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4)
- 2023(6086)
- 2022(5128)
- 2021(4474)
- 2020(3494)
- 2019(7940)
- 2018(7694)
- 2017(14097)
- 2016(7974)
- 2015(8810)
- 2014(8892)
- 2013(9022)
- 2012(8948)
- 2011(8436)
- 2010(8671)
- 2009(7895)
- 2008(7853)
- 2007(7148)
- 2006(6642)
- 2005(6409)
- 学科
- 济(38740)
- 经济(38709)
- 业(17905)
- 管理(16642)
- 地方(16489)
- 中国(14798)
- 农(12114)
- 企(11856)
- 企业(11856)
- 业经(9889)
- 地方经济(9545)
- 学(9496)
- 发(8734)
- 农业(8632)
- 方法(8268)
- 融(7822)
- 金融(7819)
- 银(7664)
- 银行(7622)
- 行(7531)
- 数学(6715)
- 环境(6674)
- 数学方法(6592)
- 发展(6531)
- 展(6512)
- 制(6504)
- 贸(6390)
- 贸易(6380)
- 技术(6027)
- 易(5953)
- 机构
- 学院(118668)
- 大学(116318)
- 研究(53173)
- 济(45613)
- 经济(44497)
- 中国(38979)
- 管理(36588)
- 科学(35961)
- 农(30389)
- 所(30360)
- 理学(29634)
- 理学院(29147)
- 管理学(28464)
- 管理学院(28240)
- 研究所(27637)
- 京(27558)
- 农业(23812)
- 中心(22550)
- 业大(22067)
- 江(21355)
- 省(20554)
- 财(20437)
- 院(19962)
- 北京(18351)
- 范(17852)
- 师范(17543)
- 州(17303)
- 科学院(16547)
- 技术(15977)
- 研究院(15692)
- 基金
- 项目(75911)
- 科学(56303)
- 研究(52247)
- 基金(49955)
- 家(46692)
- 国家(46232)
- 科学基金(36226)
- 省(32787)
- 社会(30549)
- 社会科(28824)
- 社会科学(28818)
- 划(27425)
- 基金项目(25564)
- 发(23769)
- 自然(23513)
- 自然科(22907)
- 自然科学(22894)
- 教育(22761)
- 自然科学基金(22446)
- 资助(21270)
- 编号(20468)
- 发展(18411)
- 重点(18310)
- 展(18058)
- 成果(17640)
- 课题(16736)
- 科技(16584)
- 计划(16383)
- 创(15565)
- 部(14842)
共检索到204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悦 秦启娟 严佳玥 崔静怡 魏岩
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潜在的草坪绿化资源。萹蓄种子具有二型性:夏季产生黑色小种子,秋季产生棕色大种子。为探究萹蓄异型种子幼苗在大小以及生物量分配模式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野外盆栽试验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萹蓄两种形态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新成熟棕色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黑色种子(P <0.05)。2)棕色种子幼苗株高显著大于黑色种子幼苗(P <0.05),且棕色种子幼苗比黑色种子幼苗根系伸长和生物量积累更快、子叶更大。3) 5月12日四叶期最后一次测量时,棕色大种子和黑色小种子幼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07和0.29,黑色种子幼苗的根冠比显著大于棕色种子幼苗(P <0.05)。异型种子幼苗的差异为种群提供了灵活的生态适应策略,最大限度地保障种群的成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宇 张春兰 沈其荣 周虹杰 杨广超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和水培试验 ,比较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水杨酸对盐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体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胁迫下 ,适当浓度的两种酚酸均能提高黄瓜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多酚氧化酶 (PPOD)活性 ,对羟基苯甲酸促进种子萌发的效果比水杨酸好。两种酚酸均能提高盐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D)的活性 ,但水杨酸处理比对羟基苯甲酸处理效果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明龙 易自力 郑铖 项伟 肖亮
采用室内发芽试验,设置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激素浸泡和播种深度等处理,通过分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胚根长等指标,研究环境因子和播种深度对南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荻种子在10℃下不萌发,在35℃时的发芽率最大,达92.00%;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综合比较后,认为南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35℃,属于喜高温型种子;南荻种子对光照敏感,光照24 h条件下南荻种子的萌发率最高,达95.33%,且幼苗生长良好;5%土壤含水量即能维持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璞 赵秀琴
麦棉套作中 ,棉花弱苗晚发的部分原因是小麦向土壤中产生的化感物质的影响。本研究在冬小麦中检测到的对羟基苯甲酸 ( p- HA)、阿魏酸 ( FA)、香草酸 ( VA) 3种化感物质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这 3种物质对棉花发芽 (及幼苗根生长 )影响的作用阈值分别为 :2 0 0 ( 50 0 ) ,2 0 0 ( 50 0 ) ,50 ( 2 50 ) mg.L-1;各物质在低于对应质量浓度时表现为促进作用 ,而较高时表现为抑制作用 ;3种化感物质随机等量组合处理 ( p- HA+VA,FA+VA,p- HA+FA,p- HA+FA+VA) ,总质量浓度分别在 10 0 ( ...
