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2)
- 2023(6045)
- 2022(5155)
- 2021(4833)
- 2020(4196)
- 2019(9593)
- 2018(9255)
- 2017(16832)
- 2016(9212)
- 2015(10522)
- 2014(10493)
- 2013(10819)
- 2012(10286)
- 2011(9325)
- 2010(10042)
- 2009(9453)
- 2008(9513)
- 2007(8894)
- 2006(8431)
- 2005(8243)
- 学科
- 济(38689)
- 经济(38639)
- 业(30206)
- 管理(29924)
- 企(24252)
- 企业(24252)
- 方法(13489)
- 中国(12759)
- 技术(12743)
- 农(12489)
- 数学(10953)
- 制(10718)
- 数学方法(10696)
- 财(9562)
- 教育(9143)
- 业经(9016)
- 学(8637)
- 农业(8357)
- 地方(8171)
- 贸(7734)
- 贸易(7722)
- 理论(7715)
- 易(7517)
- 银(6973)
- 银行(6954)
- 研究(6664)
- 行(6625)
- 技术管理(6617)
- 度(6330)
- 制度(6326)
- 机构
- 大学(138713)
- 学院(135673)
- 济(56518)
- 经济(54943)
- 研究(52817)
- 管理(49946)
- 中国(40873)
- 理学(40631)
- 理学院(40148)
- 管理学(39345)
- 管理学院(39070)
- 京(31902)
- 科学(30680)
- 财(27495)
- 所(27359)
- 江(25388)
- 农(24675)
- 中心(24434)
- 研究所(23984)
- 北京(21201)
- 范(19944)
- 财经(19890)
- 师范(19787)
- 州(19759)
- 业大(19496)
- 省(19470)
- 院(18951)
- 农业(18763)
- 经(17817)
- 技术(16881)
- 基金
- 项目(80964)
- 科学(63202)
- 研究(62432)
- 基金(56376)
- 家(49347)
- 国家(48905)
- 科学基金(40829)
- 社会(38036)
- 社会科(36060)
- 社会科学(36052)
- 省(32311)
- 教育(29931)
- 基金项目(28293)
- 划(26979)
- 编号(25983)
- 自然(25042)
- 自然科(24482)
- 自然科学(24476)
- 自然科学基金(24009)
- 资助(23699)
- 成果(22922)
- 课题(19556)
- 重点(18933)
- 发(18106)
- 部(18043)
- 创(17420)
- 创新(16336)
- 国家社会(15649)
- 性(15630)
- 年(15441)
共检索到24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永生
现代科学技术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既不是简单相加的定量关系,也不是简单相乘的定量关系,而是一宏大系统中不同层次的内容更丰富和影响更深刻的复杂关系,是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开放系统,它们之间既有函数关系,也有倍数和指数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和开放系统如何量化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深入研究,其基本的示意方程式可列为: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明刚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重大发展,它以其创造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造诣而颇具特色,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首要特色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用“第一生产力”来说明现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在古希腊美丽的传说中,是无私无畏的普罗米修斯给人类送来了火种,照亮和温暖了整个世界,为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在20世纪80年代,新技术革命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一下子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给人类送来了新的火种,为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现代化、更加美好、更加理想、更加文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科学命题。它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包括: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它们在现代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质变中充当着决定性的角色;它们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正在成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这一命题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承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本文试图对这一论断的伟大意义、理论依据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意义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依我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坚持社会主义是假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一次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福长 郭连声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怍用的、革命的力量"。"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熟练程度,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生产力同其他事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求实 董燕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邓小平同志作出的这个科学结论,报刊书籍中有关论述已不少,在一些基本点上很有说服力,讨论正在向纵深发展。但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清楚、把握得正确,仍然存在一些歧见和难点。在重温马克思有关原著的基础上,拟就几个有争论的问题,谈一点认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助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论断,是目前理论界与企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几个月来,我国的科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庆承瑞
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妇女解放庆承瑞(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在许多人谈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时都强调妇女要更多地参与社会的、生产的和科学技术的实践运动,才能取得和男子一样的地位和得到彻底的解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祁宝庆 ,常聪明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广为实施的星火计划,有效地把科学技术送到了广大农村,唤起了亿万农民科学致富的劳动热情,开发和转化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加速了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农民技术大军。星火技术的扩散和燎原,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建立,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使得农村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明瑜
一 (一)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高度概括了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力的关系。 (二)起于十八世纪下半叶的上一次产业革命,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把自然科学并入了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科学技术成为一般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耀标
本文就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含义的意义、科技与经济相互作用、科技进步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和方向等十个方面,深化认识,升华思想,确立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龙头观”、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永谦,郭强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可以概括为:1.科学技术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是高居于传统社会生产力之上的一种全新的生产力;2.下一世纪是高科技世纪,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3.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文超
毛泽东同志在1963年明确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历经25载,到1988年,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武装了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促进了我国理论水平、科技水平、生产力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依连元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因,科学地理解生产力概念,对于坚持唯物史观,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具有根本的意义。 早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曾经提出过生产力这个概念。但他们由于没有唯物史观的指导和受其自身狭隘阶级利益的局限,都不可能科学地认识生产力。他们之中,有的只看到生产力的个别因素,如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重农学派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只看到土地这个因素,把土地这个生产力的要素同作为整体的生产力混为一谈;有的把生产力与自然力完全混同起来,如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把生产力看作“土地的原有的和先天的生产力”;有的把与生产力无关的东西也拉过来,把生产力当作包罗万象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