 财务管理(15925)
- 理论(15923)
- 机构
- 学院(365671)
- 大学(363379)
- 济(156933)
- 经济(153724)
- 管理(141126)
- 研究(127289)
- 理学(120335)
- 理学院(119002)
- 管理学(116988)
- 管理学院(116286)
- 中国(98146)
- 京(77069)
- 科学(75317)
- 财(74112)
- 所(64216)
- 农(61958)
- 中心(59196)
- 研究所(57766)
- 江(57197)
- 财经(57063)
- 业大(52348)
- 经(51743)
- 范(49384)
- 北京(48951)
- 师范(48921)
- 农业(48014)
- 经济学(47890)
- 院(45731)
- 州(44904)
- 经济学院(43037)
- 基金
- 项目(237439)
- 科学(187731)
- 研究(176551)
- 基金(171659)
- 家(148465)
- 国家(147188)
- 科学基金(126840)
- 社会(112026)
- 社会科(106233)
- 社会科学(106204)
- 省(93241)
- 基金项目(89952)
- 教育(81826)
- 自然(80801)
- 自然科(78940)
- 自然科学(78918)
- 划(78519)
- 自然科学基金(77500)
- 编号(73002)
- 资助(70885)
- 成果(60062)
- 发(55056)
- 重点(53499)
- 部(53006)
- 课题(50596)
- 创(49182)
- 国家社会(46134)
- 创新(45984)
- 教育部(45711)
- 科研(45412)
- 期刊
- 济(177638)
- 经济(177638)
- 研究(111975)
- 中国(77603)
- 财(57297)
- 农(56909)
- 管理(52152)
- 学报(51971)
- 科学(49666)
- 教育(42851)
- 大学(40326)
- 融(39396)
- 金融(39396)
- 农业(38206)
- 学学(37712)
- 技术(33890)
- 业经(29997)
- 经济研究(28522)
- 财经(28159)
- 经(24241)
- 问题(23400)
- 业(20119)
- 贸(18671)
- 技术经济(18440)
- 统计(18241)
- 理论(17704)
- 图书(17209)
- 商业(16856)
- 世界(16389)
- 策(16327)
共检索到563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农里杰
基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视角,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的量化分析,测度了2004~2017年我国36个主要城市的落户政策改革效果,并实证分析落户政策改革对劳动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落户政策改革成效显著,平均落户门槛呈持续下降趋势,这在2014年后表现尤为凸显;落户门槛对劳动收入具有负向影响,而落户政策改革持续改善了劳动收入水平,有利于从需求端畅通国内大循环;落户政策改革增强了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的正向影响,有助于发挥国际循环对国内大循环的促进作用。因此,应有序放开急需劳动力注入的中大型城市落户限制,同时,各地政府应通过专项财政补贴、减税退税等措施降低劳动力的定居成本和扶持受到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的进出口企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文平 袁芸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相提并论 ,并指出“对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得到保护”。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创造性发展。这一理论创新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同时也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还是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 理论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媛媛 高帅科
城市数智化转型在人工智能发展下逐步推进,并起到赋能经济社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外生冲击,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收入分配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非试点城市而言,试点城市内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员工议价能力高的企业、东中部地区和市场化水平低的企业更明显。机制分析得出,城市数智化转型能够增加企业现金充裕性、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分析表明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尤其是劳动错配程度较大地区的企业。本文丰富了人工智能试验区的经济后果研究,为推动人工智能落实发展、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肖明月 杨君 文雁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然后基于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两个层面进行实证检验,并从投资扩张的视角分析上述影响出现异质性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包括:东部地区"内生发展偏好"与"融资约束"共存导致金融发展不足,使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仅存在规模效应;西部地区金融过度发展导致"攫取效应"突显,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中部地区投资扩张模式已由内源向外源转变且金融深化程度适中,因而金融发展能提升劳动收入份额。适度"加杠杆"是发挥金融体系积极作用的基础,过度"加杠杆"则产生"攫取性"效应,因此推进金融发展应注重"共容性"体系构建,避免陷入"攫取性"发展陷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娟娟 尚华
文章采用华东地区重点扶贫市临沂市发展程度不一样的县区内扶贫插花村、省定扶贫村的贫困户信息数据,对贫困户的脱贫稳固程度、内生脱贫能力进行量化,建立二元离散Logistic选择模型,评估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户的收入可持续增加效果。结果显示,国家的低保投入对于提高脱贫成效显著;贫困户以劳动收入主动脱贫虽然显著,但劳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太小,对脱贫稳固程度贡献需要增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松龄
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概念,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理论成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劳动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转变劳动力只是劳动者的商品的传统观念,树立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资本的新观念。辩证认识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 新发展理念 辩证认识 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文倩 倪江飞