关键词:
棉花 冬小麦 化感物质 化感效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左照江 张汝民 朱金胡 温国胜 侯平 高岩
为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未损伤与损伤冷蒿VOCs对萝卜Paphanus sativus,绿豆Phaseolus radiatus,黄瓜Cucumis sativu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4种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损伤冷蒿VOCs对萝卜和绿豆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降低了45.8%和30.0%。未损伤冷蒿VOCs对绿豆芽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平(P<0.01),与对照相比降低了26.4%;对4种植物根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
关键词:
植物学 冷蒿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化感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佳瑶 王悟敏 匡雪韶 刘文胜
青葙(Celosia argentea)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金属镉的超富集植物,具有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候选植物。为揭示青葙对镉胁迫的适应性特征及生理机理,研究不同镉浓度(0、50、100、200、500μmol·L~(-1))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对青葙种子发芽率和萌发势影响较小,但降低了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生物量;青葙在镉胁迫下整体长势良好;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下降;随着镉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则逐渐升高。研究结果表明,青葙具有较强的耐镉能力,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调控体内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缓解镉带来的毒害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涌栋 罗未蓉 李新峥 刘遵春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Ca2+浓度处理,研究了Ca2+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Ca2+处理(0~0.05 mg/L)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a2+浓度为0.05 mg/L时最有利于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度,生物量,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幼苗体内的丙二醛含量,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并在此浓度得到最低。但从0.5mg/L开始,随着Ca2+浓度增加,黄瓜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幼苗生长的各项生理指标开始上升,对黄瓜种子发芽和...
关键词:
Ca2+ 黄瓜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自刚 沈冰 张雁
【目的】阐明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形态与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质量分数5%,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的发芽特征及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探讨干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下桔梗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胚根长/胚芽长和苗鲜质量等指标均较对照明显降低,且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以上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干旱胁迫对桔梗幼苗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其对胚芽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萍 鲜孟筑 胡立勇 徐正华
以7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光照培养箱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观察油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各品种发芽出苗进程基本一致,品种间差异不大,随着温度降低,各品种发芽及出苗进程变缓,圣光77、德油8号、丰油730受低温影响较大;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9.5%~99.5%、8.7%~97.5%,平均发芽时间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延长,15℃(光照12h)/10℃(黑暗12h)下延长0.5~4.0d,10℃/5℃下延长4.6~12.0d;随着温度的降低,苗高、根长、总长逐渐降低,其中沣油823受低温影响较小,德油8号、圣光77受低温影响较大,10...
