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9)
2023(8426)
2022(7528)
2021(7022)
2020(6069)
2019(14149)
2018(14083)
2017(27761)
2016(15389)
2015(17831)
2014(18206)
2013(18186)
2012(17544)
2011(16002)
2010(16470)
2009(15306)
2008(15636)
2007(14738)
2006(12729)
2005(11495)
作者
(47239)
(39757)
(39369)
(37793)
(25118)
(19228)
(18164)
(15505)
(14713)
(14456)
(13362)
(13220)
(12686)
(12573)
(12523)
(12476)
(12297)
(11925)
(11453)
(11311)
(9962)
(9941)
(9841)
(9028)
(8981)
(8940)
(8860)
(8776)
(8147)
(8088)
学科
(72752)
经济(72686)
(44894)
管理(43309)
(36160)
企业(36160)
方法(31813)
数学(27546)
数学方法(27219)
(20521)
地方(18007)
中国(17343)
业经(15843)
(15692)
(14075)
(13945)
贸易(13939)
农业(13556)
(13471)
(13119)
产业(10745)
(10607)
地方经济(10349)
理论(10232)
技术(10228)
(10134)
银行(10104)
(9607)
(9563)
金融(9560)
机构
学院(234103)
大学(233390)
(97542)
经济(95403)
管理(88018)
研究(80919)
理学(75221)
理学院(74301)
管理学(72937)
管理学院(72482)
中国(60214)
科学(50331)
(50163)
(42571)
(42562)
(42122)
研究所(38520)
中心(37236)
(36907)
业大(35257)
财经(33963)
农业(33395)
(31697)
北京(31658)
师范(31379)
(30396)
(29608)
经济学(29572)
(28420)
经济学院(26814)
基金
项目(148573)
科学(115426)
研究(108212)
基金(105431)
(91753)
国家(90976)
科学基金(76548)
社会(67044)
社会科(63524)
社会科学(63500)
(58743)
基金项目(55717)
教育(49706)
(49703)
自然(49085)
自然科(47895)
自然科学(47879)
自然科学基金(47035)
编号(45019)
资助(44099)
成果(37276)
(33984)
重点(33751)
(32853)
课题(31445)
(30357)
创新(28349)
科研(28161)
教育部(27750)
发展(27468)
期刊
(112263)
经济(112263)
研究(67404)
中国(45634)
(39141)
学报(37482)
科学(34555)
(33645)
管理(32306)
大学(27790)
农业(26128)
学学(26081)
教育(24595)
技术(21135)
(20270)
金融(20270)
业经(19230)
经济研究(17399)
财经(17185)
问题(15400)
(14975)
(14399)
技术经济(12995)
(12910)
统计(11808)
商业(11781)
图书(11766)
(11735)
理论(10841)
国际(10809)
共检索到352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培育  
从我国实践看,各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与比较优势理论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在近年来,比较优势理论在地区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发展实践中的局限性日趋明显。与之相对,竞争优势理论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运用到地区产业发展的分析和政策实践之中。在地区产业分析中,有关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竞争优势理论的适应性涉及多个方面,笔者认为,需求分析是反映比较优势理论局限性和体现竞争优势理论适应性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分为两个部分:(1)比较优势理论的需求分析缺陷;(2)竞争优势理论的需求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鸿勋  
与发达地区相比,落后地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具有不同特点,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并不足以解释落后地区城市化的意义。文章认为,城市化的进程是一个消费增加和集聚的过程,因此主张:(1)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应首先着眼于发挥"本地型"消费在引致投资、增加收入、重塑经济形态、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制定城市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化对居民显性和隐性生活成本的影响,从而为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波  
由知识产生的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重要。知识是以一定数量的人为载体,对人才的拥有就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地位的象征。因此落后国家和地区要加快发展速度,必须设法培养、留住并吸引所需的人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晓鹰  刘译  
工业欠发达,是经济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而工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因为工业发展战略是高屋建瓴地对工业的发展全局作出总体构想,以指导工业健康地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省区经济为主体、且有大量经济落后地区分布的大国来说,搞好经济落后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根据经济落后地区的一般特点,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工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作一些理论思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平珍  晁红星  
信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利用Internet可获得和传递各种经营信息。落后省份应积极利用Internet的信息资源开展信息服务,培育信息市场,培养、提高企业信息利用的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常乐  
在我国落后地区①,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但这一目标的实现,既受制于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约束,又与该地区地方决策部门的宏观调控手段直接相关。本文拟在假设非经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爱英  
以天水市财政支出结构为依据,对天水市行政成本支出及其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天水市政府属于低成本-低绩效类型。低成本制约了政府绩效的提升,制度外成本和隐性成本增加了无效成本,政府转型和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制度性问题依然存在等问题,是导致落后地区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绩效低下的主要成因。为此,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必须适度增加行政成本;推行绩效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程,提高政府能力,降低无效成本;发展第三部门,构建多元社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与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相关的制度,力求成为适度成本-高绩效政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文宇  
中国的落后地区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制度环境。本文通过对一个落后地区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试图说明在中国的落后地区,“渐进式”制度变迁已经不再适合制度创新的需要,“激进式”制度变迁已经成为这些地区实现制度创新目标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产业集群是由相同、相近和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于某地,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共同构成的企业群体。产业集群可以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正外部性,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成长,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较早,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为落后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仲平  
在国家扶贫战略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后,重新激活世界贸易组织中业已失效的落后地区补贴,可为中国解决相对贫困提供地区补贴豁免的“安全阀”。基于判断地区补贴正当与否的地区专向性的标准不明,并且界定地区补贴可否豁免的落后地区的条件存在疏漏,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恢复落后地区补贴,需要澄清地区专向性判断标准的模糊并补足落后地区界定条件的疏漏。为了澄清地区专向性判断标准的模糊,中国应主张地区补贴的授予机关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受补贴的某些企业无关全部企业与部分企业之分,对实施地区补贴的指定地区附加目的限制。为了补足落后地区界定条件的疏漏,中国可以设计多维度的落后地区测量指标,构建梯度化的落后地区量化基准,并设置确定性的落后地区甄别标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崔如海  
一对于引进国际直接投资的东道国而言,国际资本进入的动机和目标十分值得注意和研究。 1.市场扩张型目标。在投资市场目标选择方面,跨国公司主要着眼于以下因素:一是以东道国地区为基地,通过市场的辐射功能,建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网络,绕开贸易壁垒,把产品销往东道国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从而达到扩大出口,更多地占有国际市场份额的目的。因此,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廉水  殷群  
本文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剖析了多个国家对落后地区进行开发的经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昌黎  
战后以来,为缩小地方和三大都市圈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解决因人口“过疏过密”和东京“一极集中”所产生的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在国土综合开发的基础上,加强了地方开发。从总体上看,日本地方开发虽然有一定的滞后性,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怀峰  廖东声  
当前,由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产业技术进步、沉没成本和资产专用性、区域生产协作网络以及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等的作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具有粘性。因此,落后地区不能静候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谋求经济发展;若落后地区根据全新技术选择产业,则有可能成功发展经济和实现赶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