本文基于中介效应分析研究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传导机制,利用2001~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化改革程度抑制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增长,并对资本深化这一中介传导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改革通过正向拉动资本深化这一中介变量,进而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对金融危机前后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危机后这种抑制程度有所降低。据此,本文建议金融市场化改革应更加重视金融服务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密切结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馨睿
本文基于近十年山西省农户的收入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于山西省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劳动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民非农收入有显著影响,而退耕还林的补贴对农民总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推进农村脱贫攻坚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玲铮 魏下海
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解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一现象。首先基于文献探讨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利用1997-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金融发展的总指标,还是分项指标皆与劳动份额有显著负向关系,说明现阶段金融发展是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控制内生性、异常样本点和指标定义等潜在问题,上述结论也是稳健可靠的。本文评估了金融发展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为破解当前我国经济的消费-投资结构困境提供了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劳动收入份额 资本深化 私营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瑞琴
本文在借鉴Jones与Kierzkowski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要素禀赋情况、发生国际产品内贸易行业的要素密集度以及相应行业的价格效应等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给发展中国家不同性质的劳动者带来的收入分配的影响,并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给出了缩小中国熟练劳动者和非熟练劳动者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诺敏 赵芳
近十多年来,我国本科及以上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与其他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之间的差距绝对额在不断拉大,因此,劳动力市场上由教育水平差距产生的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是否拥有大学学历会产生显著的劳动收入差异。源于教育水平差异的工资收入差距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教育水平和生产率的关联性。在劳动力市场上,较高的教育投资回报率会引导个体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高的教育水平与较高的生产率水平相联系。我国当前应采取相关政策投资教育、促进教育发展、增加劳动市场上高学历劳动者的数量、降低高学历劳动者的供求均衡价格,这样才会不断缩小来源于教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诺敏 赵芳
近十多年来,我国本科及以上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与其他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之间的差距绝对额在不断拉大,因此,劳动力市场上由教育水平差距产生的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是否拥有大学学历会产生显著的劳动收入差异。源于教育水平差异的工资收入差距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教育水平和生产率的关联性。在劳动力市场上,较高的教育投资回报率会引导个体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高的教育水平与较高的生产率水平相联系。我国当前应采取相关政策投资教育、促进教育发展、增加劳动市场上高学历劳动者的数量、降低高学历劳动者的供求均衡价格,这样才会不断缩小来源于教育水平差异的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基于收入法核算的分省GDP数据,从GDP内部构成、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维度切入,考察了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7年间,我国整体劳动收入占比先微幅上升然后大幅下降,直接原因在于受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上升的挤占,深层原因则与我国以招商引资形式进行的地区竞争弱化了劳动者对企业所有者的博弈力量相关;三次产业收入占比分别呈现在徘徊中上升、先上升继而下降、基本保持稳定演变特征;东部地区劳动收入占比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省际之间劳动收入占比的差距日趋缩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地区竞争 结构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本凤 周敏
本文分析了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运用2001—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工业化与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方面,工业结构偏重化直接降低了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从而导致在日益增加的国民收入蛋糕中,劳动要素所分享到的比重越来越小;另一方面,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实施诱致资本利用型技术进步产生,偏离了我国要素禀赋,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重工业化 技术变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世龙 马春燕 马尚平
本文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入手,采用大陆31个省级经济区近3年的截面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经济区城乡资源配置进行评价,并按主因子及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进而通过对各指标值的统计分析,从多方面揭示城乡资源配置状况,最后通过相关性研究及各经济区相关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揭示城乡资源配置的特点和规律。实证研究显示: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但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城乡资源配置产生着重大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渐显,但在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中农村仍处于不利的地位。
关键词:
城乡资源配置 因子分析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