关键词:
油菜 低温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风 李庆梅 段新芳 刘广全 彭祚登
用0.05%、0.1%、0.15%、0.2%4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对酸枣种子浸种24h,以清水浸种24h为对照。25℃恒温培养15d,每天光照8h,酸枣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活力、α-淀粉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对照高,壳聚糖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用以上4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喷施正常生长的酸枣幼苗,清水喷洒为对照,其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壳聚糖浓度为0.1%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
壳聚糖 酸枣 种子萌发 幼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全 舒长生 董雪芳 赖运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以3个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室温(18℃)和低温(4℃)胁迫下测定发芽特性和幼苗(萌发15 d)形态指标,以各性状低温与室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小麦耐低温评价指标,评价小麦萌发和幼苗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小麦发芽速度和阻碍幼苗生长,苗比根对低温敏感,低温的干鲜比大于室温的干鲜重比值;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各性状相对值可以作为鉴定小麦耐低温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发芽指数 幼苗生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有志 黄继山 朱杰辉
采用2种光照和8种温度处理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小叶章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30℃外,其他温度处理光照和黑暗处理的种子萌芽率差异不显著,种子萌发表现为非光敏性.在10~35℃,小叶章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30℃,最大萌芽率为54%.高温度处理的种子一般比低温度处理的种子萌发早,如30℃处理的在第2天就开始萌发,而10℃处理的在第4天才开始萌发.在适宜的温度时光照能促进小叶章幼苗的生长,在25℃和30℃,光照处理的幼苗在第10天的生长高度和最大根长都大于黑暗处理.幼苗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差异较大,其中20~30℃的最大根长无显著差异,但比其他处理的大,为...
关键词:
小叶章 萌芽率 幼苗生长速率 光照 温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绍虎 周启贵 孙敏 毛薇
【目的】探究外源NO对渗透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作用。【方法】在25%PEG-6000胁迫下,研究0.1和0.5 mmol.L-1SNP(硝普钠)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片氧化损伤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0.1 mmol.L-1 SNP处理能显著缓解25%PEG-6000的胁迫伤害,使黄瓜种子萌发率提高0.24倍,发芽指数提高0.86倍,活力指数提高3.01倍;幼苗株高、根长和干重分别提高1.15,2.17和1.16倍;叶片Pro含量提高50.99%,SOD,CAT,POD和APX活性分别提高42.39%,66.58%,79.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国豪 杨光 刘琪琪 陈泽林 侯帅 孙兴荣 张志新 付娟娟
杂草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在牧草建植阶段通过化感效应严重影响出苗效果。本研究以2种农田主要杂草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水提液(0.25、0.50、0.75、1.00 g·mL-1)下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谷子(Setaria italica)和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 3种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对3种一年生牧草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效果随浓度提高而增强。在牧草种子萌发期间,杂草水提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萌发率下降和延缓萌发时间方面,谷子萌发被赖草和灰绿藜完全抑制的预测阈值为0.3~0.6 g·mL-1,而苏丹草和湖南稷子为0.9~1.2 g·mL-1。在牧草幼苗生长过程中,2种杂草水提液对3种牧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影响,其中赖草水提液对湖南稷子的幼苗的影响呈现低浓度(低于0.75 g·mL-1)同时影响根和苗的生长、高浓度(0.75~1.00 g·mL-1)根和苗生长抑制作用不一致现象;湖南稷子对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化感作用抗性分别在低于0.50和0.25 g·mL-1浓度表现较高,而谷子最弱,主要表现在根长和苗长受抑制影响最大。虽然3种供试牧草都受到2种杂草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但各牧草幼苗生长对其化感作用耐受能力有差异。其中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对2种杂草浸提液的耐受阈值相同(0~0.75 g·mL-1),高于谷子的耐受阈值(0~0.25 g·mL-1)。本研究表明化感效应可以通过影响萌发策略,调控地上、地下生长行为,抑制牧草苗期建植。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在对抗灰绿藜和赖草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种植这2种抗性较强的牧草,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为牧草生产中地建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柳 范宣 刘金平 游明鸿 曾晓琳
以高寒植物川西柳叶菜(Epilobium fangii)种子为播种材料,设5种土床(草甸土A、杀菌处理的草甸土B、沙土、紫色土和腐殖土)和1种纸床,于18℃恒温进行培养,播后0~21 d测发芽指数,播后30 d时测幼苗性状指标,播后40 d时测幼苗存活情况,研究苗床类型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苗床类型对种子发芽有极显著影响(P <0.01),纸床和沙床的倒伏率与死亡率最大,腐殖土倒伏率最低而成苗率为0,紫色土成苗率2.01%,草甸土A成苗率最大;4)种源地土壤利于川西柳叶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存活,幼苗倒伏和死亡严重的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